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萌 :每個姐姐都在夾縫中求生存

2021-02-28 人物

「這個節目也可以被看做是一個濃縮的娛樂圈,它的規則,其實就是娛樂圈的規則,只不過原來大家不是在一起競爭。儘管姐姐們在節目裡都有所顧忌和收斂,但這個比賽它殘酷就殘酷在,姐姐們都想贏。」

《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姐姐》)第二期公演,張萌終於完成了那聲海豚音——在此前的彩排中,她發出的海豚音被網友們形容為「像開水壺」一樣,在這首歌中的功能可以與「小品中的包袱」類比。

張萌聽到了這個形容,自己也覺得很像,但她依然要唱——在這個有30位女明星參與的成團真人秀中,她幾乎是最不害怕爭議的那一位,節目播出至今,幾乎每播完一期,她都會數次登陸熱搜,面對爭議、惡意攻擊,她都勇猛地往火裡鑽,對解釋和道歉保持著極大的熱情,甚至因此獲得了「apologizer」的稱號——這也幫她再一次登上了熱搜。

她說,自己從小就是一個希望被別人看到的人,喜歡出風頭、喜歡與眾不同。按照父母的規劃,她本應該走的路是這樣的:3歲開始學鋼琴,16歲去澳洲留學,學習服裝設計,但2005年,她參加第53屆環球小姐評選並獲得冠軍,因此拿到了進入演藝圈的門票。回國後,因為不是科班,她等了9個月也沒等到一個機會,直到張國立讓她試演《濟公新傳》裡的一個小丫鬟,看她放得開,便鼓勵她吃這碗飯。

這些年,張萌演過不少大牌雲集的電視劇,《神話》《離婚律師》《小丈夫》《安家》等等,因為丈夫是知名影視公司的CEO,她一直被認為擁有上等的資源,但她出演的角色,卻都是一些不討好的爭議人物,比如極有心機小三、出軌的妻子……她對此完全不介意,甚至還屢次將爭議變成了話題——

她曾花了1638個字,在微博上髮長文解釋某個「心機角色」背後的困苦,閱讀量突破百萬;於正質疑她是否帶資入組,惡意壓番,她隨後就在微博上輕巧地做了回應,「感謝於正一直以來對我個人生活的關心,下次您的戲求帶資進組。」轉發又是一萬多。

7月初的某個下午,在天津的酒店,張萌比約好的時間晚了十分鐘。經紀人的解釋是,她需要收拾一下自己。十分鐘後,門開了,她兩隻腳斜在沙發上,嘴唇上是時下最流行的番茄色,眉峰銳利。床上的包是一隻小巧亮藍的愛馬仕。她曾在直播裡推薦過自己喜歡的包,紅色配金色,推薦一定要選金鍊子——許飛在評價姐姐們時,稱這位「製片人姐姐」只相信自己對世界的判斷,不信任任何人對「我」的描述。

她反覆強調自己是一個直接人,也很直接地表示,《姐姐》的規則就是演藝圈的規則——每個人都是想被看到,每個人都在競爭,每個人也都想贏。

關於女團的競爭與友誼,關於一個不懼爭議女演員的遺憾與職業思考,以下是張萌的講述——

「我特別好意思」

《乘風破浪的姐姐》一開始都是保密的,今年3月份我們差不多就有接觸了,當時也不知道到底有誰,但我收到節目創意時,就覺得哇塞,很棒,很期待。30個姐姐在一起,又結合了當下女團,這種碰撞就很有畫面感——很炸、很燃。它擊中我的興奮點,怎麼能拒絕呢? 

當時我的團隊是有兩個聲音,一種是,哎呀,萌姐已經有幕後製作人身份了,再去跟她們PK啊,蠻殘酷,很辛苦,害怕我吃不消,還有一種是說我,不是擅長的領域,會不會丟人啊。但以我的性格來講,對一切新奇的事物充滿好奇,我是不會拒絕的。

去參加的時候,我已經跟我家人和團隊說了,後面真保不齊別人會罵我,罵就罵。不能100%保證別人喜歡我。

在節目裡我也很直接,比如說誰說了一句話我聽了不是很開心,那我就說我覺得這個東西不太對,直接說出來。這個節目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處理事情的方式,但是你知道嗎,怎麼樣你都會被人說。比如說你當面說了,就會有人說,你就不能讓一下嗎,怎麼那麼唧唧喳喳的。你不當面說吧,別人就會說你為什麼當面不說,幹嗎最後採訪的時候說?所以,我的處理方式就是我當面說出來,我不管,有些人會不好意思說,我不行,我就特別好意思。

