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駐藏支教徐展明書畫展在西寧市城西區文化藝術中心開展。
據悉,此次書畫展主題為「回首長徵路,情系紅軍溝」,共展出水粉、水墨畫作107幅,旨在通過繪畫呈現紅軍長徵的班瑪印記。
圖為駐藏支教徐展明發言。潘雨潔 攝
84年前,中國工農紅軍近2.5萬人從四川甘孜進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子木達溝,籌糧、探路、修整。據史料考證,在班瑪紅軍停留了二十餘日,之後在當地藏族嚮導的指引下離開,繼續北上抗日。
徐展明是西寧市體育實驗中學的美術教師,在班瑪縣支教期間,他查閱、搜集大量珍貴史料,徒步重走長徵路進行田野調查,發掘、搜集、整理紅軍在班瑪留下的點點印記,賦予每幅畫作充分的精神養料。
圖為民眾觀看徐展明畫作。潘雨潔 攝
兩年來的700多個日日夜夜,徐展明埋頭伏案,利用業餘時間繪製大量草圖,經常畫到凌晨。
「紅軍的故事深深觸動了我的創作欲望,」徐展明說,「展班瑪山水之大觀,明長徵精神之偉岸,為的就是將一個血肉豐滿的紅色班瑪,呈現給廣大讀者。」
圖為民眾觀看徐展明畫作。潘雨潔 攝
本次畫展為期6日,於本月16日結束。此後,徐展明畫作還將在青海省圖書館、班瑪縣紅色教育基地展出。
青海省教育廳、班瑪縣教育局、省書法家協會、西寧市體育實驗中學相關負責人及省垣社會各屆人士出席當日活動。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