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蘇母,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反之亦然

2020-12-24 專注影視細節解說

《都挺好》劇中一開始就是蘇母的死亡,蘇母的出現都是在回憶裡面出現的,這個重男輕女的,明玉一直記恨的蘇母就這樣離她而去了。

蘇母去世後,明玉一直都很理性的在料理蘇母的後事,顯得冷酷無情,讓觀眾感覺明玉很冷血。

但是明玉冷血嗎?答案是不,就算是對蘇母,明玉還是不舍的,要不也不會一個躲著車裡崩潰大哭。

蘇母的死亡對於明玉來說太過意外了,讓人反應不過來,從前這麼強勢的母親就這樣走了,明玉更多的是沒辦法相信這樣的事實。

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知道了關於蘇母的一切。

蘇母的婚姻

蘇母是從小生活在一個有著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裡面的家庭裡面的,就連和蘇大強的婚姻都是因為要幫弟弟辦理城鎮戶口而換來的。

可想而知蘇母從小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中。

劇中有一幕是蘇母死後,舅舅來蘇家要錢,說是蘇家欠了他們錢。但是從兩家的爭執中我們了解到,明玉的舅舅家住的房子,孩子上學,甚至是舅舅家他們的生活費一直都是蘇母一直在支付。

我想這一切都不是蘇母自己願意的,而是蘇母的爸爸媽媽對蘇母施加的壓力。

如果蘇母不這樣做,一頂「不孝」的帽子壓下來,在當時的社會的環境中是多麼的嚴重,就是在現在也是一樣,畢竟中國一直以「孝」為先。

蘇母其實有可以離開蘇家的機會的,年輕時候的初戀找來,只要蘇母願意和他去外地,就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因為明玉的突然到來,以及明玉外公外婆的不同意,蘇母終究是沒有離開蘇家。

因為明玉是超生,就導致了蘇父和蘇母被停職下崗,沒有了經濟來源。

可以看出蘇父和蘇母兩個人之間沒有任何的感情基礎,就像是利益交換的結果,整個婚姻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是悲劇!

重男輕女的輪迴

蘇母是受過重男輕女的苦的,但是也還是讓自己的女兒同樣受到了重男輕女的哭。劇中說蘇母對於明玉的不喜:一是重男輕女,嫌棄明玉是個女孩。二是因為明玉的原因,她無法離開蘇家。

蘇母對於兒子的偏愛到了離譜的程度,沒有一點點考慮到女兒的心情,只是一味地壓榨女兒的勞動力,好像女兒的出生,或者一生都要為兒子服務。

其實蘇母不就是這樣過了一生嗎?

中國好像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重男輕女的往往受苦的是女孩子,但是當女孩子長大後,結婚後,成為了母親,成為了婆婆,往往她們才是最重男輕女的那一個,真是奇怪。

好像是我受過的苦,你也要嘗一嘗,才顯得公平似的!

蘇母的不甘心

蘇母沒有離開蘇家後,一直過得很抑鬱,但是蘇母沒有辦法改變現狀。她有孩子需要她來養,這個家需要她來支撐。

在劇中可以看到,蘇父是一個沒有擔當的人,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沒辦法支撐整個家庭,這個家庭的所有的大大小小都是蘇母在做主。

蘇母沒有好的家庭,嫁的人又如此沒有擔當,整個人生,就好像從今天可以看到生命的盡頭,人生對於蘇母來說沒有任何的希望與期盼,這樣的人生會讓人活得很苦。

在劇中最後蘇父說蘇母是抑鬱而死,其實從蘇母的一生就可以看出蘇母抑鬱的原因的。

在劇中蘇母有多可恨,其實就有多可憐!

