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這種「羞恥」青春教育片我能再磕十季

2021-01-10 網易新聞

就和這個世界一樣!這是三三有梗第362期。

如果說亞洲你不能錯過的校園青春大 IP 是《流星花園》,那歐洲就絕不能不提《SKAM》(中文譯名:羞恥)。

從挪威原版開始,一股「 SKAM 熱」幾乎燒遍整個歐洲。

西班牙、義大利、法國、荷蘭……不少國家都翻拍了本國的《SKAM》。


《SKAM》最初是挪威廣播公司旗下 NRK P3拍攝的一部針對全國青少年的教育片。

《SKAM》每一季都是一個有獨立主線的故事,以不同高中生為主角,探討青少年生活中的各種困局。

從個體層面的精神孤獨、性別取向、自我認知、心理疾病、家庭關係,再到社會層面的宗教信仰、網絡暴力、校園欺凌、難民危機等成長和倫理問題,《SKAM》以一群青少年的故事,囊括了許多值得思考的主題。

和以往的電視劇放送方式不同,《SKAM》採取了相當有趣的平行宇宙方式。

故事按照當地時間以片段的形式掉落,角色們的互動在官網上也實時更新,給人一種劇中的故事正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錯覺。

每到周五,這些片段會被整合起來形成一集,10集形成一季,故事會在第四季走進尾聲。

作為一個「現象級」的電視劇,《SKAM》的原著劇本已經被收藏進了挪威國家級博物館,在荷蘭、法國、德國、美國、義大利、西班牙以及比利時共七個國家進行了翻拍。

其中法版第三季真的令人非常驚喜,這一「真香」版本與經典原版相比毫不遜色,自播出之日到現在,在豆瓣已經拿到了9.3的高分。

法版第三季的劇情照例圍繞著一對同性戀人展開,這是屬於深櫃少年和躁鬱症患者的故事。

正在讀高二的 Lucas 被又帥又撩的轉校生 Eliott 吸引。

他們一個習慣躲在黑暗的柜子裡,一個被束縛在自己躁鬱的精神世界。

從模糊的小心試探,到朦朧的曖昧相處,兩個人兜兜轉轉,在同性的愛戀之間茫然輾轉。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但是導演已經不是那個導演,這位法國導演名叫大衛·霍雷格,人送外號「王大衛」,別稱「王大刀」。

他充分發揚了法蘭西的浪漫主義精神,把一部青春教育片拍得跌宕起伏,糖中藏刀,刀口抹糖。雖然是翻拍,但是有著完全不同於原版的強烈風格。

無論是甜還是虐,王大衛都做得乾脆利索,毫不手軟,因此在法版《SKAM》評論區裡能看到好多「大衛殺我」,「我死了」之類甜蜜又痛苦的土撥鼠尖叫

在這一版 Elu(Eliott&Lucas)的故事裡,可以明顯感受到人物之間的衝突更激烈,每個人的性格和情緒也更有稜角。

在這個基礎上,劇情看起來就不那麼陽光,而是沾染了不少灰暗的色彩。

劇中有一處改動引起了較大爭議:原版中男主角 Isak 向最好的朋友出櫃,對方的反應很溫和,自然地接受了 Isak 的性向。

然而,在「王大刀」的鏡頭下,面對 Lucas 的坦白,好友的反應是令人吃驚的冷漠,在撂下一句「需要想想」之後就徑直離開。

雖然在後面誤會解開,好友並不是恐同,但是在這個片段中,Lucas 所經歷的那種出櫃的不安,隱秘的期待和失去朋友的恐懼集中爆發了出來。

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現實生活中的很多故事情節只停留在這一刻,而沒有後面的反轉。

不過,整部劇看下來,儘管底色是憂鬱溼潤的藍色,透露出些許悲觀的情緒,但內裡還是混合著溫暖清透的黃色。

藍色是大雨裡的黑色隧道,黃色是手電筒裡微弱的光,這兩種顏色形成了它的基調。

在法版的故事中,Eliott 曾經有一個夭折的電影項目,叫做「北極星」。

這個電影取景自他的秘密基地,那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廢棄隧道。

故事講的,是一個怕黑的英雄,拯救了隧道裡怕光的孤單生命。

這個關於光救贖黑暗的隱喻貫穿了整部劇。

故事涉及到三個角色,英雄和在隧道裡生活著的兩個生命,一個是男孩,另一個也許是男孩,也許是女孩,或者是別的什麼生物。

這個男孩是 Eliott 自己,而另一個生命,後來他知道了,那也是一個男孩,名字叫做 Lucas。這是一個相互救贖的故事,沒有第三個人,兩個待在黑暗裡的人,互相成為了對方的英雄。

