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贊萊 魂魄勇 科普 阿贊萊 魂魄勇心咒

2022-01-22 佛來運轉

魂魄勇(伏柏俑)乃何聖物及有何功能呢?相信很多佛牌愛好者都不甚了解,甚至有些佛牌收藏家尚未曾聽過「魂魄勇(伏柏俑)」這名詞。若說起「保鏢」(Bodyguard)佛牌聖品,大家或許更明白一些。

佛牌市場上確實有一種像人偶的聖品,具有守護的功能;而「魂魄勇(伏柏俑)」這名詞僅在近數年才冒起,難怪很多人對此感到陌生。

在泰國還被稱為暹羅朝代時,有許多靈異玄奇的事件發生。就如古人所為一樣,就算死了也要找來僕人陪葬,好在死後也有人服侍及保護。

在戰國時代,秦始皇在生時下令雕塑了許多兵馬俑作為陪葬品,以備死後差遣,建立另一個世界的王國。

泰國在幾百年前,也有人使用法術鑄造類似的守護兵,但並不需要犧牲人命及耗費龐大的財資,依靠的是法術。

以前的暹羅,境內有不少奇人異士,在戰亂時甚至有會法術的將軍,以法術差遣鬼兵與敵方作戰。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坤平將軍」的史記了。

坤平將軍善用陰兵為他作戰,所以所向披靡,屢戰屢勝打遍天下無敵手。從前瓦考喔有一位僧侶叫柏馬哈吹,他曾經用法術助陣,化出很多陰兵陰將,讓敵軍誤以為自己有千軍萬馬。這就是「魂魄勇(伏柏俑)」所發揮之功效,絕對令人匪夷所思,古人法術之高強是我們現代人所難以理解的。

隨後戰爭結束了。「魂魄勇(伏柏俑)」法術卻沒有因此絕跡而失傳。一些有術之士就將之製成防衛守護的聖品。情況有點像我們華人以前的茅山術一樣,畫一個人形的符咒在一張紅紙上,張貼在門前,保護家宅免受盜賊災劫之難。這與泰國的「魂魄勇(伏柏俑)」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泰國的是製成人形的模型。

從前的信眾們稱之為「差柏俑」(Ja Pha Yong)因為以前的術士是用茅草、稻草、竹片或藤製成人之形狀,所以稱為「差柏俑」,「差」意譯為植物成品。

初期人們將「差柏俑」用於守護舍利塔及墳墓,防止盜賊盜竊裡面的貴重物品。由於效果顯著,漸漸的人們把「差柏俑」懸掛在房宅、稻田及果園等地方,預防盜賊來偷竊。

當盜賊想要偷竊時,「差柏俑」就自然的產生防護功能,令盜賊視線收到幹擾,不能清楚的看見目標。就算成功地潛入目標之地,也絕不會發現貴重之物,又或無緣無故跌倒、感覺迷迷糊糊等。總之盜賊最終將如入寶山、空手而歸,一無所獲。

在近數十年前,泰國出現了一位不同尋常的高人。他的法術造詣非凡,堪稱是高手中的高手,尤其是他的「魂魄俑」更是一絕。就算至現在,沒有第二人可傳承其法。他就是享譽阿育塔雅的「魂魄勇(伏柏俑)」唯一傳人,阿贊萊(Arjhan Loy)。阿贊萊姓氏為「菩銀」(Pho Geang),泰國信眾都尊稱他為「阿贊萊·瓦素灣」,因它長久居住在此廟至逝世。

阿贊萊出世於佛曆2454年,誕生於阿育塔雅的榜巴韓系,隔鄰就是瓦唐堪(Wat Thang Kang)。阿贊萊從小就喜歡住在寺廟裡,更喜愛研究玄學,甚具天賦。他向廟裡的僧侶學習巴利文,只稍一教就學會了。僧侶們見此小孩如此喜愛學習玄術,就傳他各種小法術。

到21歲時,他出家於瓦紹統通(Wat Sao Tong Thong),奉阿贊別(Arjhan Pei)為戒師。阿贊別也是當時有名的高僧,其禪定造詣高深。阿贊萊跟隨亞曾別學法多年,鑄造「差柏俑」的獨特法門,就是亞曾別所傳。亞曾別鑄造「差柏俑」的方法是傳承古代秘法。

先說說其製造方法之復難;首先需找來實心的竹子,竹樹必須是傾向東邊的。實心的竹子已屬難找了,還要求傾向東方可謂難上加難了。得到實心竹子後,需選擇陰日陰時,奉上貢品膜拜,頌奉請咒後才可將竹子砍下曬乾。竹子鋸成六寸長,將之削成像火柴枝般細幼,再一分為四,成幼線狀。

