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貴圈
文/裴晨昕
編輯/向榮
「今天的我為你們打call!」4月19日夜,擁有768萬粉絲的偶像楊超越轉發了一條活動微博,為她的程式設計師粉絲加油——此刻,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編程大賽正在羊村之巔激戰正酣。
▲楊超越微博截圖
技術大佬圍坐在演播室裡。「第一次使用unrealengine 4嗎?裡面使用哪種編程方法更多一點?」「c++與blueprint互補。」在與場外選手略有延遲的電話連線中,嘉賓們熱絡地聊項目技術問題,夾雜著英文和字符的專業術語在你來我往的交鋒中不斷蹦出。
「不好意思,我很努力地在聽,但依舊走神了。」主持人說出了無數圍觀群眾的心聲。直播平臺貼心地在屏幕上發出「JAVA」、「C++」、「Python」等專業術語的名詞解釋,但大部分圍觀群眾仍是一頭霧水。
「楊超越已經退出直播間」,有人發彈幕吐槽。
這不是一場單純比拼技術的編程賽,參賽選手身份背景構成之多樣令人驚嘆,從小學生到中年碼農,參賽地點從偏遠山區到大洋彼岸的芝加哥,他們唯一的共同點是粉籍。就連擔任點評嘉賓的鵝廠工程師王輝,入座後第一句話也是「大家好,我也是村民」。
「村民」是楊超越粉絲的代稱,典故出自她在選秀節目《創造101》初亮相時自稱「全村的希望」。後來「村民」逐漸變成專屬男粉的特稱,女粉則稱「月芽」。
與通常女粉主導飯圈不同,楊超越的男粉聲量巨大。和他們的偶像一樣,這些男粉初入規則繁複的飯圈卻總不按套路出牌。他們橫衝直撞,擅長玩梗,一反常態又足夠有趣。
1
四哥沒有看決賽,自詡「區塊鏈小王子、史詩級工程師」的他止步十強。他牽頭開發的楊超越微信機器人+超越幣項目被舉報「夾帶私貨」,遭到抵制。問題出在機器人隨機發出的圖片上,楊超越主題的照片上出現了一個近乎「不可說」的女人——陳意涵。(兩人在《創造101》中結下友誼,關係親密,但在飯圈卻是禁忌話題。)由此四哥和隊友們被蓋上了「CP粉」的帽子。這個指控令他委屈,作為單純的「顏粉」,四哥根本不知道陳意涵是誰。
「所以放陳意涵不行,放騰格爾就可以?」
四哥有著直男特有的惡趣味。在後臺圖庫上傳照片時,他喜歡加上暴漫表情、騰格爾照片作為彩蛋。這是他第一次接近飯圈,獲取楊超越的相關資訊全靠大數據算法推薦。四哥的日常駐地是煎蛋網,一個geek聚集的小眾社區,那裡首頁的推薦文章是《製造出了能夠同時生成各種可能未來的量子計算機》《我們在海底最深處發現了一種能「吃」石油的細菌》。
初賽投票通道開啟當天,四哥比以往遲了一小時才起床。為優化系統,前一晚他熬到凌晨兩點,開著檯燈在臥室敲代碼,「爆肝」把機器人的所有功能都試了個遍。
止步初賽,隊友都在為他鳴不平。不過四哥顯得很豁達,「無事吧,說到底還是自己的代碼。」隊友試圖發帖解釋,結果澄清貼不停被刪,四哥忍不住笑了出來,勸大家放寬心。「李笑來曾經說過,對噴子的最好回應方式就是不做回應」。在下單了一款雷蛇遊戲搖杆後,四哥倒頭睡下了。
作為比賽發起人,二師兄也沒能及時跟進直播。19日晚8點,躲在辦公室角落的二師兄正焦急地趕工。有幾位同事也沒走,他不敢點開直播,只能頻頻拿起手機看群內討論。20分鐘後,工作完成,二師兄快步走到離公司最近的網吧,交了30塊錢租了個包廂位。
他不在直播現場,但存在感依然很強。直播鏡頭一對準身材同樣魁梧的粉絲代表、資深遊戲策劃匹馬編師,彈幕就飛了過來:「這是二師兄嗎?」「二師兄說得對!」
其實二師兄根本不會編程。他不是程式設計師,大一的C語言還掛過科,但作為比賽負責人,一個多月的薰陶讓他迅速學會了一口散裝英語:「Susan,我的ddl快到了,這個case你看一下。」「能裝半個IT屆人士了。」他洋洋自得地說道。
