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衣哥朱之文大家或許都有著不少印象,身為草根明星的他憑歌而紅,從此在藝術道路越走越遠,甚至有傳言說大衣哥隨手寫出4個大字,就被拍出了20萬天價,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吶?
l 大衣哥爆紅的開始
隨著媒體渠道的多樣化發展,媒體內容發布的門檻也在逐漸放低,這帶給許多有才華的平凡人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和平臺,霎時間在全國各地湧現出不少別具風格的才藝達人。而朱之文就是比較早期的一批達人,以草根的身份參加各種選秀比賽,他別具特色的演唱風格和樸實的穿著打扮讓他竄紅網絡,成為紅遍一時的農民歌手代表。
而大衣哥的爆紅也為許多農民朋友樹立了榜樣,在物質生活充足的當代,各行業的人們也開始散發自己的獨特魅力,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藝,越來越多的人也自信的站在大舞臺上實現自己的夢想,這種情況隨著自媒體的逐漸發展而日益旺盛。只是隨著加入人群的增加,這種行為卻漸漸變了質。
變質的選秀節目和低俗的自媒體內容
媒體內容發布的門檻低化帶來好的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弊端,首先,給與大部分群眾展示自己機會的舞臺逐漸變成了噱頭的發源地。許多譁眾取寵的人,沒有過硬的才華卻靠誇張的表演和輿論的營銷讓自己爆紅,而苦情的自我介紹也一度成為大家調侃選秀節目的一個梗。
至於自媒體內容更是被一部分人群帶的低俗惡趣味,都說是金子怎麼都會發光,朱之文爆紅是因為本身就擁有過硬的本領,而現如今自媒體一部分人群卻打著農民的幌子拍著惡俗的視頻,用無聊的段子和誇張讓人反感的挑戰吸引大家的注意,例如挑戰用垃圾桶泡泡麵吃,用幾千幾萬的水果做最大的果凍等等,雖然視頻紅了,粉絲也多了,卻汙染了自媒體平臺的發布環境,引導了錯誤是世界觀。
而正是因為這種網絡環境讓如今許多事情都變了味。
大衣哥四個字拍出二十萬被疑炒作
正是這種環境下,在傳出朱之文四個字拍出二十萬的事情後,大家紛紛有了不好的猜測,畢竟大衣哥的文墨放在那裡擺著,並沒有太出彩的地方,所以,一度有人猜測這究竟是市場的審醜還是博人眼球的噱頭。先不講事情的目的性,就單講這件事的結果,這正是目前市場形勢下一個很正常的現象。首先,朱之文現在作為一個明星,他本身就具有商業價值,那麼經由他而轉出的事物也具有了一定的商品價值,就如同當代明星的筆墨,日常用品一樣,在粉絲經濟等因素的加持下而衍生的商業價值。
所以,大衣哥筆墨拍出二十萬這件事是當下市場的一個正常現象,不正常的是圍繞這一現象展開的輿論導向和社會指向。
自從朱之文紅了之後,他家的鐵門被人強行踹開,走出家門還會被身邊的偷拍,甚至有人用道德綁架,借朱之文錢不還等等。讓平凡人發揮自己的光芒本是好事,有崇拜的人也本是件幸福的事情,但過則不美,莫言火了,他老家的牆角都被摳塌;文化景區本是為了傳揚中華文化,卻被一群不知愛護環境的「到此一遊」者,漸漸損壞。我們熱愛美好,追逐美好,但不要過分地去搶佔美好,那樣美好終究會變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