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12批次食品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13號)》(以下簡稱「《通告》」)。《通告》稱,淘寶網乾果商城(經營者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倉房溝北路永博永鑫乾果店)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同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達建園」藍莓李果被檢出莧菜紅、亮藍等成分超標。
此次抽檢公告顯示,標稱為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同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達建園」藍莓李果(428克/袋 2020/1/20)被檢出相同色澤著色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標,檢出值為1.4,標準值為≤1;檢出莧菜紅超標,檢出值為0.44g/kg,標準值為≤0.05g/kg;檢出亮藍超標,檢出值為0.055g/kg,標準值為≤0.025g/kg。
據了解,著色劑也稱食品色素,是賦予和改善食品色澤的物質。水果製品中相同色澤著色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標,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稱,可能與生產企業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不了解,超限量添加多種相同色澤著色劑有關。
莧菜紅和亮藍都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在現代食品業中應用廣泛。公告表示,蜜餞涼果中莧菜紅、亮藍超標,可能是與生產企業為改善產品色澤,超限量使用有關。
相信不少消費者在乘坐高鐵時都遇到過列車乘務員推著售賣車在車廂中售賣藍莓李果,介紹這是新品種新疆特產「藍莓李果」,並稱「現在人經常看手機,吃這對緩解眼疲勞有幫助。」但事實上,新疆並沒有這種水果,它和藍莓也沒關係。
此外,列車上的「藍莓李果」曾被包裝為多個省份的地方特產。有列車售貨員稱,之前賣的「藍莓李果」是雲南特產,如今是「新疆特產」。而且這種普通食品常常被宣傳有保健功效,「藍莓李果」就被冠以益智補腦、美容養顏的名義出售。
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顧有容表示,藍莓沒有這樣一個品種,「藍莓李果」應該是某種水果做成的果脯蜜餞加了藍莓色素,和藍莓並沒有關係。
對於有網友指出的「藍莓李果是藍莓和李子嫁接而成」的說法,顧有容表示不靠譜,兩者能夠嫁接成功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趙世偉總工程師此前對媒體也表示,藍莓是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李是薔薇科李亞科李屬植物,「兩種植物為不同科屬,理論上是不可能嫁接成功的,目前國內也沒有成功的先例。」(作者:董日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