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收購歷時五年半 光大證券將全資控股香港新鴻基金融

2020-12-24 中證網

  11月17日,光大證券在香港收購券商資產新鴻基金融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鴻基金融」)的交易,歷時五年多之後終於揭開面紗。買方光大證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光證金控」)與賣方新鴻基有限公司(下稱「新鴻基有限」)在2015年「舊」協議基礎上,使用了包括認沽期權履行、競業協議、商標使用、優先股發行、股份回購等系列安排,反映最終交易的達成經過複雜磋商。

  根據公告,光證為獲取新鴻基金融最後30%股權,需付出折算現價為24.13億港元的「現金加優先股」代價,其中優先股部分將以107%本金溢價加8.5%年化股息率在2023年6月底前贖回。此外,協議也就「新鴻基」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品牌使用權做了安排,反映港方賣家對這一品牌的保護。交易協議全貌通過雙方上市公司披露在港交所網站上,令公眾得以一窺香港資本市場複雜財技的玩法。

  最終協議經複雜協商

  本次交易的買家為光證金控、賣家為新鴻基有限,分別隸屬上市公司光大證券(6178.HK)和聯合集團(373.HK)。11月17日,兩家上市公司分別發布公告,披露了關於光證收購新鴻基金融全部股權的交易安排。

  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為了達成最終交易協議,買賣雙方訂立了《經修訂及重述股東協議》、《股份回購及認購協議》、《經修訂及重述商標許可協議》、《解除契據》、《應收貸款押記協議》等一系列協議。從上述協議數量之多及名稱中的「經修訂及複述」等字眼中,可見內地、香港買賣雙方協商過程的複雜。

  股權轉售部分,雙方基於2015年的「舊」協議而調整並訂立了新協議,還補充了新的回購、優先股發行安排等。按照2015年的「舊」協議,新鴻基有限擁有「認沽權」,即有權在2020年6月2日至12月2日期間,將手持的新鴻基金融剩餘全部30%股權全數售予光證金控,代價為2015年所定價格外加每年高達8.8%的複合年化收益率。

  按照本次協商,雙方以「現金+優先股」的安排對付款程序進行了新安排。首先,在11月17日,光證金控以12.57億元現金進行首期付款;接著,新鴻基金融新發行共計11.56億港元的優先股,由光證金控認購,再轉讓給新鴻基有限。事實上,有關優先股的安排使得光證金控將付款期限拉長了三年多,將在2023年6月底付清,但這也意味著光證金控需要付出更多的「未來價值」:包括對本金107%的溢價及8.5%的按年股息率。

  除了資金安排,買賣雙方亦就「新鴻基」品牌進行了使用權協商。按照協議,光大證券在本次交易中的有關實體,將只能在未來18個月內繼續免費使用「新鴻基」品牌。協議並未揭露「新鴻基」品牌的日後使用去向,因而光證是否會付費繼續使用「新鴻基」名稱、亦或賣方以「新鴻基」另立門戶暫未可知。

  「新鴻基」品牌歷經劇變

  事實上,與光大證券進行交易的對手方新鴻基有限,其最終實益擁有人為聯合集團(373.HK),在今時今日與知名地產公司新鴻基地產(2.HK)並無股權關係。不過,「新鴻基」這一品牌背後,卻是三個香港知名商人的創業劇變。

  「新鴻基」這一品牌起始於1963年,創始人為郭得勝、李兆基、馮景禧三人。「新」字取於馮景禧的家族生意「新禧公司」,「鴻」字代表郭得勝經營YKK拉鏈等業務的「鴻昌行」,而「基」字則取自李兆基之名。

  1969年後,三人分別自立門戶、各自發展所長,李兆基以「恒基兆業」做地產品牌逐步打響新名號,而郭、馮二人各自發展「新鴻基」品牌,郭氏傾心地產,做大「新鴻基地產」,而馮氏則著眼於金融行業。不過,馮氏後人無心發展金融行業,在1996年將產業轉售聯合集團的李明治家族,由其家族運營至今。

  從新鴻基有限的公告中,可以看出賣方對本次交易作價滿意的態度。公告稱,本次交易代價是經過光證金控和新鴻基「公平磋商」、參考原買賣協議項下之認沽行使價及按一般商業條款釐定,因而認為本次交易「公平合理」、符合新鴻基有限及其股東的整體利益。

  此外,新鴻基有限又強調了本次交易有助於鞏固其金融業務。相關好處包括引入現金流入,鞏固新鴻基有限的資本狀況,並令其在其他領域爭取業務發展,包括投資管理及專業融資的業務擴張、一般營運資金、向股東分派股息等。

  目前,光大新鴻基是新鴻基金融旗下最重要的資產之一,經營業務涉及經紀、投資和投行業務,具體而言包括財富管理及經紀、企業融資和資本市場、資產管理、投資及固定收益四大業務板塊,並在中國澳門、英國都設有分支機構。

  根據未經審計報表,截至2020年6月末,新鴻基金融總資產為106.25億港元,其中淨資產為30.91億港元,期內收入為8.57億港元,淨利潤為1.71億港元。而根據經審計報表,新鴻基金融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獲得稅後淨利潤3.28億港元和3.37億港元。