因為我覺得直接、真誠在節目中還是適用的。24小時攝像機懟著臉拍,永遠戴著麥,你說夢話都是被聽到,如果你想把自己塑造成另外一個人,一個不真實的人,那反而風險更大吧。不可能掩飾,所以我覺得聰明的姐姐一定是做自己,直接一點。

第一次公演播出的時候,就會有人對我怕拉票有爭議,但當時在我的理解中,我是一個氛圍的擔當,因為拉票、battle嘛,就像做rapper一樣,我diss一下你,你diss一下我,覺得好玩。我就是一個喜歡表達的人,我也忍不了。

 張萌在第一期公演後拉票 

第二次公演之前,組戰隊,我一站起來被拒絕,但我還是要站起來。我平時我自己做項目,我被拒絕的太多了,我可以不好面子的,這有什麼了,能少塊肉嗎?我心態特別好,我想反正最終也得加入一個團兒,不管跟誰,對吧?

還有我唱的海豚音,我覺得我唱挺好的呀,有觀眾就把它跟開水壺的那個對比一下,還真的很像。本來我是想用我的專業震懾一下大家,但沒想到反而成了大家的快樂源泉,人家都說張萌你的海豚音承包了我的笑點。

紅真的不是我的追求,當然,紅我也不避諱,但你紅又能怎麼樣呢?這個年齡不還是不會那麼多女一號演,在演藝上又怎麼樣呢?你還有風險,可能別人還會罵你。我就是覺得想通過這個節目刺激一下我的潛力,同時多認識一些姐妹也不是壞事,不用貪心,你能認識兩三個,能未來合作的人,已經很幸運了——別人都說張萌受益最多了,湖南臺出錢讓她去加人家微信。

 張萌忙著和節目中的姐姐社交 

選我,選我

我父親是一所音樂學院的校長,所以小的時候我爸媽對我的期待是做鋼琴老師。有一技之長,也不用風吹日曬蠻穩定。但我呢總是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從小就喜歡跟別人不一樣。

剛入少先隊要合影,別人都是端坐在那邊,戴了紅領巾。我就要敬一個隊禮,又不希望被別人copy。想等到說1、2、3開始時,「啪」把手伸出來。但是沒想到,沒喊1、2、3,就拍了,所以到現在翻到那張照片都是手伸一半,沒全伸出來(笑)。

新來了老師,我也一定要讓他們第一個看到我,讓我來回答問題。我就是坐得很端正,然後眼睛看著他,眼裡就是叫我,叫我,就有點像我拉票的時候,選我,選我,就那種感覺。一般就是90%都是先叫我。

我們有一個臨時代課老師,20出頭,他沒叫我,我心裡就會有一點小叛逆。他代課快結束了,所有領導在旁聽他的課,看他教得怎麼樣。他點我站起來,提出一個觀點問我的看法,我說老師,我不同意你的觀點,就把我的觀點啪啪說出來。我現在都記得他的臉從腳底紅到頭。後來班主任讓我跟他賠禮道歉,你猜我怎麼著,每次見到他,有一堆同學都跟著我,我說快點快點,老師來了,咱們過去先敬個禮,再鞠個躬,然後齊說,「老師,對不起」,就弄得他很難堪。你想想那時候小學四年級,喜歡被關注,又總是要跟別人不一樣,也很淘氣。

一直以來我也是做自己。15歲我到澳洲留學,當時已經是鋼琴老師了,但我就是不想這一輩子只做鋼琴老師,而且這是爸媽給我選的,不是自己選的,我要自己選。我想做金融,做一個banker,當時看一個香港電視劇《大時代》,有一些朋友跟我講,哎呀,像你這種如果腦子夠用的話,又是美女,在金融圈很吃香,美女金融家,我覺得好酷。多不多金不知道,但是人生會比較豐富,必須有一些大起大落的東西,跟時代相關,那種感覺。