#都挺好#

相關焦點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對「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之說,世人大抵早已耳熟能詳;對「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世相,不少人恐怕鮮有感知。
  • 可憐之人真的必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事實真的如此嗎?何為可憐之人,無家可歸之人,孤寡殘疾之人,生活貧苦之人,眾叛親離之人,身傷苦病之人,這些人都是可憐之人。這些人都有可恨之處?萬事沒有絕對,相信他們之中絕對有一部分人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不斷地作,才把自己作到可憐地步的。可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卻給天下所有的可憐人都定了性,讓他們都成了可恨之人。而且還有許多人視這句話為真理。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切莫輕言這句話
    首先,「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一定道理。有一些最底層的可憐之人,的確身上有許多可恨之處。比如狹隘,自私,冷漠,欺弱,無賴等等。他自己不努力脫貧,一生病或者有什麼經濟問題,就理直氣壯地打電話,說自己有什麼事,你們管還是不管?不管的話,我就要怎麼樣怎麼樣!看,這個老農,真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生活中他本來已經很可憐,可恨之處導致他更可憐。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 我們都知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是它的下半句才更加經典
    比方說我們都知道一句俗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也決定了我們看待很多事情的態度,不過其實這句話的下半句才更加經典,只是現在少有人知。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意思也十分的簡單,就是它的字面意思。現在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生活不如意的人,他們看起來十分的可憐,也值得我們同情。
  • 《寄生蟲》: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
    ,當然我看到的更多是可憐之人的可恨之處。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富人也不例外。雨夜沙發那一段,既可以理解為夫妻和睦,或許又可以理解為,光鮮外表下的醜惡隱秘。別墅女主人知道兒子因為在房子遇鬼,丈夫卻說,房子鬧鬼才會生意興隆。為了生意興隆而忽略孩子的感受。
  • 《惡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看完了《惡行》 一直在感嘆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DeeDee作為母親,那種對女兒的愛,是可以理解的,但因為自己和母親居住時,沒有得到自己母親良好的教育以及及時舒緩自己焦慮的情緒,讓自己的控制欲和愛變得越來越病態,讓愛成了枷鎖。而Gypsy長期被母親管制,限制人生自由,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對友情、男女之情、網絡,都是充滿渴望和好奇。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你會可憐馬保國這樣一個老人麼
    70多歲的人了,真的是不容易啊,還蠻讓人可憐的!小編覺得:馬保國這一路走來,還真心的不容易,有太多太多讓人可憐又可恨的地方。。。你說,馬保國一個馬上70歲的老人了,搏擊賽上被打倒、昏迷,怎麼能不讓人去可憐他?不過,也真的讓人覺得挺可恨的,武術大師的臉面算是讓他丟盡了!(二)異國他鄉授藝:馬保國自己說,2002年,他兒子出國借了十多萬,為了幫兒子還帳,馬保國從2002年到2007年,在英國呆了五年。
  • 為什麼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呢?到底是什麼道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碰上一些看上去比較可憐的人,現在確實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是仍然還有。比如寒冷冬天中,穿著破衣服,甚至跪在十字街口的乞丐等等,難免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和善良之心,並施以援手,捐點錢物。可是從古到今,為什麼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呢?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呢?
  • 古人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更為經典的下一句直戳人性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吧,這句話被收錄到了著作《增廣賢文》中。顧名思義,說的就是看起來很可憐的人,他肯定也會有讓人痛恨的地方。因為縱容,共叔段將目光放在了龍椅上,結果還想早已註定,他奪位失敗,之後淪落到逃離鄭國,從位高權重的皇帝的弟弟到階下囚,在史學家看來,共叔段就屬於典型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恐怖大媽》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影評第412話《馬大姐》——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影片《馬大姐》於5月31日在美首映。變態是一種百分百的奢侈品。食不果腹地區的人民每天為了生計都還在疲於奔命,真的沒有閒情逸緻去變態。而美國卻是一個盛產變態的國家。
  • 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想想昨天發生的事,或者更久遠以前發生的事,不就是一場夢一樣已經過去了嗎?我們面前的一切,也就如肥皂泡一樣是短暫不實的、是無常的,甚至連這個生氣的我、我生氣的這個人,還有所謂的怒氣,都是虛幻不實的。我們想一想,再過七十年之後,我們所發怒的人、發怒的對象,他們都在哪裡?
  • 鐵林為什麼能壞成這樣: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最近,或許是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大傢伙都足不出戶的宅在家中,上網看電視成了主要的娛樂方式,其中一部劇——《新世界》或許就這麼火了,其中張魯一扮演的鐵林隨著劇情的發展備受大家議論,不少人在看劇的時候不停地刷著彈幕「鐵林太壞了」。
  • 《以家人之名》陳婷:可恨亦可悲,可恨之人必有可憐可悲之處!
    文/寧靜致遠說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在《以家人之名》陳婷身上,我卻看到了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更有可悲之處!女兒和兒子都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逝者已逝,可是活著的人還要生活,然而她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又讓活在世上已經受到傷害的兒子雪上加霜。不但很少為兒子做飯,洗衣服,還經常因為一些小事情遷怒於兒子凌霄。
  • 影評 《白日焰火》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不可否認的是,《白日焰火》裡儘是可憐人,他們充滿了絕望和恐懼,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古代奇案故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男孩和女孩曾經共度過一段兩小無猜的歲月,因此長大後便互生情愫,可謂郎有情妾有意。起初雙方家長都不反對,本打算等他們成年,就讓他們結為夫婦。不過雙方家長都有那個意思,但並沒有訂立正式的婚約。後來男孩的父母與女孩的父母,因為金錢的原因產生了一些矛盾。所以雙方父母便不再讓兩個孩子來往了。可是感情這個東西,有的時候是可以跨越種族的,何況只是兩家有了些小矛盾。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被欲望與野心驅使的妙僧無花
    很多年以前,有部電視劇創下收視奇蹟,那就是《楚留香》。特別是鄭少秋飾演的楚留香,更是街知巷聞,每到播出的黃金時段,街上甚至無人行走,大家都趕著回家看楚留香,而鄭少秋也因為此角,被譽為「女神收割機」。電視版《楚留香》本跟古龍原著其實仍有差異,不過,有個角色差不多。那就是妙僧無花。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在此之外,間接或者直接死在龍波手裡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大家可能在恨龍波的同時,也非常想知道龍波為什麼會如此的胡作非為,濫殺無辜。其實這跟龍波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龍波的心態導致他進入了歧途,他覺得他的世界已經別毀掉了,所以就開始打算毀掉全世界。
  • 《如懿傳》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高晞月的做法引無數觀眾共鳴
    疫情期間,宅在家中的小夥伴們都會重溫之前大火的宮鬥片來看,比如《甄嬛傳》《羋月傳》《延禧攻略》《如懿傳》近期的播放量再次創新高,那麼在這幾部宮鬥片中,引無數觀眾共鳴的高晞月到底在《如懿傳》的劇中做了哪些事情引發網友探討呢,分析完劇情後我們不難發現,古人云: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言之有理
  • 電視劇《天道》中,劉冰才是最大的悲劇,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從一對音響發燒友演變成了一對愛情發燒友,上演了一出精彩、浪漫、傳奇的天國之戀。整部電視劇充滿了智慧,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用他超強的判斷力和手段得到財富,贏得了愛情。同時,他淡定的處世態度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羨慕但求之不得,可謂人生贏家。與丁元英的成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劉冰。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來源:網絡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貌似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