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陳哲藝 :我喜歡跟愛電影的人合作

2021-02-21 導演幫

要說今年平遙國際電影展的爆款電影,當屬《熱帶雨》。算上媒體場,一共放了三場,一票難求。最終費穆榮譽·最佳影片大獎、費穆榮譽·最佳女演員、迷影選擇榮譽三項大獎證明《熱帶雨》不負眾人期待。

陳哲藝,這位來自新加坡的導演,處女作《爸媽不在家》就獲得了第66屆坎城電影節「金攝影機獎「,成為新加坡影史第一人。

 

陳哲藝在平遙國際電影展上獲獎

 

同年,在第50屆臺北金馬影展上,《爸媽不在家》從《一代宗師》、《毒戰》、《郊遊》、《天註定》的海峽兩岸三面「圍剿」下突出重圍,從侯孝賢手中接過最佳劇情片的獎盃,此外還獲得了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新導演總共四項大獎。

 

被《綜藝》雜誌評為「2013年最值得關注的10位導演」之一。那一年的陳哲藝風頭無兩,大有扛起新加坡電影、乃至亞洲電影未來大旗的勢頭。

 

今年他的新作入圍了平遙國際電影展的「臥虎單元」,《熱帶雨》與《爸媽不在家》一樣,再次將鏡頭對準了新加坡的普通家庭,通過馬來西亞女教師阿玲的視角展開。

 

楊雁雁

 

本片是導演陳哲藝、女主楊雁雁與男主許家樂繼《爸媽不在家》之後的第二次合作,這一次,楊雁雁與許家樂不再是母子,發生了一段師生間的禁忌之戀。

 

楊雁雁在《熱帶雨》中飾演的阿玲,與《爸媽不在家》中飾演的母親,在角色設置上都有著極大不同。在拍攝《爸媽不在家》是,楊雁雁身懷六個月身孕,片中懷孕母親形象是楊雁雁的真實狀態,片末出現的楊雁雁生小孩的畫面,還是陳哲藝拿著機器去產房拍的。

 

在《熱帶雨》中,阿玲與丈夫努力多年依然無法懷孕,夫妻關係漸漸走向分崩離析。身為中文老師的阿玲與班上的學生郭偉倫(許家樂飾演)產生了感情。最終幾經波折,阿玲重新找回了自己。

 

距離上一部《爸媽不在家》過去了6年的時間,陳哲藝再次選擇描寫事業女性在新加坡社會裡的境遇,以及女性在社會中身份認同的課題。

 

筆者在平遙國際電影展期間,與導演陳哲藝、女主角楊雁雁聊了聊《熱帶雨》背後的故事。

 

其實,對於一個處女作很成功的導演來說,6年的空白期有些長。
實際上,陳哲藝在這6年間做了很多事情。2014年,他與黃文鴻成立了「長景路工作室」,幫助海峽兩岸以及東南亞的青年導演製作電影。工作室剛成立的時候,編制只有三個人,陳哲藝不想把公司的工作做太大,他希望資金以不幹預創作為前提,維持創作的純粹。「長景路工作室」目前已經製作了《再見,在也不見》,以及他學姐的處女作《大笨象》,後者在聖丹斯電影節上獲得世界電影單元劇情片編劇獎。期間他又用3年時間打磨《熱帶雨》的劇本。在談及這6年時光,陳哲藝說,他成長了,不管是作為導演、電影人,還是生活層面,都成長了。現在他已經升級成了一個「奶爸」,經常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曬娃。拍《爸媽不在家》的時候,他28歲,現在他已經35歲了。剛剛慶祝了結婚10周年,人生閱歷的積累,婚姻、生活、家庭的歷練使得他更加成熟。

陳哲藝的電影很私人,在《爸媽不在家》裡女傭和孩子的故事,映射的是他自己小時候與菲傭之間的關係;《熱帶雨》中的「求子」也是源於陳哲藝與太太當初的「求子」經歷。

 