之後依據法本上的編制法,捆綁成一個將軍型或拳師型等各種模型,在其身上塞一張小的經文,那是「差柏俑」的心咒,作喚起其靈性,再綁上彩繩。

彩繩是取自捆綁死人手掌心之繩,泰人稱之為「未打桑」(Mat Ta Sam)。用此繩捆綁有控靈之作用。其實最好是用兇死者之繩,兇死者之魂較兇惡,防護功能更加。捆綁時要一邊誦咒,將陰靈控於「差柏俑」身上。之後將之供奉在佛壇上,加持一段時日,至「差柏俑」會移動為止,才算大功告成。

阿贊萊學會了此獨特法門後,辭別了亞曾別去投靠在曼谷的瓦拉康(Wat Rakang),進修佛學課程。學成後,阿贊萊又回到阿育塔雅,這一趟回到家鄉後就駐住在瓦柏喃乘(Wat Phenachen),有「三寶佛公」之稱的寺廟。

阿贊萊駐住在此後,開始用學來的古方醫療法為信眾醫治奇難雜症。由於醫術高明,很快其名聲就傳遍阿育塔雅及附近的幾個州府。

阿贊萊是用古方藥草加於經咒,替信眾們解除病痛或怨懟所造成的因果病症。他從來不收取任何費用。除了擅長醫術外,他尚研製了「差柏俑」及其他的聖品,贈於有緣的信眾。

阿贊萊一行人精於玄術,甚至不惜還俗以鑽研更高深的法術。因以前的僧侶均嚴守戒律,不可輕易犯戒。而往往施術時常用上一些女性的物件或者觸碰等行為,成為僧侶的避忌。為了更得心應手的施行法術,阿贊萊寧願還俗,化身成一位白衣術士,從此在施行法術救助信眾時就不會有諸多禁忌了。

還俗後阿贊萊買了一輛船屋,每天沿河流走,夜了就停泊岸邊投宿,白天就為岸上的信眾醫治雜症。

到了老年,徒弟們見到阿贊萊每天上下船屋,河水漲退潮不一,老人家行動起來很不方便。於是眾徒弟就決定把船屋賣了。然後得一間佛寺的收留,獲允建一間木屋作為阿贊萊棲身之所。眾徒弟們籌集了一筆錢,建成一間雙層木屋,而這間木屋就建在瓦素灣的廟裡了。

所以信眾們尊稱他為「阿贊萊瓦素灣」,此名號一直流傳至今。

阿贊萊是泰國信眾公認的「魂魄勇(伏柏俑)」創始鼻祖。阿贊萊所鑄造的「差柏俑」是最靈驗的護持主人之安危,避開刀槍之傷,更可擋一切降術之侵害。佩戴了「差柏俑」之後,前後四方都有「差柏俑」跟隨守護,阻擋一切禍害。而且「魂魄勇」沒有避忌,佩戴者可以隨意到任何地方,所以很受信眾歡迎。

現在要奉請阿贊萊的「魂魄勇」已經非常難得了,其價值也不菲。阿贊萊遺留下來的「魂魄勇(伏柏俑)」心咒,只要是「魂魄勇(伏柏俑)」都可以應用此心咒。

最近幾年來泰國佛牌市場掀起一陣「魂魄勇(伏柏俑)」守護神之旋風,許多寺廟及阿贊(師傅)都紛紛鑄造「魂魄勇(伏柏俑)」。而這些新造的守護神金身將稱為「魂魄勇(伏柏俑)」(Hun Pha Yong)。

「魂魄勇」(Char Pha Yong)大家都了解了,是用植物如藤或竹之類的來編製成人形狀的守護神之稱呼。而「魂魄勇(伏柏俑)」則略有不同,「伏」意為「身材、模型」,「柏俑」意譯為「扶持、護持」之意。

現在寺廟所鑄造的守護神金身全部都是用木雕刻而成或以銅質金屬或聖土鑄造,展現不同的模型樣貌,有小孩狀、木偶狀、老人狀及將士狀等。因此這一些都一律稱為「魂魄勇(伏柏俑)」。

其實「魂魄勇(伏柏俑)」聖物已經沉寂了多年,之後因常有「魂魄勇(伏柏俑)」顯靈救主之真實報導,逐漸的就盛起了一股佩戴「魂魄勇(伏柏俑)」的風潮。一般信眾的身上都必掛有一尊或多尊的木偶型像「魂魄勇(伏柏俑)」,以防在危難時可起防護功能,化險為夷保平安。所以平安是無價的。

