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VCLUB AR48108】1/48 IDF F-CK-1C經國號戰鬥機評測

2021-01-14 靜態模型愛好者

經國號對於大陸的模友來說,一直是一個充滿興趣的題材,也是一個津津樂道的機型,對於我來說也是如此,早在很多年前就曾經買過正德福的經國號,可惜始終沒有做出來。現在好了,AFV終於出了全新的經國號套件,而且還是我能接受的48比例的。正好這次有機會做這個板件的測評,那就請大家和我一起來看看這套AFV的全新IDF經國號到底如何吧。

首先慣例,開盒照,正面封面,應該說這個封繪還是畫的非常贊的,角度和氣勢也很好。

裡面有一張和封繪一樣的彩頁,這一點我覺得還是很用心的,至少感覺是比較專業的。

第一次拿到AFV的盒子,感覺手感和大陸品牌的盒子手感不一樣,原來是這種摺疊款式,雖然說不上堅如磐石,但是肯定要比一般的單層蓋子要好的多,手感也很舒服。

必須承認,AFV的封繪盒子真的做的很精美,光這個盒子我就不由自主的拍了四五個角度,設計、印刷都是很一流的。

除了板件,就是這三個東西,說明書版面設計的不錯。

感覺看了非常靠譜。

說明書印製精緻,步驟也比較簡明,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必須說錯誤還是有的,後面我會寫出來。

記載考證很翔實的塗裝說明,我覺得這一點這真的是很值得其他牌子學習的,無論如何,這是一種模型的精神和文化,知道自己做的這一款塗裝是真實有依據的。

本次拿到的套件是自帶樹脂件和金屬空速管的。

水貼是義大利的,這一點絕對是賣點,印刷精緻,質量上乘,一些很小的漢字也印製的很清楚。

可以看的非常清楚。



幾塊主要板件的情況,整體來說,板件整潔,開模合理,細節非常犀利,釘線完美。

透明件,中規中矩,說不上晶瑩透亮,而且厚度比較薄,我其實很擔心之後的打磨,萬一用力大了一點真的有可能崩裂。座艙蓋周圍的一圈類似水口的設計給製作增加了難度,在修整時要非常小心以避免崩口和泛白的情況發生。

起落架細節,整體細節開的已經很到位了,且並不繁瑣,如果追求細節的可以再追加一部分管線即可,但是很明顯的,有一些部位有很大的縮水,都縮出一個眼子了。我一度還以為那個是一個管線的連接點呢。

尾噴細節,也算中規中矩吧,不過本來經國號的尾噴就沒有蘇式發動機尾噴比較明顯的細節外露,而且值得稱道的是,這裡給出了尾噴的兩種狀態,雖然不是非常明顯,不過這也看得出廠家的誠意。

垂直尾翼的細節,毫無疑問,考證對錯我沒法說,但是就從細節來看,已經是開的非常精緻了。

即使是看不見的渦扇,也做的很到位。

前機身的開模,應該說,這次AFV對於這一塊的開模還是很有水準的,一次成型,避免了這種大面積翼身融合組合可能產生的落差和縫隙,不過仔細看,在下方機翼的外側部是有一定的縮水痕跡,而且是一個長條形,如果不能忍的還是補掉為好。

很快,就進入到素組階段,首先我假組了一下座艙和前半段機身的組合度,光就機身左右組合來說,是非常完美的,基本無縫,但是一旦把座艙放進去,卻怎麼都會有這麼一條縫隙合不攏。

經過仔細對比,終於發現,問題在於圖中機身上部那個小的凹槽,就是這個部位擋住了座艙零件和機身的組合。

處理解決非常簡單,筆刀切割一下,把那個凹槽切掉一部分。

座艙和機身完美組合。從這一刻開始,這種完美的組合度貫穿了本次素組的始終,說實話,這真的是一次舒心的素組過程。

後半段機身的組合,主要是要把進氣道裝進去。

進氣道分成了前後兩段,在中間有一個隔斷,起到固定和加強的作用,這個隔斷大家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我感覺當時沒有明顯的定位,所以做偏了,不過最後後半段還是勉強接上去了。


