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人工繁殖育種技術

2021-01-13 可為漁業

石斑魚是暖水性魚類,主要棲息在巖礁地帶、海底洞穴以及空隙、珊瑚礁中,是肉食性魚,性兇猛、有互相殘食現象,尤其在稚幼魚階段,個體小的常被個體大的吞食掉。通常是以魚、蝦為餌,吃飽後,就回到洞穴或巖礁縫休息。

一般地說,石斑魚是雌雄同體,隨著個體的成長,發生性轉化。首先是成為雌體,繼續生長後轉化為雄體。在性腺未成熟之前,不易區別出雌雄。性轉化的個體隨種類、年齡及體型而異。石斑魚每年從3月份起開始產卵,雌魚有多次產卵的特性。卵呈球形,無色透明,卵內有一個油球,屬浮性卵,水溫在25℃~27℃時約經23小時~25小時即孵化出來,未受精卵則沉入海底。

為了解決石斑魚的種苗,國內外許多海洋生物學者搞了不少人工繁殖技術的試驗研究,並取得很大進展,主要在於利用口服催產產品加速成熟雌魚的性轉化,大大縮短了自然性轉化所需要的時間。我國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1980)和舟山地區水產研究所(1981)對青石斑魚進行人工授精和孵化取得成功,南海水產研究所對鮭點石斑魚的人工繁殖也取得突破。

在石斑魚人工繁殖苗種技術尚未能解決生產需要之前,養殖的苗種要依靠天然採捕,即捕大留小(捕到大的當商品魚出售,小的蓄養起來或當苗種出售)。現在,隨著石斑魚養殖業的迅猛發展,自然苗種已供不應求。近些年石斑魚的人工繁殖已引起人們普遍重視。下面以赤點石斑魚為例介紹人工育苗技術。

親魚可人工繁殖或捕自自然海區。雌魚選擇體重0.5千克~1千克、腹部膨大而柔軟者;雄魚選擇體重1.5千克以上、輕壓腹部能流出精液者。雌雄親魚按1∶1~1∶3的比例搭配。石斑魚是雌性先熟的雌雄同體魚體,其6齡才轉化為雄魚,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自然海區的生殖群體中存在雌多雄少的性比失調現象,而且養殖條件下培育高齡大個體雄性親魚的時間長且費用也高,所以,親魚選擇中的難題是性腺成熟的雄魚不易獲得。

為了解決人工繁殖中的雄性親魚不足,可用外源性激素誘導雌雄同體的赤點石斑魚提早3齡~4齡使雌魚轉變為有生殖功能的雄性親魚。對2齡~4齡魚投餵50天藥餌,可使性轉變的雄性親魚流精率達93.5%,授精率達81.1%,胚胎發育正常。

為了解決人工繁殖中性成熟的雄魚比較難得的問題,還可應用超低溫冷凍法保存精液,在液氮罐中冷凍保存2個月後的精液仍具有相當於鮮精的活力,不影響人工繁殖的效果。人工繁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親魚性腺的成熟度,所以在誘導產卵前,加強親魚的培育,促其性腺發育至關重要。在室內水泥池中蓄養或暫養石斑魚親魚,通過人工強化培育,每日換水和吸汙,親魚不用激素催產就能自然產卵受精,可獲得優質的受精卵。

赤點石斑魚人工授精宜採用幹法授精法。親魚注射第二針催產劑後10小時~13小時即可產卵,由上而下輕壓雌魚腹部,將成熟魚卵擠入消毒過的白瓷碗中,反覆5次~6次後即可將親魚輕輕放回親魚蓄養池中。隨即再用同樣方法將雄魚精液擠入白瓷碗的卵堆上。石斑魚精液很少,連擠5次~6次總計也不過1毫升~2毫升,待最後一次擠精完成後,用消毒海水浸溼過的潔淨羽毛將碗中卵和精液攪拌均勻,約1分~2分後加入少量消毒海水,繼續攪拌5分後傾倒在消毒過的小臉盆中,加消毒的海水輕輕攪勻,靜置片刻。所有受精卵都漂浮在水的中上層,死卵或未受精卵沉澱於底部。用消毒過的海水洗淨受精卵,除去多餘的精子,以避免多精受精,然後將受精卵移入孵化器中孵化。