魂魄勇(伏柏俑)經咒

NamotasaBagawato Ahrahato Samma Samputasa

納摩達沙巴加哇多亞拉哈多善瑪  善甫達沙(X3)

Om Pru Maha PruPho Hun Pha Yong

嗡  普  瑪哈普  波   魂魄勇(伏柏俑)

Duat Ah Hang TuKang Na Ma Pa Tat

堆   亞  航  吐  乾  納瑪巴塔

相關焦點

  • 全泰第一魂魄勇 阿贊萊以及法脈傳人阿贊Bee、阿贊Lam
    他就是享譽阿育塔雅的「魂魄勇(魂魄勇)」唯一傳人,阿贊萊(Arjhan Loy)。阿贊萊姓氏為「菩銀」(Pho Geang),泰國信眾都尊稱他為「阿贊萊·瓦素灣」,因它長久居住在此廟至逝世。    而阿贊萊有兩位嫡傳弟子阿贊Bee、阿贊Lam
  • 泰國佛牌「魂魄勇」督造高僧:阿贊萊
    阿贊萊大師生於泰皇四世年代,佛曆2454年北部阿育特府,阿贊20歲時出家為僧,其恩師為龍婆變屈稍碰咪,及後他到過很多不同的方向不同阿贊習法、打坐。師傅最有名為聖物為泰文:"魂魄勇"(替身),師傅用特別的籐編織成"人形"法相,裡面會加入經灰、花粉及特別聖物,再作開光。師傅被喻為最出名製作替身之師傅,起初他只有製作給自已的家人佩帶,但口啤慢慢傳開,要求請供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些歷史在泰國多本紀錄書內皆有作出介紹,其督造的魂被喻為全泰公認第一,人們都相信每尊魂內都有獨立的靈,這也是泰國市場非常熱愛師傅聖物之理由。
  • 鬼壓床請泰國魂魄勇管用嗎?什麼功效?是不是陰牌?會不會反噬?
    魂魄勇,不少剛接觸佛牌的朋友也許沒聽說過,有的聽名字以為是陰牌,魂魄,跟靈體有關,那麼寶哥接下來,就給大家詳細講講,替身護主,貼身保鏢——魂魄勇。魂魄勇的由來魂魄勇是泰國冠蘭的一種,魂魄勇在最開始確實是一種法術。據說那時候坤平將軍驍勇善戰。
  • 【佛牌圈】細說魂魄勇
    ,佩戴魂魄勇後,前後四方都有魂魄勇跟隨守護。龍婆Loy遺留下來的魂魄勇心咒,只要是魂魄勇都可以應用此心咒。其實魂魄勇聖物已經沉寂多年了,近代才由LP Sega崛起,成為第一位鑄造魂魄勇的僧侶。目前魂魄勇分為行法和入靈兩類。魂魄勇肩負如同保鏢般的使命,被泰國人奉為替身的一種,可以化為主人的替身,替主人避一切危險、邪靈鬼怪、小人或者野獸侵害等。
  • 魂魄勇Hoon payon古老法門講解
    泰國製造魂魄勇的法門已經失傳很久,據說是龍莆蘇(Luang Phor Suk) 大師創造出來的, Hoon payon 魂魄勇是在陰間幽靈士兵及將軍,在古代因戰事身亡的士兵,師父在製做的過程中會不斷頌出獨門的心經並召喚幽靈士兵及將軍。
  • 泰國三大製作Hoonpayon(魂魄勇)名師--龍婆KLOY(蓋)
    魂魄勇是護身符中的守護利器,召喚古時軍魂納於小人像裡面,附帶名字及心咒,不需供奉,隨時召喚隨時出現,屬於較有紀律性的守護靈體。魂魄勇可以為攜帶者抵禦一切邪靈騷擾及災禍,普通情況,軍魂會藏在法像裡面,必須念動心咒才會啟動軍魂的保護,如入睡前念動魂魄容的心咒,軍魂即守護在睡房門口。
  • 佛牌故事:冤親債主纏身來討債——古巴mian爭財奪運魂魄勇
    PS:說到故事裡的女主角,我為她推薦的牌是古巴mian2560的爭財奪運魂魄勇,少見的超強護主和爭財奪運二合一魂魄勇!師傅的最得力作品就是魂魄勇,得益於祖傳的加持秘方,平常我們所接觸魂魄勇是鎮宅護主居多,師傅的柬埔寨法門製作更著重於財運方面,不僅是保鏢也是秘書,會給主人容易搶到先機、尋找客源、獵尋財路!可以佩戴在下半身,鑰匙扣,放褲兜,包裡,或者供奉在店裡可以招客源財源!
  • 手機壁紙|富岡義勇專輯
    對於大部分動畫觀眾來講,最熟悉的柱無疑是在第一集就已經登場的水柱富岡義勇,作為主角的師兄兼引路人,義勇憑藉其帥氣的外形和冷冽的氣場獲得了不少人氣,而在故事中他其實一直都有一個心病,那就是覺得自己不是水柱,而「我不是水柱」這句臺詞更是成了一個梗,那麼富岡義勇究竟為何這麼說呢?
  • 遇到驚嚇魂魄不全者的一個簡單收魂法
    民間常有丟魂、失魂、魂魄不全之說,相傳受驚嚇,遭遇事故,或者衝撞鬼神,都有可能令部分魂魄失散。後果如何?嚴重者昏迷不醒,或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思考力下降,運勢、事業也受影響。故關於魂魄之說,我相信必有其道理,而不是你未在佛經見到,就能直接否定。正如中國本土的八字之學,風水之說,佛經也沒有詳細提及,但你不能否定它的理論體系和存在的必要性。