合上機身,組合完美,只需簡單的打磨一下即可。尾噴和機身的組合也很好。

輪艙和機身組合,完美,根本沒有一點縫隙,如果我說輪艙和機身是一體開出的,也沒問題啊,不過輪艙的角落有一點縮水,但那個部位最後是會被起落架遮蓋掉的,因此也不是問題了。

好吧,必須說到這一塊,這是這盒套件我感覺很坑爹的地方。主要的問題是出在說明書上,這一塊部件其實應該是機身上這個截面上的隔斷和加強,結果說明書上並未標出這一塊的安裝,雖然我之前在看板件的時候已經留意了,但是還是在組合了上下機身之後才反應過來,然鵝…….已經沒有然鵝了……

如果不裝這塊加強的話,就是這樣,外觀不影響,但是AFV偏軟的塑料會讓機身中段容易變形。

所以,最終解決就是用一根流道,截到和斷面一樣長,塞進去當加強樁了。這一點後面做的朋友請務必要注意了。

起落架的安裝比較順利,接觸面很大可以粘的很牢,不像有些飛機的接觸,只有兩個點,真的很不穩當。

襟翼的安裝,總體很好,但襟翼的根部依然還是有縮水,而且是朝上的,這個必須是要填補的。從這個圖上也可以看到機身的釘線細節,非常細膩,深淺也合適。但是和某些品牌的飛機相比AFV的板件表面一樣有磨砂的感覺,只是相對好一點,這個對於飛機來說真是的很大的問題,如果不處理,或者處理不到位,上色之後必然會帶來問題。所以這次測評的過程中我就已經把機身全部都打磨光滑了,所以這一塊也耗費了不少時間。

水平尾翼的安裝,原本套件裡還給力一個橡膠套,這樣的話尾翼可以上下擺動,但是效果其實還是然並卵,所以直接粘死。不過還是有一定的縫隙,這個縫隙應該說是整個飛機做下來最大的一條了,不過介於這一塊本來就是活動的,這個還是可以理解。

前緣襟翼和翼尖掛架安裝,完美無縫隙。後起落架也裝好到位,很簡單順利。

前起落架相對複雜點,不過組合也很順利。

組合完畢狀態,需要的話追加細節也是極好的。

前後機身組合,或許是我手藝渣,右側機身有條細小的縫隙。其他位置都很不錯。同時也能看得出,機身上的磨砂層已經打磨光滑了,我已經連7000目砂紙的都用上了,這樣可以為之後的上色打一個很好的基礎。

下部分的組合狀態,還是很滿意的。同時也能看到機腹的釘線細節,真的是相當不錯。


進氣道和機身組合,不能說十分完美,需要多次調整,不過總能調出一個最合適的位置,基本上下都算組合到位。

雷達罩細節,總的不錯,但是最正中的防雷條是一條合模線,必須打磨掉所以這個只能後補了。同時我也把配重做進去了,這裡我用的是釣魚用的鉛皮卷,幾塊錢一個,柔軟好處理,貼合度也很高,不過最近我也看到有大師用的非常小號的鋼珠,我覺得這個也是個很好的選擇。

裝好之後用蠟滴幾下,封一下,事實證明我還是大意了,蠟的流動性太差,導致最裡面的鉛塊沒有固定住,現在只要搖一下機頭,就可以聽到晃動聲。其實現在考慮還是應該用502直接灌進去最好了。

座艙框架開的非常薄,建議模友們先安裝在座艙上以後再安裝艙蓋,這樣便於定位,保證組合方面沒有問題。

最終粘好就是這樣的。

艙蓋和機身的組合沒有問題。

座艙細節和組合非常愉快,彈射座椅組合也是極好的,不過非常遺憾,整個套件並沒有給彈射座椅的安全帶,無論PE還是水貼。這個應該是整個飛機比較出彩的細節,卻這樣草率的放過去了,要求高的模友只能自制了。

最後安裝金屬空速管和金屬攻角傳感器,這個空速管確實是必換部件,效果拔群。不過這個金屬攻角我個人就覺得見仁見智吧,在這裡我個人還是傾向用塑料的,因為這個套間裡的塑料攻角真的開的好流弊的!我差點被塑料攻角的尖頭把手指戳破了,而且跟實機對比,我覺得塑料件安裝好的狀態更符合實機,有一個轉折較大的曲線,而金屬件確實比較平直的