  內地券商尋求赴港擴大平臺

  尋求「出海」的光大證券在公告中稱,光大新鴻基是其海外業務拓展平臺,希望未來進一步發揮境內外一體化優勢,探索跨境財富管理商業模式,打造「香港領先的財富管理平臺」,以提升其國際化業務實力。

  事實上,隨著內地和香港進行股票通、債券通等一系列金融互聯互通安排,內地企業普遍在香港尋求布局和發展。

  內地券商在港發展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2000年之前,內地銀行首先涉足中國香港,隨後帶動內地保險公司、內地券商緊跟其後。第二階段即2000年至2010年,隨著中國加入WTO後帶動內地經濟蓬勃發展,金融業出海配合內地實業參與開放的國際貿易,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外資金融機構的光環逐漸褪去,給內地券商提供了新的機遇,內地企業逐步建立誠信、安全、可靠的品牌形象。第三階段是2011年至2020年,伴隨香港和內地的互聯互通,內地資金在港金融企業數量、就業人數均大幅增長。在這期間,券商行業中的內地資金力量快速成長,以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為例,其會員在2009年成立時僅有8家初創會員,而到2020年10月已經有135家。

相關焦點

  • 歷時5年,光大證券完成收購新鴻基金融100%股權
    金融市場雙向開放背景下,中資券商加快「走出去」步伐,而香港市場是重要的戰略要地。光大證券於11月17日收盤後公告稱,2015年,光大證券全資香港子公司光證金控以40.95億港元從新鴻基有限手中收購新鴻基金融70%股份。
  • 新鴻基有限行使認沽權:出售30%新鴻基金融股權
    來源:券商中國光大證券2015年收購港股本土證券經紀商新鴻基金融70%股權時約定,新鴻基有限持有的30%股份擁有認沽權等相關權利,有權於2020年6月2日至2020年12月2日期間按約定行使認沽權。履約對價全部完成支付後,光證金控通過新鴻基金融全資控股光大新鴻基。
  • 光大新鴻基加強澳門及大灣區基金投資服務 為投資者引入近600隻...
    作為產品覆蓋全面的財富管理專家,光大新鴻基有限公司(「光大新鴻基」或「公司」)宣布,配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公司將全力提升其澳門的投資及財富管理服務平臺,第一步計劃引入超過十家國際知名基金公司,提供超過600隻基金產品,為區內投資者提供更多更合適的投資及理財選擇。
  • 光大控股趙威:擴大跨境業務 打造另類資管體系和競爭優勢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侯捷寧3月19日,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控股」)公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全年業績。據了解,面對2019年充滿挑戰的宏觀經濟和私募股權行業形勢,光大控股應時而變,迅速推動戰略轉型,各項舉措迅速落地。全年旗下基金管理總規模達約港幣1,570億元,較2018年底增長9%,創新高,管理基金數量為69隻,投後管理項目188個。
  • 光大銀行盤中觸及漲停板!控股權重回光大集團
    有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分析認為,光大銀行是光大集團的核心,拉直股權關係有利於進一步加強管理。當下金融控股監管即將出爐,此時增強金融控股形象,或也為未來整體上市鋪平道路。回歸光大集團控股 匯金不再直接持有光大銀行根據光大銀行公告顯示,本次股權變更完成後,匯金公司將不再直接持有光大銀行股份。光大集團持股數量則增至236億股,對光大銀行的直接持股比例增至44.96%。
  • PayPal全資控股這家第三方支付,要衝擊微信支付寶?外來和尚...
    此次變更完成後,PayPal通過旗下子公司間接和直接持有國付寶100%股份,正式全資控股國付寶支付公司。實際上,早在2019年PayPal借道收購國付寶70%股權之時,業內就有過外資控股支付機構入華的討論。而此次全資控股完成後,入華邁入新階段的PayPal如何分取國內蓬勃發展的第三方支付市場的「一杯羹」也令人好奇。
  • 支付寶微信最強對手來了 美版支付寶PayPal全資控股國付寶
    繼美國支付巨頭PayPal拿下國付寶70%股權後,近日再次出手收購剩下的30%股權。天眼查顯示,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PayPal全資控股的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成為新股東持股30%,原股東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清倉退出。至此,PayPal已100%控股第三方支付公司國付寶;這也是迄今為止誕生的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公司。
  • 新鴻基向光證出售光大新鴻基3成股權
    據《香港經濟日報》17日消息,新鴻基發公告稱,集團已在今天跟光證金控、光大新鴻基(SHKFGL)訂立回購及認購協議,新鴻基行使認沽期權,要求光證金控購買新鴻基於SHKFGL持有的餘下的3成股權。公告稱,新鴻基向光證出售近9036.5萬股光大新鴻基股份(約3成股權),光證會繳付現金代價12.5億元,及以認購價11.5億元認購於SHKFGL優先股。根據SHKFGL優先股協議,光大新鴻基將於2021年6月1日、2022年6月1日及2023年6月1日分別向新鴻基贖回3,012萬股。
  • 光大證券:格力地產籌劃購買珠免 又一免稅商將上市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光大證券報告摘要格力地產擬收購珠免,又一家免稅商即將上市:5月11日格力地產宣布為貫徹落實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精神,正在籌劃購買珠海市免稅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之前1月13日,格力地產公告,珠海國資委決定,珠免集團託管格力地產的控股股東海投公司。此前,公司董事長魯君四已獲委任擔任免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並不再擔任海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 光大控股午後跌5.82% 因光大證券捲入烏龍盤
