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魚友們把金魚順利養活,然後再養大養肥之後,繁殖金魚是否會成為你挑戰的終極目標呢?相信有相當一部魚友是這樣的,在更大的挑戰中尋找終極的樂趣。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自己繁殖金魚。
01 辨別公母
想自己繁殖,辨別公母是第一步。區別金魚的雌雄主要看金魚的性特徵,雄性魚出現副性徵「追星」,即在魚鰓蓋和胸鰭第一根鰭條上出現若干白色小突起,而雌魚無此特徵。清代郭柏蒼《閩產錄異。盆魚》中記述「盆魚雄者,冬末則兩鰓發白點」。此外還可以用手撫摸魚腹部,手感軟的是雌魚,手感較硬的是雄魚。雌魚的洩殖孔呈梨形,微向外突;雄魚的洩殖孔呈瘦棗核形,兩端較尖,中間微膨大;雄魚遊動活潑,常主動追逐其他金魚;雌魚遊動較慢,反應不如雄魚靈敏。不過這只是一般的情況,有些品種的金魚,雌雄的特點並不明顯,如虎頭、水泡金魚等。
02 選好種魚
這個步驟非常重要,選錯了種魚,一切都是白花力氣,一般的要求如下。
1、選種原則
品種特徵明顯、體格強壯、色彩勻和、形態端莊,遊姿平衡,體質健壯,色澤鮮豔健康,主要品種特徵(如頭瘤,尾巴,龍眼等)明顯,性腺發育成熟度高的。
2、公母比例
選擇種親魚要注意親魚公母的數量比例搭配,比例的適當與否,與卵子受精高低關係極大,為了保證精子的數量充足,提高卵子的受精率,雌魚與雄魚的比例2:3最為適宜,少者也可1:1雄搭配,最高不能超過1:3雌雄比例。
3、親魚年齡
選擇可以在1歲半到3歲之間體質比較旺盛的,此時親魚卵子和精子的活力強,受精率和孵化率較高。
4、避免近親交配
在金魚這一品種裡來說,所謂的近親通常是指同一親本(同一條母魚或公魚,或者公母都是一樣)所繁殖出來的苗長大之後再相互繁殖,這種情況就是近親。
03 產前培育
大地回春之時,氣溫上升到10--12度以上時,金魚已有了攝食的欲望,此時可將篩選的種魚按雌雄分開培育,適度投餵血蟲和優質飼料。同時做好以下幾件工作,一是升溫保溫,防止溫度驟然變化,一旦溫差變化過大,將直接影響金魚的進一步發育成熟,建議使用電熱棒慢慢升溫和保持恆溫。二是及時換水及預防病害。換水時宜少量多次,分批進行,每次換水量佔總體的1/6或1/5,隔2--4天再換一次,操作時要小心輕緩,不搬動,少驚嚇,一定要注意帶水操作,不可輕易讓種魚離水作業。
金魚是變溫動物,通過感知外界溫度變化,判斷季節,並發情繁殖。健康金魚的性腺一般會在水溫達到15度左右時,開始變得活躍。公魚會出現追星,體色更加豔麗。母魚會開始抱卵,下腹變得柔軟膨大,生殖孔開始外凸。產卵準備的前幾天,將公母種魚放在一起。此時的母魚在準備好之後,會釋放一些外激素,刺激發情了公魚追趕,並用頭部頂壓母魚後腹部。這個大家一般稱之為追尾。
04 採卵
追尾是金魚即將和產卵的徵兆。追尾正常情況下是發生在清晨和上午,中午一般就結束。待產的母魚一般也會在換清水之後的一兩天內產卵(漁場可以用催產針,讓母魚同時產卵)。在母魚差不多準備好之後,徹底撤換新鮮等溫自來水和用催產針的效果差不多。母魚一般都會在第二天早上甩子。早起要注意母魚公魚狀態,若是公魚窮追不捨的頂母魚下腹,母魚也比較愛鑽角落和水草,或者是直接看到母魚有魚籽從生殖孔排出,這時人工受精的機會就成熟了。
另外,在職業金魚玩家的日記裡常常可以看見大潮產卵一說。大潮spring tides定義:指在農曆初一 (新月) 和 十五 (滿月) 的潮汐。月球,太陽和地球三者近乎於處於一直線上,月球和太陽能引起的潮汐相互迭加,使海水面的升降幅度較大,故稱「大潮」。實際上各地受其他因素影響,大潮並不一定見於朔日,望日,可能延遲二,三日。民間有「初三水,十八潮」的諺語,即指大潮。大潮時期月亮的引力最強烈,這期間動植物性慾旺盛,交配頻繁,比如自古就有狼男在滿月時候嚎叫變成狼的傳說。據統計人類在大潮時期交通事故率也會成倍增加。原因據說是動物體內大部分為液體,會受到月亮引力的影響。所以大部分玩家會選擇在大潮時期給金魚人工授精,提高成功率。
推薦用人工水法或者幹法受精,這樣受精率高。就個人經驗來說,家庭小規模繁殖金魚最好的容器是臉盆,一般以20~30cm口徑的臉盆為宜,首推搪瓷材質的白臉盆。塑料盆只要是無毒的也可以。準備好了盆,下面做的就是等待時機接生了。
