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謠歌手,集體消失了

2021-01-10 澎湃新聞

圖片來源 網絡

作者|柚子

唱《南山南》的馬頔變了。

最近,在一檔叫《我是唱作人》的節目中,許久未露面的馬頔唱了首自己寫的《是首俗歌》。這首歌和他之前的音樂風格相差甚遠。

(圖片來源:馬頔微博)

音樂風格轉換外,馬頔自身也變了很多。

這是他入行十年來,第一次上綜藝。他人也瘦了許多,去年他在微博上發生活照,有人調侃他胖成了宋冬野,沒想到今年他就搖身一變,成了精神小夥。

(圖片來源:@滾圈迷惑行為大賞)

和馬頔一起上節目的,還有陳粒。

節目一開始,他倆被自動劃分到了「民謠歌手」的陣營裡。

但仔細想想,比起「民謠歌手」,這些年,陳粒更為大眾熟知的,是她「獨立音樂人」的身份。

(圖片來源:《我是唱作人》)

然後你再往下想,又會發現——

和馬頔一樣,10年之後火起來的那一小撮民謠歌手,好像在最近幾年都「銷聲匿跡」了。

但他們的「消失」,不是不紅了,而是他們在努力撕掉身上的標籤,有了新的身份,過上了新的生活。

01

既然上面提到了馬頔,那我們就從馬頔說起。

馬頔不再民謠,是因為「成長」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人會進步,以前寫的東西,看不下去了,太矯情了」

(圖片來源:《獨家專訪網易雲音樂》)

馬頔最火的歌,是《南山南》。

當初他寫這首歌,純粹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情感,壓根沒想過能不能火。

所以這首歌能火,純屬意外。那是2015年夏天,張磊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唱了《南山南》,一下子給唱火了。

這首歌在當時,火到什麼程度呢?

小飯館,超市,酒吧,無論你走到哪兒,都能聽到音響裡傳來——「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

那是一個被《南山南》洗滌的夏天。

(圖片來源:《我是唱作人》)

於是,馬頔這個本來很小眾的歌手,突然被推到大眾面前。

《南山南》之後,我們又沉醉在他的《孤鳥的歌》裡,再後來,我們津津樂道他和舒傲寒的愛情故事。

按理說,紅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兒,可馬頔,有些排斥。

《南山南》最火的時候,他說自己都聽吐了,加上大眾對《南山南》的過度解讀,都讓他有些不自在。

馬頔說,「做事最重要是盡興,如果一個東西讓我覺得沒意思了,我就不幹了」

(圖片來源:《獨家專訪網易雲音樂》)

因為覺得以前的歌有些「低級」,他就開始改變。

於是就有了和文雀樂隊合作的那首《大雁》,再後來,又有了《青年王國》。

馬頔在裡面唱道,「是做禮貌的禽獸,還是自由的走狗,沒人能替你做出選擇」,有人在下面評論,「馬頔終於不唱情歌了」

雖然轉型後的這幾首歌,傳唱度遠遠不如《南山南》,可馬頔自己自在,就像他說的——「自己就是想做點自己喜歡的東西,有人聽就聽,沒人聽也沒關係」

(圖片來源:《獨家專訪網易雲音樂》)

所以當你活得不舒服了,就改變吧。不要在乎別人,自己舒心才是最重要的。

02

和馬頔的走紅軌跡如出一轍的,是他的好兄弟宋冬野。

(圖片來源:《魯豫有約》)

13年夏天,左立在快男舞臺上唱了《董小姐》,一夜之間,歌紅了。

這個結果,是宋冬野沒有想到的。當初他寫《董小姐》,寫完給周圍朋友看,大家都覺得「就那樣啊,沒什麼出彩的」

所以說,宋冬野也是被推到大眾眼前的。

《董小姐》最火的那幾年,和《南山南》一樣,走哪都能聽到。

再後來,宋冬野有了和馬頔一樣的煩惱,聽到自己的成名曲就想吐。他去上節目,主持人讓他唱一個,他說,「除了《董小姐》,都能唱」

(圖片來源:《魯豫有約》)

