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小老弟,被他黑得報了警……

2020-11-03 毒藥君


誇張的喜劇表演我們看過太多,但科恩將這種誇張植入到現實生活中,則營造出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文丨Enjolras

編輯、排版丨Zed


今天推薦的這部電影,說「骨骼驚奇」已算抬舉,說「惡俗風騷」可能更加精準。

人皮沙發,還露出一截小丁丁,邪典片?Not!


爸爸「獎勵」女兒,給女兒的肚子裡搞進去一個「孩子」,倫理片?Not!


舞會跳舞,女孩卻撩起裙子,把姨媽血糊你一臉,這TM是個驚悚片?Not!

在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的集會上給他送女人注意這可是真彭斯、真集會,所以這到底是個什麼片?Not!


當我剛剛反覆說「Not!」的時候,老司機們可能已經會心一笑了。


是的,那個又汙又賤的男人回來了——


《波拉特2》


一貫的三俗,一貫的黑色喜劇

14年前,一部「偽紀錄片」粉墨登場 。

電影虛構了一個極端保守落後的國家「哈薩克斯坦」,該國派出一名記者,去「最偉大的國家」美國學習先進經驗——波拉特。


波拉特在美國走訪了諸如女權主義者、政客、同性戀、黑人、猶太人、偏激分子等不同社會群體,而重點是——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演員,而是不知情的現實中人!

波拉特在他們面前上演了各種沒下限的拉屎、裸奔、「肉搏」等種種出格行為,而攝像機則清晰地記錄下了所有路人的尷尬和不適。

特立獨行的《波拉特》一炮而紅,現實中的哈薩克斯坦政府雖然一度強烈抗議這種醜化自己民族的影視作品,卻也在國內旅遊業營收暴增後大呼「真香」,並對《波拉特》的主創——英國喜劇演員薩莎·拜倫·科恩表示了感謝。


作為一名喜劇演員,科恩有兩樣制勝法寶,「至賤無敵」和「真實反應」。

「至賤無敵」不用說,科恩的喜劇表演全部是下三路,屎尿屁已是常態,性元素更是信手拈來。

但感官上的大膽根本不能滿足科恩,他追求的是一種極致的反差感,在最正經的場合,幹最不正經的事兒

在人最多的都市街頭,對著櫥窗裡的內衣模特打飛機;


在女權主義者面前大談女人不該接受教育,因為她們的腦仁還沒松鼠的大;


在與政界精英的會談中送上一塊奶酪,等對方吃過後告知這奶是自己老婆「人造」的;


在大型集會中對上萬美國民眾高呼「乾死伊拉克」——「熱愛和平」的美國人一開始還跟著波拉特歡呼,漸漸的有些人陷入了沉默。


這種沉默讓人覺得諷刺意味十足,是一種另類的幽默,這也是科恩的另一制勝法寶——「真實反應」。

誇張的喜劇表演我們看過太多,但科恩將這種誇張植入到現實生活中,則營造出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諧星們插科打諢胡說八道時,會覺得很搞笑;但如果現實中人在我們面前這樣做,則會覺得無比尷尬。

諸如前面提到的掩面躲避的路人,壓抑憤怒的女權主義者,面目抽搐卻極度控制的政客,從前一秒激昂陷入下一秒沉默的觀眾——當丑角自己不覺得尷尬時,我們就都成了丑角。


荒誕惡俗的魔幻手法,搭配真實路人的真實反應,《波拉特》雖然是三俗喜劇,但在橋段設計上卻是高級的思維——這足以打造一部成功的喜劇,但還不足以成為《波拉特》。

《波拉特》之所以能夠在美國觀眾之中風靡一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美國社會和政治的辛辣諷刺。


搞個大新聞

美國人愛聊政治,就像北京的哥多年來一直深耕國際形勢領域一樣。

2006年的《波拉特》已經拿真實的政客開涮了,而2020年的《波拉特2》則更加瘋狂。

在副總統彭斯的集會上帶著川普的面具進貢美女只是牛刀小試,科恩和他的同夥甚至進行了一次真實的採訪,對象是前紐約市市長、現任川普私人律師的魯迪·朱利安尼。


片中波拉特的女兒為了完成「使命」,在以記者身份採訪過魯迪之後,兩人進入了臥室內,然後就出現了如下一幕——


你以為要發生點什麼桃色畫面嗎?Not!

