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意思是說,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豔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纍纍大又多。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貴子後嗣旺。桃花怒放千萬朵,綠葉茂盛永不落。這位姑娘要出嫁,齊心協手家和睦。這首詩其實也可以說它是一首歌謠,那個時代的歌謠。這首詩非常有名,即便只讀過很少幾篇《詩經》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讀這首詩的時候不難想像到盛開的桃花樹下,一個像桃花一樣鮮豔有富有青春氣息的少女。讓人一下子就進入了作者的意境當中。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意思是說: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採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這兩行搜歌都寫出了青春少女的氣息,而且開頭兩句基本都是家喻戶曉的,總體給人的感覺就是少女的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