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簡稱玄女,俗稱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原為中國上古神話中的戰神,後經道教增飾奉為女仙。
民間傳說她是一位法力無邊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為九天玄女、九天聖母。據《山海經》與《詩經》等文獻記載,是軒轅皇帝之師,曾授黃帝兵符印劍,奇門術數,助其制服蚩尤,一統中華。後世有著很多古老的傳說或事跡。
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天者,中央及八方也, 所以九天乃四面八方的意思。九天中的九字,也有「極限」之意。古代謂之天有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天也叫九霄,源於《文選·沉約<遊沉道士館>詩》:「銳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張銑註:「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 〕
她也是一個正義之神,經常出現在古典小說中,是扶助英雄鏟惡除暴的應命女仙,如《水滸傳》第41回寫道,宋江被官兵追趕,躲於九天玄女廟而獲救,並從玄女處接受三卷兵書。因此她在道教的地位非常重要,後被道教吸收進神仙系統。有《九天玄女救世真經》與《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經》等經書傳世,以教化世人。
九天玄女的原始形象是玄鳥。《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這是殷商後代祭祀祖先的詩歌。意思是說天帝命令玄鳥生下商的始祖契,建立了強大的商王朝。玄鳥就是商的始祖。
據《史記· 殷本記》曰:「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賜姓子氏。」東漢高誘注曰:「帝,天也。天命降卵於有娀氏,吞而生契。」契,讀作屑(xie,亦作楔。)傳說中為商的始祖,帝嚳之子。母親叫簡狄。居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一說居於蕃(今山東騰縣)。商族與玄鳥有血緣關係,應與商族崇拜玄鳥圖騰有密切關係。
早在隋朝之前,就有一部叫《黃帝問玄女兵法》的著作。書中詳細記載了玄女助黃帝戰勝蚩尤的故事。上古之時,黃帝討伐蚩尤之暴時。蚩尤多方變幻,呼風喚雨,吹煙噴霧,西王母即遣戰神九天玄女授黃帝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鬥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黃帝遂克蚩尤於中冀。此時記載的的玄女聖母早屬大羅金仙一類,儼然一副上古戰神之姿。此古籍中玄女為玄鳥所化,雖尚未脫離鳥形,但到底還是進了一步,成了一位救助危難傳授兵法的半人半禽的戰神。可看出女神與歷史淵源之久。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九天玄女由「天女魃」衍化而來。《山海經·大荒北經》曰:「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魃,雨止,遂殺蚩尤。」這個天女魃是由黃帝請下來的。專門對付蚩尤所請的風伯、雨師。原來大約屬於早期女魃神,後來就變成了人身鳥首的玄女。
據《雲笈七籤》和《墉城集仙錄》記載:神農是一位有功於華夏民族的古帝王,但至其孫子榆治世時國政就連連失道,諸侯相互侵吞,戰火不斷。強盛者各據城邑,自僭五行而自為帝號者有太昊後裔青帝,神農後裔赤帝,共工氏後裔白帝,葛天氏後裔黑帝,有熊氏部落首領黃帝。到了蚩尤時,不效先人之德,以安民心,反而依恃銅首鐵臂,興兵作亂,侵吞各邦,人民深受其害。蚩尤長相令人十分可怕,一般認為是「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或曰:「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劊戟,頭有角。」
時黃帝繼位二十二年,禮賢下士,修身積德。為了拯救人民,奮起討伐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但蚩尤憑藉妖術,黃帝雖得風后和力牧二聖賢幫助,但仍九戰而不勝。於是黃帝虔誠祈禱於泰山,終使西王母深受感動。西王母遣使先授真符給黃帝佩戴,再命玄女降臨,傳授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鬥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以及兵符印劍。且為黃帝製造夔牛鼓八十面,遂使黃帝與蚩尤決戰勝利而平定四方。故唐朝文學家王勃《乾元殿頌》說:「帝座聞鼙,玄女薦龍庭之策。」至此玄女已完全脫離了動物的痕跡,成為了一位扶助應命英雄的上界女仙。
春秋時,吳王無道,玉帝遣玄女降臨凡間助越亡吳。玄女化身為南山處女,受聘越國為國師,教練六千君子軍。在吳越戰爭中,六千猛士所向披靡,但南山處女功成身退,不知所終。越王統治江東後,思念玄女前功,遣使尋訪,毫無蹤跡,即建仙女祠於南山之上,歲時祭祀。是時玄女遊雲夢之地,見山中有白雲洞,仙氣締繞,遂往暫息。洞中白猿化身為袁公,向玄女虔恭朝拜,終日摘花獻果,加以供奉,玄女見他小心謹慎,修持養道,遂盡傳劍術予他。功成攜白猿同上天庭朝見天顏,玉帝見之甚喜,封袁公為白雲洞君,敕他掌九天秘書。
據《隋書》記載,玄女曾向黃帝解答男女俯仰升降盈虛之術,表明玄女還是頗精養生之道的女仙。
九天玄女聖號較多,現列舉部分比較常見如下:
九天玄女興道助順元君
九天玄姆聖姆天尊
九天紫府玄祖大天尊
九天玄祖元君大天尊
南宮紫府虛無淵默玄祖無上至尊
九天玄女元君大天尊
九天玄女聖母元君大天尊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