下一秒身穿比基尼的波拉特就衝進了畫面,「態度誠懇」地向魯迪表示「上我吧,放過我女兒」。


連見慣大場面的魯迪碰上這種莫名其妙的「變態局」也慌了,落荒而逃。


別以為這些橋段是設計好的,事實上魯迪當時直接報警了,這事兒還上了新聞。

更有趣的是,全世界都知道了魯迪在採訪後和女記者想「幹點什麼」,畢竟畫面中大家都能看到他正在褲子中掏著什麼,而魯迪的解釋則是自己掏出耳機線後,正在把襯衣扎進褲子裡,至於你信不信我不知道,反正我不信!


身處民主黨大本營好萊塢的科恩,靠《波拉特2》讓川普的小老弟淪為了笑柄。


事實上《波拉特2》相比前作,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擺明車馬地針對川普陣營。

說起來科恩還要感謝自己14年前,在《波拉特》中陰差陽錯地在川普大樓前拉了一泡屎,不然今年哪兒來天賜良機在總統大選之前趕製出這麼一部打臉川普的《波拉特2》呢?


當然這也得感謝川普,因為從未有一位美國總統身上的黑點如此之多……

我行我素,獨斷獨行,川普被認為是美國史上最獨裁的總統之一,而《波拉特2》中則強調了川普的好朋友們:普京、金正恩……你品,你細品。


OK,先放過川普,但他的副手彭斯就遭了秧,為什麼給他送女人?


因為彭斯曾對「me too」運動表態「杜絕性騷擾的方法就是不和自己妻子以外的女人吃晚飯」,這樣的言論被美國媒體解讀為「性別歧視」甚至「性別隔離」,彭斯也成為了自私和偽善的代名詞。


不過這哥們更扯淡的事則是在疫情中大力鼓吹「群體免疫論」,甚至對「美國確診病例中年輕人佔一半」而感到振奮,認為美國確診人數越多越代表著川普政府抗疫的成功……

你可能覺得這樣的傻瓜邏輯難以置信,但現實中川普和彭斯的擁躉大有人在,科恩也沒有放過他們。

波拉特在片中遇到了兩個「紅脖子」(美國南方村民,多為種族主義者,不乏川普的支持者),他們一起「坐而論道」。

「紅脖子」認為新冠病毒根本就是人造的,是民主黨人士的陰謀,甚至可以追溯到柯林頓時期,而他們還認為靠殺蟲劑和平底鍋在家裡敲敲打打就能夠殺死新冠病毒。


第二天波拉特還跟隨「紅脖子」們參加了一場集會,而這場疫情期間的集會中,除了少數媒體人士,幾乎沒人戴口罩,人們的標語牌上寫著:


抵制新冠疫苗(川普曾公開否決在未來為美國公民強制注射疫苗的建議);抵制比爾·蓋茨(這位前美國首富在疫情之初就出資數億美金支持抗疫和疫苗研製);抵制福奇博士(這位是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抗疫先鋒,堪稱美國「鍾南山」);當然,還有最他們最珍視的「自由」……

如果看到這,你還只是覺得這些美國人愚蠢,那後面還有更讓人無語的。


波拉特登臺獻唱了一首惡搞的「病毒之歌」,歌詞中的「歐巴馬是個叛徒」、「新冠病毒是迷魂藥」如果還只是共和黨的政治口吻的話,那麼後面唱到的將福奇博士和世衛組織「剁成兩半」、「餵給狗熊」、「像德國人一樣動用毒氣」則已經遊走在反人道的邊緣了。


但臺下的「紅脖子」們沒有絲毫感到不適,只是越來越投入地跟著高唱。


14年前的美國人,還會在毀滅伊拉克的戲言中陷入沉默,而現在他們則在愚昧、偏見和惡意之中不斷高潮,到底是誰改變了美國呢?這樣的美國真的能「great again」嗎?