一個多月前,程式設計師Justin在貼吧提出要在羊村舉辦編程大賽,吧主胡一刀拉上二師兄,只用三天便草擬出賽制章程、宣傳文案。最初,這只是一次普通的粉絲活動,就如同之前的「超越杯辯論賽」、「楊克斯杯LOL比賽」、「全球超越粉絲第一次思想糾正會議」、「羊村村晚」一樣。
羊村女粉數量佔優,但各平臺後援團和主要粉絲站的管理層幾乎被男粉壟斷。從帝吧的毅絲到孫笑川的狗粉絲,「玩」一直是直男擅長的。「房奴、格子衫、舔狗、直男癌,我國青年男性被資本和自媒體汙名化太久,以至於大眾忘記了青年男性最大的天性其實是『會玩』!」在編程大賽出圈登上熱搜後,知乎村民、三十多歲的「中年公務員」鄧呵呵發出感慨。
沒人能料到動靜會鬧這麼大:微博、知乎雙線登頂熱搜,網際網路、編程圈各路大神圍觀看戲,就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發表意見,鼓勵女性參與編程比賽。
▲楊超越登上《Nylon》雜誌一月刊
作為村內著名KOL兼貼吧管理者,二師兄在圈內積累了極高的人氣和數不清的段子。年初,楊超越登上《NYLON尼龍》雜誌一月刊封面,貼吧派出三位管理員去搶購。一刀搶了1870本,滑稽搶了1570本,二師兄因為加班,趕上地鐵晚高峰,三番兩次沒擠上車,兵敗望京。他第一時間回貼吧匯報結果,遭到群嘲,從此「二學」名揚全村。
比賽狀況不斷,先是經紀公司質疑存在侵犯姓名權和肖像權的問題,投票通道開放後又有黑子惡意注水刷票導致排名不公。許多選手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就是「找二師兄」。「QQ我都不敢上,一上線就有無數頭像彈窗」。二師兄對《貴圈》說。
臨近決賽的最後一個周末,二師兄加班之餘接受了三個採訪,其中兩個還是扛著機器跟拍的紀錄片項目。二師兄出鏡總是休閒裝配運動鞋,除了黑色雙肩包上別著的楊超越卡通徽章和楊超越同款財神爺手機屏保,很難在他身上找到「村民」的標識。
日常追星要躲著同事。參加《超新星全運會》應援時,坐在前排的他鏡頭比節目中的一半偶像都多,有同事看到節目問「是你嗎」,他連忙否認,「不是我,不是我,是我的雙胞胎兄弟」。
▲楊超越和科比
在單位同事眼中,二師兄是個喜歡玩手機的老實人,沒人知道他天天捧著手機到底在看啥。他的朋友圈裡有攝影作品、電影影評,但難見到楊超越的痕跡。3月16日,楊超越現身國際籃聯男籃籃球世界盃抽籤儀式,和科比同框。那是舉辦編程大賽的由頭:粉絲想做一件很酷的事情來「配合酷酷的偶像」。儘管當天楊超越由於口誤卡殼遭到群嘲,但二師兄依舊感到無比驕傲。他在朋友圈發了一條籃球賽分組結果圖,「朋友圈不敢發楊超越,還不敢發籃球嗎?」
2
「楊超越是第一次當偶像,我們也是第一次追星。」這句廣為流傳的話已經成為村民們的接頭暗號。
楊超越不是造星流水線打造出的標準化產品。反套路言行、實力與位置是否匹配等爭議,使得這位野生偶像自帶熱搜體質。她哭能上熱搜、胖能上熱搜、翻白眼能上熱搜、抓老鼠也能上熱搜。而這群第一次追星的男粉,面對規則同樣繁複的飯圈,那股橫衝直撞的魯莽勁兒也使其時常成為熱門話題。
▲楊超越男粉的自製應援棒(圖片來自微博網友)
年初在火箭少女101北京演唱會現場,楊超越男粉架著2米64的巨型充氣應援棒成功登頂熱搜。沙雕創意來自將錯就錯的玩樂心態。演唱會前,官方發布的應援物資表中,原本高度為264mm的應援棒被誤寫成264cm。「如果真做一個2米64的應援棒會怎樣?」男粉們靈感迸發,一位家中開機械廠的「村民」自告奮勇,要用數控車床打造一款鋼鐵巨棒,能轉能發光,硬核有牌面。不過考慮到還要搬到演唱會現場,只好退而求其次地選擇了同樣高度的充氣棒。