  • 徐文兵:不知魂魄,何談中醫!
    時至今日,傳統文化屢遭破壞、打擊,中華文明逐漸湮沒消失,「魂魄」二字也就剩下一具空殼,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含義了。現在是到招魂的時候了。"魂魄"是道家和中醫的基本概念,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人們常說的成語有「失魂落魄」「魂飛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攝魄」「神魂顛倒」「魂不附體」「借屍還魂」"「驚心動魄」等等。
  • 徐文兵:不知魂魄,何談中醫
    "魂魄"是道家和中醫的基本概念,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人們常說的成語有「失魂落魄」「魂飛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攝魄」「神魂顛倒」「魂不附體」「借屍還魂」"「驚心動魄」等等。人們習慣的用語有「神靈」「幽魂」「靈魂」「魄力」「鬼魂」。葛洪在《抱樸子》中說:「人無賢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
  • 風水先生提醒:人死後魂魄在家幹什麼?人死後,魂魄會停留在陽間多久!
    人死後魂魄在家幹什麼 說到人死後,魂魄會停留在陽間多久,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有人問人死後,魂是不是還會在家裡停留一段時間,另外,還有人想問人死以後過一七
  • 今日AR——魂魄妖夢
    魂魄妖夢卡牌編號:DF010外文名:Youmu
  • 知醫 | 徐文兵:不知魂魄,何談中醫
    葛洪在《抱樸子》中說:「人無賢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時至今日,傳統文化屢遭破壞、打擊,中華文明逐漸湮沒消失,「魂魄」二字也就剩下一具空殼,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含義了。現在是到招魂的時候了。魂隨著無形的神氣運動,魄則伴隨著有形的精出入。要解釋「魂魄」,就必須先說「神」。我在《精神》一文中重點介紹了「精」,在本篇就得說說「神」。
  • 鬼滅之刃:富岡義勇不是水柱?他覺得自己沒有通過最終考核
    ,那麼富岡義勇究竟為何這麼說呢,接下來鰻魚飯就來聊聊這個人物。雖說鬼殺隊九柱都是奇人異士,每個人的性格都非常強烈,但最為特立獨行的無疑就是水柱富岡義勇了,他不善言辭並且特立獨行的性格特點在隊伍內很不討喜,而他自己卻完全沒有意識到,甚至還否認了蟲柱蝴蝶忍對他被大家討厭了的吐槽,這讓人感受到了一種微妙的萌點,也暴露出了他的性格弱點,那就是不擅言辭不懂傾訴,簡單來講就是情商低。
  • 淺談魂魄與掉魂!
    今天給大家說一說魂魄,所謂魂魄就是由魂和魄兩個主體組合而成。大家都知道人有三魂七魄,三魂為:天魂,地魂,命魂。七魄為:天衝魄,靈慧魄,氣魄,力魄,精魄,英魄,中樞魄。魂是人體的靈魂,心靈的支柱點,也是精神的主體,而魄則是我們身體內的一顆恆星。在一般的情況下,七魄是固定而且不變的,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丟失。
  • ◇醫話◇徐文兵:不知魂魄,何談中醫
    葛洪在《抱樸子》中說:「人無賢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時至今日,傳統文化屢遭破壞、打擊,中華文明逐漸湮沒消失,「魂魄」二字也就剩下一具空殼,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含義了。現在是到招魂的時候了。| 魂隨著無形的神氣運動,魄則伴隨著有形的精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