陳哲藝

 

他原本寫的是女主角阿玲的故事,在創作過場中就將他自己生活中的東西融合到了劇本中,他說他的電影有很多他自己的個人情感和人生經驗。

 

談到創作《熱帶雨》的初衷,陳哲藝一直想寫一個關於女人經歷了婚姻,然後到了40歲,開始遭遇各種危機,不管是家庭,還是事業都碰到了瓶頸。陳哲藝說,他對於這樣的角色是著迷的,在寫阿玲的時候,在了解、在摸索阿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楊雁雁說,阿玲這個角色對她是很大的挑戰。首先是從造型上,與前作比起來。從《爸媽不在家》的短髮,變成長發,製作組在造型上花了很長時間,片中的長髮實際上是假髮,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

 

其次是在性格上,《熱帶雨》中的她,淪為一個四處看眼色的「受氣包」。在學校,她的中文課不受重視;回到家,遭遇丈夫的冷暴力,乃至出軌;而在《爸媽不在家》中,她是性格火爆的 「實權派」。

 

楊雁雁說自己的性格更傾向於《爸媽不在家》裡的媽媽,在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她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幫著阿玲哭一場,在她眼中,阿玲這個角色什麼事都會壓在自己身上。

 

她還說即便遇到很多挫折,阿玲還能溫柔待人,去關心別人,她很佩服阿玲,因為楊雁雁本人做不到。

 

《熱帶雨》中有很多場雨戲,每當阿玲情緒發生波動的時候都會下雨,她在小姑子家被奚落沒孩子的時候、被告知受孕失敗的時候、撞見丈夫外遇的時候、與學生郭偉倫「分手」的時候。

 

陳哲藝談到,片中的雨契合主人公阿玲的心境。影片倒數第二個鏡頭,阿玲與丈夫離婚後,回到了馬來西亞。在家裡,她與母親晾床單,兩人把水擠出來。這時擠出來的水,就代表生活中的包袱,把水擠出後,太陽就出來了。

 

這象徵著阿玲的自我覺醒,楊雁雁補充道。在影片的第一個雨景,阿玲正在開車,不管雨刷怎麼刷,還是看不清前方的路,這時阿玲就已經身處迷霧裡面。

 

說到影片中的雨,在拍攝的過程中,給陳哲藝帶來了不少麻煩。他原計劃用CG來實現雨,但後來覺得CG不適合這部現實主義影片,後來就改用現場操作。新加坡的供水系統,實際上是從馬來西亞買水後進行處理,水非常貴。

 

 

陳哲藝一開始花了一年半在新加坡海選符合條件的16歲男孩,看過幾百個孩子都不滿意。偶然間他在instagram上看到了許家樂的近照,試戲之後還是覺得許家樂更合適。

 

片中有一場長拳比賽,其實許家樂從7歲開始就開始習武,只不過在拍《熱帶雨》之前有好久沒練了,陳哲藝就找了位武術老師,花了一年的時間重新訓練家樂。

 

在確定了家樂之後,陳哲藝不想用楊雁雁。因為二人之前角色的關係是母子,再演《熱帶雨》會很奇怪,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女演員,才把劇本給了楊雁雁。

 

片中有一場尺度比較大的戲,據導演講已經被刪了1分鐘。那場戲用了半天時間,一共拍了五六遍。陳哲藝對於許家樂的表現很滿意,他說,不確定新加坡能不能找到另外一個17歲男生來演。

 

陳哲藝還笑說,家樂經常問他,為什麼整天拍這些沒人看的電影;還直截了當地告訴陳哲藝,拍他的電影,並不覺得驕傲。不過聽導演講,許家樂有了想當演員的意願。

 

正因為連著兩部電影的主角都是同一位少年,讓人不得不懷疑導演拍一個「新加坡少年時代」三部曲。在被問及這個問題的時候,導演回答拍三部曲也是有可能的,拍《爸媽不在家》的時候,許家樂11歲;拍《熱帶雨》的時候,許家樂17歲。如果再跨域6年的話,許家樂就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

