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大控股趙威:擴大跨境業務 打造另類資管體系和競爭優勢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侯捷寧3月19日,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控股」)公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全年業績。據了解,面對2019年充滿挑戰的宏觀經濟和私募股權行業形勢,光大控股應時而變,迅速推動戰略轉型,各項舉措迅速落地。全年旗下基金管理總規模達約港幣1,570億元,較2018年底增長9%,創新高,管理基金數量為69隻,投後管理項目188個。
-
市政府與光大控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市委書記靳磊,市委副書記、市長何禮,光大控股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趙威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上,靳磊代表市委、市政府,歡迎趙威一行到訪德陽,感謝光大控股長期以來對德陽發展的支持和關注。他說,德陽是成都都市圈的重要功能板塊,產業基礎雄厚,平臺優勢顯著,發展環境優良。
-
王歐加盟光大控股 任海外投資總監
【財新網】(記者 嶽躍)在擔任華菁證券副董事長不到一年後,知名PE人士王歐近期將入職光大控股(00165.HK),擔任管理決策委員會成員、高級海外投資總監,向光大控股CEO趙威匯報。 王歐履歷豐富:1992年從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後赴美留學,獲得杜克大學商學院MBA學位;此後在摩根大通證券、強生公司等全球著名企業從事五年多的投資銀行業務;2002年初,王歐受時任證監會主席周小川之邀,回國進入證監會工作。
-
光大控股王歐APEC演講:現在是中國絕無僅有的創業最佳時期
光大控股管理決策委員會委員王歐受邀出席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之"助力產業創新:融資新渠道"金融論壇。王歐表示,現在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創業高峰時期,中國的創新經濟已從20-30年前的純應用端創新,升級到了目前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的"技術賦能"型創新,並孕育出了一批領先世界的創新型企業。正像全球著名投資人Ray Dalio最近在一篇文章裡提到的,未來不投資中國本身是投資人面臨的重大風險。
-
跨境收購歷時五年半 光大證券將全資控股香港新鴻基金融
11月17日,光大證券在香港收購券商資產新鴻基金融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鴻基金融」)的交易,歷時五年多之後終於揭開面紗。買方光大證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光證金控」)與賣方新鴻基有限公司(下稱「新鴻基有限」)在2015年「舊」協議基礎上,使用了包括認沽期權履行、競業協議、商標使用、優先股發行、股份回購等系列安排,反映最終交易的達成經過複雜磋商。
-
光大銀行盤中觸及漲停板!控股權重回光大集團
有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分析認為,光大銀行是光大集團的核心,拉直股權關係有利於進一步加強管理。當下金融控股監管即將出爐,此時增強金融控股形象,或也為未來整體上市鋪平道路。實際上,匯金公司是光大集團的控股股東,此次股權變更意味著匯金公司、光大集團及光大銀行三者的股權關係被拉直。「光大集團應該一直都在醞釀光大銀行的回歸併想要拉直股權關係。」一位光大內部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此前的股權關係則因歷史原因形成「三角關係」,拉直股權關係則有利於集團更好地管理業務,而光大銀行則是光大集團最重要的金融組成。
-
投放至東協,光大與中國商飛籤署60架ARJ21買賣協議
1月8日,中國光大集團與中國商飛公司在北京籤署專項合作協議。光大集團旗下中國飛機租賃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飛租賃」)與中國商飛公司籤署了60架ARJ21飛機買賣協議,其中30架為確認訂單,30架為意向訂單。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中飛租賃與中國商飛客服公司籤署項目投資合作備忘錄。
-
光大控股王歐:人民幣基金將定義新經濟2.0時代
創辦於2010年的「中國創新資本年會」是中國股權投資界、創投創新領域交流的重要平臺,此次峰會發布了「2019-2020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30位精英投資家」榜單,其中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華興資本董事長兼執行長包凡、光大控股管理決策委員會委員王歐、CPE創始人及董事長劉樂飛、TPG中國管理合伙人孫強等位列其中。
-
——訪光大金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康龍
尤其是市場化債轉股業務成為光大集團「名品」,在行業內打出一定「知名度」,連續兩年獲得中國地方AMC「創新發展踐行獎」和「優秀項目獎」。 取得這樣成績,主要有以下原因: 得益於黨建引領。光大金甌將「黨委前置研究」嵌入公司決策及授權體系中,在決策上通過「黨建入章程」「三重一大」實施辦法,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 得益於股東大力支持。
