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30年老臣戴正吳 為郭董擋子彈 為鴻海鋪下一裡路,他將是夏普最沉默的改革者

2021-02-15 CINNO

四月二日鴻海與夏普正式籤約大典上除了雙方主角還有一位重要角色浮出檯面就是牽成四年鴻夏戀的幕後操盤手戴正吳他有機會坐上夏普社長大位嗎

「不是的不是的,不是這樣。」這句話翻成日文,成為鴻海集團副總裁戴正吳在四月二日「鴻夏戀」記者會中,跟日本媒體握手時說的第一句話;幾乎所有的日本媒體都是這樣問他:「接下來夏普的社長,應該是您接吧?」

當天日本時間下午一時許,五百多個中外媒體爭相湧入位於大阪的堺工廠,為即將展開的籤約大典預先卡位,當時記者會現場大致布置妥當。

最引人注目的,除了臺上高掛的臺、日國旗外,會場正前方、由左至右早已安置好的三個名牌,依序為戴正吳、郭臺銘、夏普社長高橋興三,也是另一焦點。

郭臺銘的名牌放在正中間,凸顯出他在這個大日子的主導地位;高橋興三是「女方代表」,列席自是無庸置疑;至於鴻夏戀事件四年來,一直隱身在幕後操盤的戴正吳,在這次雙方結婚大典上,不僅浮出檯面,還跟進「坐上大位」,這樣安排背後的含意,確實引人遐想。

他是鴻海第一任發言人:佐政三十年 謹慎少言

答案隨即揭曉,郭董欽點,由戴正吳作為代表,和高橋興三籤約,正式宣告鴻海以三八八八億日圓迎娶夏普,取得六六%股權,成為夏普最大股東。

這一天對郭臺銘來說,是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但對戴正吳來說,又何嘗不是呢?透過這樣的座位安排,多少說明了戴正吳是鴻海集團「第二把交椅」的地位。

對於外界猜測他將接下夏普社長大任,戴正吳正式否認:「我現在沒有立場講。我們會以成立委員會的方式決定董事。四月底,雙方合議之後才會提出來。」他自己也透露,之後「不會定居住在日本」。而據了解,戴正吳即使不會掛名夏普社長一職,也將是操盤夏普改革的幕後要角。

這一點,可從郭臺銘在籤約當晚的一句玩笑話推敲一二。當時他對臺灣記者發下豪語,說夏普家電產品要在兩年內從五成市佔率成長到七成,「夏普一個快倒掉的公司,市佔率還五成,我們進來幫它,如果沒有成長兩成,我們戴副總裁,我看我要天天幫他打屁股了!」

要讓夏普止血重生,郭臺銘所寄託的大將,儼然就是戴正吳。

戴正吳何許人也?他可是鴻海集團裡響噹噹的人物,除了郭董、掌財政大權的「錢媽媽」黃秋蓮,在鴻海掛「老字號」的,非他莫屬。戴正吳在鴻海佐政三十餘年,算起來,他還是鴻海第一任發言人。

雖說是鴻海第一任發言人,但這位發言人卻「謹慎少言」,鮮少與媒體互動,寧可將全副精力都拿來拚事業。

在鴻海拚命三十年的戴正吳,轄下的軍隊有多少?版圖有多大?至今還是個謎,就連鴻海內部的人也說不清。

不過,若以廠區分,約略可以將鴻海細分成四大軍區,分別為深圳龍華、煙臺、成都和鄭州,其中,煙臺廠的統領就是戴正吳。此外,戴正吳也出任過鴻海內部號稱「天下第一會」的SMT技術委員會主委,手握數十億美元的採購預算,足見戴正吳在鴻家軍的動見觀瞻。

信奉「少說多做」為最高指導原則的戴正吳,律己甚嚴,很多人因其與日本淵源極深,給他起了「鴻海德川家康」的稱號,不過,毋寧用「日本版的郭臺銘」來形容他更傳神,因為,他比郭臺銘更郭臺銘。