第一次的救贖,是在隧道外,兩個人站在大雨裡互表心意,Eliott 化身為英雄把 Lucas 從黑暗的柜子裡一步一步帶出來。

第二次救贖是 Lucas 在隧道裡找到了躁鬱症抑鬱狀態病發的 Eliott,將他從黑暗的精神世界裡救了出來。

這一精巧又浪漫的設計對應著原作另一位男主 Even 的臺詞——

「我救了你,你會來救我嗎?」

看起來有些過分童話式的羅曼蒂克情節,在這對少年的身上卻並沒有什麼違和感,磕磕絆絆的感情因為年輕的勇氣、渴望和衝動變成了一趟奇妙的旅程。

這是獨屬於 Eliott 和 Lucas 的冒險。

「神仙選角」把挪威 Evak(Even&Isak)的故事完美帶入了法國的平行宇宙裡。

在這版《SKAM》中,Eliot 在感情上同樣有強勢的「攻擊性」,但他沒有那麼成熟,在狂躁和抑鬱的表現上更加極端;而 Lucas 雖然還是懵懂的少年狀態,但他少了些許靦腆,在感情上更加主動。

Eliott 把自己畫成浣熊的樣子,因為他戴著「面具」生活,在他的眼裡 Lucas 是一隻刺蝟,用堅硬的刺保護自己的柔軟。

就是這樣的兩個人,產生了奇妙的磁場。

眼神戲一直是《SKAM》系列的亮點,法版中兩個更加情緒化的角色,使得眼神對視荷爾蒙激升爆棚,由此產生的化學反應在濃鬱深情之外甚至有些讓人臉紅心疼。

但愛情的感覺是不變的,法式的戲劇性張力,使 Elu 的故事有一種略帶瘋狂的吸引力。

把目光回歸到教育片這個定位,《SKAM》讓我們看到,每個人都有愛人的能力,也有選擇愛的權利。

在這十集的劇情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親近和純粹。

我們也發現,原來只有自己發出聲音,才能給他人一個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契機,

同時,也只有允許他人發出聲音,才能給自己一個從疏遠的封閉狀態裡走出來的機會。

躲在柜子裡的 Lucas,隱瞞自己病情的 Eliott,還有劇中其他那些不敢把愛說出口的人,羞於表達情感付出行動的人,他們一點一點地成長,一點一點地積攢起勇氣。

主動也好,被迫也好,當他們自己暴露在陽光下的時候就會發現,太陽並非那麼刺眼灼熱。

這部電視劇的名字翻譯過來叫做「羞恥」,它鼓勵我們說出自己的心聲,因為承認真實的自己沒有什麼可「羞恥」的。

相反,那些妥協於無知,把恐懼偽裝成歧視和仇恨的人,他們才應該為自己惡意的行徑感到恥辱與羞愧。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分歧,所有的分歧都是因為我們聽不見那些真實存在的聲音。

科學也好,宗教也好,這個世界對人沒有那麼寬容,甚至有些殘酷,但總有那麼一天,世界會變好的,那些高高揮舞起彩虹旗的人,那些在社交網站揭開傷疤的人,那些勇敢地發出自己聲音的人……

他們都相信,不在過去,也許也不在現在,但是在未來,在未來的某一天——

這個世界會變好的。

網易新聞首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來源:網易王三三 責任編輯: 沈羿_NBJS7902