這是當時的一個方向。但我後來又覺得學服裝設計,做一個藝術家也挺好,女孩子嘛,愛美啊。一開始我沒有想自己能做演員,後來其實是因為我在澳洲參加了選美,選上了之後才覺得這是一種途徑。

大學一畢業我就回國發展了,那是2005年,剛回來我就參加了《環球小姐》比賽,幾千個人海選,我選中代表北京賽區,又到了總決賽,差不多有50多個人。當時,別人就問我為什麼會參加《環球小姐》?我說,我剛從國外留學回來,和國內完全是脫節的,既然想回國發展,那就要把自己放在一個競爭的環境裡,我也想了解一下當下20歲左右的中國女性是什麼樣,哪怕是一種競爭,我也要去了解她們。

我很清晰自己大的方向。當時去澳洲的時候,我爸媽都跟我去陪讀了,後來,他們還在澳洲,我自己一個人帶了五千塊人民幣回的國,我媽覺得最多三個月肯定花完,就會回來,但我一直沒回去。

 早期的張萌  圖源微博@張萌

20歲的後悔

我最初做演員是因為張國立老師的推薦,開始在電視劇《濟公》裡扮演一個角色。

但那時候的演技和對人生的理解還不夠,包括後來在《神話》裡的虞姬,當時我已經盡力了,也肯付出辛苦,拍得也很累,但如果用我現在對人生的理解,一定可以更加真誠,做得更準確,更有自己的特色。

 張萌《神話》劇照 

所以我覺得自己在20多歲的時候,有一些機會沒有抓住。這其中也有自己的原因,我之前演了很多女一號,但那時沒有像現在這麼珍惜每一個出鏡的機會。當時真是年輕,總覺得你有女一號,事業相對比較不用擔心,不缺戲。但是往往自己態度也不夠投入。我也從來不會去跟一個特別喜歡的導演去說,導演,我想上你的戲,我從來沒有過。

有人說你可以不珍惜,因為你是影視公司老闆娘,你想拍什麼都行,其實那個時候我還不是老闆娘,我們公司也沒有那麼多戲適合我的,很多還是外面的戲來找。女演員是有一個年齡期的,20多歲時會有更多的機會和女主來找你,但如果在那個黃金期你沒有抓住,以後好角色就很難再找來了。

反正說演技我就不是特別有自信,可能也不是科班出身吧。有一些真實的歷史人物,大家都非常熟知又複雜的人,我是不敢演的,你會害怕理解不了那個人生,怕破壞她在人們心中的印象。

後來過了30歲,我有了人生閱歷,才比較知道怎樣去表演。

2013年的《離婚律師》,那個角色是我自己選的。之前導演想讓我演一個溫婉的女生,但是我就覺得我更想演焦豔豔,那是一個招人恨的角色,能讓人隔著屏幕都想打她。為什麼要自己選這個,我有一些自己的邏輯,比如,她雖然戲不多,但第一集就出現了,會佔一個先機,觀眾會對她印象比較深。

張萌和吳秀波合作《離婚律師》

在這之前的一些角色,都是主動來找我,我會覺得這個東西理所應當就是我的,沒去挖空心思證明自己,像脫了一層皮那麼拼。但是焦豔豔這個角色是我自己削尖了腦袋爭取來的,那就要完全清零,做給別人看。演完之後反響還行,這是個非常好的正向體驗,一手好牌打好,贏是很正常的事,怎麼把一手爛牌打好,從內心裡給你增加很多信心,這個很重要。

這兩天,我在演一個戲不多的角色,總共不到20場戲,但我演得非常的投入,如果說我原來自己在能演女一號的時候,像現在這麼珍惜,那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這些年在演藝圈,我還悟出了一個道理——戲的體量、演員不一樣,影響力就不一樣,我說的很實際,一定是水漲船高。有的人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我無所謂,我演女一號的戲跟孫儷演女一號的影響力能一樣嗎?我還沒有到自己演一個女一號就能特別特別有影響力的時候,那我就去好的戲裡,哪怕演一個配角——要做到水漲船高,不要追求水落石出。

包括《姐姐》這麼火,我每一次過關、晉級,我都覺得自己賺到了。這個行業競爭太強,洗牌太快了。比如說我就在想,這個節目火了,肯定有一些原來可能沒想來的人會遺憾。因為這個行業一會兒你好一點兒,一會兒他好一點兒,有翻紅,就會對其他人就刺激。雖然這種狀況每個行業都有,但是這個行業更直觀,更加明面,所以,參加好的節目,也是一種水漲船高。