採卵的過程如下:準備好的盆裡裝上原池老水,水高以淹過2倍魚高為宜,水加太滿,不利於受精。左手公,右手母,讓兩魚洩殖孔正對,然後開始輕輕擠壓魚的腹部,這時卵會傾瀉而出。注意抖動母魚尾巴,讓卵均勻散開,不要大串的粘一起。適當擠壓公魚,讓其排精。盆地撒得差不多了,換個盆繼續,直到母魚沒卵。也有玩家把公母分開擠,參見上面的視頻。
一個盆不宜打得太密。完事後,把種魚放回原池。攪動產盆的水,讓卵充分受精,產盆靜置4,5個小時後(至少2小時)倒掉老水,加入等溫新鮮晾好的自來水。採卵的密度下圖:這盆這樣密度下,卵的數量在2千左右。打卵的密度不要過大,儘量均勻散開,提高受精率。
05 孵化
溫度是影響金魚孵化時間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孵化水溫最好是保持在22度,不能低於18度。下圖是金魚孵化時間和溫度擬合曲線。不難看出20度,金魚125小時(5天)出殼。22度一般4天就出殼了。
金魚孵化溫度與孵化時間關係(摘自《環境溫度對金魚胚胎發育的影響》
孵化並非溫度越高越好,如下圖顯示,溫度越高,孵化速度越快,孵化速度太快之後,會導致發育不健全便出殼,出殼後較難成活。不難看出,恆溫22度到23度,金魚出苗最健康成活率最高的。
有效孵化率與溫度關係 (摘自《環境溫度對金魚胚胎發育的影響》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溫度波動的問題,溫度波動大,胚胎發育時快時慢,會嚴重影響幼苗成活率,極容易造成殘次魚苗。另外一個是對金魚四開尾的影響。溫度波動大,幼苗單尾,飛機尾,三尾的比例會顯著提高。當然影響金魚尾巴正品率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水體溶氧和氨氮濃度。也有業者依據經驗指出高溫容易出單尾,低溫出三尾。
孵化水體小,需要保持水質清潔和較高溶氧量才能保證魚苗的正品率,尤其是保證尾巴正品率。至於如何保持溫度恆定在22度,也很簡單,用加熱棒即可。
靜等4天左右,小金魚就開始出殼了。如果前述幾個條件滿足比較好,那麼出殼會非常整齊。齊刷刷的出來,然後開始掛丁。注意掛丁的溫度一定不要低過21度,否則起飛時間會拖後,導致一些苗夭折。越早起飛越好。22度水溫,大概3,4天就可以飛起來了,等全部起飛之後,可以用蛋黃開口。第二頓一般是需要用新孵化豐年蝦幼蟲了。繼續蛋黃不但壞水,而且魚吸收不了什麼營養了。餵豐年蝦幼蟲前,最好清理一下水底的贓物。
小魚孵出後的兩周內,由於身體太小,一般不宜換水,但要保證水質清新。如發現小魚浮頭,應立即將小魚撈出並換水,每隔三天到四天可換水一次。換水時,要儘量避免碰傷小魚。同時,餌料也可以從小水蚤或熟雞蛋黃,逐漸改為餵養成魚飼料。隨著幼魚的不斷長大,應該及時進行挑選和淘汰,並把選育出來的較好的金魚,不斷淘汰稀釋飼養。
下圖從左上到右下的順序為職業玩家選擇種魚,繁殖孵化,培養當歲金魚的全過程。從3,4月份的採卵到11月份的參加品評會,當歲魚由一顆魚籽培養到13公分的大小,真是樂趣無窮啊。
06 護理產後親魚
需要補充一點,就是產後的恢復問題。剛剛產完精、卵的親魚體質比較虛弱,首先應將雌魚、雄魚分開分別放入與原池水溫度相同的「老水」飼養池(缸、盆)中靜養,尤其是珍貴品種特別要分養。將親魚移出產卵池或以後清汙、換水時,要用臉盆連水帶魚一起取出,以保證魚體不受傷害。加強營養,投餌要少而精,適口性好,待親魚體質恢復時再按正常標準投餌。注意養傷、治傷、親魚在產卵追逐時很容易傷了黏膜、皮膚、鱗片,應及時用紅汞、消毒水塗抹,浸泡傷口。
聲明: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客服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鳴謝上海金魚王子漁場 ——
各類國粹精品金魚
常年出口歐洲、日韓、香港臺灣等地區
手機微信同號13795494986
qq:2265542968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覺得不錯,下方 分享 收藏 點讚 在看 四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