答案無疑是劍指那個比誰都懂病毒的男人。


《波拉特2》在此時此刻與觀眾見面,已經超出了一部過癮的諷刺喜劇的範疇,而是立場鮮明地成為了一封民主黨和自由派寫給川普和共和黨保守派的檄文。

畢竟大選就在眼前了。


針砭時弊下的溫情

不過,《波拉特2》並沒有因為其政治意圖而降低作品的水準,甚至我認為它比前作的層次還更豐富一些,關鍵的原因就在於片中女兒的角色:圖塔。


在《波拉特》中,波拉特的同伴是製作人巴戛託夫,兩人在這樣一部「公路喜劇」中,演出了幾分堂·吉訶德和桑丘的味道。但在《波拉特2》的開頭,我們都知道巴戛託夫已經變成人皮沙發了……

波拉特的女兒圖塔成為了他的新同伴,而「哈薩克斯坦」關於女性的傳統文化放在女權主義席捲全球的今天,簡直就是犯罪——

女人只能住在籠子裡,女人的行為要遵循一本名為《女兒主人手冊》的書,而這本書是由「哈薩克斯坦」農業及野生動物部編撰——女人就是牲口。


這本書中講述了女人不能開車,女人不能觸碰私處否則會被自己的私處吞噬掉變成一個球等等駭人聽聞的「天地至理」。


波拉特的女兒圖塔的人生理想就是嫁給一個有錢的老頭,然後能夠住進一個黃金打造的籠子……

當波拉特與自己的女兒重逢時,他對被拴在牛棚裡15歲的女兒鄙夷地說「你是我們國家最老的剩女了」;而當送給彭斯的禮物(一隻猴子)死翹翹後,波拉特絞盡腦汁想出來的點子則是把女兒當做禮物送給彭斯。


波拉特和圖塔的設定,是在極端男權的社會文化中長大,完全否認女性的價值和意識,這與現代文明的美國必然是格格不入的。

圖塔在機緣巧合之中發現了原來女人也能開車,發現了原來觸碰自己的私處竟然不會被吞噬,而且是一項美妙無比的「運動」,圖塔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向其他美國女性分享自己的「下體心得」,當然只能收穫滿場的尷尬和哭笑不得。


獨立意識覺醒的圖塔終於明白自己成長的國家是一個巨大的騙局,而波拉特卻還沒能意識到這點,父女倆因此決裂。

波拉特疑惑地踏上了尋找真相之路,而圖塔則在美國成為了一名成功的記者。

很明顯,圖塔這個人物的設定,就是為了迎合如今好萊塢的女權風向,女性覺醒的故事我們已經看過很多了,但《波拉特2》選擇了一個好玩的結尾。

不錯,就是前面提到「碰瓷」魯迪的那場戲,看似亂七八糟,但有前因後果。

與女兒決裂的波拉特,面臨著回國被處以極刑的後果,已經獲得自由的圖塔在知情後,最終選擇了服從「被送給魯迪」的安排,因為她不願自己的父親被處死。


得知圖塔的決定後,波拉特第一反應是興高採烈,感覺自己要成為民族英雄了,但轉念一想,似乎自己失去了「永遠無法替代的寶貴東西」。

在看到女兒曾為自己製作的小玩偶後,波拉特心頭一時間千般滋味,一幕幕與女兒相處的畫面湧上心頭,他的胸口忍不住悶痛起來。


人類之間最自然的血緣之親、父女之愛在這一刻超越了傲慢與偏見、超越了文化與隔離,於是才出現了後面父親「比基尼救女」的搞笑場面。

說真的,雖然知道這是在惡搞,但我真的有被感動到。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波拉特2》,我會說:惡俗下流的喜劇、諷刺力max的鬧劇,還有一份「畫蛇添足」的溫情。

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下一部《波拉特》,但平淡的生活和喧鬧的世界,永遠都期待著荒謬的調劑,等著看好戲吧!