 

如果真要拍,還挺讓人期待的。

陳哲藝說,跟他合作的公司,或者會投資他電影的公司,都是愛電影的人。從《爸媽不在家》開始,所有的出品方、出品人,都是愛電影的人(《熱帶雨》中有來自中國的出品方赤角)。他覺得愛電影很重要。

 

他無法跟一個不愛電影的資方合作,因為他們根本不關心他想做的東西。合作,當然是一個具有交易性質的行為,但是他還是希望大家一起完成一個好作品。

 

現在陳哲藝除了是一個導演外,還是一個監製。他希望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幫助青年導演,不管是找資源,還是找錢,因為很多青年導演對於預算,或是執行層面是沒有概念的。誰去幫你找錢,誰去幫你把項目做起來同樣是很重要的事。

 

陳哲藝在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希望自己的長景路工作室可以每年固定拍攝兩部作品,持續地幫助行導演的創作,同時也可以回收成本,以便資助下一個項目。

 

當被問到自己是什麼類型導演的時候,陳哲藝說自己是一個很關心人的導演。哪怕他會去拍一個科幻片,或是其他類型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他一直以來關注的重點。

 

他對於現在的超級英雄電影不感興趣,因為他不愛看漫畫。他接著又說,如果找他拍「007」,他肯定去拍。

 

在採訪的過程中,陳哲藝侃侃而談,溫柔而謙遜。他對於自己的目標很清晰,可以感受到他對於電影發自內心的愛。

 

李安是這麼評價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爸媽不在家》勝在清新、不做作、很純、很感人,是大師沒法比的」。

 

今年的評審團如此評價《熱帶雨》,「一部細膩、冷靜、克制的影片。它帶領我們進入一段生活,精練地展現了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與情感悸動,具有穿越地域限制和文化隔閡的內核。」

 

真誠不做作,細膩不失克制,這兩句話正是陳哲藝電影的最佳註解。

 

