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基礎教程,你還不會用單反,就不怪我了

2021-02-07 單反攝影技巧

一、曝光篇:

光圈、快門速度、ISO這些是幹嘛的?如何控制曝光參數?

光圈是控制進光量的,格式是F 1/2.8,F 1/8這樣子。數字越小,進光量越大,畫面越亮。進光量的多少跟光圈數值的平方成反比,比如F4的進光量是F8的4倍。

因為在攝影中,每增加一檔的曝光,進光量增加一倍,所以標準的光圈分檔是:

F1.4,F2,F2.8,F4,F5.6,F8,F11,F16

兩兩各相差一檔,最左邊是最大光圈。

光圈除了影響進光量以外,還會影響景深。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淺,也就是畫面中清晰的部分就越淺,背景虛化就越厲害。我們經常看到網上的背景虛掉,主體清晰的照片,就是用大光圈拍攝的。

一般來說,拍人像、靜物我們多用大光圈,獲得突出主體的效果。而拍風景則用比較小的光圈,比如F8,從而讓照片的各個部分都是清楚的。而且一般鏡頭在最大光圈數值的兩倍到三倍的位置達到最佳光圈,銳度最高,畫面最清晰。比如18-55/3.5-5.6鏡頭一般在F8-F11左右拍出來是最清楚的


快門是控制曝光時間的,格式是1/2000s,1/50s, 0.5s這樣子,第一個曝光時間最短,最後一個最長,快門時間增加一倍,進光量也增加一倍,標準的快門分檔是:

1/4000s,1/2000s,1/1000s,1/500s,1/250s,1/120s,1/60s,1/30s,1/15s,1/8s,1/4s,0.5s,1s,2s,4s,8s,15s,30s,60s

最左邊是最小快門

快門速度越快,捕捉的瞬間就越短。那麼被攝主體在這段很短的時間內的運動就越少,同時拿相機的人的抖動也就越難被記錄下來。攝影界有所謂的安全快門,就是說一般只要快門速度高於這個值畫面就不會糊。這個值是等效焦距的倒數,比如d5100上鏡頭焦距調到35mm,等效焦距52mm,那麼安全快門的值就是1/50s,比這個值再高,比如1/30s,就很容易會糊掉了。如果相機或鏡頭有防抖功能,那麼還可以再降2-5檔不等。比如55-200VR鏡頭的防抖差不多是4檔,那麼在200mm焦距時,等效焦距是300mm,不開防抖安全快門是1/250s,這個快門速度在室內或晚上一般拍出來都會太暗。但是如果開鏡頭防抖,就能夠降4檔到1/15s,這個快門速度就可以滿足大部分暗光拍攝的需要了。

如果是拍小孩,因為小孩總是在動,所以快門往往要降到1/1000s以下才能拍到不糊的小孩。如果是高速運動,比如跨欄,或者要拍水滴濺起來的感覺,快門速度要降到1/8000s。

也有的時候會用到慢速快門,比如要拍瀑布,或者拍雲彩,或者拍夜晚的車燈,為了拍出夢幻的感覺,可以將快門調到30s左右來拍攝,那麼這30s裡面的運動都被疊加在一起。如下圖:

ISO是感光度。感光度越高在同樣的光圈和快門設置下,拍出來的畫面也越亮。但是ISO越高,特別是超過一定範圍後,成像的質量往往會變差,畫面上會出現很多白色的噪點。大部分APS-C畫幅的單反的ISO最好設置在800以下,好一點的像nex微單可以設到1600都還不錯,差一點的比如600d可能只能到400。ISO分檔:

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

光圈提高一檔,跟快門提高一檔,跟iso提高一檔的效果是一樣的。所以同一場景F2,1/60s,ISO100的明亮程度跟F8(光圈降低4檔),1/30s(快門提高1檔),ISO800(ISO提高3檔)畫面的明亮程度應該是一樣的。區別是前者光圈更大,所以景深更淺,背景更虛化;前者快門更快,所以畫麵糊掉的可能性更小;前者ISO更低,所以畫面更乾淨。

那麼實際拍攝中如何設置曝光參數呢。一般來說,我們首先根據所需要的景深確定光圈,如果是拍人像和靜物,一般用最大光圈,比如F1.8,如果是風景,就調到中等光圈比如F8,然後再將快門速度調到安全快門,比如如果是35mm那麼等效就是50mm,那麼快門就是1/50,再把ISO調到最低如ISO100。如果此時畫面太亮,那麼可以把快門速度再降低到1/120。如果此時畫面太暗,則可以把ISO再調高到ISO400或者ISO800。