-
發揮光大優勢,打造財富管理生態圈
「充分發揮光大優勢,打造財富管理生態圈。」光大證券業務總監梁純良對新財富表示,未來行業的馬太效應、頭部效應將顯著增強,具有全牌照、能夠提供綜合全面服務的金融機構將佔得先機,同時,構築平臺型生態圈,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形成強大的財富管理品牌,將成為財富管理機構發展的必由之路。
-
光大控股王歐:中國經濟將進入全面證券化時代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吳曉璐「現在中國正處於歷史上少有的創業高峰時期,中國的創新經濟已從20年甚至30年前的純應用端創新,升級到了目前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的『技術賦能』型創新,並孕育出了一批領先世界的創新型企業。這其中蘊藏了下一波投資機遇。」
-
歷時5年,光大證券完成收購新鴻基金融100%股權
競業禁止方面,新鴻基有限及其控股子公司在協議籤署後的18個月內在香港不經營受香港證監會監管的零售經紀/財富管理業務,以及不經營在中國內地、中國澳門、英國、澳大利亞的同等業務。全資控股光大新鴻基本次交易前,新鴻基金融由光證金控和新鴻基有限共同持有,其中光證金控持有70%股權,新鴻基有限持有30%。交易完成後,光證金融全資控股新鴻基金融。光大證券全資控股光大新鴻基。
-
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獲批
根據《批覆》,銀保監會同意建投中信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並更名為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也成為自1999年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以來,批覆成立的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根據《批覆》,建投中信轉型工作接受銀保監會的監督指導,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轉型工作,轉型期間不得從事金融業務活動。
-
5家在杭跨境電商企業老總入圍優秀杭商候選人|快來為跨境大咖投票...
PingPong秉持「越世界·為中國」的創始初心,始終圍繞中國中小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全流程,提供基於資金流、信息流的基礎設施服務,並為中國中小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合規經營保駕護航。公司以跨境金融科技業務為核心,主營業務覆蓋全球首款及收單、多幣種轉換、SAAS服務、稅務諮詢等。
-
光大集團持股增至44.96% 股權關係被徹底「拉直...
這不僅有利於加強光大集團整體實力,光大銀行也可共享集團(港股03344)更大的協同效應,並直接得到集團的資本補充支持。此外,還有利於光大集團整體上市提速。今年一季度,光大銀行規模迅速擴張,不僅資產增量、存貸款增量創歷史新高,增幅居上市銀行領先水平,一季度營收、淨利潤也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
-
中國真正的4大財團,資產都超萬億,阿里和騰訊都得「靠邊站」
但要說起中國真正的財團,阿里和騰訊可能也要靠邊站,這四個資產過萬億的大型巨頭才可以稱之為財團,分別是華潤、中信、招商局、光大。1、華潤集團華潤集團在四大財團中營收位列第一,在2019年《財富》雜誌公布的全球500強排名中,位列80位,排名最前。
-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實現新跨越
中新網12月23日電 近日,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規模突破4萬億元人民幣,從而成為中國首家管理資產超過4萬億大關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作為中國領先的機構投資者,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堅決走「全能型」發展道路,不斷增強全資產類別、全投資策略、全產品組合、全風險管控、全市場客戶、全運營管理的核心優勢,著力打造「六全」資產管理機構。
-
銀寶山新(002786.SZ):邦信資產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格隆匯4月7日丨銀寶山新(002786,股吧)(002786.SZ)公布,近日,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天津中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天津中銀」)的股東邦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邦信資產」)轉來的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機構整合有關事宜的通知》(中東計劃〔2020〕24號),通知邦信資產對下轄天津中銀進行吸收合併。
-
光大新鴻基加強澳門及大灣區基金投資服務 為投資者引入近600隻...
作為產品覆蓋全面的財富管理專家,光大新鴻基有限公司(「光大新鴻基」或「公司」)宣布,配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公司將全力提升其澳門的投資及財富管理服務平臺,第一步計劃引入超過十家國際知名基金公司,提供超過600隻基金產品,為區內投資者提供更多更合適的投資及理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