人工授精時,應避免陽光直射,以免殺死精子。由於石斑魚屬分批產卵魚類,有連續多次產卵的生殖特點。如果為親魚創造在產卵池中自然產卵受精的環境條件,就可以避免因人工授精時經常出現的卵子過熟或不夠成熟的弊端,也可以減少因捕撈和擠卵、擠精液造成的對親魚的傷害。自然產卵方式優於人工催產授精。產卵時適宜水溫25℃~27℃,海水鹽度32~35,pH7.8~8.5,水深約1.5米,池上方用遮光幕遮光,水流量40升/分~50升/分。

石斑魚產浮性卵,孵化應在環道孵化器或孵化缸中進行。孵化時魚卵密度為50粒卵/升海水~100粒卵/升海水,水流速度以能使魚卵或仔魚漂浮為度。孵化用水必須清新,需經過沙濾和紫外光殺菌。水溫保持在25℃左右,鹽度30%~33%,並保持穩定。孵化中儘量清除死卵,以防水質變壞。赤點石斑魚和青石斑魚卵在以上條件下,自產卵受精後經過24小時可以孵出魚苗。

△內容源自中國漁業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或者同步更新的可為漁業公眾平臺!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
    早期石斑魚養殖的苗種來源除了釣捕自然海區幼體石斑魚以外,主要依靠中國臺灣地區繁殖的人工苗種。為了擺脫對進口和捕撈天然苗種依賴的被動局面,我國各南方沿海地區於九十年代初紛紛開展石斑魚類人工繁育苗種的生產性實驗,實現了苗種的規模化生產,推動產業化發展。至2018年,我國海水養殖石斑魚產量已達15.96萬噸,海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區是我國大陸石斑魚養殖主產區。
  • 當前石斑魚市場消費與流通狀況
    在經濟利益的拉動下,石斑魚養殖業迅猛發展,目前已實現人工養殖的石斑魚有十幾種,主要有赤點石斑魚、褐點石斑魚、鞍帶石斑魚、點帶石斑魚、斜帶石斑魚、青石斑魚、鮭點石斑魚、網紋石斑魚等,其中以點帶石斑魚、斜帶石斑魚、赤點石斑魚、青石斑魚的養殖規模最大,近年來更是湧現了一些品質出眾的雜交品種,如珍珠龍膽、青龍斑、杉虎斑等。
  • 淡水石斑魚人工我們該怎麼來養殖
    淡水石斑魚人工養殖有這些常見問題?淡水石斑魚原產地於中美洲尼加拉瓜,石斑魚是一種生長發育更快、耐氧合、抗病能力強的淡水魚,並且外觀設計美觀大方、肉質地美味、營養價值豐富多彩,既能夠作為貨品魚,又能夠作為欣賞魚類,那麼,淡水石斑魚可以人工養殖嗎,下邊一起來了解一下淡水養殖時留意的難題。
  • 小溪石斑魚養殖技術
    小溪石斑魚是石斑魚的一種,它是屬於淡水魚裡的石斑魚,小溪石斑魚一般會在冬季進行產卵,產卵習性和羅非魚一樣,會在池塘底部挖許多產卵的巢穴。如果來養殖小溪石斑魚對於水質會有一定的要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飼養小溪石斑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 中國臺灣現17歲曾祖父級石斑魚 體重超300斤
    1尾體型碩大的石斑魚,為島內成功研發人工繁、養殖龍膽石斑技術的原始種魚,開枝散葉後裔已來到第4代,這尾現年17歲的曾祖父級大魚,成為臺灣「石斑王國」活見證。&nbsp&nbsp&nbsp&nbsp他表示,這尾龍膽是1997年首批人工孵化出來,那時還是1.65公釐的小魚苗,迄今17年,推算人類年齡差不多有7、80歲,子孫繁浩難以估算,見證島內人工繁、養殖龍膽石斑發展史。
  • 想要養殖淡水石斑魚,但是缺乏技術的!先簡單了解一下
    說起石斑魚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外形比較美觀,並且肉質也非常細嫩,不僅可以作為觀賞魚也可以成為商品魚,利潤十分豐厚。所以慢慢的人們開始大規模的養殖石斑魚,如今石斑魚的養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下石斑魚的養殖方法吧。
