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視頻
昨天下午4點多鐘,西湖上突如其來下起一陣大雨,豆大的雨點其實全都打在了張藝謀的心上。作為G20峰會文藝演出的總導演,他此刻緊張得不得了,距離這場水上演出,只有不到5小時了。
幸好,一陣疾風驟雨後,雲收雨住。等到夜幕漸垂,湖上只剩清風嫋嫋。
夜涼如水,風徐來,一把美輪美奐、光彩流轉的摺扇,緩緩打開……
有多少人,是眼睛不眨地看完這臺山水實景演出的。從一年半之前開始創意,到2015年8月開始籌備,幕後的緊張和辛苦,局內人、總導演張藝謀最有感觸。
(張導表情包)
之前的創意會
常常把每個人都談崩潰了
自從北京奧運開幕式驚豔全世界後,這種國家級的大型文藝演出,導演人選似乎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
接下G20峰會文藝演出任務的時候,張藝謀還在懷柔拍電影《長城》。一切又像回到了當年,那時張藝謀白天拍著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晚上就在片場搭個帳篷討論奧運開幕式創意。頭腦風暴就是從那裡開始的。
這次也不例外。從一年半前開始,張藝謀早上7點到晚上7點拍《長城》,7點半開始到深夜12點開G20峰會文藝演出創意會,每天連軸轉,精力旺盛程度讓每個同事瞠目。張藝謀自嘲,這種創意會常常是把每個人都「談崩潰了」。
「接下這樣的任務,就表示只能成功不許失敗了,因為這不是你個人的事。我們要在全球首腦面前,表達我們作為主辦國的熱情,展示中國和江南特色的文化。這是巨大的責任。」張藝謀說,「這樣的文藝演出,創意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要在滿足既定的要求基礎上,還能堅持原創性,這就是最體現創意的時候。這是創作最大的困難,但也是最大的樂趣所在。」
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 攝
經過深思熟慮,創作團隊決定用情景交響音樂會這樣的形式,在西湖上表演。
去年8月,《長城》一停機,張藝謀就趕來杭州了,開始各種籌備。
表演的場地在原來《印象西湖》的嶽湖景區。不過,除了最後一個升起的象徵峰會的三角機械裝置是原來的,所有節目都是從零開始原創的,與《印象西湖》完全不同。
晚會導演是張藝謀,旁邊是他從08北京奧運就開始合作的導演團隊主力之一、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崔巍 (梁剛攝)
這場開幕式文藝演出,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崔巍是導演組重要成員之一,「都是北京奧運會時期一起合作過來的團隊,所以我非常信任。」張藝謀說。
實際上,導演組除了湖面上的演出,還打造了一個室內版,如果遇到極端天氣,就要把演出轉移到室內。而室內版並不是室外版的照搬。
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西湖上的這個室外版,在下中雨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演的。」還好,昨晚的天氣很不錯,讓我們欣賞到了這個目前全國唯一一場在戶外水上舞臺舉辦的大型交響音樂會。
西湖不是小家碧玉
江南文化是博大的
這場文藝演出集成了諸多江南文化元素。例如越劇《梁祝》、採茶舞曲,例如茅威濤、謝群英、劉福洋以及杭州愛樂樂團等浙江本地的表演藝術家和音樂家。
「歷史上有那麼多文人墨客描繪過這個城市,這臺演出得有詩情畫意。」張藝謀說。
用美輪美奐來形容演出並不過分,正如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本身。
不過,在張藝謀眼裡,西湖並不像人們常說的「小家碧玉」。
「西湖其實不是小家碧玉,那麼多文人墨客描寫過,她承載了中國文化歷史的一部分。我覺得西湖是有江南韻味,委婉含蓄的,和北方的風格不同。但不能用『小』來形容,不能以面積來衡量,江南的文化與北方的文化是一樣博大的。」
如果說《梁祝》和採茶舞曲體現了「江南韻味」,那麼《天鵝湖》、《歡樂頌》就是「世界大同」的表現了。
