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字旁的「當」為何沒了?曼德拉效應浮現,專家:根本沒那個字

2020-12-20 騰訊網

遺忘,往往會給人一種神秘感,尤其是對於上年齡的人來說,甚至是一種恐懼,不過這只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正常現象而已,但你見過群體遺忘嗎?或許在玄幻小說之中,我們能看到一些擁有超能力的人,能讓一些人群體遺忘一件事,仿佛從未發生過,而在現實之中,這樣的事情也確實存在,被叫做「曼德拉效應」。

曼德拉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呢?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因一個人引發的效應而已,他就是南非總統曼德拉,在2013年逝世,然而在逝世報導出來之後,很多網友都懵了,因為他們記憶中,曼德拉早已經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逝世,而且還記得當時逝世時宏大的葬禮,甚至記得逝世後曼德拉遺孀在葬禮上發表的演講,於是這種違背事實的大眾群體記憶混亂,被稱為了「曼德拉效應」。

86版字典

那麼提到「曼德拉效應」,就必須要提到一個漢字,口字旁的「當」,這個字如今根本打不出來,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嘗試,然而在多數人的印象中,這個字確確實實的存在,並且很多人還表示絕對見過,如今很多人寫「叮噹」兩個字的時候,還時常會寫出來,那麼為何憑空消失了呢?

詞譜

這一個神秘的現象,就像86版《西遊記》中,多數人有印象,記得孫悟空當時變成了一個狼狗,然後叼走一個頭的場景,事實上,電視劇中根本沒有這個場面,甚至當時的導演都表示根本沒有拍過這一段兒,於是人們不難想到「曼德拉效應」,那麼這個字究竟是否存在?是否真的是「曼德拉效應」再次浮現?

漢字

對此很多專家表示「根本沒有這個字」,那麼如此說來就是真的出現了「曼德拉效應」?其實對於漢字的寫法問題,在近現代歷史上發生過重大的變法,從「廢除漢字運動」開始,漢字便處於岌岌可危的地步,當初魯迅吶喊「漢字終將廢去,蓋人存則文必廢,文存則人當亡」,眾多文人接連呼籲,而後便有了「漢字簡化」的歷史,而我們現在所謂的「簡體字」其實就是漢字第一次簡化的結果。

文字改革報刊

但是漢字的「簡化」,並非只有一次,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二簡字」是一個陌生的名詞,這次簡化正式發布在1977年,但只用了短暫的8年時間便被廢除,然而廢除之後卻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廢而不止,並且影響十分深遠,就像是如今很多姓氏都因此發生了變化,比如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甯」,幾千年從未發生過變化,但在二簡字中,卻變成了「寧」,如今仍在使用。

二簡字

那麼口字旁的「當」是否也是「二簡字」時期的字體呢?其實在當時,由於字體的連續變革,一些字甚至都出現了不同的表達方法,比如「簫」、「蕭」與「肖」這三個姓氏,其實就是源於同一個姓,這樣民間習慣性的寫法,逐漸也開始流行,久而久之,一些字體雖然沒有真正的發布過,但卻時常會被人們所使用,而口字旁的「當」也是如此,只不過人們沒有發現這個小細節而已,也並非是真正的「曼德拉效應」。