這個可以看得出了,塑料件的攻角傳感器,效果相當的贊。

最後是這個儀錶盤,雖然給出了樹脂件,但是細節並不出色,而且飛邊較多,最終還是選擇了射出件。

 

飛彈的組合部分,套件裡一共給出三種飛彈和一款副油箱的組合,這裡必須說一下這個。飛彈的本體自帶兩個飛翼,另外兩個要組上去,可是開模時應該是忘記了給飛翼開出定位樁,需要製作者小心的自行定位粘接,希望廠家能夠改正。

飛彈尾翼的組合倒是極好的,大家看的出,基本是完美無縫。

最後組合完畢的飛彈和副油箱,除了那幾個飛翼的定位,其他都還是蠻好的。

飛彈掛架細節,沒什麼好說的,很簡單,細節也是到位的。

素組完成,因為涉及後面還要繼續上色,所以有些零件仍然是假組狀態,部分小零件沒有安裝。








這套AFV經國號的素組大致就到此結束,在這裡我想就我個人的理解再給大家歸納一下這套東西的優缺點。

優點:1.板件犀利,開模總體合理,基本沒有飛邊。

 2.細節完美,釘線很好,深淺合適。

3.組合度極好,雖然也有瑕疵但是和某些品牌相比簡直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全程非常愉快。

4.塑料質地柔軟,切割打磨都很省力。

5.說明書製作精緻,指示說明清晰,除了有一處漏標。

6.水貼C社,後面就不用說了。

7.零件總數控制合理,製作較省力。

8.給出了金屬空速管和攻角傳感器。

9.給出了做飛彈地勤掛籤的塑料片。

 缺點: 1.開模和組合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座艙,飛彈等幾處明顯的瑕疵。

2.透明件較單薄,有打磨爆裂的可能。

3.前後機身組合還是略有縫隙,需要修補。

4.全部套件中有數處縮水之處,有的比較隱蔽,但是也有直面正面的需要好好修補。

5.沒有給出座椅安全帶,這個真是非常敗筆的地方,也許是為了給補品廠活路。

6.給出了樹脂件,但是這個質量真的是沒法說。

7.機身表面有明顯的磨砂質感,需要後期打磨光滑。

總之,這套板件可以用製作愉快,省心省力,組合完美,細節上佳來比喻了,雖然有瑕疵,但是肯定是瑕不掩瑜,如果大家對經國號有較大的製作興趣,我想這套板件一定是你不錯的選擇。希望對我這次測評能對大家購買和製作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相關焦點