有人覺得,宋冬野的走紅是偶然,可他也用作品證明了自己。

他寫的《安和橋》,火得一塌糊塗,火到北京地鐵的「安河橋北站」成了文藝小青年們的打卡勝地,火到張曼玉主動聯繫他求合作。

他寫的《斑馬,斑馬》,讓韓國小天后李智恩在演唱會上翻唱。18年,他甚至擊敗了李宗盛,拿下金曲獎最佳作詞人。

可就是這樣一副好牌,讓他自己打爛了。

16年,他因吸毒被抓,此後便沉寂許久。

如果說馬頔「主動的消失」,是因為內心的改變,那宋冬野的「消失」,則是因為「錯誤的迷失」。

你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未來生活。

03

比起馬頔和宋冬野,趙雷的「消失」,則令人有些意外。

趙雷比馬頔和宋冬野火得都要晚。

《南山南》和《董小姐》「爛大街」的時候,趙雷還在「四海為家」。

(圖片來源:趙雷微博)

他是個土生土長的北方漢子,卻很喜歡南方。他在麗江短暫地居住過,也去過廈門,那首好聽的《我們的時光》就是他寫給廈門的歌。

07年,趙雷在成都小住過,那裡的風土人情都讓他倍感親切,於是就寫了《成都》那首歌。

17年,趙雷上《我是歌手》,唱了這首歌,一夜之間火了。

(圖片來源:《我是歌手》)

別的民謠歌手,是歌紅人不紅,趙雷是歌紅人也紅。

那段時間賺得盆滿缽滿是真的,可不開心,也是真的。

當時很多品牌擠破頭想請趙雷過去,條件只有一個——唱《成都》。趙雷無奈,「我覺得你應該聽聽我別的歌」

(圖片來源:《我的時代和我》)

是啊,人們只知道《成都》,卻不知他那首《理想》寫得也很好,那首《小屋》也很有代入感,那首《南方姑娘》也很溫柔........

爆火的那一年,也是趙雷過得「渾渾噩噩」的一年。

被商業化裹挾著,趙雷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物極必反的理兒。當你得到一些,總要失去一些的。

後來趙雷想開了,不喜歡這種生活就不去過,於是他推掉了所有的商演,回到了之前的生活。他回到北京,自己的小屋,騎著摩託車,去看路上的風景。

(圖片來源:趙雷微博)

縱然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可千金難買爺開心。

縱然後面他在路上有感而發寫的歌曲,再難以複製《成都》的成功,可趙雷,也是真的開心。

(圖片來源:趙雷微博)

在民謠圈「消失」的趙雷,依舊是十年前那個唱著,「理想永遠都年輕,你讓我倔強地反抗著命運」的雷子。

在人到中年的趙雷身上,我們找到了自己丟失的少年心氣。

04

如果說馬頔宋冬野和趙雷,是悄悄地「消失」,那陳粒,則是「大張旗鼓」地消失。

陳粒一開始,確實是因為民謠火的。

她是非科班出身,還是老天爺賞飯吃的那種。大學閒著沒事,開始玩音樂,結果「無心插柳柳成蔭」,她把歌放到網上,一下子火了。

(圖片來源:陳粒微博)

《奇妙能力歌》,《易燃易爆炸》,《歷歷萬鄉》.......

這三首非常經典的歌曲,都出自《如也》,因為小清新的曲風,這張專輯在豆瓣上直接被劃到了「民謠」的行列。

但「矛盾」的是,陳粒一直強調,自己不是民謠歌手。

她在蝦米音樂上的簡介,寫著「反民謠」,她也從來不掩飾自己想扯掉「民謠歌手」的標籤。

17年,算是陳粒的一個轉折點。

她去快男當評委。這個一直活在大家想像中的「高冷」音樂人,一下子從幕後走到了臺前。

(圖片來源:快樂男聲)

當那份「神秘感」消失了,其實也就「不民謠」了。

此後,她頻頻出現在各大綜藝節目上,曝光度極高。在這些節目裡,她有了很多新的身份——導師,選手,獨立音樂人.......