他深諳日式管理:人稱戴桑 一天工作17小時

曾經有一場在臺大舉行的青年論壇,席間,一位學生向郭臺銘請益創業成功之道。郭董回答:「我剛開始創業時,睡的枕頭叫作電話簿,蓋的棉被叫作報紙,創業三十多年來,我每天都工作十六個小時以上,這些你都熬得住嗎?」

這句「工作十六小時」說,讓學生啞然;但你可能不知道,在郭董一天工作十六小時的那段時間,戴正吳一天工作至少會是十七小時。

有著「拚命三郎」精神的戴正吳,每天硬是比郭董早一小時到公司,依照慣例,郭董每天早上八點開早會。為了做足準備,戴正吳會趕在早上七點前,召集其事業群的重要幹部,先行召開屬於該事業群的早會,且三十年如一日。

戴正吳的謹慎是有其淵源的,因為他是日本通,於是得了個「戴桑」的外號。

從小家住宜蘭的戴正吳,大學念大同工學院化工系,畢業後,順理成章進入大同公司上班。可別小看了那時的大同公司,在民國六○年代中期,是國內第一大民營企業,能進大同,對臺灣人來說是一種殊榮,更何況戴桑曾被公司派到日本受訓兩年,更是少見。

他很會抓成本:擅長從微利擠出更多獲利

在那個「日本第一」的年代,戴正吳汲取了不少日式管理的精華,對成本和質量的管控特別有感。友人評論:「幾乎在任何競爭激烈的戰場,他都可以殺出一條血路來。」事實上,戴正吳在鴻海內部也有「製造先生」之稱,原因就在於他對抓成本很有一套,擅長從微利裡面擠出更多的獲利。

面對科技業無法避免的ASP(平均銷售單價)年年下滑困境,戴正吳有他的解決之道。據說,他曾表示,當產品定價下降三○%,首先就一定要讓訂單數量增加三○%以上;再者,是要把所有的製造流程全部拆解開來,一一細究,從中挖掘任何cost down(降低成本)的可能空間。

要新增訂單,又要壓低成本,這些目標的重要眉角還是在於管理,而戴桑的管理,靠的是言出必行,賞罰分明。據了解,在戴桑的團隊裡不重「年資」,重的是「表現」。他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曾將一名課長直接拔擢為經理,這在鴻海集團裡面極為罕見,除非有極大的戰功。

業界人士指出,那個案子當時確實在鴻海內部引起很大的討論,更令人意外的是,「郭董竟然批准了」,據鴻海內部人士表示,「郭董事必躬親,鴻海所有人事案都必須經郭董首肯,但戴桑批過的升遷案,從來不曾被打回票,足見戴桑在郭董心目中的分量。」

他為郭董擋子彈:面對四方質疑 都能神回復

形容自己個性「就是喜歡跑快一點」的戴桑,一九八五年獨排眾議,選了當時規模還小的鴻海,作為人生新戰場;三十年後的今天,戴桑又將披掛上陣,為鴻海鋪下一哩路。

鴻夏戀這條道路走來艱辛,面對四方湧現的質疑,戴桑身先士卒,擋在郭董身前,毫無畏色。

當記者問到,會否擔心參與夏普投資銀彈不足?戴正吳神回,「鴻海的資金有新臺幣六千億元,會不夠嗎?」

日媒質疑入股會否造成日本技術外流?戴桑更反問:「今天韓國所有的面板技術,不都是日本人給的嗎?從設備到技術轉移、到人員都是,日本甚至派駐人員到韓國教三星、LG,這些難道都是臺灣人做的嗎?而且鴻海與夏普交流都四年多了,有聽過任何鴻海對夏普、對堺工廠技術外流嗎?」

戴桑犀利的對話,現仍言猶在耳,隨著入股夏普案告一段落,這位牽起鴻夏戀紅線的戰將,無論是否親掌夏普社長大位,必然都會是帶領夏普這家百年老店換新裝的要角,結局成敗不僅牽動著夏普的革新大計,也牽動著鴻海帝國全新篇章的未來。

戴正吳小檔案

出生:1951年

現職:鴻海集團副總裁

學歷:大同工學院(現大同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經歷:大學畢業後,於大同公司服務

1970年代赴日本進修二年

1985年加入鴻海

1992年擔任鴻海公司副總經理

2005年擔任鴻海集團副總裁

高精尖人才集結號吹響!