演唱會開場前,二師兄舉著喇叭帶領粉絲在臺階上大喊「楊超越媽媽愛你」。2米64的應援棒旁還立著一個巨型「老乾媽」辣醬瓶。「可不是親媽粉嘛。」二師兄不好意思地笑了。女粉習慣對著小偶像大喊「媽媽愛你」,男粉們起初不好意思,但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渾厚的喊聲甚至蓋過女粉。說起初次喊口號時的情感波動,二師兄表示「有點類似於第一次去教堂一起唱聖歌,羞怯感混雜著群體歸屬感,很奇妙」。
聲音渾厚、仗勢規整的軍訓式應援,從來都有著核武器般的殺傷力,音量大,而且方法專業。火箭少女成團發布會上,一位特地從西藏趕赴北京的兵哥哥,拿出在軍營裡拉歌的專業素養,現場教授大家氣沉丹田發聲法。
▲楊超越粉絲在《超新星全運會》上舉燈牌應援
個體不敢展現出的張揚熱愛,在聚集時迸發出巨大聲量。資深「村民」熊超從比賽初期便一路打投護送楊超越出道,自稱「虎撲貼吧雙擔、打虎(胖虎高秋梓)滅菊(王菊)急先鋒」。但這種粉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只能隱藏,「因為追星始終是公認的幼稚行為」。
身為工程師,熊超的日常是腋下夾瓶礦泉水,頭戴安全帽在工地溜達著監工,有時還要上手搬磚。但只要進入臨建板房休息,他就端起手機不自覺地檢索「楊超越」。
熊超的手機中珍藏著一段自己出鏡的線下應援視頻。3月末火箭少女的廣州演唱會現場,熊超單手扛著1米5的應援大旗,繞著寶能體育場巡遊了三圈。打頭陣的是由13個壯漢組成的舞龍隊,後方近百名男粉舉旗鎮場,隊伍當中身著漢服的女粉被襯託得格外嬌小。見此奇觀,不明所以的路人紛紛舉起手機拍照。「別問,問就楊超越」,男粉喊聲震天響。
「楊超越女粉也想擁有姓名」,這是「月芽」最卑微的吶喊。
二師兄介紹,「羊村男女粉比例差不多是四六開,男四女六。但男粉太會玩了,聲量完全蓋過了女粉。」其實楊超越女粉一直活躍,單從這次的編程大賽看,晉級決賽的十個項目中近半都是女性向的橙光小遊戲。
她們的主場在微博。諳熟飯圈門路的女粉深知流量和數據的意義,成為超話打卡、控評輪播的主力軍,戲稱「禿頭女工」。她們嫌棄男粉除了玩梗什麼都不做。「本質就是懶癌」,面對女粉的指責,熊超選擇躺平任嘲,「微博還得切號換號,我哪有那麼多時間,我們上班很累的。」
楊超越的數據的確算不上突出,明星勢力榜排名30開外,轉評贊數量甚至不敵一些未出道的選手。在男粉看來,控評刷數據實屬飯圈毒瘤,要抵制,更沒必要遵循。「那些不都是假的嗎,不就是一場騙局嗎?我去做不就是落入圈套了嗎?」初次接近飯圈的四哥看到參賽群裡不時出現的各種「助力」連結,十分抗拒。
為偶像代言的產品貢獻銷量,他也不願參加。有人詳細地和他解釋「提升偶像商業價值」的內在邏輯,但四哥並不買帳,還一本正經地反駁:「如果說讓我直接捐給楊超越100萬,其實我覺得是OK的。為什麼要讓中間商賺差價呢?」目前為止,他在追星這件事上的唯一金錢投入,是比賽時花99元買了一個月的圖靈機器人標準版。與其說是為了楊超越,不如說是為了代碼。
許多男粉是第一次玩微博,捆綁著微信、QQ註冊個號,不改暱稱也懶得換頭像,無論是安利說理還是吵架撕逼,最先被人攻擊的就是「兩毛水軍」。他們不懂什麼是「超話」,以為「超話」就是楊超越粉絲專屬的「超越話題」,相應的,鹿晗粉絲有「鹿話」、蔡徐坤粉絲有「坤話」。不懂「打卡」是什麼意思的老哥,竟然一本正經地回復了「卡」字。女粉提醒他們需要@楊超越本人才能有更多曝光,男粉卻語重心長地說,「妹妹是我想@就@的嗎,我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進一個圈子就要按一個圈子的規則來,這樣才可以走得更遠。」二師兄逐漸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主動在豆瓣加入了輪博組,用男性思維編寫了一套「不同於飯圈敘事」的教程,羅列行為必要性、投入成本和收益回報,「每天十分鐘,輕鬆一鍵為花搞數據」。