希望陳哲藝的下部作品,不要讓我們再等6年了。

相關焦點

  • 專訪陳哲藝 :我喜歡跟愛電影的人合作 | 深鮮企劃·直擊平遙
    距離上一部《爸媽不在家》過去了6年的時間,陳哲藝再次選擇描寫事業女性在新加坡社會裡的境遇,以及女性在社會中身份認同的課題。 筆者在平遙國際電影展期間,與導演陳哲藝、女主角楊雁雁聊了聊《熱帶雨》背後的故事。  其實,對於一個處女作很成功的導演來說,6年的空白期有些長。
  • 陳哲藝專訪丨35歲的他,為亞洲新電影代言
    Unica前言:第66屆坎城電影節金攝影機獎;第60屆坎城主競賽單元短片特別榮譽獎;
  • 陳哲藝:我的電影裡面都是真的
    「在寫劇本時,我通常都是有頭有尾的,中間有幾場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知道這場戲一定是屬於這部電影的,我先會把他寫出來,而且寫的很細,但其實還沒有把他和其他戲完全接上。」 「我的電影中很注重細節,大家可能在意比較大的輪廓或劇情,而我關注的都是細節,所以我的電影劇本裡面很多細節,比如轉身啊,情緒上的節拍,都是在劇本裡已經寫到的,不是前期在準備的時候才發出的討論,這部電影我們主要去呈現什麼。例如第一次在課室裡面吃榴槤的對看鏡頭,在劇本裡寫的就很清楚。」
  • 專訪陳哲藝&楊雁雁:創作過程非常痛苦,雨過之後終會天晴
    陳哲藝:這部影片其實有挺多的留白的。你看到的不僅是笑容的「笑」還是幫助的「幫」,他都有自己的意思,你看到這家人所有的人他們都需要幫忙,所有人在心靈上、工作上或者學業方面的需要幫忙,人與人之間需要的就是這個東西。
  • 獨家對話陳哲藝(上):華語電影越來越保守,我很懷念膠片時代
    陳哲藝近期並不希望有媒體打擾,能夠撥冗參加我們的交流會確實令我們很驚喜和振奮。當天。有數百名觀影團的影迷參與,陳哲藝和我們暢談了兩個多小時,從初去坎城的緊張,到幾部長片和短片的創作,再到給青年電影人的建議,可以說是乾貨滿滿,甚至我們可以有幾分自豪地說,這應該是全網與陳哲藝最詳盡、最開放、也是最酣暢淋漓的一次交流。
  • 【CineCina專訪】陳哲藝&楊雁雁:人性還是要秉持著一種希望
    陳哲藝:其實我對人的一種觸覺嘛,我覺得是蠻深的,所以我電影裡面,不管是《爸媽不在家》,還是這一部電影,不管是對他們的談吐或者說外形,都有一種感覺,這個感覺是我一直在電影裡要捕捉的。不管是裡面的老人啊,裡面的校長啊,那個樣子或姿態,或者社會階層的那個背景啊身份什麼的,這個東西我是一直有很深的一種印象的,所以其實我想做的就是這個(去捕捉這個感覺)。楊雁雁:這個頭髮啊,還有妝,這個方面其實真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 陳哲藝:從來沒有過的陳柏霖
    包括我第一次去他的公司見他時,我們就聊了很多。後來發現我們身上有很多共同點,都愛看電影,也喜歡討論電影,很愛吃,而且很愛吃同樣的東西,比如柏霖不吃內臟,我也不吃;我很愛吃海鮮,他也很愛。我們的差別在於,柏霖很有潔癖,我沒有潔癖,但我老婆有潔癖。也許正如柏霖所說,我其實也有潔癖,不過我不是物理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 專訪導演陳哲藝丨拍一部南國落雨的老電影
    所以我在片場可能沒那麼禮貌,會不加委婉地對著他們喊話,罵他們就像和自己家人吵架一樣,愛的時候很愛,氣的時候也很氣。所以完成《熱帶雨》之後我決定拍第三部,為我們三個人的合作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阿玲,楊雁雁飾)Q:您的兩部影片都很有女性關懷的視角,作為一個男導演,是什麼因素讓您特別關注女性並且能夠共情?
  • 陳哲藝"熱帶雨"將代表新加坡"申奧"
    時光網訊新加坡選送了陳哲藝導演的《熱帶雨》,競爭2021年奧斯卡獎的「最佳國際影片這是兩位男女主角第二次與陳哲藝合作,他們此前在導演2013年的《爸媽不在家》中飾演的是母子,本次則在《熱帶雨》中轉變了身份。《熱帶雨》也是繼前作《爸媽不在家》之後,陳哲藝的影片第二次代表新加坡「申奧」。
  • 陳哲藝導演《熱帶雨》將代表新加坡「申奧」
