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號對於大陸的模友來說,一直是一個充滿興趣的題材,也是一個津津樂道的機型,對於我來說也是如此,早在很多年前就曾經買過正德福的經國號,可惜始終沒有做出來。現在好了,AFV終於出了全新的經國號套件,而且還是我能接受的48比例的。正好這次有機會做這個板件的測評,那就請大家和我一起來看看這套AFV的全新IDF經國號到底如何吧。
首先慣例,開盒照,正面封面,應該說這個封繪還是畫的非常贊的,角度和氣勢也很好。
裡面有一張和封繪一樣的彩頁,這一點我覺得還是很用心的,至少感覺是比較專業的。
第一次拿到AFV的盒子,感覺手感和大陸品牌的盒子手感不一樣,原來是這種摺疊款式,雖然說不上堅如磐石,但是肯定要比一般的單層蓋子要好的多,手感也很舒服。
必須承認,AFV的封繪盒子真的做的很精美,光這個盒子我就不由自主的拍了四五個角度,設計、印刷都是很一流的。
除了板件,就是這三個東西,說明書版面設計的不錯。
感覺看了非常靠譜。
說明書印製精緻,步驟也比較簡明,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必須說錯誤還是有的,後面我會寫出來。
記載考證很翔實的塗裝說明,我覺得這一點這真的是很值得其他牌子學習的,無論如何,這是一種模型的精神和文化,知道自己做的這一款塗裝是真實有依據的。
本次拿到的套件是自帶樹脂件和金屬空速管的。
水貼是義大利的,這一點絕對是賣點,印刷精緻,質量上乘,一些很小的漢字也印製的很清楚。
可以看的非常清楚。
幾塊主要板件的情況,整體來說,板件整潔,開模合理,細節非常犀利,釘線完美。
透明件,中規中矩,說不上晶瑩透亮,而且厚度比較薄,我其實很擔心之後的打磨,萬一用力大了一點真的有可能崩裂。座艙蓋周圍的一圈類似水口的設計給製作增加了難度,在修整時要非常小心以避免崩口和泛白的情況發生。
起落架細節,整體細節開的已經很到位了,且並不繁瑣,如果追求細節的可以再追加一部分管線即可,但是很明顯的,有一些部位有很大的縮水,都縮出一個眼子了。我一度還以為那個是一個管線的連接點呢。
尾噴細節,也算中規中矩吧,不過本來經國號的尾噴就沒有蘇式發動機尾噴比較明顯的細節外露,而且值得稱道的是,這裡給出了尾噴的兩種狀態,雖然不是非常明顯,不過這也看得出廠家的誠意。
垂直尾翼的細節,毫無疑問,考證對錯我沒法說,但是就從細節來看,已經是開的非常精緻了。
即使是看不見的渦扇,也做的很到位。
前機身的開模,應該說,這次AFV對於這一塊的開模還是很有水準的,一次成型,避免了這種大面積翼身融合組合可能產生的落差和縫隙,不過仔細看,在下方機翼的外側部是有一定的縮水痕跡,而且是一個長條形,如果不能忍的還是補掉為好。
很快,就進入到素組階段,首先我假組了一下座艙和前半段機身的組合度,光就機身左右組合來說,是非常完美的,基本無縫,但是一旦把座艙放進去,卻怎麼都會有這麼一條縫隙合不攏。
經過仔細對比,終於發現,問題在於圖中機身上部那個小的凹槽,就是這個部位擋住了座艙零件和機身的組合。
處理解決非常簡單,筆刀切割一下,把那個凹槽切掉一部分。
座艙和機身完美組合。從這一刻開始,這種完美的組合度貫穿了本次素組的始終,說實話,這真的是一次舒心的素組過程。
後半段機身的組合,主要是要把進氣道裝進去。
進氣道分成了前後兩段,在中間有一個隔斷,起到固定和加強的作用,這個隔斷大家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我感覺當時沒有明顯的定位,所以做偏了,不過最後後半段還是勉強接上去了。
合上機身,組合完美,只需簡單的打磨一下即可。尾噴和機身的組合也很好。
輪艙和機身組合,完美,根本沒有一點縫隙,如果我說輪艙和機身是一體開出的,也沒問題啊,不過輪艙的角落有一點縮水,但那個部位最後是會被起落架遮蓋掉的,因此也不是問題了。
好吧,必須說到這一塊,這是這盒套件我感覺很坑爹的地方。主要的問題是出在說明書上,這一塊部件其實應該是機身上這個截面上的隔斷和加強,結果說明書上並未標出這一塊的安裝,雖然我之前在看板件的時候已經留意了,但是還是在組合了上下機身之後才反應過來,然鵝…….已經沒有然鵝了……
如果不裝這塊加強的話,就是這樣,外觀不影響,但是AFV偏軟的塑料會讓機身中段容易變形。
所以,最終解決就是用一根流道,截到和斷面一樣長,塞進去當加強樁了。這一點後面做的朋友請務必要注意了。
起落架的安裝比較順利,接觸面很大可以粘的很牢,不像有些飛機的接觸,只有兩個點,真的很不穩當。