其實除了身份的轉變,這些年,陳粒的音樂風格,也一直在變。

比如那張「在蓬萊」,就有些藍調,有些爵士,還有些搖滾,就是不民謠。

可以說,無論身份,還是音樂風格,陳粒似乎都是轉型最成功的一個。

05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位,還有很多紅極一時的民謠歌手,都漸漸「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中。

那個唱著「去大理」的郝雲,因為家暴,迅速「消失」了。

唱著「理想三旬」的陳鴻宇,後來一改之前「寡淡」的風格,發了一張並不迎合市場的「與荒野」。

意料之中沒什麼水花。

唱著「你曾是少年」的好妹妹樂隊,張小厚和秦昊兩個人,在去年竟然都出了個人單曲。

記得10年初,民謠剛興起那會兒,作家韓松落寫過一篇「民謠為什麼突然火起來了?」的文章。

裡面有這樣一段描述——

「事情可能是這樣的,在城市化加速的同時,年輕人一邊沉浸在城市化的便利和繁華中,一邊卻在渴望逃離。

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走的都是同樣的路,在變老之前,有點不安,有點不甘,總想著逃出去,日夜歡聚,哼唱著來自高地上的歌謠」

(圖片來源:我是歌手)

可最近這幾年,民謠熱,肉眼可見地冷卻了。

於是就有人說,民謠不再。

所以是民謠不火了嗎?

在馬頔的《青年王國》下,有這樣一條留言——「民謠從來沒變,變得是聽歌的人」

想想確實是這麼回事。當初聽「董小姐」和「南山南」的,大多是高中生和大學生,後來,他們進入社會,有了更深的閱歷,也就不聽民謠了.......

變得還有唱歌的人。

就像馬頔說的,現在再回頭看,覺得自己之前的那些歌,好矯情啊。

說到底,我們都在成長。

我覺得這些民謠,更像是一個青春的符號。每每再聽,腦海中就會浮現出自己生命中那段最好的時光.......