相關焦點

  • 豆瓣9.3,看看國外的青春教育片是什麼樣的
    如果說亞洲你不能錯過的校園青春大 IP 是《流星花園》,那歐洲就絕不能不提《SKAM》(中文譯名:羞恥)。從挪威原版開始,一股「 SKAM 熱」幾乎燒遍整個歐洲。西班牙、義大利、法國、荷蘭……不少國家都翻拍了本國的《SKAM》。《SKAM》最初是挪威廣播公司旗下 NRK P3 拍攝的一部針對全國青少年的教育片。
  • 豆瓣9.6,羞恥神劇又來了
    就是去年那部甜到掉牙的挪威神劇,《羞恥》。以頂級的卡司顏值、清純與情色並進的故事,引發了一大波少女的歡呼。就是這個月,第四季又強勢回歸了——羞恥Skam很少有這樣的劇,一季比一季評分高。豆瓣上,前兩季評分8.3,第三季漲到9.5第四季才開播三集,評分就飆到了9.6論神劇是怎樣養成的。
  • 法國版《羞恥》,美好的肉體和青春永遠看不厭
    荷蘭版《羞恥》第一季,在豆瓣上拿到了9.3分,甚至有觀眾說,荷蘭版的第一季遠遠超越了原版挪威版。 法國版《羞恥》的前兩季反響平平,但是第三季直接炸了,在豆瓣上拿到了9.4的高分,在IMDb上拿到了9.2分。
  • 我給這部9.6的劇打滿分,為我不知羞恥的青春
    目前,一共三季,分數逐步走高,第三季,更是飆到 9.6。《羞恥》把這種病推向極致。片中,E神有兩段臺詞讓表妹印象深刻。一次,E神發病了,他的情緒跌倒谷底,小天使渾然不知,他不小心說出「不想神經病呆在自己身邊」這種話。E神知道對方說的並不是自己,甚至知道他不可能嫌棄自己的神經病,但他還是做出自以為對的選擇——離開。
  • 十季平均9.4,一代神劇就這麼完結了?
    十季,豆瓣評分最低9.3。連續6年,拿下了18座艾美獎。每一年,它的回歸都能掀起劇迷的一波高潮:「我的美國親戚們又回來了!!!」在大家心裡,護它就跟護犢子一樣,生起氣來連編劇都不放過——這不,一聽說第十季有重要人物去世離場,立馬抄起40米長的大刀:「誰敢讓裡面的人掛掉,我先取他狗命!」
  • 大家都在看《羞恥》,我再來推薦一下《一年生》
    《羞恥》第三季海報最近大家都在看挪威電視劇《羞恥(Skam)》的第三季(B站可看),目前它豆瓣評分高達9.5。●很多國產腐劇,說來說去就是我愛你你不愛我我就痛苦死了……就這點情情愛愛糖來虐去能拍個幾十集,這不是腐劇,這是腐爛的愛情觀和價值觀。有些腐劇甚至連最基本的身份認同都拍不好。
  • 法國版《羞恥》神仙選角,兩個小哥哥有顏值、有愛情,還甜到發鼾
    甚至在17年的時候,風頭蓋過了美劇大哥《權力的遊戲》、《行屍走肉》等片。然而,第四季把所有CP都留有結尾,算得上給觀眾一個交代。沒錯,官方說的都對,可憑啥不再出個第五季。幸運的是,好在有諸多其他國家版本的《羞恥》可以選擇。目前已知有九個版本,但這些版本中也是有好有壞,個人比較鍾意荷蘭版和法國版。
  • 被各國瘋狂翻拍的世界第一初戀,羞恥到不行
    片名很羞恥,實際講的是一群高中少男少女的學習和生活日常。《SKAM》是北歐國家挪威的一個小成本青春季播劇。青春片很容易拍成流水帳,但《SKAM》例外。它是那種你剛看可能覺得一般般,無非就是一群發達國家的年輕人聚在一起聊聊八卦,談談戀愛,開開趴體;但越追越上癮,仿佛挖到了寶藏。
  • 豆瓣9.0,我們最缺這種「性教育片」
    因為「性」,在中國被認為是一個隱晦而羞恥的詞語,很多成年人都把性知識當做是一種禁忌。家庭、學校、社會對正經的性知識和性教育三緘其口。小孩子是沒有權利知道這個「巨大的秘密」的。網飛出品,剛一上線就口碑爆棚,豆瓣目前評分9.0分。 這是一部聚焦青少年性教育話題的限制級劇集。
  • 羞恥play,明知道是啥玩意還特喜歡看這種片.
    還有那種「明明心裡清楚這演的啥破玩意,但還是羞恥地看下去了」的併發症... 公社君這種良好少年一般是不看網頁推薦劇的。偶爾有一天看到了一番名《哥哥太愛我了怎麼辦》,納尼?這種羞恥play能不能不要出現在我的視野?本著看過《我的妹妹哪有這麼可愛》、《最近我的妹妹有點怪》...咳咳,...的某種心態,於是默默的戳開了這部。
  • 《悲傷逆流成河》:青春疼痛片拔高不到現實題材教育片的地位
