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麗麗、吳虎生揭秘「芭蕾」背後的故事

2020-11-19 澎湃新聞

辛麗麗、吳虎生揭秘「芭蕾」背後的故事

2020-11-06 1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純白的芭蕾舞服

踮起的腳尖

挺拔、輕盈的姿態

當我們提起「芭蕾」時

這些畫面便形象地浮於眼前

上海芭蕾舞團《天鵝湖》劇照

2020年,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的「藝樹計劃」聚焦世界性的舞蹈語言——芭蕾,以「不止藝術」(MORE THAN JUST ART)為主題,從10月13日到12月25日期間,陸續推出融芭蕾知識導賞、芭蕾深度體驗、沉浸式現代芭蕾等系列活動,全面展現芭蕾作為一門綜合藝術所蘊藏的文化藝術之美,並面向市民開展「芭蕾有你」的工作坊招募,讓廣大市民觀眾有機會登陸年末上海大劇院《胡桃夾子》的實景舞臺。

2020年的最後兩個月,「藝樹計劃」攜手上海芭蕾舞團的眾多藝術家和幕後工作者們,給了我們進一步了解與接觸「芭蕾」的機會。

芭蕾與妝容

上海芭蕾舞團高級造型設計閔曉梅、青年造型師吳雯婷攜手時尚專欄作家顧晨曦,從芭蕾藝術的妝容特點、人物性格打造、東西方輪廓對比等多個角度,進行了一場融合了芭蕾歷史、舞臺審美與實用化妝技巧的多元跨界對談。

10月13日「芭蕾與妝容」活動現場圖

芭蕾與服飾

從《睡美人》、《哈姆雷特》的歐式宮廷風到《花樣年華》的極致海派風情,一些平日難得一見的舞臺服飾被一一展示,各色風格的呈現讓人應接不暇。圍繞這些劇目服飾的創作細節,上海芭蕾舞團舞美設計史蘊之攜手時尚專欄作家顧晨曦通過藝術、時裝、歷史等視角多元融入,將芭蕾服飾之美以生活化的語言傳遞解讀。從芭蕾服裝簡史、芭蕾服飾製作工序、服飾與角色塑造等角度出發,帶領觀眾走進華麗舞臺背後的「服飾工廠」。

10月23日「芭蕾與服飾」活動現場圖

芭蕾與電影

不僅閃耀於舞臺藝術領域,自20世紀電影技術興盛以來,芭蕾便作為電影題材活躍於一代代的銀屏上。11月4日,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國家一級演員範曉楓攜手知名學者、影評人湯惟傑教授,以芭蕾名伶與專業影評人的視角展開對話。通過帶領觀眾欣賞影片中的經典橋段,解析銀屏中的芭蕾舞者形象,為觀眾們打開多維藝術體驗之門。片段取自電影《黑天鵝》、《機械芭蕾》、《三人芭蕾》、《跳出我天地》、《紅菱豔》以及紀錄片《巴黎歌劇院的芭蕾》等風格多元、題材多樣的芭蕾元素影片。

沉浸式現代芭蕾

芭蕾《難說再見》由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明星、國家一級演員吳虎生自導自演。特製的沉浸版本將融芭蕾表演、音樂、舞蹈、影像為一體,六位演員將分散在上海音樂廳華美的建築空間內,以芭蕾講述過去與未來,痛苦與甜蜜的回憶。

《難說再見》現場劇照

《古典音樂時間》節目,主持人周婕將邀請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與首席明星吳虎生做客節目,為我們揭秘多彩絢麗的芭蕾舞臺背後的故事。