不用看JD!只要你是面板界精英,小C君傾力免費為你謀得高薪好職位

簡歷請投遞至hr@cinno.co

點擊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LCD最後一個創新任務:無需偏光膜的納米壓印技術或優先導入液晶面板生產,半導體們再等等

《上海新陽 | 晶圓級封裝溼製程設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中電熊貓G8.5代IGZO良率穩步提升,4月量產線衝滿載》

《NB首季出貨重摔 2Q未見轉佳跡象 晶片供貨商持續面臨苦戰》

《偏光片廠力特谷底翻身大復活,趙寄蓉改造爛攤功不可沒

《2合1筆電大軍全面進擊,平板供應鏈出貨動能熄火》

《緯創取得iPhone 7 Plus訂單,第2季進入量產》

《矽基(Si)OLED:你不可不知的下一代顯示技術中的黑馬!

《觸控投資為誤判,緯創處置20億庫存及虧損資產,EPS創11年新低...NB ODM找出路

《Senseg靜電觸控反饋技術到底是什麼?全新觸控時代超乎你想像!》

《全球最權威 VR 報告漢化版來了!讓你徹底搞懂它為何能代表未來

《2015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分析報告(簡版PPT)》

《2015年全球手機面板出貨量排行榜》

《2015年國內手機品牌LTPS面板採用率達37%,國產化自給率突破20%》


相關焦點

  • 鴻海宣布3888億日圓收購夏普!減價千億,郭董自掏腰包出370億日圓
    鴻夏戀邁入最終回合,鴻海跟鴻準在29日向證交所申請停牌後,今天董事會後一同舉行重大訊息,鴻海由發言人邢治平、鴻準由發言人劉正光出席,另鴻海副總裁戴正吳也將出席重訊記者會,由於戴正吳傳將接任夏普社長職務,也備受媒體關注。
  • 鴻海回美並非造iPhone 劍指第2座11代液晶面板產線!深度揭秘"鴻海的奇襲"
    就連日前「臺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將「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獎」等四項大獎都頒給鴻海與郭臺銘,但郭臺銘都以鴻海「沒有購併」夏普而婉拒領獎。「這就是郭董。」一位貼身部屬說,夏普案對鴻海跨入品牌、半導體絕對加分,但其中也包含郭臺銘濃濃的民族意識。不過,郭臺銘在成功購併之後,立刻壓低姿態,日本媒體從來只出現夏普社長戴正吳。
  • 從《郭董的進擊》看鴻海收購夏普的決心和必然性
    在鴻海發布收購夏普的今天,我們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跟著兩位主持人再次回顧這部紀錄片,並深入解讀這部影片及郭臺銘的企業經營理念。與日本合作是郭董的必然選擇主持人蔡詩萍:所以它等於又用了一個新的詮釋,把我們剛剛將那個黑衣人的意思再加上跟沒有品牌這件事情連結在一起。所以是不是正因為這樣子,所以會使得臺灣企業都覺得說有自己的國際品牌還是我們該走的路,所以也可以說《郭董的進擊》也是在這樣一種上下都有的共識之下他的這個出發點呢? 李吉仁教授:以我的了解,當然這個問題要分兩個部分。
  • 劍指第2座11代液晶面板線 揭秘「鴻海的奇襲」
    、三星大戰一觸即發,韓國媒體以「鴻海的奇襲」頭版報導,網絡熱烈討論之際,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其實正搭乘私人飛機,飛往下一目的地——日本。  郭臺銘的意氣風發,一天就打回原形,加上日媒對郭臺銘的報導,屢次出現「軍事化管理、獨裁者」等負面標題,讓他更沉潛低調,不僅沒有針對夏普案接受任何臺灣媒體專訪,據悉,對內更定調為:只是「投資」夏普,不是「購併」夏普。  就連日前「臺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將「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獎」等四項大獎都頒給鴻海與郭臺銘,但郭臺銘都以鴻海「沒有購併」夏普而婉拒領獎。