    給這部電影鑲上了帶有現實與教育意義的金邊。只是時間回到2018年,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有現在《少年的你》引起的關於校園霸凌的討論多麼?有這麼多關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思考嗎?翻看豆瓣評論,前幾的熱評都不在討論校園霸凌,而是在討論男女主顏值,影片裡的那些矯情臺詞,更有對影片刻意包裝成校園霸凌題材的指摘。
  • 豆瓣開分8.7,哭到頭痛,10年來最好的華語青春片來了!
    豆瓣開分8.7,貓眼9.7,淘票票9.6,好評一片。同時,《少年的你》票房也不俗。預售票房破億,公映兩天票房逼近3億,照這種增長趨勢,拿下一個10億+不成問題。可以說,《少年的你》看嗨了普通觀眾和專業影評人。
  • 日本X教育片,17.3 about a sex 17歲初識禁果(9集完結)
    以17.3歲的日本女孩子為視角,通過與朋友或男友的聊天和交往,了解一些關於X的事。比較青春的那種偶像劇,無不良鏡頭。
  • 豆瓣評分9+,最新一季已經上線了啊啊啊
    要說必看的法劇有哪些,法版Skam(羞恥)絕對不能錯過!Skam原版是一部由挪威廣播公司推出的青少年題材電視劇。主要講的是以發達國家自由舒適、衣食無憂的生活為背景,奧斯陸Hartvig Nissens高中的一群年輕人的青春故事。一共有四季,每一季的主角都不同:第一季主角是Eva,第二季主角是Noora,第三季主角是Isak,第四季主角是Sana。
  • 《少年的你》年度最佳青春片,豆瓣8.6實至名歸
    豆瓣10萬人評分8.6分。妥妥的年度十佳。一提起國產青春片,大多口碑都不理想,觀眾吐槽最多的就是狗血的劇情。能讓人進戲才怪呢。《少年的你》確實演員選的好,易烊千璽不用說了,年紀本來就是高中生的年紀。周冬雨本來就是國產女演員中的奇葩(褒義的啊)。雖然已經27歲了,但是外形上跟高中生沒有任何區別,再加上嫻熟的演技,說她未成年一點毛病沒有。
  • 《無恥之徒(美版) 第十季》這裡是我的社區,這裡有我的鄰居
    我雖然從第四還是第五季開追,但早已把自己當成了這個社區的一份子,把這個小天地裡各種各樣的人當作了我的鄰居。這裡的人一個比一個操蛋,又一個比一個可愛。其實在追到第8季和第9季的時候有些厭倦了,厭倦了這種 everybody sucks 的套路,這種重複的失敗,以及生活有點起色就又回到搞砸一切的怪圈讓人厭倦。
  • 挪威肥皂劇《羞恥》第3季,同志青春物語
    青春是迷茫、殘酷、焦慮、敏感。不管怎麼定義青春,青春的美好無人否定。只是伊薩克(Tarjei Sandvik Moe 飾演)是眾多男生中的配角,這一回,他終於也有做主角的機會了。作為配角的伊薩克(中間)伊薩克一直都是男主人公身邊的配角。但是到了《羞恥》第三季,他突然成了主角,劇情的主題也成了同性戀。
  • 輕鬆性喜劇,10部玩轉幽默的歐美青春片
    歐美青春校園片就是打著小清新的招牌騙了一片觀眾。青春多點陽光不挺好~忍冬原來也有段時間很喜歡看這類影片!在冬日裡,來一起來懷念我們的青澀時光吧!以音樂劇的形式表現校園生活是美國青春片的特點之一。它的系列三部曲從高一跨度到高三,也陪伴大多數觀眾走過了美好酸澀的中學時光。十年後的再聚首,不知他們又會有怎樣的感觸?...
  • 《skam》翻拍中國版準備開機,青春教育片≠青春疼痛片,OK?
    《Skam》是挪威製作的一部青春教育片,該片一共有四季,每一步的主角都不一樣,講述了一群高中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豆瓣評分8分以上,在第三季更是直達9.5分。每一季的主題都不一樣,對於青少年的許多問題,都做了很好的詮釋。
  • 12部青春片神作,讓你一夜長大
    本期我選取了影史上公認的12部青春片佳作分享給你。1.《猜火車》>觀看平臺:愛奇藝該片講述了兩個男生之間互相逞強,結小朋黨,你嚇我一次,我打你一拳,打打鬧鬧的青春故事 。我們都曾因為年輕而付出代價,跌落至谷底才能體會什麼是青春的痛。北野武的青春片總瀰漫著青春的躁動氣息,也有長大以後的悵然若失。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