相關焦點

  • 川普被侄女爆黑歷史:冷漠、說謊、自戀狂,全因為他爸?
    ……無獨有偶,最近川普侄女瑪麗的新書《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出版,裡面爆料了各種川普和其家族的黑歷史,還直言不諱地表示「讓這個人來領導國家很危險」,再次將他推上了風口浪尖。這本書一開售就登上了亞馬遜美國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現在的銷量接近100萬冊。
  • 塔克·卡爾森:川普的支持者為什麼愛他?
    照片是在上周六(10月31日)川普總統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舉行的競選集會上拍攝的。照片上,川普的支持者擠滿了集會場地。借著那張照片,卡爾森分析了為什麼川普總統的支持者那麼愛他。他們知道,支持唐納德·川普的人也是邪惡的。他們是頑固主義者,是白痴,是種族主義者。他們知道,一些美國人因為支持唐納德·川普而被解僱,更不用說被社交媒體封號,被孩子們的老師貶低,被體面的社會拒之門外。只有失敗者和怪胎支持唐納德·川普。」「巴特勒的人們都知道。但是無論如何,在星期六,他們去了唐納德·川普的集會。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呢?」卡爾森說,「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真誠地愛著唐納德·川普。
  • 川普演講簡單得連英語初學教材都不如!Very和Beautiful是他口頭禪
    比起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都得說兩次的川普,簡直是雅思英語VS初一新課標的區別有木有-。-在這次漫長的競選中,他付出了艱苦的努力。而為這個他所愛的國家,他付出得更多、時間也更長。他忍受過的犧牲,是我們很多美國人無法想像的。這位勇敢而無私的領袖的付出會讓我們的國家更強大。I congratulate him; I congratulate Gov.
  • 川普借300萬重新計票反被打臉,川粉瞬間粉轉黑:還錢!!
    五天前,川普政府正式宣布,將按照GSA的建議,把拜登作為總統候任人進行交接。川普準備放棄了,如果他在法律上推翻大選結果的努力失敗,他就準備在拜登的就職典禮時宣布,參加2024年的競選活動!休息四年,然後回來!
  • 川普病情實情被各界質疑,川粉各地遊行為川普祈福
    美媒表示,確診後的川普表面裝堅強,在搭乘專機前還對記者舉起大拇指,實際上他內心怕得要死,擔心自己的命運會像好友一樣。而對於川普確診的原因,一些川粉則認為川普是為了他們國家未來而犧牲了自己。「他到處參加競選活動,他需要說話,不戴口罩也是希望大家能夠聽清楚他說話。
  • 波洛西:無論如何他(川普)都會下臺
    民主黨籍眾院議長波洛西20日表示川普必將被驅出白宮福斯新聞網19日播出對川普總統專訪,川普總統對如果11月大選敗選,是否認輸,不願承諾。民主黨籍眾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20日表示,不管川普總統是否已認清事實,等到2020年大選結果出爐,「總之他都將會下臺」;川普日前受訪被問到如果尋求連任失利,是否願意承認敗選時答覆「我必須看情形」,而引發熱議。即將獲得民主黨正式提名的前副總統白登(Joe Biden)先前表示,川普可能會設法「偷走選舉」。
  • 紐時與川普撕破臉,刊文:讓我們把川普趕下臺!
    ,對美國民主是二戰以來最大威脅,不配當總統;紐時呼籲國人要有義憤填膺的感受,用選票把川普趕下臺,不讓他連任,免得國家萬劫不復。專文寫道,與美國有著長久情誼的友邦,川普一個個得罪,改而擁抱獨裁統治者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俄羅斯總統普京。川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引爆美中貿Y大戰,對數千億商品加徵關稅。
  • 瑕不掩瑜 — 另一隻眼看川普
    (羅馬書3:10)「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路加福音 15:7)「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歌羅西書 3:13)川普在第二次辯論中被左派「三輪車」輪番炮轟。希拉蕊掀出川普在十一年前說過的一句冒犯女性的話以小題大作。
  • 麥康奈爾:我對拜登 比民主黨對川普好得多
    周二(12月22日),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表示,他對待拜登將比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對待川普(川普)好得多。麥康奈爾是在接受《路易斯維爾信使日報》的採訪時說的這番話。
  • 川普到底睡過幾個女人?
    但是,關於川普和他的眾多女人的各種緋聞、事跡以及小道消息,你知道多少?亂碼稍微整理了一下,讓大家看看川普「神奇」的一面。 2005年,歷史上的那天,川普肯定沒想過他有一天會競選總統,並且成功當選。 想一想,川普今年70歲,11年前,也快60了嘛……送他一頂為老不尊的帽子,不過分吧? 對於這件事,一向脾氣很倔的川普竟然道歉了。
