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之森》是一部於2011年正式上映的日本動畫電影,改編自綠川幸的同名小說。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個人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感受。
過於悽美的戀情
當初小編在看《螢火之森》的時候,就感覺跟《夏目友人帳》非常相似,後來才知道,這部電影壓根就相當於《夏目友人帳》的前傳。
女主角螢在六歲那年的夏天,於森林裡邂逅了男主角銀。年幼的少女無法抗拒銀身上散發出來的親和的魅力,至此每年夏天都會來到森林裡跟銀相處,這種感情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男女之間的愛戀。
可惜的是,銀不能觸碰人類,不然就會消失。
當小編看到這個設定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了後面的劇情,螢和銀的戀情註定是會以一種悽美的方式收尾。但是真當銀因為觸碰人類而消失時,小編又有點難以呼吸,這個離別來得實在是太突然了。
跟屏幕前的我們不同,即將消失這個事實對銀來說是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因為他終於可以觸碰自己心愛的女孩了。最終在這短暫的相擁當中,銀心滿意足地化為白光消散,只留下了獨自傷心的螢一人。
看到這裡的時候,小編忽然就想到了小時候聽過的一個童話故事——王子被下了詛咒,一年只能說一個字,他等了三年只為了向公主說句「我愛你」……相比這個童話故事,螢和銀之間的故事戀情無疑更加豐滿,同時也更加悽美。
相較於其他的日本動畫電影,《螢火之森》就顯得非常簡單了,沒有什麼複雜的設定,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轉折,真的就只是通過倒敘的方式講述了銀與螢之間的戀情。然而很多網友都坦言說自己是哭著看完這部電影的。
為什麼要哭?因為至此以後,螢的每個夏天都不會再擁有銀的陪伴,每個冬天也不會再擁有對夏天的期待。一想到這裡,就足以讓人感到痛徹心扉。
小編認為最關鍵的還是銀的消失來得太過突然了,大家簡直就是毫無防備。這絕對是導演刻意而為之的,通過先前平坦的敘事風格來轉移觀眾的注意力,然後猝不及防地安排一場離別。
你要說這段突兀吧,導演在這之前還真的給了我們一個提示,那就是銀說過,有不少人類的孩子也會混進來……但是當時大家都被銀和螢的盛裝出席給吸引住了,哪有心思在意這句話呀。
短短四十分鐘,一場悽美的戀情就呈現在了大家眼前。
愛情的酸甜苦辣
有的小夥伴不能接受最後這種悽美的結局,於是忍不住發問,這種明知道沒有結果的戀情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
知道「飛蛾撲火」嗎?人是一種感性的動物,尤其是在熱戀的時候,是沒有智商可言的。哪怕知道結果是悽慘的,哪怕知道自己會痛徹心扉,遍體鱗傷,但依舊想要去嘗試。
小編認為如果是因為一開始就害怕收穫心痛的結局,那才是最可悲的。愛情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理解,說是無私也好,自私也好,但是都夾雜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義無反顧。
義無反顧地去付出,義無反顧地沉浸在其中,義無反顧的接受最後的結局。人的一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與其怯手怯腳,倒不如嘗試著義無反顧的去愛一次。
大家覺得螢遇見銀是好事還是壞事?不要說,那自然是好事。因為銀已經成了螢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或許日後她依舊會因為銀的消失而哭泣,但是這份戀情是刻骨銘心的。
刻骨銘心的記憶能當飯吃嗎?那自然是不能的,可是小夥伴你們想想看,什麼樣的人生是可悲的?
大概是如同一汪死水,沒有任何波瀾吧。從開始到結束始終是一個基調,與其說活著,不如說是在不斷重複前一天的生活。這樣的人生沒有痛也沒有喜,你們嚮往這樣的生活嗎?
小編相信大家的答案應該都是一致的。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什麼拯救世界的機會,要想瘋狂一回,大概也就只有在熱戀的時候。愛情會衝昏頭腦,也會讓人充滿勇氣,所以請大家放手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美好戀情吧。
對於《螢火之森》你們有什麼看法呢?其實我覺得戀情的過程遠比結果重要,每一段戀愛的經歷,都值得大家珍藏在心裡。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哦,也給小編來個點讚加關注吧,謝謝你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