襟翼的安裝,總體很好,但襟翼的根部依然還是有縮水,而且是朝上的,這個必須是要填補的。從這個圖上也可以看到機身的釘線細節,非常細膩,深淺也合適。但是和某些品牌的飛機相比AFV的板件表面一樣有磨砂的感覺,只是相對好一點,這個對於飛機來說真是的很大的問題,如果不處理,或者處理不到位,上色之後必然會帶來問題。所以這次測評的過程中我就已經把機身全部都打磨光滑了,所以這一塊也耗費了不少時間。
水平尾翼的安裝,原本套件裡還給力一個橡膠套,這樣的話尾翼可以上下擺動,但是效果其實還是然並卵,所以直接粘死。不過還是有一定的縫隙,這個縫隙應該說是整個飛機做下來最大的一條了,不過介於這一塊本來就是活動的,這個還是可以理解。
前緣襟翼和翼尖掛架安裝,完美無縫隙。後起落架也裝好到位,很簡單順利。
前起落架相對複雜點,不過組合也很順利。
組合完畢狀態,需要的話追加細節也是極好的。
前後機身組合,或許是我手藝渣,右側機身有條細小的縫隙。其他位置都很不錯。同時也能看得出,機身上的磨砂層已經打磨光滑了,我已經連7000目砂紙的都用上了,這樣可以為之後的上色打一個很好的基礎。
下部分的組合狀態,還是很滿意的。同時也能看到機腹的釘線細節,真的是相當不錯。
進氣道和機身組合,不能說十分完美,需要多次調整,不過總能調出一個最合適的位置,基本上下都算組合到位。
雷達罩細節,總的不錯,但是最正中的防雷條是一條合模線,必須打磨掉所以這個只能後補了。同時我也把配重做進去了,這裡我用的是釣魚用的鉛皮卷,幾塊錢一個,柔軟好處理,貼合度也很高,不過最近我也看到有大師用的非常小號的鋼珠,我覺得這個也是個很好的選擇。
裝好之後用蠟滴幾下,封一下,事實證明我還是大意了,蠟的流動性太差,導致最裡面的鉛塊沒有固定住,現在只要搖一下機頭,就可以聽到晃動聲。其實現在考慮還是應該用502直接灌進去最好了。
座艙框架開的非常薄,建議模友們先安裝在座艙上以後再安裝艙蓋,這樣便於定位,保證組合方面沒有問題。
最終粘好就是這樣的。
艙蓋和機身的組合沒有問題。
座艙細節和組合非常愉快,彈射座椅組合也是極好的,不過非常遺憾,整個套件並沒有給彈射座椅的安全帶,無論PE還是水貼。這個應該是整個飛機比較出彩的細節,卻這樣草率的放過去了,要求高的模友只能自制了。
最後安裝金屬空速管和金屬攻角傳感器,這個空速管確實是必換部件,效果拔群。不過這個金屬攻角我個人就覺得見仁見智吧,在這裡我個人還是傾向用塑料的,因為這個套間裡的塑料攻角真的開的好流弊的!我差點被塑料攻角的尖頭把手指戳破了,而且跟實機對比,我覺得塑料件安裝好的狀態更符合實機,有一個轉折較大的曲線,而金屬件確實比較平直的
這個可以看得出了,塑料件的攻角傳感器,效果相當的贊。
最後是這個儀錶盤,雖然給出了樹脂件,但是細節並不出色,而且飛邊較多,最終還是選擇了射出件。
飛彈的組合部分,套件裡一共給出三種飛彈和一款副油箱的組合,這裡必須說一下這個。飛彈的本體自帶兩個飛翼,另外兩個要組上去,可是開模時應該是忘記了給飛翼開出定位樁,需要製作者小心的自行定位粘接,希望廠家能夠改正。
飛彈尾翼的組合倒是極好的,大家看的出,基本是完美無縫。
最後組合完畢的飛彈和副油箱,除了那幾個飛翼的定位,其他都還是蠻好的。
飛彈掛架細節,沒什麼好說的,很簡單,細節也是到位的。
素組完成,因為涉及後面還要繼續上色,所以有些零件仍然是假組狀態,部分小零件沒有安裝。
這套AFV經國號的素組大致就到此結束,在這裡我想就我個人的理解再給大家歸納一下這套東西的優缺點。
優點:1.板件犀利,開模總體合理,基本沒有飛邊。
2.細節完美,釘線很好,深淺合適。
3.組合度極好,雖然也有瑕疵但是和某些品牌相比簡直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全程非常愉快。
4.塑料質地柔軟,切割打磨都很省力。
5.說明書製作精緻,指示說明清晰,除了有一處漏標。
6.水貼C社,後面就不用說了。
7.零件總數控制合理,製作較省力。
8.給出了金屬空速管和攻角傳感器。
9.給出了做飛彈地勤掛籤的塑料片。
缺點: 1.開模和組合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座艙,飛彈等幾處明顯的瑕疵。
2.透明件較單薄,有打磨爆裂的可能。
3.前後機身組合還是略有縫隙,需要修補。
4.全部套件中有數處縮水之處,有的比較隱蔽,但是也有直面正面的需要好好修補。
5.沒有給出座椅安全帶,這個真是非常敗筆的地方,也許是為了給補品廠活路。
6.給出了樹脂件,但是這個質量真的是沒法說。
7.機身表面有明顯的磨砂質感,需要後期打磨光滑。
總之,這套板件可以用製作愉快,省心省力,組合完美,細節上佳來比喻了,雖然有瑕疵,但是肯定是瑕不掩瑜,如果大家對經國號有較大的製作興趣,我想這套板件一定是你不錯的選擇。希望對我這次測評能對大家購買和製作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