相關焦點

  • 口字旁的當為什麼打不出來了呢 口字旁的「當」為何沒了
    口字旁的當為什麼打不出來了呢最近一些人發現口字旁當居然打不出來了,無論是五筆還是輸入法,再也打不出來這個口字旁的「當」字。圍繞口字旁的「當」爭議不是一天兩天了,豆瓣、知乎等社區前幾年就討論過,一方面可以確認在正規出版物或者輸入法字庫中,DingDang打出來的基本都是叮噹或者叮叮噹噹,沒有那個口字旁的「當」。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一個口字旁一個當念什麼?曼德拉效應再次出現,這個字根本不存在!
    近些年來我們經常聽到曼德拉效應這個詞語,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曼德拉效應呢?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經常會記錯一些東西,在眾人的反駁下才意識到自己出現了錯誤,可是,你有沒有聽說過,所有人同時記憶都出現錯誤的時候呢,這種現象就叫做曼德拉效應,這是由前南非總統所引起的。
  • 曼德拉效應又出現了,口字旁的當為什麼打不出來?
    就是:口字旁的當為什麼沒有了? 我們經常口頭闡述叮叮噹噹。那麼這個「dang」字該如何書寫呢?在眾人的印象當中,應該是一個口字旁加上當。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因一個人引發的效應而已,他就是南非總統曼德拉,在2013年逝世,然而在逝世報導出來之後,很多網友都懵了,因為他們記憶中,曼德拉早已經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逝世,而且還記得當時逝世時宏大的葬禮,甚至記得逝世後曼德拉遺孀在葬禮上發表的演講,於是這種違背事實的大眾群體記憶混亂,被稱為了「曼德拉效應」。
  • 口字旁的「當」字原來不存在 網友:30多年都記錯了?
    這兩天有個話題又被翻出來了,結果網友都被整懵了——口字旁的「當」字原來不存在,但是記憶中這個詞確實有。這是怎麼回事?隨便打開一個輸入法試試就知道了。剛剛為了驗證,試了下QQ輸入法,DANG這個拼音下有當這個字,還有繁體字「噹」,唯獨沒有大家記憶中的那個口字旁的「當」。
  • 抖音網友都瘋了,口字旁的當為什麼沒有了?
    相信不少人都和我一樣,明確的記得小時候的的確確有看過這個字。咦?奇了怪了。難道人類出現了新的曼德拉效應?何為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指的是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So,口字旁的當,是否與上面這些例子一樣。壓根就沒有,只是我們出現了曼德拉效應呢?不不不。
  • 口字旁的「當」打不出!難道我們記憶被消除過?
    突然有人談論說打不出口字旁的「當」,筆者表示不服,動手幾下打出拼音dang,結果認真找幾遍還真沒有發現這個字。找不到口字旁的「當」什麼情況?童年的《叮口當貓》呢?總不可能是這個「當」吧?難道的記憶被消除過嗎?還是這個字原本就不存在?
  • 口字旁的當你確認存在過嗎?地球難道又更新了我們的記憶?
    這幾天突然在一些社交平臺上火熱起來的話題,那就是「口字旁的當怎麼打不出來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這個話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都說記憶中就是存在有這個字,比如說叮噹貓,鈴兒響叮噹這些,都是帶有口字旁的當。
  •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我們被欺騙了,還是記憶被篡改了?
    而這些類似的現象,科學家們還為它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曼德拉效應。隨著這一效應越來越明顯,問題就出現了,究竟是我們被欺騙了,還是我們整體的記憶被篡改了?二、除了曼德拉之外,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人,我們對於他的死亡也出現了記憶偏差。他是哥白尼。
  • 什麼叫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到底有多可怕!
    曼德拉效應到底有多可怕,看到最後你一定會毛骨悚然,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大腦中清楚記得很久之前發生過的一件事情,但當你多年以後跟其他人描述起這件事的時候,要麼是別人的記憶和你完全不一樣,要麼就是周圍的人,明明和你有著一樣的記憶,但真實的歷史卻並非如此,也就是說,有相當多一部分人對同一件事產生了錯誤的記憶,但他們自己卻毫無察覺,這種現象就可以被稱為曼德拉效應
  • 為何記憶出現偏差?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誰改變了人類記憶?
