「人生何所求,致富和自由」,你可知這句話是出自法國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春風得意時突然蒙冤入獄,幸遇高人指點最終逃出生天,成功尋寶後展開連環復仇計劃,被譽為通俗小說典範的《基督山伯爵》情節生動離奇,故事迂迴曲折,人物命運跌宕起伏,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基督山伯爵》問世以來擁有數以億計的讀者,作為西方最受歡迎的小說之一,其所體現的人生哲學一直也為世人所津津樂道。在小說的最後,基督山伯爵給一對年輕戀人寫的告別信中有一段堪稱經典的話:世上沒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境況的比較。唯有經歷苦難的人才能感受到無上的幸福,必須經歷過死亡才能感受到生的歡樂。我心愛的孩子們,你們要快樂幸福地生活下去,而且永遠不要忘記,在上帝為我們揭示未來之前,人類的所有智慧就包含在這兩個詞裡——「等待和希望」。
等待和希望,這是人類面對一切苦難和挫折所應具備的終極智慧。學會等待,懷抱希望,永遠不讓自己陷於絕望的深淵,這同樣是長期投資的真諦。
市場每一次出現嚴重的持續下挫調整,對每一個投資者都是一次嚴酷的考驗。無論是股民還是基民,資產的縮水都是難以言說的痛。我們總會遺憾的看到,總有部分投資者失去了等待的希望和勇氣,無奈地選擇失敗離場。其實,投資之路從來都不會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激流險灘、荊棘密布才更像投資所經歷的曲折道路。學會飽含勇氣和耐心的等待,保持對未來的希望始終不動搖,這是投資者尤其是長期投資者理應學會甚至可說是必須掌握的市場應對之道。
「股神」巴菲特多年來屹立於世界財富之巔,他的伯克希爾公司股票是美國乃至全球最貴的股票之一。大家只看到伯克希爾現在讓人難以置信的高昂股價,但它半個多世紀裡所經受過的挫折考驗和反覆動蕩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呢?
1973年至1974年僅次於1929年至1932年的大衰退期,伯克希爾公司股票價格從每股90美元跌至每股40美元;1987年的股災中,伯克希爾股票價格從每股大約4000美元跌至3000美元;1990年至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其股價從每股8900美元急劇跌至5500美元;1998年至2000年期間,伯克希爾公司宣布收購通用再保險公司之後,它的股價從1998年每股大約80000美元跌至2000年初的40800美元。而經歷過2008年金融危機洗禮的它,當前股價在300000美元上下徘徊。
一隻見證盛衰榮辱的偉大股票,一段不懼起落艱險的浩蕩徵途。伯克希爾不能在市場暴跌中獨善其身,它與大多數的股票一樣潮起潮落,但卻始終能在長期價值投資的護航中不斷卓越前行,一路走向輝煌與燦爛。與一般投資者不同,巴菲特根本不打算靠短期買賣賺錢。在巴菲特看來,投資具有長期持續競爭優勢的卓越企業,投資者所需要做的只是長期持有,耐心等待股價隨著公司成長而上漲。無論是富國銀行還是可口可樂,巴菲特都只有一種態度:「我最喜歡持有一隻股票的時間期限是:永遠。」巴菲特是最有耐心最善於等待的投資者,伯克希爾股價的希望沒有終點。
誠如巴菲特所言,投資其實不需要很高的智商,更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論。大道至簡,大巧若拙,想做一個聰明而快樂的投資人,不管你是基民還是股民,簡單得只需要一種人類共同的智慧:選擇優質基金或股票買入並長期持有,要耐心地等待,永不放棄希望。等待和希望,致富和自由,如此而已。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需謹慎。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本資料所載觀點均為當時觀點,所載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自行承擔任何投資行為的風險與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