▲楊超越參加團綜《橫衝直撞20歲》
不過控評任務來得總是很突然。年初,團綜《橫衝直撞20歲》播出時,第一集楊超越就因為「吃不上辣椒醬爆哭」登上熱搜,網友一片「巨嬰」的嘲諷。當時,虎撲「村民」成健琳在和朋友打籃球,得知這事,球也不打了,一群大老爺們抄起手機,一邊控評一邊和營銷號對質。
村民們常常自嘲,「楊超越每代言一個化妝品護膚品,就會有一批精緻的男人出現」。
相比打投控評的繁瑣步驟,購物網站的一鍵下單操作顯得異常便捷,因此「氪金」成了男粉的首選任務——管它什麼類別什麼功效,買就完事了。最初得知楊超越要成為某品牌護膚品「小黃油」的推廣大使時,男粉的反應是「黃油咋還能抹臉呢?」更有甚者把「小黃油」記成「豬油」:「那種煎牛排的?一個女明星為什麼要代言豬油?」
有女友的自然是買來送女友,沒有的就送給其他女粉。「實在不行還可以自己留著用。」熊超說。就這樣,一群平日連洗面奶都懶得用的糙漢,走上天天往臉上糊精華的護膚之路。「就是高級大寶嘛」,虎撲上的「村民」感慨。
另一邊,在連續吃了近一個月的超越同款漢堡、入手兩盒超越代言的巧克力後,鄧呵呵望著家裡還囤著的超越妹妹同款洗髮水、同款枇杷膏,突然悟出一個道理——為妹妹寫小作文其實和氪金、打投一樣重要。
鄧呵呵覺得,傳統飯圈之所以沒有話語權,就是因為「沒有創造只有消費」,「只有創造文化才能成為文化的定義者。混圈子只知道吸物料氪金,那就是別人給你什麼你吃什麼。」
無論是分析飯圈現象,還是花樣吹捧超越妹妹,他總能旁徵博引,娓娓道來,不少公眾號會直接搬運他的各種回答,鄧呵呵迅速成為知乎村民中的KOL。
妻子常常在朋友中「大肆宣傳」鄧呵呵從「高貴路人」轉向「慈愛老父親粉」的巨大反差,引得一眾好友紛紛來知乎圍觀。現在每次回答與超越妹妹相關的問題,鄧呵呵都「有一種被公開處刑的感覺」。不過,在「如何看待百度貼吧-楊超越吧正在籌辦的第一屆楊超越杯編程大賽」的提問下,他的答案至今已經獲得了2000多個贊。
▲超越杯編程大賽參賽作品《YCY DANCE NOW》
「看起來只是一個小比賽,但這樣的玩法,在羊村只會越來越多,我們就這樣開開心心玩著,不知不覺就玩出了存在感,玩出了正能量,玩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百花齊放。」更何況,這意味著直男粉絲的自主崛起,簡直就是「咪蒙關停以後,直男掀起的一場革命」。說著說著,鄧呵呵又回到撰寫領導發言時特有的激昂語調。
智能燈牌與多燈牌聯動系統,最終從152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屆超越杯編程大賽的冠軍。
▲超越杯編程大賽三強
這是一款普惠飯圈的產品。用戶只需要在APP內輸入座位號,即可實現燈牌的自動控制點亮:APP和藍牙模塊將預設圖案發送到燈牌進行顯示,控制方陣整體的圖案變化,解決了長期困擾粉絲的燈牌閃光步調不一、打call節奏混亂的問題。一個月後的楊超越的線下見面會,這項技術或可首次落地實戰。
19日的決賽直播結束後,已是深夜,但二師兄興致正濃。走出網吧,他拉上比賽的另一位負責人折絲沿街溜達。凌晨1點,北京下起了雨,氣溫驟降。儘管沒有衝上預想中的熱搜,但二師兄對這次活動依舊很滿意,「挺專業,挺正規,這就夠了」。盯著滿屏的喝彩和致謝,他坐在計程車上捧著手機寫起了小作文:「一段回憶,一段青春,一分滿足,一分遺憾,一分痛快,一分放鬆,一分不舍,一分驕傲,十分開心。」
這一次,他破天荒地在朋友圈曬出楊超越的照片。
(文中涉及人物皆為化名)
不踩 不吹 不上升
做最客觀的飯圈觀察者、記錄者和分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