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眼睛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內心,其實這句話並不是現代人講的,早就戰國時代孟子就在《離婁章句上》當中寫道: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孟子作為人性最初的討論者,確實將每個人研究得非常透徹。
但是眼睛有時也會突發一些異狀,重瞳在現代都有非常少見,更加別說古代,古代醫學並不發達,一些相術認為這是一種帝王象徵,在歷史上關於重瞳的記載只有6個人,倉頡、虞舜、姬重耳(晉文公)、項羽、李煜、高洋。
這六人都有「帝王」之命,倉頡,雖然沒有稱帝,但也是為黃帝造字的聖人,而項羽也是西楚霸王,這六人當中,關於重瞳的記載,項羽和舜是最出名的,而且舜死因成迷,更是為他添上了一份神秘。
就連李白也給舜作了一首《遠別離》詩:「或言堯幽囚,舜野死,九疑連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在我們正常的歷史當中,堯和舜是禪讓繼位,但《竹書紀年》當中記載,堯是將舜囚禁起來,通過兵變篡位,李白的這首詩也是在說這點。
項羽的重瞳更是出名,他的重瞳不僅僅在《史記》當中的有記載,各大文人也是用重瞳作詩,而重瞳也是成了彰顯他武力值的一點,項羽一生歷經8年,大大小小70多場戰鬥,讓他武力威名天下,後世也是讚揚他為霸王。
其餘的幾位在歷史上雖然很有名,但關於重瞳的記載很少,晉文公說是重瞳,但正史當中都是強調重耳駢脅,也就是肋骨連成一片,這在當時也算是「怪異」,不過晉文公的結局比起其他的人還算不錯。
南唐後主李煜雖然也是重瞳,但只有一邊,而且他的詩詞更為出名,李煜也是用詩詞來描寫了他的一生,但最終也是因為詩詞而死。高洋,在歷史上難以被評為明君,但他聰慧過人,懂得隱忍,那麼這些人看到的世界,跟正常人的眼睛有何不同呢?
在現代醫學當中,重瞳屬於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從O形變成∞形,這種變異又叫對子眼,雖然有兩個瞳孔,但是不影響光束進入瞳孔,他們看到的世界跟我們的世界其實是一樣的。
重瞳也並不是傳聞當中,能夠看到另外一個世界,這又不是迷信當中的「陰陽眼」,重瞳在現代醫學被認為是一種早期白內障現象,不過奇怪的是,這類人好像壽命比較短,可能也跟古代戰亂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