可我也知道,那些時光,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

圖片及資料來源:《我是唱作人》《我是歌手》《魯豫有約》《獨家專訪(網易雲音樂)》及網絡

看更多走心文章

微博@視覺志iiidaily

原標題:《中國民謠歌手,集體消失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民謠歌手,集體消失了.
    節目一開始,他倆被自動劃分到了「民謠歌手」的陣營裡。但仔細想想,比起「民謠歌手」,這些年,陳粒更為大眾熟知的,是她「獨立音樂人」的身份。(圖片來源:《我是歌手》)別的民謠歌手,是歌紅人不紅,趙雷是歌紅人也紅。
  • 中國民謠歌手,集體消失了。|百家故事
    節目一開始,他倆被自動劃分到了「民謠歌手」的陣營裡。但仔細想想,比起「民謠歌手」,這些年,陳粒更為大眾熟知的,是她「獨立音樂人」的身份。(圖片來源:《我是唱作人》)然後你再往下想,又會發現——和馬頔一樣,10年之後火起來的那一小撮民謠歌手,好像在最近幾年都「銷聲匿跡」了。
  • 「民謠熱」冷卻:民謠被嘲低俗、濫大街,民謠歌手或轉型或消失
    民謠歌手為何急於撕掉民謠標籤? 2013年6月,快樂男聲的選手翻唱了宋冬野的《董小姐》,幾個小時後,這首歌就上了微博熱搜,宋冬野從此走紅。圖片來源:《快樂男聲》截圖 唱《成都》的趙雷「消失」了。2017年,趙雷上《我是歌手》,唱了《成都》這首歌,一夜之間火了。當時很多商演都想請趙雷去唱《成都》。趙雷無奈表示:我覺得你應該聽聽我別的。
  • 曾經火極一時的民謠突然消失,「退隱江湖」的歌手們如今怎麼樣了
    不知道還有多少歌迷記得趙雷將民謠帶到《歌手》舞臺的場景,一向追求舞臺效果、演唱技法的《我是歌手》,在《成都》的渲染下,變得如此安靜且緩慢,雖然最後趙雷並沒有獲得多好的名次,但是他卻讓更多聽眾了解到了民謠。
  • 中國民謠歌手,可以粗獷豪邁,可以天馬行空
    說起今日華語樂壇最有分量的幾位民謠歌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位比較有代表性的歌手,以下排名不分先後。首先為大家介紹的第一位歌手是趙雷,說起趙雷,大家或許在耳邊就已經響起了那首熟悉的歌,那便是趙雷的成名作《成都》,是啊,讓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也許能邂逅這位來自北方的民謠歌手。
  • 那些曾經讓我追逐的中國民謠歌手,他們都在漸漸隱去
    節目一開始,他倆被自動劃分到了「民謠歌手」的陣營裡。但仔細想想,比起「民謠歌手」,這些年,陳粒更為大眾熟知的,是她「獨立音樂人」的身份。(圖片來源:《我是唱作人》)然後你再往下想,又會發現——和馬頔一樣,10年之後火起來的那一小撮民謠歌手,好像在最近幾年都「銷聲匿跡」了。但他們的「消失」,不是不紅了,而是他們在努力撕掉身上的標籤,有了新的身份,過上了新的生活。
  • 中國最知名的四位民謠歌手,陳粒上榜,最後一位堪稱民謠之父!
    民謠可以說是音樂形式當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民謠大多都伴隨著我們的成長。民謠和其他流行的歌曲不同,民謠可以說是更加貼切我們的生活,並且能夠更加的撫慰人心,帶給我們溫暖以及力量。而現在走民謠風格的歌手也是越來越多,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最知名的幾名民謠歌手,你最喜歡的是誰?第一位:陳粒第一個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知名的民謠歌手就是陳粒了。
  • 為什麼中國沒有鮑勃·迪倫這樣的民謠歌手?
    文/黃章晉 詩詞大會和民謠突然火起來多少讓人意外,因為兩者原本都是小眾愛好,這兩個群體顯然很少交集,在我的朋友圈中,大多數人都在討論民謠,很少有人討論詩詞大會,因為我的熟人大多都不看電視,尤其是不看 CCTV。 從欣賞方式講,喜歡民謠的品味顯然要高於詩詞大會。
  • 中國6大民謠歌手,我猜你只認識趙雷
    有人說,好的民謠歌手就是吟遊詩人,從前,吟遊詩人遊蕩在草原與大海,現在,這些遊牧詩人在各個城市之間漂泊,他們與城市締結下的情緣,成為了一首一首的歌曲,在我們聽到這些歌曲的時候,也許會想起他們的故事。今天來看看小編我心中民謠大師的排名!
  • 扒一扒中國才華橫溢的民謠歌手,有你喜歡的嗎?
    扒一扒中國才華橫溢的民謠歌手,有你喜歡的嗎?隨著一首《南山南》傳唱大江南北,讓更多的民謠和民謠歌手進入大眾的視野。中國民謠歷史特別的久遠,很多作者都已經不可考據,當時的民謠更多的是偏向於紀實類,而現在的中國民謠是非常廣義的一種存在。
  • 中國民謠的百年演變與發展軌轍