  • 川普和他的馬阿拉歌王國
    我在《新生》上看見的是他的小說;但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心理學的書讀得真多;P大學圖書館裡所有的,他都讀了。文學書他也讀得不少。他說他是無一刻不讀書的。我第一次見他的面,是在P大學宿舍的走道上;他正和朋友走著。有人告訴我,這就是W了。微曲的背,小而黑的臉,長頭髮和近視眼,這就是W了。以後我常常看他的文字,記起他這樣一個人。有一回我拿一篇心理學的譯文,託一個朋友請他看看。
  • 川普侄女揭露 川普幼年「受虐」影響人格發展、找槍手代考大學
    美國總統川普親侄女瑪莉預計7月底出版的新書內容搶先曝光,書中爆料川普不為人知的黑歷史,並以川普的童年經歷解釋他的人格如何成長。白宮7日否認了她在書中的大部分指控,川普家族仍試圖阻止這本書的出版,聲稱瑪莉20年前籤署的保密協議包含不得透露他們家人彼此之間的關係。
  • 川普擬自建新平臺,民主黨開始對川普及其支持者進行抓捕、清算
    美東時間1月8日下午六點半左右,推特宣布永久移除川普總統的帳號。川普在兩個小時後透過另一個推特帳號發出聲明,譴責推特幹預言論自由,卻也很快就遭到刪除。透過截圖可以看到,川普表示推特走得越來越遠,已經和言論自由無關。推特的目的是建立一個激進左派平臺,要不是有230條款,推特將無法存在太久。
  • 唐駁虎:別了川普!但他還在給拜登挖坑埋雷
    而川普自己任命的三個大法官都支持直接駁回,拒絕受理。川普氣炸了,他周五晚上在推特上說,法官們「沒有智慧,沒有勇氣!」現在「川粉」的指望,就是到時彭斯手裡拿著拜登的票,報川普名字。但實際上彭斯並沒有權力決定統計結果,4年前在這個職位上的拜登也是一樣的。
  • 為什麼把川普叫川普 川建國川普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川普為什麼叫川普,難道川普這個名字有什麼特殊含義嗎?最近還有很多網友都在問川建國川普是什麼梗?是什麼意思?相信不少小夥伴都很好奇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川普為什麼叫川普?川普的英文全名為:Donald John Trump。Trump的音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床鋪,為了符合人名的叫法,我們就將Trump音譯為川普。
  • 不支持川普沒問題?
    我看到很多川粉們都能拿出支持川普的理由,他們都能夠給出各種各樣支持川普的理由,但我至今沒有看到任何拜粉們支持拜登的理由,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難道你們拜粉都是盲目支持拜登的嗎?而事實是賀教授是真正的川黑,是真正的拜粉,早在四年前,賀教授對川普的一切預測都是錯誤的,川普用四年時間已經證明了賀教授是錯誤的,但四年過去了,他賀教授對四年前自己對川普的預測錯誤隻字不提,卻又開始說川普是獨菜者,卻又說川普把一家人都弄到白宮任職,搞得像中世紀皇宮似地,開始無端攻擊別人執政方式,川普把家人叫到白宮義務工作,這事連川普的反對派都挑不出毛病,而大名鼎鼎的賀教授居然荒唐的在這上面找川普毛病,
  • 川普、遊戲與川普的遊戲
    讓川普的厥詞如此令人瞠目的原因,當然是由於他在此之前的人生經歷。事實上,川普本人是根正苗紅的富二代,拿著老爹給的大把銀子創業,人生幾次破產又幾次重回巔峰,實在是比他人平淡的生活要刺激得多。而且,別人從事商業,都是老老實實做個商人,悶聲大發財。
  • MIT研究人員惡搞川普,做了個專門模仿他說話的機器人
    不過它們的目的有所不同,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智能聊天機器人,DeepDrumpf,就希望通過大量分析川普的演講、個人經歷和故事等等,能模仿他到惟妙惟肖的程度。DeepDrumpf本來是個推特聊天機器人,然而在經過好幾個月的對川普真人的觀察和揣摩後,它的遞歸神經網絡(recurrent neural network)已經可以對任何事物,包括嚴肅的政治議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了,並且和川普本人極為接近。看這條,DeepDrumpf說,「我非常想打敗希拉蕊·柯林頓。她就像個噩夢——我告訴我的支持者Putin一定要一直重複這一點。
  • 川普是個好演員,他的龍套故事催人淚下
    然而在這些光芒四射的頭銜之下,川普還有一個身份可能會被人忽略——其實,他是個演員。 川普以動畫人物的形式還出現在《辛普森一家》中,是對其最後當選的神預測當然川普的這個知名並不是因為演員而出名,相反他是因為出名而成為了演員。
  • 一個川普,各自表述
    受夠白左行徑的美國選民,雖然不喜歡川普,但實在看不下民主黨的做派,已經有人調頭轉向川普陣營,支持川普連任。具體請看前面文章《求仁得仁,求錘得錘》。川普面對國際複雜局勢,左抵右擋,但面對萬箭齊發的局面,受傷在所難免。為謀求連任,川普不得不作出某些方面的政治妥協,甚至對某些事件投鼠忌器,因此受到國內外的質疑。疫情選情兩面夾擊,既要壤外又要安內,留下了一些治理上的時間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