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楊小羊 圖片來源網絡
1
過春節,公婆家的規矩一向很嚴,全家上下、男女老少,一個也不能少,都要回家團圓。大年二十九,老公攜老(我)扶幼(七歲兒子),驅車趕回報到。為了調劑婚姻生活,為了躲開孩子圖個一時清淨,還為了打發十八線小城裡的無聊時光,去年,我和老公定下計劃:每年春節看場電影。沒想到計劃實施到第二年就遇到了不測。大年初一那天中午,兩個人手機上下翻飛,把小城方圓百裡內的電影院都查遍了,沒找到一家營業的。正奇怪時,手機「嘟嚕嘟嚕」收到一條新聞:春節檔準備上映的電影全部下架,電影院暫停營業。初一初二,我和老公還在呼朋喚友,趕著給七大姑八大姨拜年送禮。我和老公漸漸意識到情況不容樂觀,提高了警覺,回京前三天,開始自我隔離,不見任何親友。2
正月初八,離開公婆叔姑歡聚一堂的大家庭,回到京郊三口之家的小窩裡,深深地舒一口氣,特殊時期,宅在這裡不出門就是做貢獻,我和老公都申請了在家辦公,誰也沒想到,一家人宅一起,這劇情會這麼刺激。禁足在家20來天,我、老公、兒子,三個人一天24小時宅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第一天老公就憋不住了:「扔完垃圾能不能一回來先把手洗了?不是告訴過你,外面隨處都可能有病毒嘛。口罩總是亂放,我不能每次都幫你找口罩吧。」我總算逮住了宣洩的機會:「你每次回家都把鞋子脫一邊,哪次不是我幫你收好放鞋櫃,我說什麼啦?再說了,要不是你出門時從來看不到門口堆的垃圾袋,還用我下去扔垃圾?」3
只會引來一句,「你別吃啊,全是我和兒子的,我們需要長身體」,或者,「你說什麼都對,下次你去買。」不如自己打碎一顆牙齒,連著骨頭都有的吃了,非常時期,肉太多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問題。稿子遲遲完不成,從早上7點一直到中午12點,我被憋得詞窮語盡,咕咕作響的肚子提醒我早飯還沒吃。回頭一看,爺倆一人翹著一條二郎腿,一手抓薯片,一手撐Ipad,攤成兩大砣倒在沙發上刷著劇。再看兒子,小眼已然因為看劇太久迷離得變成縫了。我倒吸一口氣,「親老公、親兒子」默念了十多遍,才把湧上心頭的怒氣壓下去,嬌聲嬌氣地說了句:「老公,我餓了」。老公眼皮一抬,白眼仁一轉,拿起身邊的薯片盒往我的方向一伸。我搖搖頭,捏著嗓子,學著林志玲的樣子,嗲嗲地說:「我想吃飯飯.」老公對我,就像唐僧對女施主,只要我擠眉弄眼往前湊,他便立刻起身拂袖而去:告訴你啊,沒事不要向我獻媚。兒子倒是越來越機警,一聽我這陰柔的語氣,就知道大勢不妙了。於是警覺地挪開Ipad,爬到爸爸身上說:「爸爸做的飯最好吃,我的小肚子也餓了。」然後看著爸爸緩緩起身,走向廚房,兒子給我回了一個邀功的眼神。4
雖然如此,但他畢竟只是一個七歲的孩子,關在家裡,就像被困在籠中的神獸,破壞性讓人始料不及。他每天要在床上暴打一頓假想中的怪獸,枕頭、被子都是他打擊的重點對象。若是這樣也就罷了,他還時不時地盤在我的身上,生生地擠進我和電腦之間,可憐巴巴地問我:「媽媽,再寫五分鐘稿子是不是就能陪我玩兒了?」我一時難以從稿子中抽離開來,根本沒注意到兒子在問什麼,機械地點點頭,還附和著幾聲「嗯」「嗯」「嗯」。他歡快地從我身上跳下,不一會兒又來了。正當我下筆如飛時,電腦突然黑屏,心中驚起一聲炸雷,不知道稿子存沒存住。原來就在我如有神來之筆時,臭小子神不知鬼不覺地把手摁向了電腦關機鍵,還在一旁振振有詞:「媽媽,你答應我的,到時間了,該陪我玩兒了。」我被氣得肝臟生疼,用盡全力朝他嘶吼,故意升級戰事,希望用武力震懾住他。但這臭小子毫不畏懼,不卑不亢,用盡洪荒之力向我吼了回來。然後又告誡我:「媽媽,站牆角,深呼吸,數20個數,把情緒調整好了再跟我說話。」5