  • 我國臺灣省的「經國號」戰鬥機
    經國號戰鬥機「經國號」是我國臺灣省研製的一種雙發超音速戰鬥機。
  • 亞洲第一種三代戰鬥機--「經國號」
    「經國號」戰鬥機原本名為IDF,自製防禦戰鬥機的意思,後來改名「經國號」。
  • 尼康Z 20mm f/1.8 S評測 全方位解讀風光神器
    一、尼康尼克爾 Z 20mm f/1.8 S外觀評測Z 20mm f/1.8 S 銳度評測中心邊緣f/1.8邊緣畫質有一點遜色,銳度最高在f/4、f/5.6和f/8這三檔,其它檔位還是能看出差距,稍肉。但畢竟這是一款廣角鏡頭,邊緣畫質的這種表現也是情理之中。三、尼康尼克爾 Z 20mm f/1.8 S抗眩光&畸變評測
  • IDF:承載海對岸航空夢想的經國號戰機
    海對岸空軍被迫走上了自主研發戰機之路,並根據之前設計AT-3教練機的經驗,發展出了代號F-CK-1的自製防禦戰機IDF。以當下的眼光去看,這只不過是一款勉強可用的戰機。但放在其服役的90年代初,IDF還不失為一款不錯的輕型軍機。
  • 揭秘臺最大空軍基地:駐防56架「經國號」戰機 幻想摧毀閩粵機場
    清泉崗基地有正南北向的主跑道,可讓多架戰鬥機編隊同時起飛,61米的寬度,至今仍是全臺最大的空軍基地。「經國號」戰機駐防 要求8分鐘飛抵「海峽中線」清泉崗基地自1959年擴建完後,臺灣空軍第三聯隊從屏東調往清泉崗駐防。
  • RF85mm f/1.2 L USM評測:極致傳承的驚世之作
    作為佳能鏡頭群裡至高無上的f/1.2鏡頭,它的表現是否達到理想狀態?銳度、虛化、色散等方面都達到超高水準了嗎?事不宜遲,我們馬上開始評測。一、RF85mm f/1.2 L USM 外觀評測  RF85mm f/1.2 L USM所針對的專用相機,自然就是兩款全畫幅專微,EOS R和EOS RP,S君之前在評測EOS RP的時候強調,可以享受RF原生卡口,是EOS RP這款入門機型最大的幸福。這不馬上就來了?
  • 尼克爾Z 20mm f/1.8 S評測
    最近我拿到了一支全新的大光圈定焦鏡頭,那就是尼克爾Z 20mm f/1.8 S定焦鏡頭,在前不久我剛對尼康自家的尼克爾Z 70-200mm f/2.8 VR S進行了評測(點擊:尼康Z卡口「電磁炮」 尼克爾Z 70-200mm f/2.8評測)。
  • 解放軍6架殲-16包夾2架「經國號」戰機
    我6架戰鬥機「包夾」2架「經國號」戰機!經國號IDF戰機據「中視新聞」獨家爆料稱,2架「經國號」(IDF)戰機,緊急起飛「攔阻」解放軍軍機時,反遭解放軍6架戰機「包夾」。一見這陣勢,「經國號」(IDF)戰機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逃跑了。值得一提,「經國號」媒單方面表示解放軍的6架戰機為殲-16,但目前官方並未證實。
  • 中國臺灣「經國號」戰機將獲得新型電子戰吊艙
    中國臺灣的本土生產的「經國號」戰鬥機(IDF)可能會配備新開發的外部電子戰吊艙,以提高飛機的電子戰(EW)能力。據《臺北時報》周日援引軍事消息人士的話說,這些吊艙是由中國臺灣中山科技學院設計的,可以搭載到小型戰鬥機上,例如在中國臺灣軍方服役的「經國」(IDF)戰鬥機。
  • 高素質人像鏡 索尼FE 85mm F1.4 GM評測
    新鏡頭中,三款鏡頭中,唯一一款定焦鏡,也是光圈最大的一枚G大師鏡頭,就是這款FE 85mm F1.4 GM了。全新的這款85mm鏡頭是一款定位於旗艦級的頂級定焦鏡頭,f/1.4的大光圈、11葉片的光圈設計,這是一款追求焦外成像與焦內高解析的鏡頭。而這款85mm鏡頭也終於來到了我們的評測中心,來看看這款索尼新鏡的表現吧。
  • 我軍戰機夾擊經國號戰機!美4名特工喪生
    我6架戰鬥機「包夾」2架「經國號」戰機!經國號IDF戰機今天(9月20日),「中視新聞」獨家爆料稱,2架「經國號」(IDF)戰機,緊急起飛「攔阻」解放軍軍機時,反遭解放軍6架戰機「包夾」。一見這陣勢,「經國號」(IDF)戰機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逃跑了。值得一提,「經國號」媒單方面表示解放軍的6架戰機為殲-16,但目前官方並未證實。
  • 解放軍4架戰機繞飛臺島,臺軍「經國號」尾隨充當陪練