一般來說,普通拍攝在白天陽光好的時候,拍人像一般是大光圈(F1.8),低ISO(ISO100),中速快門(1/500s),拍風景是小光圈(F8),低ISO(ISO100),安全快門(1/30s)。室內拍靜物或半身像則是大光圈(F1.8),低ISO(ISO100),安全快門(1/30s)。夜景則是大光圈(F1.8),高ISO(ISO1600),安全快門(1/30s)。

如果要省事一點,那麼拍風景可以把模式轉盤調到P檔,只要把ISO調低即可。拍人像靜物可以用光圈優先模式(A檔)把光圈調到最大,然後其他的靠自動設置。拍運動場景則用快門優先模式(S檔),把快門調到最快,其他的自動設置。這樣起碼可以比自動模式拍的好很多,而因為入門相機沒有足夠的撥輪,相比手動模式(M檔)只需要一個撥輪,設定參數會快很多

此外,現在很多相機有了HDR的功能,原理是通過合成曝光更亮和更暗的畫面來使得畫面中亮的地方不會太亮,暗的地方不會太暗,這樣就解決了一幅畫面中同時有特別亮和特別暗的部分照顧了一個沒辦法照顧另一個的問題,大家可以嘗試下。

二、色彩篇:

巧用白平衡和色溫設置

相機裡面都有白平衡設置,有的甚至有色溫K值設定。色溫值設置越低,則白平衡補償後實際色溫越高,拍出來就越偏藍,感覺越冷。相反就偏黃,偏暖。一般拍雪景,雪山,多用低K值設定(如2500k)。拍夕陽,秋景則多用高K值設定(如7000k)。

入門相機沒有色溫K值設置的功能的話,可以用陰天、陰影來替代高K值設定,用白熾燈模式來提到低K值設定。

高色溫和低色溫的示意如下圖:

畫面低色溫,或者機身高k值設定

畫面高色溫,或者機身低k值設定

要獲得更漂亮的色彩,強烈推薦大家用lightroom這款軟體進行後期色彩處理。這款軟體用起來比photoshop要簡單很多,又提供了豐富的色彩調整功能,同時也有預設的色彩調整方案(網上有更多的可以下載)可以一鍵自動調整,調整出來的畫質要比光影魔術手和美圖秀秀之流好看很多。

給大家看一些前幾天我用Lightroom快速調整的幾張照片:(兩張一組,分別為調整前、調整後)



三、一些拍攝技巧

找一個有人物有風景的畫面,嘗試用不同焦距和不同光圈拍攝,來體會焦距改變帶來的透視關係的改變(比如同樣是拍全身人像,用200mm要比50mm退後很多,透視關係就變了)和光圈改變帶來的景深的改變。

用lightroom多嘗試不同的色彩調整的不同風格。

拍人像除了用大光圈標準鏡頭(50/1.8這樣的鏡頭)以外,也試試看用長焦端離遠了拍,人物和背景會被壓縮在一起,有一種超然世外的感覺。

拍風景也是同樣可以多試試長焦端。如果焦距不夠,可以拍完了以後只裁剪畫面中的一小部分,跟用長焦鏡頭拍的效果是一樣的。現在相機像素都很高,但是傳到網上一般也就幾百的解析度,所以不用怕裁剪。

在街上拍別人的時候,直接拿相機對著別人拍可能會引起反感,這時候可以嘗試把翻轉屏翻上來屏幕朝上,用翻轉屏取景,這時候別人就會以為你在看相機上的照片,不會意識到你在拍他。用這種方法拍人文紀實(有人物有環境)照片,可以用廣角端儘管靠近被攝人物來獲得有張力的視角。

光線很重要,黑天前兩個小時左右的陽光是最漂亮的,可以在這個時候在室外找個風景漂亮的地方拍人像,多試試看順光、逆光、測光的效果。這個時候也很適合去咖啡廳找個朝西的窗戶坐下來,利用溫柔的陽光和咖啡廳內部的裝飾和擺件用大光圈鏡頭拍一些好看的糖水半身人像和靜物

不要忙著升級相機和鏡頭。如果玩膩了手上的器材,你應該優先考慮購買三腳架、濾光鏡和閃光燈。三腳架可以用來長時間曝光來拍風景和夜景,偏振濾光鏡可以用來消除反光使得水面更純淨,,外置閃光燈可以把光打到人物或靜物的側面和背面。

相機到四五千塊的APS-C畫幅的水平,再花個兩千塊左右配一個變焦鏡頭和一個定焦大光圈鏡頭,就很夠了。再升級相機和鏡頭,好幾千塊錢砸進去,往往畫質只提高了傳到網上去根本看不出的那麼一點,便攜性卻反而下降很多。