老公跟兒子的關係,就像一條破褲子,每天縫縫補補湊合穿穿,並沒有好到哪裡。第一天上網課時,兒子賴著不肯起床,緊接著就是爸爸的一頓耳提面命:「再不起床,我給你拍視頻,發群裡讓全班小朋友都看看。」兩人一番大吵,我守著電腦佯裝寫稿,猶豫著是不是該過去勸一下。兒子突然火力升級,嘶吼著不準爸爸再管,跑我跟前告狀,聲淚俱下地控訴爸爸:爸爸拍我視頻,侵犯我隱私.我把一切看在眼裡,不知道該怎麼插手。站在孩子的角度,自然覺得爸爸不對,沒聽說誰家大人用視頻要挾孩子上課的。站在爸爸的角度,我這時說什麼恐怕都是在拉偏架,一不小心就會被扣上「把孩子寵壞」的帽子。我這心裡正七上八下,五分鐘後他倆又開始有說有笑,一起應付著老師的作業,看不出哪裡不對。爸爸對我說:「你看看,我錯了沒有,人家孩子一早就把作業交了,他這樣磨磨蹭蹭,作業都託到下午了。」一家人的關係搞得比國際關係還緊張,每天都在吵吵嚷嚷中升級戰事,眼看著感情脆弱得快要決裂了,突然會有一方放下身段示好求和,言之鑿鑿,情之切切,於是大家又重歸於好、相安無事,彼此之間友好往來的盛景再現家中。我們常常在改造對方的錯覺下跟家人拉開戰事,到最後學會的是寬容、忍讓和遷就。作者:楊小羊:自媒體編輯,80後媽媽,紮實碼字,向陽而生。本文為平臺媽媽來稿(投稿郵箱:2563464103@qq.com 歡迎來稿分享)魚爸進行編輯整理髮布。圖片來源網絡,公眾號轉載可聯繫魚爸授權,歡迎個人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支持原創就在文末點讚,歡迎留言!
您所見到的,也許就是朋友需要的!分享吧
你好,我是「恐龍專家」小小魚的爸爸,很幸運與你相遇。魚爸曾是童書編輯,非常喜歡孩子這個神奇的群體,後來離職帶娃。
每天用心帶娃的同時,陪娃讀了上千本繪本,也在公眾號分享自己真實的育兒及親子閱讀的感受。平日好讀書和創作,累計發布了800多篇原創分享,得到了幾十萬爸媽的關注。
這裡沒有條條框框的理論,只有真誠地分享。新書《剛剛好的養育,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熱售中。靠近我,用心和文字溫暖你……
長按二維碼圖片關注,回復下方文章前面的數字編號,即可閱讀。
201:請尊重孩子的磨蹭,大部分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202:致每個陪睡的媽媽,全世界欠你一個擁抱
203:跟孩子哭窮,到底有多可怕?
205:內心強大的孩子是什麼樣子?
206:家有男孩,請好好「說話」
207:好好愛那個發脾氣的孩子
117:養男孩,三歲時需要一個關鍵轉變!
118:千萬不能錯過孩子閱讀的黃金十年!
點擊↓閱讀原文,有精選好文,點擊右下方「在看"打卡分享給朋友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