  • 金魚繁殖中體色與身體特徵的遺傳
    金魚培育新品種的途徑主要有二:(一)選擇育種:選擇育種是人們利用生物固有的遺傳性和變異性,選優汰劣,培育新品種。選擇育種是最基本的育種方法。人工選擇在金魚品種的形成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早已被金魚的家化史所證實。1.選擇育種的一般原理:變異是選擇的基礎,沒有變異發生,就沒有材料可供選擇。
  • 日光溫室原理和設施創造性地應用到稻田-小龍蝦的人工繁殖技術
    日光溫室原理和設施創造性地應用到稻田-小龍蝦的人工繁殖技術張茜等小龍蝦具有養殖周期短、病害少、效益高等優點,近年來小龍蝦市場價格逐年上升
  • 餐桌上的海中小霸王——龍膽石斑魚怎麼吃最好?
    餐桌上的海中小霸王龍膽石斑魚為石斑魚家族的老大哥,龍膽石斑魚有著各種石斑魚中最大體型,目前捕獲到的最大野生個體,體長達到了2.7m,重440公斤。▲ 石斑魚至於龍膽石斑魚的食譜可以說也是相當廣泛,其中包括各種硬骨魚類、小型鯊魚、甲殼動物和各種軟體動物,甚至還有一些龍膽石斑魚會捕食亞成年體的海龜。不過位於食物鏈頂端的龍膽石斑魚,卻也面對著眾多的威脅。
  • 臺灣屏東海生館首度人工繁殖七彩麒麟魚(圖)
    屏東海生館副研究員張文炳歷時年餘,成功繁殖花斑連鰭䲗的下一代。圖/海生館提供(臺灣《聯合報》)華夏經緯網4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色彩豔麗的花斑連鰭䲗是水族業「寵兒」,但一直無人嘗試人工繁殖;臺灣屏東海生館副研究員張文炳1年多前將成魚配對產卵,經細心照料,找出它們最喜愛的食物,繁殖出小魚的現已長成亞成魚。海生館未來將提供水族業者技術移轉。
  • 桂林多地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溪石斑魚養殖
    美味的小小溪石斑魚越來越受到城鄉人民的追捧,市場價格一路走高,也推動了石斑魚養殖的快速發展,永福、靈川、興安等地相繼建設了多家石斑魚養殖場,利用山區溪流優勢開展流水養殖。山區溪流溪石斑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小型淡水魚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然而,這種魚養殖困難,主要靠天然捕撈。
  • 溪坑石斑魚,王者歸來
    荷花的丈夫回憶道,小時候最開心的事便是在門前的小溪中捕到石斑魚,夏天家裡來了客人,媽媽讓他去抓石斑魚,他一會兒就能在小溪的石縫中摸到一碗石斑魚。但是,後來石斑魚漸漸地減少了,幾乎到了絕跡的地步。    提起石斑魚瀕臨絕跡的話題,荷花的丈夫顯得心情沉重。他繼續回憶道,石斑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非常高。
  • 石斑魚種類很多,教你如何辨別石斑魚種類!
    市場上常見的石斑魚有以下品種:1.珍珠龍膽(虎龍斑)珍珠龍膽又稱龍虎斑或珍珠斑,為肉食性魚類。其肉質細嫩厚實,富有彈性,無肌間刺,味道鮮美,口感比起老虎斑和龍躉更好吃。該魚最適水溫24-30℃,因其雜交優勢,遺傳繼承了老虎斑抗異性強和龍膽生長速度快的優點,可在池塘、網箱、工廠化等模式養殖,是目前國內人工育苗和養殖量最大的石斑魚品種,約佔石斑魚產量的70%左右。
  • 金魚的基因與繁殖