50分鐘的時間裡,能演奏的曲目其實並不多,選擇這些全世界人民都能理解的文化元素,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而張藝謀總是擅長把這些耳熟能詳的東西運用得得心應手。
「對文化特色的展示,最終是要讓全世界看懂,這也是電影導演的素質,如果不能讓大家產生共鳴,就失敗了。這就是我們所謂的雅俗共賞。」張藝謀說。
即便是執導過2008年奧運會開閉幕式,他還是覺得這樣國家級的場地大型活動做起來不容易,「比拍電影難。每個項目都要從零開始。拍攝電影有很長的時間可以慢慢打磨,現場實景演出都是一次性的,並且也要考慮成本。」
說到成本,張藝謀還順帶澄清,網上盛傳的裡約奧運會開幕式成本只有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1/20,「完全是以訛傳訛。北京奧運會的表演儀式預算,是包括開閉幕式,以及帕運會的開閉幕式,一共四場演出。實際上,北京的開幕式還不如裡約花得多。」
但他更不認同的是以錢來衡量藝術家的創作,「有些人說,我們的奧運會是拿錢砸的,把我們打扮成一個土豪的樣子,這不是事實。用土豪來形容,是貶低了藝術家的創造性,也貶低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國際上對北京奧運會的高度評價,並不是看我們花了多少錢,而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和原創性。」
用光影魔術
如何做出水墨畫的感覺
在呂思清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聲中,浙江歌舞劇院舞蹈團團長劉福洋和北京舞蹈學院駱文博雙雙起舞,一把大大的扇子在湖面上緩緩打開,演繹出我們熟悉的江南韻味;當小天鵝們起舞時,全息影像技術變換出無數隻小天鵝,光影魔術再次驚豔全場。
之前,張藝謀就介紹過,在一個完全自然的環境中,特別是在水面上,基本上還沒有用過全息影像。昨晚,在周圍環境光的映襯下,整個水上舞臺仿佛懸在湖面,如夢如幻。
演出總製作人沙曉嵐介紹,最早在設計環境光的時候,主要是把樹打得有層次感,除了大面積染色以外,還需要把骨幹勾出來。就像在畫畫。但這幾種燈做完之後,他還是不太滿意,就像是缺了一點什麼。「我發現,西湖邊有很多柳樹,如果通過面和點的光,再加上線條光勾勒後,就很有神韻了。我們50個燈光工人幹了兩個月,用20萬米的星星光,把邊上的樹都勾了一遍。這就可以做出四季的變化,配合節目的需要,有一種水墨畫的意境。」
水上表演很美
如何才能不滑倒
當小天鵝在湖面上起舞時,引發了朋友圈又一輪刷屏高潮。
觀眾看得很美,但對每一位演員來說,站穩的同時展現最美的身姿,完成團隊協作,真的是一件極具挑戰的事。
合唱隊員剛開始站著不動,都有人摔下來。後來,總負責閻寶林想了個辦法,大家兩腿微微分開站,像個小圓規一樣,保持重心平衡。
而《天鵝湖》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真實的湖面上演出,芭蕾舞本來著力點就窄,後來特製了防滑舞鞋才算適應。每天訓練,都有人在水裡滑倒、扭傷腳。
梁山伯——茅威濤已經演出過很多次,但在湖面上還是第一次,尤其還要舞扇。昨晚的演出結束後,她還跟記者調侃:「你問我在水面上十八相送的感受?我老要擔心扇子被風吹走啊。」
水上實景演出,
幾百號演員如何上下臺
這個可是個大問題,無法拉燈、關大幕、摸黑跑下去,從湖中央到舞臺邊難道靠遊泳?
玄妙處就在玩七巧板,把不同的拼圖推來換去。
300位採茶女舞者和124名交響樂團樂手的演出,那其實是「乾坤大挪移」,舞臺直接調了個個!
「最憶是杭州」既是演出的主題,也是古往今來描繪西湖的諸多名句中的翹楚,蘊含杭州和西湖的文化積澱韻味。藉此主題東道主寄語各國朋友——無論何時何地懷想,G20峰會「最憶是杭州」,期待他們「何日更重遊」。
每個中國人,都要記住這日子!
從A到Z,習近平B20演講的這些詞亮了(附演講全文)
「夜遊西湖」習近平和歐巴馬聊了啥?(附成果清單)
(摘自微信公眾號「錢江晚報」 ID:qianjiangwanbao)
主 編丨凌陳 編 輯丨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