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周婕聽古典| 吳虎生、方靚、湯惟傑聊沉浸式芭蕾《難說再見》

2020-12-22 澎湃新聞

跟著周婕聽古典| 吳虎生、方靚、湯惟傑聊沉浸式芭蕾《難說再見》

2020-12-04 0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什麼是沉浸式演出?

沉浸式芭蕾又會給人怎樣的體驗?

如果你也有所好奇

12月16日

在上海音樂廳就即將上演一部

沉浸式現代芭蕾

《難說再見》

《難說再見》現場演出照

「沉浸式」演出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演出形式之一,它力求達到身臨其境之感,使觀眾能夠沉浸於表演空間,仿佛自己也是其中一員。這種演出形式不僅可以拉近演員與觀眾的距離,而且視覺與聽覺效果也有著顛覆性的改變。

「沉浸式」演出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受眾

《難說再見》是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吳虎生自編自導的中型芭蕾作品。在2017年上海國際藝術節「扶青計劃」的支持下完成。作品圍繞「成長」主題,以新古典芭蕾的優雅語彙,表現了男主角在決心告別過去之前複雜且細膩的內心活動。

演出中的吳虎生

作品中的諸多靈感與細節都來自對生活的體會與觀察,吳虎生嘗試將那些最深刻的體會溶解在旋律之間,藉以芭蕾舞者靈動的肢體語言去詮釋相遇與別離、拿起與放下、展望與緬懷,是一次對成長中的「取捨」的探索與解讀。

本次沉浸版將融芭蕾、音樂、多媒體影像技術於一體,觀眾們將追隨五位演員的舞步,穿梭在上海音樂廳的華美建築空間內,進入舞者的過去與未來,與他們一同分享痛苦與甜蜜的回憶。

今晚7點《古典音樂時間》節目,主持人周婕就將邀請到三位重磅嘉賓——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吳虎生、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以及上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湯惟傑教授做客直播訪談。

一位將以首席演員和編導的身份解說這部作品的創作故事;一位將從演出場地的角度解析作品可以如何與環境融合;另一位則以學者的身份兼具兩者進行專業性的解讀。

直播預告

今晚七點

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 吳虎生

上海音樂廳總經理 方靚

上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 湯惟傑

一起做客《古典音樂時間》節目

方靚

吳虎生

湯惟傑

說說芭蕾、音樂、戲劇、影像

與音樂廳華美的建築空間

是如何創意碰撞

「騰訊看點」也將同步視頻直播

掃描下方二維碼

提前預約直播哦!

