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蘇州古城,面積雖然不大,卻在有限的空間裡保存下來多處園林,每一座園林都有自己一段特別的故事。在這諸多園林中,坐落在吳江區同裡鎮石皮弄16號的珍珠塔園,是明嘉靖年間南京河南道監察御史陳王道(1526——1576年)的府第。
珍珠塔園北枕東溪,南連三橋,全園佔地1.8萬平方米,共分為東、西、北三大部分,主要建築由陳御史府、後花園(錦園)、陳家牌樓、祠堂、古戲樓等組成。然而數百年來因受戰亂影響,園林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僅存兩進廳堂。2001年,相關部門在歷史遺蹟的基礎上,請能工巧匠根據原貌將園林修復。
宏略堂是珍珠塔園的正廳,這裡也是主人接待貴賓或舉辦婚喪慶典的地方,堂名取自「宏圖偉略「之意。值得一提的是,珍珠塔園在清乾隆年間經歷了大規模的擴建,面積超過同裡退思園的數倍。民間相傳,乾隆皇帝與海寧陳家有血脈關係,珍珠塔園是在乾隆的資助下達到了鼎盛。也正因如此,電視劇《戲說乾隆》特意選在珍珠塔園取景拍攝。
「珍珠一劇百年傳,奚落惡風贊善緣。御史清朝蒙帝恤,芳園勝景復青天。」在江南家喻戶曉的民間愛情故事《珍珠塔》,也發生在珍珠塔園。據記載,南京監察御史陳王道的原配夫人去世後,又續妻方氏,而流傳至今的《珍珠塔》,說的就是陳王道嫁女的故事。
明萬曆年間,前朝忠良後裔方卿因家遭變故,中途敗落,被迫向姑丈陳王道借錢赴京應試。孰料,姑母方朵花勢利無比,非但不借,反而對其百般奚落,方卿正要憤而離去,幸得陳王道的女兒翠娥贈送銀兩及傳家之寶——珍珠塔。
三年後,方卿高中狀元,被皇上封為八府巡按。他奉旨出巡路過陳家時,喬裝改扮成道童,在陳府的蘭雲堂內借唱道情之名將其姑母數落一番,令方氏悔愧不已。後來方卿與翠娥小姐喜結良緣,這段愛情故事也被改編成彈詞作品《孝義真跡珍珠塔全傳》,1926年,又被拍成由胡蝶主演的電影《珍珠塔》。
珍珠塔園的花園以大自然的真山真水為摹本,太湖石堆疊的假山,飛瀑流動直下,與依水而築的茹古齋、碧筠山房、清遠堂、綠秋亭、紫薇亭、景明軒、小蘭亭等建築相映成趣,使人仿佛置身於名山大川之中,堪稱典型的江南宅第文人山水園林。
古代江南水鄉出行以船代步,停泊於曲橋北側碧綠池水上的畫舫,猶如浮在翡翠之上,故得名「浮翠舫」。以前主人閒暇時與名儒雅士、文人墨客坐在畫舫內品茗把盞,談詩論畫,猶如暢遊於山水之間,讓人聯想到範仲淹《嶽陽樓記》中「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詩句。
園林設計師通過各種藝術手法,獨具匠心地創造出豐富多樣的景致。菇古齋前的碧水灣畔遍植金桂、銀桂、四季桂、丹桂,每到桂花盛開的季節,花香醇厚馥鬱,吸引著眾多遊客在此一邊品茗一邊聆聽吳儂軟語的評彈說唱,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