最後祝大家買了相機都能帶著它多走、多看、多拍,發揮它的價值。

相關焦點

  • 谷歌讓手機拍照逆天 看完我想快點賣掉我的單反
    因為按下拍照按鈕後,你必須穩定手機,等待Cortex Camera曝光完畢顯示「Processing」才算拍攝成功,通常30幀畫面就需要等待數秒甚至十幾秒才能拍攝完。對於極端情況來說,你只能用這樣的短時間手持來實現畫質的稍稍改變。稍後再嘗試100張的效果。
  • 旅行出遊,你是帶笨重的單反設備還是直接用手機拍照片?
    這個問題可以簡化為,旅行的時候,你會不會帶上單反設備? 為什麼呢,因為手機肯定帶上的,誰會沒有一個手機啊。 不帶單反的是什麼人呢?
  • 粘液怪、美隊奇行種……看完這篇我知道萬聖節該怎麼打扮了
    當你看見眼神炙熱的傑弗瑞·考姆斯,將手中的螢光色液體注入希爾教授的腦袋。而身首分離的希爾教授,給自己安上醫學解剖模型,走在醫院裡還不小心撞掉了耳朵。當他拿著自己的腦袋,眉飛色舞、哧溜哧溜地舔舐著手術臺上巴巴拉身體,宣稱自己得到了人生中最好的一刻。
  • 日本東京塔最佳拍攝位置大揭秘,看完這篇拿著相機出發吧
    車水馬龍的日系街景牌,一個你印象中的日本城市和東京塔的全景照片輕鬆get。拍照那天還偶遇橋下的超級瑪麗車隊,瞬間打破次元壁,滿滿的二次元即視感,實在太日本啦!日本東京塔最佳拍攝位置大揭秘,看完這篇拿著相機出發吧!
  • 技巧 | 單反拍照,不喜歡P檔、各種自動模式,那你就看這篇!
    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不喜歡P檔、微距、人像、運動模式,那麼下面的單反參數設置小技巧你不能錯過,真的非常實用,快來學習一下!
  • 2020年了,微單還不如單反麼?
    —— —— —— Hello,大家好,我是ET。這裡是相機筆記2020年的第39篇文章。今年是2020年,你在選購相機的時候還會糾結微單、單反誰更好麼?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下,為什麼存在「微單不如單反」的說法。
  • 【器材】單反毀一生,攝影窮三代,看完驚呆了!
    都說單反毀一生,攝影窮三代!看看單反是怎樣毀掉一生的吧,看完後估計有部分朋友會遠離單反了!攝影究竟要燒多少錢?細數一下:第一階段:入門最初想法很單純,你想買一臺好相機,原因可能是寶寶降臨,或者要外出旅遊。你對器材不甚了解,於是去找身邊的攝影大師,求他給指條明路。
  • 看完趙露思的《我喜歡你》,整理完激動的心情,我寫下這篇文章
    這段時間筆者正在追一部劇叫《我喜歡你》,估計很多人已經在看了,而且當初追這部劇的時候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趙露思。因為說實話論人氣趙露思還沒有到能夠一個人挑起女一號的膽子,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我喜歡你》這部電視劇一下子就火了起來。
  • 現在也不晚,看完這篇今年暴富.
    過完年的大家是不是都hin開心呀!壓歲錢都拿了沒!?肚子上的肉多了沒!?(姨母笑)看完這篇真的也許會暴富!因為整篇都是喜氣洋洋的紅色噢!肯定聽了n多趣事八卦啥的,畢竟生活永遠比電視劇精彩,有些情節編劇都不敢這麼寫~你們給我留言#過年串門聽到有意思的故事#,我晚上一邊吃零食一邊看,有意思的我po上來給大家一起看哈哈哈!
  • 看完這篇文章你恐怕就不會去看《神奇女俠1984》了
    ·加朵的死忠顏粉,如果你不是對英雄電影照單全收,但凡你有其他方式打發時間,那麼我奉勸你就不要去看這部電影了。看完這篇文你恐怕就不會去看《神奇女俠1984》了文/小Tea  如果你不是蓋爾·加朵的死忠顏粉
  • 對鏡頭不了解?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簡直一頭霧水,所以今天我決定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把這些讓人看了頭疼的縮寫符號都整理在這篇文章裡,也希望這篇文章能被你整理到收藏夾裡。  眾所周知,攝影行業中有許多鏡頭廠商,不同的廠商都有自己的一套鏡頭命名規則,不過歸納起來,標準的鏡頭名稱大致都可以分為四個部分:鏡頭類別,焦距參數,光圈參數,特殊技術。
  • 攝影技巧 理論篇 如何不上當?二手單反器材購買指南:相機篇
    關注後閱讀超過4500篇攝影中文教程與PS後期教程!並免費領取500G+攝影視頻教程!  相信許多剛開始接觸攝影的朋友,多少會考慮二手相機、鏡頭,主要是價格因素,一來全新的攝影器材實在太貴了,二來許多二手相機、鏡頭成色還算不錯,玩家使用與保存都還算小心。所以選購二手器材的玩家在市場上還仍算是一群為數不少的消費者。