    全面抗戰爆發後,「集體意識」和「革命元素」逐漸融入民謠創作過程中。20世紀3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抗戰情緒和群眾意識貫穿民謠主題,功能作用方面的豐富使得民謠內容更具時代屬性。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校園民謠與革命歌謠實現「合流」,內容形式呈現多樣化特徵,中國民謠步入了新的發展時代。
  • 中國有哪些優秀的民謠歌手,以及歌曲是值得被推薦的
    趙雷,中國內地民謠歌手、音樂人。代表作《南方姑娘》《成都》《畫》《三十歲的女人》,趙雷作為新一代創作人,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許多年輕樂迷的長期關注。他的歌詞兼具思想深度與優美的文字功力,清楚的信息朗朗上口的旋律讓聽眾充滿認同感。趙雷的音樂,雖然沒有詩句般的柔情感動,但痞子氣的調侃,單純率直。
  • 宋冬野:中國口水民謠歌手,你知道安河橋真正的故事嗎?
    一首《安河橋》火遍大江南北,中國口水民謠歌手宋冬野一下子出現在大眾的視野1987年,出生於中國北京安和橋,曾作為北京某中學講臺旁單獨課桌常年佔用者而備受矚目。高中時就開始寫歌的宋冬野,由於一個特殊的機緣開始進行民謠創作。
  • 宋冬野:中國口水民謠歌手,你知道安河橋真正的故事嗎?
    一首《安河橋》火遍大江南北,中國口水民謠歌手宋冬野一下子出現在大眾的視野 1987年,出生於中國北京安和橋, 曾作為北京某中學講臺旁單獨課桌常年佔用者而備受矚目。
  • 中國民謠三十年
    直到遇到了華納唱片中國總經理許曉峰,成為了華納旗下的音樂品牌。 樸樹之後,校園民謠最後的執旗人是一個組合,叫水木年華。 盧庚戌當了幾年設計師後,意外認識了製作人陳梓秋。 在陳梓秋的幫助下,盧庚戌出版了個人專輯《未來的未來》,才正式成為一名歌手。
  • 中國民謠音樂史:民謠從何時起變成了流行歌曲?
    2005年後,中國內地當代民謠集體發聲,各地優秀的民謠音樂人和民謠主題的音樂演出、音樂節逐漸受到關注。河酒吧時代的野孩子樂隊這一時期的民謠被媒體稱作「新民謠」,除了新的表演模式外,它還廣泛介入社會現實——不論是語言體制、思想意蘊和價值功能,都體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現代性。這種對於現實的介入使新民謠從風花雪月的情歌中突圍,以獨特的情懷吸引了不少樂迷的關注與喜愛。
  • 《歌手2020》民謠2連敗,曾紅極一時的民謠歌手去哪兒了?
    還記得2017年的春天,趙雷參加節目唱火了《成都》,全國人民都想跟著他去小酒館的街頭走一走,可他卻也只在《歌手》的舞臺上待了3期。這讓人不禁想問,現在的觀眾難道都不喜歡聽民謠了?算算《歌手》這檔節目也已經開播八年了,從節目最初給我們帶來驚喜的實力唱將,比如林志炫、黃綺珊。縱觀現在的華語樂壇,能請來的基本都來了,但很多人還是在以「飆高音」的音樂審美來衡量著歌手的表演,「這樣的評價是否過於片面」也正是此次《歌手2020》引發多方討論的原因。
  • 民謠歌手為什麼喜歡旅行,而且都喜歡去大理?
    圖/被訪者提供李皖對話錄今天的民謠,平淡、真實、不虛假《新周刊》:人們熟悉的俄羅斯歌曲,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已經成為一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這些歌曲是否直接影響了中國民謠?《新周刊》:中國民謠與歐美民謠是什麼關係?李皖:中國民謠從傳統、形式、音樂等基本特徵來說,大多數來自英語民謠。英語民謠首先發展成美國式民謠,再傳到臺灣產生以校園民歌為代表的民謠,然後傳到大陸,出現了高曉松等人的校園民謠。
  • 中國八大民謠歌手,每一位都有一首能打動你的歌
    趙雷趙雷,1986年7月20日生於北京,中國內地民謠歌手、音樂人。2011年,趙雷發行個人第一張唱片《趙小雷》,專輯收錄的主打歌曲《南方姑娘》被眾多歌手及樂迷翻唱,趙雷也因此被更多人認識受到關注。萬曉利萬曉利,1971年10月15日出生於河北,中國民謠歌手。2002年籤約摩登天空Badhead廠牌,完成首張專輯《走過來走過去》。2004年5月,獲第4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民謠藝人提名。
  • 平江路上聽民謠 | 民謠歌手白羽《美麗新世界》全國巡演之蘇州站
    『閱讀本是尋常事,繁華靜處遇知音』我推開窗門 翻身而出跌落在陽光裡懷抱著希望 懷抱著夢想在冷風中起舞有一些殘花 有一些歡笑墜落在深淵裡面向夕陽 我縱身而入想抓住消失的你民謠歌手白羽還記得那年春天,民謠歌手白羽做客慢書房和耐思書店,那次小型的民謠音樂會,白羽拿著他的吉他,給我們帶來了一首首扣人心弦的歌曲,或狂野奔放,或寂寞蕭然,仿佛在聆聽著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