    解放軍4架戰機繞飛臺島,臺軍「經國號」尾隨充當陪練來自臺灣媒體的消息,本月中旬,解放軍動用四架戰鬥機和兩艘軍艦在臺灣海峽附近海空區域進行小規模訓練演習。這樣的新聞對於大陸民眾早就是見怪不怪了,但是島內的綠營媒體卻仿佛被戳到了痛處,不斷叫囂:大陸欺負人啊,天天「騷擾」臺灣。
  • 頂級人像鏡頭 佳能85mm f/1.2L II評測
    為了滿足f/1.2大光圈的需要,鏡頭的前組鏡片的確可謂是體積巨大,而這也才使EF 85mm f/1.2L II USM鏡頭有了「大眼睛」這樣的名號。下面就進入我們的評測詳細內容,來好好的看一看這枚鏡頭的素質如何。
  • 寧靜小痰盂 佳能EF 50mm f/1.8 STM評測(全文)_佳能 EF 50mm f/1.8...
    說起佳能的50mm鏡,從f/1.8到f/1.2都可謂是有著相當年份和歷史的經典鏡頭了。而在經過了多年的等待後,我們終於等到了佳能在數碼時代帶來的50mm新鏡——EF 50mm f/1.8 STM。作為佳能EF卡口的第三代50mm f/1.8鏡頭產品,新鏡頭加入了STM馬達技術、並全面提升了鏡頭的做工和質感。
  • 德國評測丨 索尼FE 24mm f/1.4 GM
    託馬斯 · 普羅伯斯特  CHIP-FOTO-VIDEO 德國評測師對於許多攝影師來說,冰島的北極光、火山、冰川和塞裡雅蘭瀑布是令人嚮往的拍攝地點。2018年11月初,筆者在冰島南部海岸進行為期一周的旅行,使用的就是索尼FE 24mm f/1.4GM鏡頭,搭配索尼 A7RM3全畫幅相機。       索尼全畫幅相機的新型頂級廣角鏡頭FE 24mm f/1.4 GM在旅程中體現了幾個好處。首先,全開光圈為f/1.4時,由於進光量充足,當拍攝北極光的時候,它可以保證相對較短的曝光時間,以便能夠將星星拍攝成點狀而不會出現拖影。
  • 評測| 佳能RF50mm F1.8 STM,一千五的「痰盂」值不值?
    好在佳能並沒有讓大家等待太久,在去年末的時候RF版本的50mm f/1.8 STM終於上市。它終於來了…就這款產品的外觀來說,可聊的著實不多。RF 50mm f/1.8 STM保持了佳能RF鏡頭一慣的設計風格。
  • 「利刃」般全能鏡頭 適馬28mm f/1.4 DG Art評測
    並且除了14mm的最大光圈f/1.8之外,其他的鏡頭全部達到了f/1.4的光圈。下面我們來正式上手實拍,對這支鏡頭進行詳細的評測。  ,無論是風光的拍攝還是人像的拍攝都有著不俗的表現,另外除了在焦段上適馬這支鏡頭存在著一定的「萬能」的優勢之外,再者它在f/1.4這樣大的光圈下會有著怎樣的成像質量,相信這是很多用戶非常關心的。
  • 【今日讀經】申33~34書1林前1
    主題:基督與十字架,是召會一切難處的解答    壹    引言─起初的恩賜,與有分於基督 一1~9    第 一 章1:1憑1神a旨意,2b蒙召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弟兄3所提尼,1:2寫信1給2在a哥林多3神的b召會,就是給4在基督耶穌裡被5c聖別,6d蒙召的聖徒,7同著所有在各處8e呼求我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9祂是f
  • 富士XF8-16mmF2.8鏡頭評測:C幅大三元終於齊了
    富士XF8-16mmF2.8 R LM WR銳度評測(8mm)光圈中央邊緣f/2.8富士XF8-16mmF2.8 R LM WR銳度評測(16mm)光圈中央邊緣f/2.8富士XF8-16mmF2.8 R LM WR 優缺點總結優點缺點  1、做工極好,用料很足  2、全開光圈下銳度很高,畫面畸變極小  3、色散控制非常好  4、對焦安靜且速度很快  1.價格稍高  X卡口三款大三元已經齊了,富士龍鏡頭的精華
  • 真正的刀銳奶化 佳能RF50mm f/1.2L評測
    而在這首批的四支鏡頭中,RF50mm F1.2 L USM的關注的非常高,不僅是因為其配備了f/1.2的大光圈,更是因為其是一支更換了卡口的50mm標準定焦。·MTF曲線測試:  在正式實拍評測之前,我們依舊是先將這支佳能RF50mm F1.2 L USM拿到蜂鳥評測檢測實驗室進行MTF曲線部分的測試,本次的測試我們選放了最大光圈成像的MTF曲線以及縮小一檔左右f/2光圈下和最優成像光圈f/4下的MTF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