爭取與周全

對於我,別人總會說老闆娘怎麼怎麼樣,但現在最悲摧的角色就是老闆娘。因為所有的鍋都要自己背,別人不太會去吐槽老闆,就會吐槽你啊。或者還會說,你是因為老闆你才會有這些擁有,說這不是很正常嗎。其實,我是跟我先生共同創業,一點點拼下來的。我把他當成共同創業者。

之前別人問我你要是不做演員會幹什麼,我說我會做生意。這其中也許有家庭的影響,我爸爸33歲就做校長了,他知道怎麼樣去把學校的一些廠房承包出去,給學校多賺一些資金啊,他比較活絡。但我是一個有幾斤幾兩,就幹幾斤幾兩的事兒的人。在節目裡也是,我自己覺得我當不了隊長,我就不當隊長。

去年,我開始做製片人。為此我準備了五年,拍戲的同時一直在積累人脈,這個東西需要時間,一定是我準備好了,才去做,不太會完完全全靠一腔熱血,我不是那種性格。

製片人的身份,也讓我換了一個角度看這個世界,都明白了,也不困惑了。我更加能看清楚很多演員為了一個男三號,一個女四號,削尖腦袋來爭,我就想說我原來可能女二號都不願意演,都不是那麼認真演。女一號都沒有拼盡全力演,現在換了一個角度,我會覺得做演員真的應該更加努力,更加拼。原來我會覺得一個人特別想要這個東西,有點急功近利,但現在我覺得如果一個人特別想要的時候,他一定會比別人更加努力地去做好。一個人來也不想來,推推搡搡,這個戲他是演不好的,你幹嗎呢,他再紅我也不要他,就這麼簡單。

看《隱秘的角落》的演員劉琳的故事,她真的就是一點戲,配角她都去,然後全力以赴。我覺得她特別棒,說到這兒我都有點要哭,我現在特別尊重這樣的人。我特別會被那些為自己夢想不放棄的人觸動。比如說我出國的時候,買一件衣服,別人多收我錢了,我就一定會斤斤計較,但如果遇到一個特別好的司機,我就會給他很多小費,我特別尊重這種特別努力的人。

所以,當演員時我比較佛系,沒有鬥志,反而做製片人之後我會願意去爭。現在我也更有同理心,更周全——做製片人,最初你覺得這是食物鏈的頂端,但其實就是一個大家長,最多的時候我一個組裡管好幾百個人,想一想,你是不是要面面俱到?

做了製片人之後,微博上發生很大爭議的時候,我也會去道個歉,解釋一下,因為我不喜歡被誤會的感覺。如果別人跟你說了不滿,你一天不理人家,你再說什麼,其實都沒有用了,別人就覺得你不尊重他。我這個人性格就是這樣,我不能有隔夜仇,自己就睡不著。

比如說我《大碗寬面》的「拉踩」,可能我確實影響到別人家粉絲的感受,那我就要去道歉,同時我也要告訴大家我為什麼會這麼想,我說完之後你可以繼續不理解我,OK,那我也不用再多說了。    

我做製片人也是這樣,別人找我,我瞬間回復,哪怕我現在做節目,我也會說我現在錄節目,晚一點給你回,我稱之為,要靠譜。我不是那種我行我素型的人,能成為製片人,也是因為我這個性格所使然啊,操心。沒有這個性格,我也當不了製片人。

在這個節目裡面,我每天都會思考,你同時可以跟29個姐姐在演藝圈裡面打交道,它就是濃縮的精華,在這個精華裡面,我也要更多地去修正自己——當然,有時也會想,如果做演員的時候,能想到這麼多的,或許我就會對很多事情更加有把握,更加成功了。

 張萌在《姐姐》的初次舞臺公演 

女團的競爭與友誼

參加這個節目之後,我其實變得佛系一些,真的,沒有像我原來在生活當中那麼想要證明自己——小時候在班裡我要那樣舉手,要被看到,到了娛樂圈你會發現,那個小班級空間太小了,娛樂圈大家都是那個舉手的人,都是站在成功的舞臺上,去尋找更高的成功。

