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金魚繁殖是門大學問,如何繁殖出至少不次於親本的子代是最低要求。首先是要有個好的開頭,採卵和孵化這關得過好了,出好魚的機率會極大提高。這就要求控制好魚卵的採集和孵化的各種條件。總的來說對於採集魚卵,筆者推薦用臉盆人工水法受精,這樣受精率高;孵化條件包括,水溫,溶氧量,水質等。
就個人經驗來說,家庭小規模繁殖金魚最好的容器是臉盆,沒錯就是普通臉盆,一般以20~30cm口徑的臉盆為宜,首推搪瓷材質的白臉盆。塑料盆只要是無毒的也可以。筆者見過漁場也有用小瓦盆接卵的。瓦盆透氣性好,易掛苔,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對於家庭小規模繁殖,筆者不建議用過大的盆。至於為什麼後面會稍作解釋。
準備好了盆,下面做的就是等待時機接生了。金魚是變溫動物,通過感知外界溫度變化,判斷季節,並發情繁殖。健康金魚的性腺一般會在水溫重新達到15度左右時,開始變得活躍。公魚會出現追星,體色更加豔麗。母魚會開始抱卵,下腹變得柔軟膨大,生殖孔開始外凸。金魚一年會有兩次撥卵,春卵和秋卵。春天萬物復甦,鮮活餌料比較容易獲得。漁場一般是收春卵。秋卵繁殖成本稍高。但對於家庭小規模繁殖來說,春卵和秋卵都可以使用。出的魚並不會有明顯差異。尤其是在北方有暖氣條件下,金魚的秋卵和春卵會連在一起,直到夏天水溫超過25度以後,性腺才重新開始休眠。母魚在準備好之後,會釋放一些外激素,刺激發情了公魚追趕,並用頭部頂壓母魚後腹部。這個大家一般稱之為追尾。追尾是金魚即將產卵的徵兆。追尾正常情況下是發生在清晨和上午,中午一般就結束。待產的母魚一般也會在換清水之後的一兩天內產卵(漁場可以用催產針,讓母魚同時產卵)。筆者感覺,在母魚差不多準備好之後,徹底撤換新鮮等溫新水和用催產針的效果差不多。母魚一般都會在第二天早上甩子。早起要注意母魚公魚狀態,若是公魚窮追不捨的頂母魚下腹,母魚也比較愛鑽角落和水草,或者是直接看到母魚有魚籽從生殖孔排出,這時人工受精的機會就成熟了。
準備好的盆裡裝上水(注意一定要用原池的水),水高以淹過2倍魚高為宜,水加太滿,不利於受精。左手公,右手母,讓兩魚洩殖孔正對,然後開始輕輕擠壓魚的腹部,這時卵會傾瀉而出。注意抖動母魚尾巴,讓卵均勻散開,不要大串的粘一起。適當擠壓公魚,讓其排精。盆底撒得差不多了,換個盆繼續,直到母魚沒卵。一個盆不宜打得太密。完事後,把種魚放回原池。攪動產盆的水,讓卵充分受精,產盆靜置4、5個小時後(至少2小時)倒掉老水,加入等溫新鮮晾好的自來水。不宜用晾曬多日的自來水,最好是頭天晚上準備好的。丟幾根金魚草或者蜈蚣草,用個20w白熾燈照著,一來可以讓水草吸收氨氮等廢物,二來可以保持水溫。第二天觀察,乳白渾濁的卵是未受精的死卵,需要及時剔除。工具很簡單,給籃球打氣的氣針串上氣泵用的膠管,對準死卵一個個虹吸出來。
採卵的密度見<圖1>:
<圖1> 金魚卵事宜密度
這盆這樣密度下,卵的數量在2千左右。家庭小規模繁殖一定不要貪多。2千一盆足夠玩了。
另外,溫度是影響金魚孵化時間最關鍵的一個因素。筆者認為水溫最好是保持在22度,不能低於18度。<圖2>是金魚孵化時間和溫度擬合曲線。不難看出20度,金魚125小時(5天)出殼。22度一般4天就出殼了。
<圖2> 金魚孵化溫度與孵化時間關係(摘自《環境溫度對金魚胚胎發育的影響》由龐詩宜於1961年發表於《實驗生物學報》1961 7卷3期)
孵化並非溫度越高越好,如<圖2>顯示,溫度越高,孵化速度越快,孵化速度太快之後,會導致發育不健全便出殼,出殼後較難成活。<圖3>為孵化溫度和成活率關係。不難看出,恆溫22度23度,金魚出苗最健康成活率最高的。
<圖3> 有效孵化率與溫度關係 (摘自《環境溫度對金魚胚胎發育的影響》由龐詩宜於1961年發表於 《實驗生物學報》19617卷3期)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溫度波動的問題,溫度波動大,胚胎發育時快時慢,會嚴重影響幼苗成活率,極容易造成殘次魚苗。另外一個是對金魚四開尾的影響。溫度波動大,幼苗單尾,飛機尾,三尾的比例會顯著提高。當然影響金魚尾巴正品率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水體溶氧和氨氮濃度。也有業者依據經驗指出高溫容易出單尾,低溫出三尾。
孵化水體小,需要保持水質清潔和較高溶氧量才能保證魚苗的正品率,尤其是保證尾巴正品率。這就可以解釋前邊提到的孵化盆要丟一兩顆水草且需要24小時光照了。蜈蚣草光合作用需要色溫低,一般的白熾燈的光譜就能讓其順利進行光合作用,前提是燈泡最好不要離開水面超過20公分,太遠了就不成了,1,2m遠,那就和沒照一樣了。也不宜直接丟在陽光下曬,中午陽光強,很容易把水曬熱,引起溫度變化,導致殘次率升高。白熾燈一個保溫二個可以讓蜈蚣草光合作用,釋放氧氣,讓水體溶氧量達到極大。這樣卵的發育不會因為氧氣限制而被抑制,導致殘次。可以極大限度提高幼苗正品率。筆者一對魚接兩盆卵。一盆照光,一盆不照。照光一盆,四開尾巴的比例在95%以上,極少有殘、單尾,不照光一盆,殘次尾、單尾的比例大概在30%左右。可見溶氧和水溫恆定對魚正品率影響非常之大。
至於保持溫度恆定在22度,也很簡單,稍微調高(低)檯燈高度即可。
靜等4天左右,小金魚就開始出殼了。如果前述幾個條件滿足比較好,那麼出殼會非常整齊。齊刷刷的出來,然後開始掛丁。注意掛丁的溫度一定不要低過21度,否則起飛時間會拖後,導致一些苗夭折。越早起飛越好。22度水溫,大概3,4天就可以飛起來了,等全部起飛之後,可以用蛋黃開口。第二頓一般是需要用新孵化豐年蝦幼蟲了。繼續蛋黃不但壞水,而且魚吸收不了什麼營養了。餵豐年蝦幼蟲前,最好清理一下水底的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