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作為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基地,實體書店維護一方空間,耕耘一片淨土,默默做出自己的力量。在4.23世界讀書日的濃濃書香中,封面新聞聯繫到全省幾十家實體書店,邀請店長品味書香。來自宜賓開明書屋的店長蔡敏,為大家推薦兩本圖書:《漢字的誘惑》、《誕生》。
《漢字的誘惑》
作者:陳楠
出版社:湖北美術出版社
本書是清華大學教授陳楠所著。全書由導言、字脈、字法、字繪、後記五部分組成,字法一章節中說到永字八法與五筆打字輸入法的關係,發現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用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最後還為漢字錄入計算機所做出了傑出貢獻,漢字輸入法是王羲之本家王永民首創,他名字中就有一個永字,也不知是不是名字寫多了產生的靈感。這一發明把漢字錄入電腦的問題解決了,據統計,五筆對文本輸入法與英語輸入速度旗鼓相當。書法上寫好永字就能寫好漢字,如不信,怎麼解釋王羲之用幾年時間就寫這個字呢?
《誕生》
作者:楊紹斌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這本書是我們開明書屋讀友吳玉中先生推薦。本書讀起來,有種冥冥之中的宿命感。也許所有的青年藝術家,都需要一個自我教育的心理路程,在默默無聞但卻充滿激情的青春歲月裡,通過咀嚼文學英雄人物如卡夫卡、海明威、馬爾克斯的人生經歷,小心翼翼地保存自身的創作激情,抵禦日常生活殘酷的腐蝕性力量。正如著名作家蘇童所說:「《誕生》是對庫切的《青春》的遙相呼應。」楊紹斌似乎從這位文學前輩身上找到了一種自我省視的方式,給自己的藝術人生做個徹底的清算。他追求自由,想要擺脫自己是小地方而來的身份;可每到需要決絕時,他又總是通過一次次的叩問來讓自己陷入矛盾與糾結的漩渦中。他通過罕見的第二人稱寫作,就像是帶著客觀與冷峻的自己回首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就像讀到本哈德·施林克的著名小說《朗讀者》。文中語言極其精煉,他常把心理際遇寫到極致,讓我讀到總是欲哭無淚、欲罷不能。或許,對於如今的我來說,相較於華麗絢爛的詞藻、跌宕起伏的故事,對靈魂的數次叩問,更能打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