那天張雨綺說了一句話,她說哎呀,萌姐,你別看,演員就是演員,出來的舞臺效果可好了,咱們都不是吃素的,大家都可以的。

這個節目也可以被看做是一個濃縮的娛樂圈,它的規則,其實就是娛樂圈的規則,只不過原來大家不是在一起競爭。儘管姐姐們在節目裡都有所顧忌和收斂,但這個比賽它殘酷就殘酷在,姐姐們都想贏。

分隊時,沒有人選我,就是因為我在裡面唱跳絕對是不算好的,但這畢竟還是一個最重唱跳的比賽,她們選的人都是唱跳厲害的。大家彼此都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在我的隊裡面,一開始大家也沒有完全注意到我吧,後來那個拉票,拉進了好多姐姐們的距離,後來你知道嗎,從第二期開始,所有人都很賣力的在拉票。第三期就真的已經找不到我了,每個人都超級厲害。

大家偶爾有爭論,但爭論的也是彼此的分工,怎麼配合才能把這個舞臺表演好——一首歌就三四分鐘,七個人分,留給每個人可不就只能有個縫兒嗎?夾縫中求生存吧。 

競爭中也有那種很女孩式的友誼。我第一次公演化了一個妝,有一個姐姐過來說,萌萌,我覺得你上次那個妝好看啊,就下面貼了一溜鑽,她說我這次也準備用那個造型,就是姐姐們都會看別人,她這個馬尾挺好看,她那個什麼挺好看的,然後就會偷偷跟自己造型說,下次我也想弄一個這個。

我覺得節目裡的友誼,近看可能有些脆弱,但是長期看其實是很堅固的。近看大家畢竟還在比賽當中,比賽嘛,精力和焦點都是在我如何能夠比得更好,更有團魂,儘量不讓隊友被淘汰,當然,如果這個團隊需要淘汰一個人的話也儘量希望自己不要淘汰,所以可能還無法太多的看到大家的友情,但通過這個事兒,大家一定會交一些好朋友,畢竟我們在那個地方碰撞過,一起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過,我們的友情會在後面。

通過這個節目,我也越來越能理解什麼是女團,首先女團要很自律、很努力地訓練,大家在一個競爭環境裡面,人才會進步。我女兒很喜歡唱跳,我也想讓她以後組一個女團。

至於我們,這次就當過一把癮吧,說實話我不是特別期待成團,難道我就放下我所有的工作去成團嗎?真的會耽誤我很多後續的工作和公司的發展。但至少通過《姐姐》,大家最後可以看到,沒有一個姐姐是輕易放棄的,沒有一個姐姐是不自信的,也正因為如此,姐姐們也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相關焦點