撰文:周婕、潘演

原標題:《跟著周婕聽古典•直播預告| 吳虎生、方靚、湯惟傑聊沉浸式芭蕾《難說再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辛麗麗、吳虎生揭秘「芭蕾」背後的故事
    《天鵝湖》劇照2020年,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的「藝樹計劃」聚焦世界性的舞蹈語言——芭蕾,以「不止藝術」(MORE THAN JUST ART)為主題,從10月13日到12月25日期間,陸續推出融芭蕾知識導賞、芭蕾深度體驗、沉浸式現代芭蕾等系列活動,全面展現芭蕾作為一門綜合藝術所蘊藏的文化藝術之美,並面向市民開展「芭蕾有你」的工作坊招募,讓廣大市民觀眾有機會登陸年末上海大劇院
  • 經典947 X 藝樹計劃 | 國內首臺沉浸版芭蕾《難說再見》
    沉浸版現代芭蕾難說再見.文末預約沉浸版現代芭蕾《難說再見》觀演名額Immersive .與芭蕾訓練中秉承的自我超越精神相通,此次《難說再見》沉浸式版本的推出,也是吳虎生與製作團隊的一次突破性創新嘗試。
  • 當海派芭蕾「沉浸」90歲的上海音樂廳,看過的人都「難說再見」
    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一面海派芭蕾的旗幟、一座90歲的文化地標,它們共同孕育的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會帶來怎樣的藝術碰撞?昨晚,「藝樹計劃」傾力呈現,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旗下上海芭蕾舞團、上海音樂廳聯合製作的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在修繕一新的上海音樂廳首演,帶來新媒體藝術和舞蹈的多維藝術碰撞,讓看過的人都說:「想一看再看,難說再見!」
  • 藝樹計劃|海派芭蕾「沉浸式」,上海音樂廳更有魅力了!
    12月16日晚,作為「藝樹計劃」的一次全新嘗試,由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下轄的上海芭蕾舞團、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聯合製作的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在音樂廳首演。這臺演出,脫胎於吳虎生在三年首次以編導身份排演的原創芭蕾《難說再見》,圍繞「成長」主題,在劇本、舞蹈編排上都融入了吳虎生本人對生活的體會與觀察,藉助原創芭蕾靈活的肢體表現形式與古典音樂的多重律動,在緬懷過往、坦然面對取捨的同時展望未來。
  • 融入在足尖讓人「難說再見」 海派芭蕾沉浸於90後音樂廳
    一面海派芭蕾的旗幟、一座90歲的文化地標,它們共同孕育的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會帶來怎樣的藝術碰撞?  「藝樹計劃」傾力呈現,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旗下上海芭蕾舞團、上海音樂廳聯合製作的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在修繕一新的上海音樂廳首演,帶來新媒體藝術和舞蹈的多維藝術碰撞,讓看過人都說:「想一看再看,難說再見!」
  • 經典947 | 在光影裡,難說再見
    IMMERSIVE BALLET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都已沉浸於「難說再見」的聲色魅力「藝樹計劃」傾力呈現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由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下轄的上海芭蕾舞團、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聯合製作,12月16日晚在音樂廳舉行首演。一面海派芭蕾的旗幟、一座90歲的文化地標,滬上兩大文藝機構攜手落下「沉浸」式芭蕾的第一子。
  • 在芭蕾藝術中感受建築之美
    解放日報記者 李君娜前晚,音樂響起,上海音樂廳雕花穹頂下由16根羅馬柱環繞的漢白玉旋轉樓梯上,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吳虎生起舞……由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下轄上海芭蕾舞團、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聯合製作的國內首臺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首演。
  • 院團動態 | 上海芭蕾舞團在上海音樂廳竟然以這樣的方式跳起了芭蕾
    結束後,觀眾又被帶到容納有1185把海上藍座椅的大廳,然後是二樓吧檯附近的走廊……在音樂廳的北廳、南廳、舞臺和走廊等不同空間裡,在上海音樂廳的海派與古典融合的建築空間內,沉浸版原創芭蕾《難說再見》帶給現場觀眾除了「移步換景」式的沉浸之美外,還有建築、芭蕾、音樂與新媒體的多維藝術碰撞。