  • 鴻海、夏普4月2日正式籤約;郭臺銘:盼4年讓夏普轉盈
    鴻海收購夏普正式籤約郭臺銘:全球高科技產業最棒的一天!因此,在未來雙方面的合作之後,希望在 OLED 的技術發展上能夠再繼續著力,共同創造全球第一的榮景。郭臺銘強調,今天是全球高科技產業很棒的一天。針對籤約後媒體的提問,記者問到鴻海準備在多久時間內讓夏普轉虧為盈時,郭臺銘則表示,因於他了解日本保守的文化特性。所以,如果真的兩年能讓夏普轉虧為盈,他會說四年。不過,郭臺銘強調,他對於讓夏普轉虧為盈已經有所計劃。
  • 夏普只剩靠鴻海;高橋今飛深圳見郭董,鴻海仍期待圓滿結果
    今晚6時(北京時間5時)許,產業革新機構會長(董事長)志賀俊之在東京出席產業革新機構委員會的會議之後,被記者圍著問。志賀表示,在做盡職(Due Diligence)調查時,有調查一般性的「或有負債」,他不清楚夏普給鴻海的清單內容,所以不知是否有產業革新機構掌握到、但鴻海沒掌握到的內容。
  • 鴻海群創董座6月改選 王志超呼聲高
    群創王志超接董座 呼聲高鴻海集團旗下面板大廠群創6月股東會將改選董監事,由於董事長段行建可能退休,傳出總經理王志超接任董座呼聲高。王志超現為鴻海發展面板應用的K次集團主導人,若接下群創董座,未來可望集結鴻海集團內資源,衝刺面板布局。鴻海集團近期面板相關布局主導人選逐步浮現,外界預期,鴻海副總裁戴正吳若能進入夏普董事會,搭配王志超出任群創董座,未來鴻海集團面板「臺日聯機」陣容底定,有望促使群創與夏普在研發與生產的密切合作,開啟鴻海集團眼球革命的新時代。
  • 鴻海富士康與夏普的結合,正是臺灣產業轉型的良好契機
    我談鴻夏結合的好處,完全出於個人對鴻海轉型發展需求、鴻海和夏普具備的條件的觀察、以及我對科技產業與未來趨勢的看法;本意不在解讀郭董從事併購背後的策略動機、也不是揣測鴻海未來的併購整合動向。短期:實現「科技鴻海」-「商貿鴻海」的轉型首先談談鴻夏結合在短期內可以為鴻海帶來的好處。
  • 抽絲剝繭,一個個推敲未來郭臺銘的鴻海接班布局
    不過,郭臺銘並未出席董事會,據公示的數據,以往郭臺銘在董事會上會的出席率為50%;出席次數最好的是現為鴻海董事、事業群總經理的呂芳銘,還有獨立董事王國城,16次董事會全部出席,出席率100%。而大家比較熟悉的李開復,是本屆董事會出席率最差的,僅6次參加。
  • 郭臺銘不放手 傳鴻海提案買夏普2000億日圓優先股;夏普、INCJ出資金額談不攏 郭臺銘赴日搶親夏普
    夏普、INCJ、鴻海之間三角習題未解,日本共同社日前報導,郭臺銘26日與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舉行會談,鴻海提出6000億日圓規模的收購方案,會談可能就方案細節進行介紹。郭臺銘去年底參加與夏普合資的日本大阪堺10代廠SDP(Sakai Display Products)望年會時表示,給他2年時間,可想辦法把夏普本社財務打平,第3年可開始賺錢。
  • 郭臺銘等待下一個「郭臺銘」:鴻海接班人大猜想
    龐大的鴻海帝國,突然面臨一個臨時接班人的問題:郭臺銘之後,誰來繼承鴻海帝國的「鐵王座」?就董事長一職的人選,據此前臺灣地區媒體中央社的報導,在5月6日的「美國行返臺記者會」上,針對「是否由總財務長黃秋蓮擔任下一任董事長」這一問題,郭臺銘表示,他不希望媒體再猜測此事,公司將會在5月10日召開董事會,誰在新的董事會名單裡面,誰就有當董事長的機會。
  • 郭臺銘今天交棒,告別感言說放下鴻海,我捨不得,但不後悔