    (3)後商測定憑藉子代表型平均值的測定來確定並選擇親本和親本組合的選擇育種,稱為後商測定雜交育種是金魚育種的重要途徑之一,即使在將來,生物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它也仍然是金魚育種的基本途徑之一。雜交有種對金魚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 角蛙的人工繁殖及角蛙家庭寵養方法
    角蛙的人工繁殖及角蛙家庭寵養方法蔣明健一、角蛙的人工繁殖及蝌蚪培育角蛙的發育和變態(指受精卵發育變態成幼蛙)的歷程因種而異。主要是角蛙對長期生活環境適應的結果。雄性在繁殖季節會發出「呱呱」的鳴叫求偶。用手輕按雄蛙的腹部也可以刺激它發出鳴叫,雌蛙就幾乎不會叫或是只會發出低沉的喉音。2.交配在自然繁殖條件下雄少雌多,一般採用2~3隻雌性配1隻雄性,以保證受精效果。自然條件很少有角蛙繁殖,因為很不容易找到合適的配偶配對。目前出售的人工飼養個體大部分都是雌性,極少雄性個體。所以個人飼養者繁殖成功的也較少。
  • 首農食品加強國際合作 助推生物育種科技創新
    首先,繁殖性能優越,具有產仔數高、帶仔性能好的卓越母系性能,這將穩步地提升養殖企業的PSY水平。其次,料肉比低、生長速度快是PIC父系種豬的最大特點,在飼養天數和飼料成本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特別適合我國生豬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轉型需求。第三,瘦肉率高是PIC配套系商品豬的突出優勢,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生豬產業的下遊企業獲得更大利潤空間,給老百姓的餐桌帶來更富營養、更美味的美食體驗。
  • 「地球獨子」在中國,植物界的亞當夏娃,太空育種後生命大爆發
    太空育種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太空育種就是利用返回式地球衛星、太空梭、宇宙飛船等空間飛行器,將瀕危物種材料帶到太空,通過太空微重力、零磁空間和重離子輻射這三種太空特有環境誘因,使瀕危物種材料發生變異,返回地面後精心培育獲得新品種,讓瀕危物種得以繁衍! 普陀鵝耳櫪的太空之旅,源於上海閔行區三中的三位高中生。
  • 石斑魚收購價接近成本,這條魚還能養嗎?
    訪恆興海角石斑魚養殖基地技術總監萬程文石斑魚/&nbsp消失與重現在熱帶亞熱帶大陸架淺海的珊瑚礁裡,生活著一種色彩豔麗,長相呆萌的魚。由於它們經常棲息在石頭縫隙當中,於是當地人就稱它石斑魚。石斑魚肉質肥美,口感鮮嫩,營養豐富,深受人類的喜愛。被港澳地區奉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隨著工業時代的發展,捕撈業也興起了,各地石斑魚遭到了濫捕,野生石斑魚數量銳減,石斑魚走向了瀕臨滅絕的境地~中國大陸從上世紀90年代開初開始進行石斑魚養殖。
  • 高壓繁殖技術在樹木盆景繁育中的作用和操作手法
    高壓繁殖技術在樹木盆景繁育中的作用和操作隨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樹木盆景盆栽也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在對於大眾審美不斷提高的要求下,樹木盆景盆栽對造型要求愈發嚴苛,從神似開始追求形是,這不僅對盆景生產造型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存在著一定的技術難度。今天,花無缺就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小品盆景的高壓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