吳虎生也將提前解讀「2020藝樹計劃·芭蕾」年末重頭戲——沉浸式現代芭蕾《難說再見》,看看芭蕾、音樂、戲劇、影像與音樂廳華美的建築空間是如何創意碰撞的。

撰文:周婕、潘演

原標題:《跟著周婕聽古典·直播預告|辛麗麗、吳虎生揭秘「芭蕾」背後的故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辛麗麗:Royal Dutch與芭蕾舞的結合,追求藝術的極致
    皇家荷蘭的每個產品系列和藝術密不可分,在藝術中尋找了很多靈感,芭蕾也是藝術中的皇冠中的珍珠,所以上海芭蕾舞團和RD品牌的內涵基因有很多緣分在裡面。今天的這批展品中我最喜歡的是皇家標本館系列,無論是畫面的留白還是Nienke想表達的時間與空間的概念都充滿想像的空間。我們從事上海芭蕾舞團的舞蹈藝術,精美的骨瓷與我們從事的藝術之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這是一種心有靈犀的美」。
  • 朱軍現場跳芭蕾表演《白毛女》片段,妙趣橫生逗笑全場!
    ,是中國芭蕾的奠基作品之一。■嘉賓左起:程代輝、林泱泱、王國俊、辛麗麗、吳虎生/圖片來自上海芭蕾舞團在今天下午《藝術人生》的節目中,我們邀請到了《白毛女》的主創程代輝、林泱泱等人,談及創作之初衷其實是為了教學
  • Show · 芭蕾 | 現代芭蕾《綻放》電子節目冊
    上海芭蕾舞團現代芭蕾《綻放》2020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慶中秋、迎國慶暨中心成立五周年慶典」舞美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人物頭飾造型辛麗麗、傅國華吳虎生、陳 琪傅國華吳虎生、時 黛、陳 琪黃嘉傑吳虎生約翰·帕赫貝爾黃嘉傑史蘊之陳秋盛馮子純、塗瀚彬選自中型現代芭蕾作品《難說再見》,通過柔和、浪漫的基調將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回憶娓娓道來。
  • 跟著周婕聽古典| 吳虎生、方靚、湯惟傑聊沉浸式芭蕾《難說再見》
    跟著周婕聽古典| 吳虎生、方靚、湯惟傑聊沉浸式芭蕾《難說再見》 2020-12-04 0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吳虎生11年的進取與堅守[圖]
    在這臺盛況空前、匯聚11位國際頂尖芭蕾舞演員的演出中,吳虎生演繹現代芭蕾《孤獨的迷宮》。大幕即將拉開,他在後臺化妝室聽著伴奏音樂哭了。   「《孤獨的迷宮》靈感來自20世紀最偉大的芭蕾舞男演員尼金斯基,他擁有仿佛可擺脫地心引力束縛的傳奇舞姿。在不斷追求至高境界的過程中,尼金斯基迷茫、孤獨走向瘋狂——這是每個頂尖芭蕾舞演員的宿命,穿上舞鞋停不下來,直到生命終點。」
  • Show · 芭蕾 微信節目冊:現代芭蕾舞劇《簡·愛》
    現代芭蕾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舞蹈詩評選作品金獎主演範曉楓獲表演金獎;主演吳虎生獲表演金獎;主演項潔豔獲表演銀獎;編導派屈克·德·巴納獲評委會特別獎。時間:2017年3月24-25 19:15地點:上海大劇院· 大劇場演出:上海芭蕾舞團出品人:  張  鳴        製作人:  張  鳴   辛麗麗
  • 在芭蕾藝術中感受建築之美
    解放日報記者 李君娜前晚,音樂響起,上海音樂廳雕花穹頂下由16根羅馬柱環繞的漢白玉旋轉樓梯上,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吳虎生起舞……由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下轄上海芭蕾舞團、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聯合製作的國內首臺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首演。
  • 融入在足尖讓人「難說再見」 海派芭蕾沉浸於90後音樂廳
    一面海派芭蕾的旗幟、一座90歲的文化地標,它們共同孕育的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會帶來怎樣的藝術碰撞?  「藝樹計劃」傾力呈現,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旗下上海芭蕾舞團、上海音樂廳聯合製作的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在修繕一新的上海音樂廳首演,帶來新媒體藝術和舞蹈的多維藝術碰撞,讓看過人都說:「想一看再看,難說再見!」
  • 藝樹計劃|海派芭蕾「沉浸式」,上海音樂廳更有魅力了!
    夜幕初上,上海音樂廳北廳的雕花穹頂下,手風琴悠揚的旋律響起,一束追光燈投向16根羅馬柱環繞的漢白玉旋轉樓梯,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吳虎生優雅起舞。這臺演出,脫胎於吳虎生在三年首次以編導身份排演的原創芭蕾《難說再見》,圍繞「成長」主題,在劇本、舞蹈編排上都融入了吳虎生本人對生活的體會與觀察,藉助原創芭蕾靈活的肢體表現形式與古典音樂的多重律動,在緬懷過往、坦然面對取捨的同時展望未來。
  • 從8歲到63歲,30位素人組成「芭蕾女團」成團出道
    12月24日晚,30名懷揣芭蕾夢的素人組成「芭蕾女團」,作為上海芭蕾舞團《胡桃夾子》(十周年版)的彩蛋,完成了她們在上海大劇院「成團出道」的首秀。作為2020「藝樹計劃」的重要環節,今年10月,「芭蕾有你」工作坊面向全市範圍開展招募——在上海芭蕾舞團教員的指導下,芭蕾愛好者或零基礎人群集體排練一個芭蕾舞段,作為《胡桃夾子》的彩蛋出現。
  • 院團動態 | 上海芭蕾舞團在上海音樂廳竟然以這樣的方式跳起了芭蕾
    儘管「沉浸」演出不是新鮮事物,但為一座音樂廳量身定製一臺原創芭蕾尚屬首次。當海派芭蕾的旗幟遇上90歲的文化地標建築,滬上兩大文藝機構攜手落下「沉浸」式芭蕾的第一子。上海音樂廳入口大廳的漢白玉旋轉樓梯,只是包括吳虎生在內的上芭演員當晚的舞臺之一。
  • Show · 芭蕾 | 天鵝與蝴蝶赴美共舞,開啟2020上芭演出大幕
    2020年1月10日至30日,上海芭蕾舞團一行108人將攜經典版《天鵝湖》和原創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去往美國,赴一場浪漫的芭蕾之約。兩部作品一是繼承與發揚古典芭蕾的誠意之作,一是彰顯中國芭蕾原創力的海派佳作,中、外故事,東、西文化將在中國農曆新春佳節於大洋彼岸的舞臺上交相輝映,我們也將以此翻開2020年嶄新的一頁。
  • 經典947 X 藝樹計劃 | 國內首臺沉浸版芭蕾《難說再見》
    作為吳虎生首次以編導、舞者、編劇多重身份參與製作的芭蕾作品,《難說再見》圍繞「成長」主題,融入了主人公對於回憶與時間的種種解讀。藉助現代芭蕾靈活的肢體表現形式與古典音樂的多重律動,在緬懷過往、坦然面對取捨的同時展望未來。
  • 當海派芭蕾「沉浸」90歲的上海音樂廳,看過的人都「難說再見」
    ……難說再見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脫胎於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吳虎生首次以編導身份創排的同名作品。這部誕生於2017年的作品圍繞「成長」主題,在劇本、舞蹈編排上都融入了吳虎生本人對生活的體會與觀察,藉助原創芭蕾靈活的肢體表現形式與古典音樂的多重律動,在緬懷過往、坦然面對取捨的同時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