    郭臺銘在鴻海股東會後發表感謝演說,提到自己要轉換跑道從政,未來將是臺灣起飛的新航道,他放下鴻海,捨不得,但他不後悔。除郭臺銘外,呂芳銘、盧松青、劉揚偉、戴正吳、李傑,均為鴻海老將。由於郭臺銘以往透露,鴻海交付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交棒予一個團隊班子,與當年王永慶布局的臺塑經營體制有幾分相似之處。
  • 擁群創、並夏普、赴美設廠,鴻海面板策略布局大拆解!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與美國總統川普相偕現身美國白宮,吸引了不少鎂光燈焦點。這也是面板產業供應鏈首度在非亞洲地區生根,更讓許多人好奇,郭董在打什麼算盤?另一方面,將時間拉長一點來看,從併購夏普開始,鴻海對於面板的布局動作頻頻,整體策略思考究竟是什麼?
  • 鴻夏4/2籤約,夏普公告財務長月底下臺;夏普2015年度營業虧損翻一倍
    市場傳出,夏普已同意鴻海減價1,000億日圓(約新臺幣300億元)收購,以總額3,890億日圓(約新臺幣1,167億元)收購夏普新股,取得66%股權,加計收購夏普債權銀行手中優先股等,鴻海投資方案總額將從2月底傳出的7,000億日圓(約新臺幣2,100億元),降至6,000億日圓(約新臺幣1,800億元)。
  • 從《郭董的進擊》看鴻海面板事業發展野心
    日本NHK在做這個紀錄片的時候,它原來的片名是《亞洲黑衣人在行動了》,它其實是有一段說明的,它說沒有自己的品牌專門承制各家廠牌所設計開發的商品以低成本進行組裝,日本稱之為產品製造的黑衣人。所以它等於又用了一個新的詮釋,把我們剛剛將那個黑衣人的意思再加上跟沒有品牌這件事情連結在一起。
  • 鴻海首次自辦法說會 將由5位董事候選人主持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圖/記者李毓康攝)  華夏經緯網5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東森新聞雲》報導,鴻海30日晚間發出邀請函,預計6月11日將在土城舉辦法說會,這是鴻海史上第一次自辦法說會,屆時將會由對五位董事候選人主持,針對鴻海的競爭利基及未來發展計劃,對外界說明。
  • 劉揚偉接任鴻海董事長!創業45年郭臺銘時代落下帷幕
    鴻海董事會下新設立〞經營委員會〞,共有九位成員,其中包括四位董事,及五位次集團相關負責人;未來並將每半年舉辦投資人說明會。面對美中貿易戰,鴻海表示,將以全球化布局、在地化生產快速敏捷因應,並且提高零組件自製率快速因應;至於美國的投資是布局中很重要的一環,預期2020年底將有1,500-2,000名員工。
  • 郭臺銘卸任鴻海董事長 「一介草民」下班後搭地鐵回家
    新任董事包括郭臺銘、鴻海副總裁兼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主席盧松青、鴻海S次集團總經理兼京鼎董事長劉揚偉、工業富聯副董事長李傑、夏普(Sharp)社長戴正吳,以及獨立董事王國城、郭大維和龔國權。
  • 夏普變局,意外牽動群創高層改組
    談了4年的鴻夏戀,終於在4月2日拉下序幕,籤約儀式在大坂府堺市的堺顯示器製造公司舉行,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夏普社長高橋興三、鴻海副總裁戴正吳三人都雙手交疊,宣示未來兩家公司緊密的合作,會場能見中華民國與日本國旗並列。這是日本電機大廠首度被外資企業收購,臺灣、日本乃至國際媒體都高度關注。不過夏普5月12日最新公布的財報,依舊沒有聽見好消息。
  • 卸下鴻海董座拼2020,郭臺銘的接班人是「錢媽媽」黃秋蓮?
    當時,鴻海第一時間做出回應,其發出聲明中表示:郭臺銘並未說出「辭任」相關字詞,僅在董事會4、5月會擬出新董事名單之後,強化董事經營、將他個人色彩降到最低,公司未來方向還是會由郭董參與指揮,但日常運作會退居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