  • 跟著周婕聽古典·直播福利 | 張藝喊你去聽上海愛樂音樂會啦
    跟著周婕聽古典·直播福利 | 張藝喊你去聽上海愛樂音樂會啦 2020-06-09 1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跟著周婕聽古典 | 和慧·「愛之心聲」獨唱音樂會
    跟著周婕聽古典 | 和慧·「愛之心聲」獨唱音樂會 2020-12-23 1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跟著周婕聽古典·直播預告 | 薛穎佳·人類群星閃耀時,遇見貝多芬
    跟著周婕聽古典·直播預告 | 薛穎佳·人類群星閃耀時,遇見貝多芬 2020-11-26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跟著周婕聽古典·直播預告 | 陳妤穎·豎琴之舞演繹法式浪漫
    跟著周婕聽古典·直播預告 | 陳妤穎·豎琴之舞演繹法式浪漫 2020-11-20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跟著周婕聽古典·特別福利 | 帶你去現場聽音樂會啦
    跟著周婕聽古典·特別福利 | 帶你去現場聽音樂會啦 2020-05-20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Show · 芭蕾 | 現代芭蕾《綻放》電子節目冊
    上海芭蕾舞團現代芭蕾《綻放》2020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慶中秋、迎國慶暨中心成立五周年慶典」吳虎生約翰·帕赫貝爾黃嘉傑史蘊之陳秋盛馮子純、塗瀚彬選自中型現代芭蕾作品《難說再見》,通過柔和、浪漫的基調將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回憶娓娓道來。
  • 從8歲到63歲,30位素人組成「芭蕾女團」成團出道
    席小貝說,最難的環節是尋找平衡點,「他們經歷不一樣,所以要找到一個平均水平,要讓六十多歲的阿姨可以完成動作、七八歲的小朋友也可以跟上速度,因為他們的速度、肌肉、反應會相對慢。」「每一次,我都能看到他們回家後做了很多功課,每一次反饋都非常好,有時我從專業的標準來看,她們也非常出色……每個人都是雪花花瓣的一角,缺一不可。」
  • 2020藝樹計劃 Vol.3|由虛入實——芭蕾與電影的多維碰撞
    活動現場,結合經典芭蕾題材電影橋段,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國家一級演員範曉楓攜手上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湯惟傑教授展開跨界對談,從芭蕾名伶和專業影評人的視角為觀眾們解析屏幕芭蕾形象,打開多維藝術體驗之門。(第四場活動「芭蕾與配飾」現已開啟報名,更多信息詳見文末。)
  • 上海芭蕾舞團首席演員吳虎生11年的進取與堅守[圖]
    在這臺盛況空前、匯聚11位國際頂尖芭蕾舞演員的演出中,吳虎生演繹現代芭蕾《孤獨的迷宮》。大幕即將拉開,他在後臺化妝室聽著伴奏音樂哭了。   「《孤獨的迷宮》靈感來自20世紀最偉大的芭蕾舞男演員尼金斯基,他擁有仿佛可擺脫地心引力束縛的傳奇舞姿。在不斷追求至高境界的過程中,尼金斯基迷茫、孤獨走向瘋狂——這是每個頂尖芭蕾舞演員的宿命,穿上舞鞋停不下來,直到生命終點。」
  • 首支零基礎「芭蕾女團」「出道」圓夢,藝樹計劃冬日溫暖收官
    2020「藝樹計劃」今年10月發布,精心策劃聚焦芭蕾的跨界講座、沉浸式演出、表演工作坊等免費公益普及系列活動,在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旗下的上海大劇院、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上海芭蕾舞團等重點文藝機構內舉辦。
  • 為什麼學芭蕾,必須懂古典音樂?給學芭蕾的孩子,致跳芭蕾的自己!
    古典芭蕾最適合用古典音樂配樂,音樂史上有不少作品都是專門為芭蕾舞劇而創作的,更有許多古典音樂家的作品直接被用於芭蕾基礎訓練。芭蕾離不了音樂,音樂因芭蕾而美麗。可以說,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伴侶」關係。並且,早在古典芭蕾由相對簡單的音樂伴奏時期過度到交響芭蕾時期的時候,就經歷了由「為舞編曲」到和「為曲編舞」相結合的過程。
  • 「2020藝樹計劃·芭蕾」啟動|零基礎也可「成團出道」,登上大劇院的「夢想舞臺」
    此後,上海芭蕾舞團在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和中外交匯的文藝對話影響下,發展出優雅細膩、博採眾長的「海派芭蕾」風格。而六大芭蕾學派的名團在上海大劇院落成運營20多年來接踵而至,舉辦至第六屆的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吸引五大洲選手共競榮譽,使得上海在全球芭蕾舞壇的話語權上再添砝碼。芭蕾這一看似「陽春白雪」的高雅藝術,如今已幾度引發大眾「學舞潮」,在網絡上保持著不小的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