    曼德拉效應事件越來越多,記憶被誰篡改了?你遇到過嗎?不知道大家最近幾年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自己記憶力越來越差,唯一記住的事情甚至和現實有一點不符,很多人認為是自己的記憶力出現了問題,因為平常或與忙碌忘記了很多事情,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自己現實生活中的記憶被其他人給篡改了,我們所經歷的事情實際上全都是假的,甚至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是著名的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的起因又是從何而來呢?為何記憶會出現偏差?
  • 口字旁的「當」字原來不存在-網友:30多年都記錯了?
    於是乎,網友們都懵了--字旁的「當」字不存在,但記憶中這個字確實存在。這是怎麼回事?只要打開一個輸入法試試就行了。只是為了驗證一下,我試了一下QQ輸入法。當在拼音下有當字,繁體字「當」,但在大家的記憶中,這個字旁邊卻沒有「當」字。怕輸入法字庫出錯,就順手在網上找了一些教材軟體裡的介紹。
  • 曼德拉效應是什麼?一部不存在的電影,為何多人聲稱看到過?
    甚至還會出現人群集體記憶錯誤的情況,這種現象被稱為曼德拉效應,那麼曼德拉效應這個詞語是如何被提出的呢?    曼德拉效應  故事要從南非總統曼德拉的逝世開始講起。關於曼德拉死亡的事件網友們出現了爭議,大多數人都覺得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曼德拉就已經死在了監獄當中。
  • 曼德拉效應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是什麼意思,本文我們將簡單了解「曼德拉效應」。」
  • 絞絲旁、口字旁、日字旁、單人旁的字,如何寫好?來看這些代表字
    2、左窄右寬,「工」字大致處在中間(就上下位置而言)。3、「工」的第一橫,起筆做了一些變化。第二橫,整體託上。二、葉註解:1、筆畫少的字,注意處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2、口字旁,不宜寫得太窄,整體位置靠上,且有一定的斜度。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三:口字旁與日字旁
    毛筆書法中口字旁和日字旁是比較常見的兩個偏旁。在漢字中的位置也多種多樣,所以書寫時要多加揣摩。多看古人寫的帶這兩個偏旁的例字。「口」字在漢字中的位置比較靈活,可以在字的左邊,也可以在字的右邊,可以在字的上面,也可以在字的下面,不同的位置寫法上有一定的區別。先看「口」字的寫法:◆ 口字旁在左邊,字形不宜大, 上寬下窄。◆ 兩側豎畫內收,左低右高。
  • 曼德拉效應
    這就是曼德拉效應。 這是原型曼德拉。2010年,一個叫菲安娜布梅的超自然(!)現象研究者偶然發現,在她的記憶中,曼德拉早在80年代就已經死在了監獄,她甚至還能記起曼德拉遺孀在葬禮上那令人哀傷而煽情的演講。可以想見她隨後在網上看到曼德拉還活著的時候有多迷惑。
  • 【冷知識系列】詭異的曼德拉效應
    尚沒有科學研究證明這一「效應」的真實性,但也沒有足夠的反對依據。曼德拉效應支持者認為人們的生活已經從原本的平行宇宙透過時空跳躍進入現在的平行宇宙,而反對者則認為這並不存在。1、事件起因              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聞自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從死亡時間到死亡原因都出現了不同的記憶。這種現象之前因為「對事情持有錯誤的印象」而知名,曼德拉效應其實只是一個新名字而已。
  • 可怕的曼德拉效應,以及雙縫實驗
    還有的人看過紀念曼德拉的電影,包括電影名和內容都大體一致,但這部影片從未上映,甚至從未拍攝過。也因此,人們將這種群體性的記憶錯亂稱為「曼德拉效應」。甚至是,當朋友到了約定日期還錢時,就會發生「曼德拉效應」,讓出借錢的人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借過錢給別人?那麼,我們該怎麼定義真正的「曼德拉效應」?
  • 口字旁 原來是這樣寫 .......
    在這裡將會傳播書寫基本技法硬筆書寫基本課程口字旁說明:親愛的讀者朋友,因書寫量較大視頻中難免出現差錯
  • 曼德拉效應普遍存在,人的大腦被控制,記憶被篡改了?
    而就是因為這個事件,產生了一種名叫「曼德拉效應」的說法,所以這個詞語的出現還是比較奇特,當然這個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就知道了。曼德拉效應的出現其實在科學研究之中被說明過,但是被解釋出來的只是科學家認為這是一種「錯覺」,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