    受此消息影響,光大證券午後緊急停牌,光大證券第二大股東中國光大控股午後急跌近6%。中國光大國際由升轉跌。截止發稿中國光大控股跌5.82%,報11港元。中國光大國際跌0.72%,報7.12港元。【烏龍事件知多少 歷史上的「烏龍指」】最新進展(不斷更新中):15:01最新消息:上交所今日收盤後發布公告稱,本所今日交易系統運行正常,已達成的交易將進入正常清算交收環節。14:53最新消息:傳光大的自己核查報告已經交到會裡,下單230億,成交72億,涉及150多隻股票。
  • 光大控股王歐:人民幣基金將定義新經濟2.0時代
    對此,光大控股管理決策委員會委員王歐日前在珠海舉行的「第10屆中國創新資本年會」上表示,近兩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重磅政策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及開放,包括科創板的建設及完善、創業板註冊制的推進、再融資新規落地、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完善退市制度等,這些制度變革令人民幣股權投資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募投管退」閉環,人民幣基金走出了與美元市場截然不同的業務模式,新經濟的下一個時代將由人民幣基金定義。
  • PayPal全資持有國付寶股權,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啟信寶信息顯示,美銀寶持有北京智融信達100%的股權,而美銀寶為PayPal全資子公司。這也意味著PayPal將國付寶全部股權收入囊中。而國付寶也成為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早在2019年12月19日,PayPal就宣布,在201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後,已完成對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70%的股權收購。
  • 控股股東重整*ST華儀跌停 海通證券全資子公司持股
    昨日晚間,*ST華儀發布關於控股股東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情況的公告,公告稱,*ST華儀控股股東華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儀集團」)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於2020年12月2日上午召開,本次債權人會議表決以紙質投票進行,允許延期投票,最後投票截止時間為2020年12月9日17:00時。
  • 光大控股趙威: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跨境資產管理公司
    光大控股趙威: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跨境資產管理公司 2020-04-09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崑崙萬維收購挪威瀏覽器Opera 全資控股
    10月25日,北京崑崙萬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通過全資子公司香港萬維,以現金方式向KFH購買其所持有的Opera 1950萬股股份,也就是其在外流通股份的8.47%。2016年,崑崙萬維及其控股股東周亞輝董事長、奇虎360等組成的中資財團,全資收購Oepra公司,2018年7月在納斯達克上市,截止2020年10月16日,市值達到10.94億美元實際控制人為周亞輝。
  • 市政府與光大控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記者 邱潔) 12月14日下午,市政府與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在政策、產業、技術、資本、人才等方面優勢,共同設立新經濟基金,打造智能城市IP和AI CITY(人工智慧城市)項目。
  • Doo Holding 成功收購擁有三十年歷史的美國券商 Peter Elish
    近日,Doo Holding Group 都會控股集團發布公告:新一輪的戰略收購計劃已通過美國金融業監管局 FINRA 的審批,正式完成對美國券商 Peter Elish 的現金全資收購。該項收購計劃於今年2月份正式啟動,整個併購流程歷時5個多月,最終在2020年7月由美國金融業監管局 FINRA 正式批准完成。
  • 光大控股王歐APEC演講:現在是中國絕無僅有的創業最佳時期
    光大控股管理決策委員會委員王歐受邀出席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之"助力產業創新:融資新渠道"金融論壇。王歐表示,現在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創業高峰時期,中國的創新經濟已從20-30年前的純應用端創新,升級到了目前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的"技術賦能"型創新,並孕育出了一批領先世界的創新型企業。正像全球著名投資人Ray Dalio最近在一篇文章裡提到的,未來不投資中國本身是投資人面臨的重大風險。
  • 百利保控股:百富控股擬2.7億港元出售酒店控股公司50%股權 1月3日...
    於2019年12月31日,AMTD首項買方(為百富控股全資附屬公司,作為買方)與AMTD股份賣方(作為賣方)訂立AMTD首項收購協議,據此,AMTD股份賣方有條件地同意按4794.53萬美元(即每股AMTD股份8.45美元價格)出售以及AMTD首項買方有條件地同意收購AMTD首項股份(包括567.4萬股AMTD股份)。
  • 歷時一年半終落地 碧桂園控股華大農業
    來源:東方財富網[摘要] 梅永紅是此次收購的關鍵人物。歷時近一年半,碧桂園終於將深圳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農業」)收入囊中。碧桂園宣布,碧桂園農業已於3月9日以對價3億元收購華大農業80%股權,成為華大農業控股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