  • 《姐學》成果驗收,在夾縫中求生存,周震南是否要步楊洋後塵
    今夏最火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落下帷幕,經過幾個月的鏖戰,7位姐姐最終成團。作為國內第一檔專門針對30+女性藝人的節目,這股風潮似乎越刮越大。姐姐們成團後第一個團隊活動就是參加湖南衛視的《姐姐的愛樂之旅》。
  • 張萌成為姐姐
    忙碌的幸運,今年集體降臨在《乘風破浪的姐姐》30位「姐姐」身上,節目之後,通告和商務紛至沓來,「姐姐」們都在連軸轉。《演員請就位2》中,張萌和王智以製片人和演員的身份相見。10月底,張萌又和白冰、金莎在《王牌對王牌6》同框。離開節目後,張萌和其他姐姐都在保持聯絡,「黃聖依還約我去跟她去海南度假呢,鄭希怡、孟佳我們也在約,但大家其實會很忙,一直說約,就是沒有時間。」
  • 身為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夾縫中求生存,很無奈的擁有4個噩夢
    身為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夾縫中求生存,很無奈的擁有4個噩夢 如果問戰國七雄中,哪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最為尷尬,我想很多人都會毫無異議的回答,韓國。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隱形王者—張萌
    從節目裡也能看出來失敗對張萌來說完全不是負擔,那次整個沒人選張萌每次都站起來,每次都被剩下還樂呵呵的,而且能看出來不是強顏歡笑。這種韌勁和鬆弛感真的太神奇了。第一期她主動上去打招呼,遊刃有餘地跟其他的姐姐們親切寒暄。一番話說完感覺寧靜有點茫然,完全不知道她是誰。她特別大方的來了句:我張萌。代入自己想了一下,張萌真的respect!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隱形王者—張萌
    從節目裡也能看出來失敗對張萌來說完全不是負擔,那次整個沒人選張萌每次都站起來,每次都被剩下還樂呵呵的,而且能看出來不是強顏歡笑。這種韌勁和鬆弛感真的太神奇了。 從節目一開始,張萌就說自己是「認識人去的」。第一期她主動上去打招呼,遊刃有餘地跟其他的姐姐們親切寒暄。一番話說完感覺寧靜有點茫然,完全不知道她是誰。她特別大方的來了句:我張萌。代入自己想了一下,張萌真的respect!
  • 《小偷家族》夾縫中求生存的六個人,真情難以掩飾
    導演以底層家庭為背景,以敘事的方式展示了一群夾縫求生存的人,在原有家庭裡的不幸,陰錯陽差地走到了一起,構建了一個假想式溫暖的家庭,折射出了現實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百態。據說這個劇本,導演是通過報紙上的一條社會新聞改編而成的,影片詳細展現了小偷家族互相取暖和原生家庭支離破碎的原因,通過現實和理想的對比,來表達了一種無奈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探索。
  • 李小璐求上《乘風破浪的姐姐》被拒?發視頻跳女團舞,貼紙暗示
    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從籌備初期,便已預定爆款。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更何況30位年齡不一的女明星濟濟一堂,可是一出真正的「爆炸大戲」。寧靜果然還是那個直爽到令人頭疼的寧靜,張雨綺果然還是那麼的大大咧咧,只是意外被人發現居然是個有著粉紅少女心的傻白甜;鍾麗緹依然還是很少女很嬌嗲,還有老闆娘上身儼然進了人才市場的張萌……而作為發起人的黃曉明,果然像傳聞中的一樣「卑微」,在姐姐們中間夾縫生存。
  • 張萌這樣的姐姐,是娛樂圈的稀缺品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被淘汰後,她「趁熱」參加了靠嘴吃飯的《脫口秀大會》。她自嘲說,參加《姐姐》的目的,就是為了「多個姐姐多條路」。虎撲用戶最恨給男人戴綠帽的女人,連帶演過類似角色的女演員都「恨屋及烏」。只有張萌是個異數,她用一雙AJ球鞋就收服了虎撲用戶。據說,她在虎撲直播的時候,有人留言被「綠了」求安慰,沒想到張萌送了他一雙價值六千多的絲綢扣碎AJ球鞋。
  • 李小璐求上《乘風破浪的姐姐》被拒?發視頻跳女團舞瘋狂暗示
    《乘風破浪的姐姐》從籌備初期,便已預定爆款。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更何況30位年齡不一的女明星濟濟一堂,可是一出真正的「爆炸大戲」。儘管節目初衷是讓姐姐們比拼實力,一路過關斬將後,看誰能乘風破浪組成女團出道揚帆遠航。但是誰又是真正想看姐姐們成團的呢?
  • 夾縫中生存的「川普」會徹底消失嗎
    若是說不來四川話的人,就連「火門」都摸不到,更不要說還要進行「二次轉換」這種打腦殼的操作。在四川的茶鋪裡面總能聽到各種有趣的四川方言(圖片源自網絡)那麼川普這種在夾縫中艱難求生存的語言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如果走在四川的街頭,你會發現四川人說四川方言是常態。