    新加坡選送了陳哲藝導演的 《熱帶雨》,競爭2021年奧斯卡獎的「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本片講述的是中年女教師(楊雁雁飾)與未成年男學生(許家樂飾)之間的「不倫之戀」關係。這是兩位男女主角第二次與陳哲藝合作,他們此前在導演2013年的 《爸媽不在家》中飾演的是母子,本次則在 《熱帶雨》中轉變了身份。《熱帶雨》也是繼前作《爸媽不在家》之後,陳哲藝的影片第二次代表新加坡「申奧」。
  • 專訪海瑟·格拉漢姆:喜歡王家衛 望與李安合作
    專訪海瑟·格拉漢姆:喜歡王家衛 望與李安合作      電影網訊(圖文/上影節報導組)曾出演《不羈夜》的美國演員海瑟·格拉漢姆亮相上海電影節並擔任金爵獎評委
  • 專訪陳柏霖:我從來都沒有變,只是你們看我的方式變了
    這聽上去是一部具有濃重文藝氣息的電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男主角陳柏霖的處女作《藍色大門》。陳哲藝承認,他和幾位導演都很喜歡《藍色大門》,覺得它是一部十分經典的青春片,不過引起他注意的,還有另一部陳柏霖主演的文藝片。「當我看到陳柏霖在演過很多偶像劇和商業片之後,又去演了李玉的《觀音山》,我發現他身上出現了新的東西。」
  • 專訪羅啟銳:電影人要團結 會與張婉婷一直合作
    專訪羅啟銳:電影人要團結 會與張婉婷一直合作 上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羅啟銳接受[電影網]獨家專訪
  • 陳哲藝導演新作《熱帶雨》,師生禁忌戀下的隱喻和轉喻
    文 | 木希地《熱帶雨》是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的第二部長片作品。陳哲藝的處女作《爸媽不在家》甫一問世,就廣受讚譽。影片獲得第50屆金馬影展最佳劇情片獎,還囊括了坎城電影節、倫敦電影節的最佳導演處女作獎。陳哲藝的兩部長片作品家庭:個人危機和社會危機連接點當代新加坡電影中,家庭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敘事元素。
  • 傷感情歌《我把真心給錯了人》《且活且珍惜》《別把愛你的人弄丟了》《如果愛你是我犯的罪》催淚
    音導演陳哲藝這樣形容自己對電影劇情的觀點:「我對人物有興趣,對drama(戲劇)沒有興趣,我的劇作,就是把距離感的東西都抓進來,然後把這些東西連接,連接,就是劇作,不是說一定要寫成戲。我都是慢慢去講人物,然後鋪陳,慢慢去連接,去集中,去聚焦。」電影中,家庭本身如一個巨大的容器,盛放著所有的秘密與隔閡。
  • 專訪Alvin Barbasa:我是個喜歡挑戰危險的人
    初次見面屬於偶遇,在Epic酒吧,相互介紹後,心想出來喝酒也被我逮到個品牌大使,心裡竊喜,趕忙加下微信。Alvin一開口,便是一口臺灣腔,不用多問,絕對是臺灣人。他給人的感覺非常隨和友好,絲毫不用拘束,談話間總是能照顧到每個人的感受,不經意間,整個談話的氣氛都變得輕鬆起來。
  • 專訪《失戀33天》文章:我的生活必須要充滿愛
    本片不但有《蝸居》原班人馬加盟,同時本片的女主角又是他的大學同學兼至交好友白百合,談及這次電影拍攝經歷,文章稱跟團隊就像一家人一樣熟悉又默契,而剛剛遭遇被離婚謠言的他,從電影談到自己和馬伊俐的愛情時則坦言自己是一個愛情至上的人,生活中必須要充滿愛。影片《失戀33天》將於11月8日起正式在全國公映。
  • 專訪森山未來:本色出演屌絲男 喜歡愛笑的女孩
    電影《苦役列車》日前在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展映,主演森山未來接受了網易娛樂的獨家專訪。片中,森山未來本色出演了一個屌絲男。談到喜歡的女孩類型時,他羞澀地笑說:「她吃飯的時候總是吃得很香,很愛笑,讓人看著就心情很好。」
  • 丹尼·伯恩:最愛功夫電影 新片將與好萊塢合作
    專訪丹尼·伯恩:最愛功夫電影 新片與好萊塢合作 時長:06:04 來源:電影網
  • 懸疑劇《破繭》以「蟲」破案 專訪楚月:金靈的性格跟我很相似
    楚月:我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個菜鳥女法醫,有著特別敢愛敢恨的性格。我們的劇是一部懸疑劇,是利用昆蟲破案的劇,我覺得特別有看點,希望大家多多喜歡。環球網娛樂記者:在劇中,金靈的職業是法醫,那您為金靈這個角色提前做了哪些功課?是如何詮釋這個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