  • 看完這篇,你就做好了拍極光的全部準備!
    只要衣服足夠防風就不會太冷。衣褲:我個人的穿法是最外層衝鋒衣防風防水,中間保溫層羽絨服,再加貼身的速幹保暖內衣,然後根據實際溫度切換羽絨服厚度,或者用羽絨服+抓絨作為中間的保溫層。鞋襪:我穿的是正常GORETEX襪套的登山鞋,搭配美利奴羊毛的襪子+羊皮鞋墊很多毛的那種。手套帽子:這兩個也是必須!
  • 死貴的樂高娃不愛?看完這篇你再試試!
    小月齡的時候,家裡的長輩,也曾覺得,小馬現在也不會搭樂高,買這個做什麼呢?看你們大人玩得很開心。可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我們玩得很開心,很投入,很專注的時候,我們的狀態,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磁場,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關注度。我們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在觀察我們,他觀察到了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他可以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
  • 對鏡頭還不了解?看了這篇你就全都懂了
    簡直一頭霧水,所以今天我決定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把這些讓人看了頭疼的縮寫符號都整理在這篇文章裡,也希望這篇文章能被你整理到收藏夾裡。這類鏡頭前端有紅色裝飾環,也就是把妹必備的「紅圈頭」。由佳能內部特別批准的具有優良光學性能的高端鏡頭,特殊鏡片(見下文)用料足,滿滿的誠意只為掏空你的錢包特殊鏡片:
  • 佳能單眼相機如何搭配鏡頭,看完這篇就都明白了,不要踩坑了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質量的提高,單眼相機不再是攝影專業人士才能擁有的了。數碼單反已經落入平常人家,單眼相機的優點就是可以更換各種鏡頭。但問題來了,當我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款佳能單眼相機後,如何去選配鏡頭呢?這裡根據一哥的攝影經驗給大家進行搭配推薦。下文用到的鏡頭參與可在鏡頭參數一文了解。一,廣角變焦廣角變焦的鏡頭選擇有如下4款。
  • 攝影器材 理論篇 買單反還是單電微單 選擇之前你需要知道的
    另一派力挺單電相機的,則認為單反固然專業,但如今單電也絲毫不弱,並且,與其買一臺入門單反,不如買一臺輕便小巧的單電。不僅輕鬆,同時很多單電同樣是可換鏡頭。最後一部分人會認為只要根據預算價格,推薦一個差不多的就行了。
  • 用普通單反拍出專業的照片
    拍出好照片的關鍵不在於相機,而在於你的觀察方法和技巧運用。我們將會告訴你如何把手中的器材發揮到最大限度。世界頂尖攝影師能用任何相機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專業攝影師們之所以需要頂級專業數位相機,是因為他們的每日衣食全仰仗於手中的相機。但對普通人而言,戰鬥機式的自動對焦系統、機關槍似的連拍速度、坦克車一樣堅固的機身設計並不能成為照片的品質保障。
  • 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來看看攝影師這一年都用了啥!
    前兩天與大夥簡單的分享了一下我的出行EDC中都有啥,沒想到只曬了一張圖,就引發了大量圍觀問連接的,所以在這篇文章中,不僅會挨個曬出今年我入手的攝影周邊,也會留下這些好物的商品名稱,讓大夥看完文章也能幹貨滿滿。每個攝影師心中的命根子
  • 看完這篇文章,所有的《我不是藥神》的影評都不用看了
    當你還在為你應該如何寫影評頭痛的時候,自媒體的文章類型已經突破百餘種。一個電影究竟能寫出多少篇影評呢?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烏鴉電影為《我不是藥神》寫的介紹型影評是《不知怎麼過得審!這部國產電影值得全民自來水!霸屏朋友圈!》這篇主要講了一下梗概,沒有全部劇透,剩下的就是對這部電影的介紹以及一個簡要的說明,還有自己的基本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