  • 《乘風破浪的姐姐》海豚音公主張萌被淘汰,網友:老闆娘要復活啊
    十年以後,我們看到的張萌變成了令人痛恨的「小三」。張萌這些年基本就承包了國產電視劇裡面的鬧騰「小三」,每個角色都亮點不斷,都能讓你恨得牙痒痒。娛樂圈裡面的女明星基本都不願意接「小三」的角色, 之前大火的《我的前半生》扮演小三凌玲的女演員吳越,被一些觀眾從戲裡罵到了戲外,微博都是罵她的,心理比較強大的可能可以慢慢消化,要是遇到內心比較脆弱的,真的非常容易抑鬱。
  • 成毅因避嫌掉粉:夾縫中求生存是演員脫離角色後的必備技能
    全網都在說他失去了男人該有的風度。太自私、太小氣,沒有格局、沒有情商,甚至有人上升了人品。真的是開創了網絡時代什麼都沒有做,但是卻招黑的男演員先例。但是生活中他是成毅,他要服從與考慮的事情也許更多。我們既然無法知曉,那麼也就自我抽離吧。如果以後看到他演的其他劇,喜歡就看,不喜歡就換。畢竟他不是唯一的選擇。
  •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萌道歉,引發各位姐姐圍觀評論!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次公演舞臺的時候,張萌所在的《艾瑞巴迪》組對戰《大碗寬面》組,但是在表演完之後,她的拉票行為讓很多網友看了之後覺得她很low,主要是大家覺得張萌的拉票非常有拉踩的行為,所以才有了張萌發視頻道歉,而各位姐姐也圍觀回應這件事情了。
  • 《姐姐》也有合約?張萌寧靜強烈要求退賽,看了理由:都是狠人
    《姐姐》也有合約?張萌寧靜強烈要求退賽,看了理由:都是狠人說到現在的綜藝可以說是層出不窮了,就在近期一個十分讓大家關注的綜藝開播了,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綜藝在開始官宣選人的時候就引起網友的熱議。
  • 湖南衛視818晚會收視奪冠,鏡頭被噴何炅缺席,而她在夾縫中生存
    只可惜百密一疏,一些小小的失誤仍然被眼尖的網友發掘,一時間因為鏡頭角度的問題、錢楓胖了的問題深受嘲諷,更慘的是她,居然被指要在夾縫中生存。,其實很多觀眾在一開始就感覺不適應了,但是也可以將這樣的鏡頭處理方式理解為:為了令姐姐們身材顯得更加修長,但是很明顯的是觀眾完全沒有get到晚會的良苦用心,當看到姐姐們起舞的時候短裙裙擺飄飄揚揚即將有曝光的危險時,很多觀眾都留言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 「道歉大師」張萌:只要道歉夠多,熱搜就全是我的
    《乘風破浪的姐姐》真是一個神奇的綜藝!在節目中,黃曉明從「明學」霸道總裁成功進化為「端水藝術家」;張萌也從一個圈內人人追捧的製片人,「淪落」為一名成功的「道歉大師」。張萌前面幾次道歉,是實實在在收割了一波好感的。例如她在節目中拉踩「大碗寬面」組,說「她們也要感謝我們,幫她們熱場......」
  • 尼泊爾夾縫中生存,終於硬氣一回,或再也不怕被吞併了
    印度是農業大國,又是人口大國,雖然說科技發展稍顯遜色,但是軍事上每年的軍費投入都要超過600億美元,還有130萬的軍人在崗,沒武器不要緊,拿著錢買啊!這些年印度在軍事方面可沒閒著,仗著逐漸膨脹的軍事力量,難免有點飄飄然了。這對於印度周邊的小國來說,不得不心驚膽戰。
  • 夾縫中生存的韓國,憑什麼活成了戰國七雄?
    在《史記索隱》中有記載:「六國者,韓、魏、趙、燕、楚、齊是也。與秦為七國,又六國與宋、衛、中山為九國。其三國蓋微,又前亡。」可見這六國指的就是韓、魏、趙、燕、楚、齊。所以韓國雖然存在感不高,但確實從漢以來就是戰國七雄之一。
  • 姐姐們也有求生欲!張萌在線道歉求原諒,只怪節目裡太真實
    黃曉明說,姐姐們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一個加分項,這句話不無道理但也不是全對。隨著節目播出有的姐姐圈粉無數,卻也有一些姐姐因為節目中的表現被罵得體無完膚,尤其是黃聖依、劉芸和張萌都是被罵的重災區。在最近更新的第一次公演舞臺上,姐姐張萌又因為過分耿直的性格和大嗓門給自己招了一波赫。看過節目的都知道,姐姐們的公演是兩個團battle,張萌所在的《艾瑞巴迪》組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舞臺完成度上都遠遠不如對手,可以說戰敗基本就是定局。所以在拉票環節姐姐們幾乎是用盡了渾身解數,尤其是張萌拉票最為賣力。
  • 張萌 演員 乘風破浪的姐姐
    畢業與澳大利亞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2020年中旬大量關注度於《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眾對張萌的了解可能都來自於電視劇裡的「壞」角色,而《乘風破浪的姐姐》一綜藝讓大眾了解到了更加「真實」的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