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爸
爸
牛
肉
面
王聰源
「老闆,來碗一萬元的牛肉麵」
嗯,你沒聽錯,一碗麵一萬元!
因為價格逆天,它被美國《華爾街日報》
封為世界上最貴的牛肉麵
藝人王力宏、房祖名來到臺灣,剛下飛機,必定要走進這家看似不起眼的小店解饞.店門面不大,顯得十分低調。
老店
在店鋪門口,貼著店主和老顧客的合影照片,店鋪菜單價格表也直接貼在牆壁上,價格從100元一直到2000元,共有7種牛肉麵口味供食客選擇。店鋪內的經營面積也就200多平方米。
即便一碗麵一萬元
吃麵也得排隊預約
因為一天只賣10碗
而且店裡只有4張餐桌
店裡最貴的面10000臺幣,也有便宜的500、1000臺幣的經典牛肉麵
四張桌子
不求量,只求精
堅持把面做到極致
目標碗碗世界第一
人人都說牛爸爸是一家很怪的店
對此老闆王聰源自己也承認:
他們開店不是為了做生意,
而是想開一間世界第一的牛肉麵店
王聰源,祖籍山西,「牛爸爸」牛肉麵的創始人。1990年,他創立「牛爸爸 」牛肉麵,五六年內小店裡已經天天人聲鼎沸。
不過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祖籍山西、談起牛肉麵來兩眼放光的大叔,並不是美食家或學烹飪出身,之前在建築行業他一待就是12年。
由於常年東奔西走,他嘗遍世界各地眾多山珍海味,但只有在加拿大溫哥華吃到的一碗牛肉麵,讓他久久不能釋懷.
為此他不顧家人反對
1990年辭掉建築工作回到臺灣
決心開一家好吃的牛肉麵店
而且找到了他的好朋友合夥
但僅僅過了11天,朋友兼合伙人因為不認同他的經營理念,撤資而去,他只能一個人硬著頭皮接下,請來廚師掌勺,誰知過了沒多久,廚師覺得做面沒出息,跑了···
他只好親自進廚房,剛開始做了10多年建築的他哪會煮麵!生意非常不好,客人邊吃邊罵,甚至有人吃一口,掉頭就走。
好歹王聰源脾氣異常好
他不僅全盤接下客人的責罵
而且虛心地接受客人的建議
只要客人說哪家店好吃
他就前去觀察,暗中學習
夢想沒有終點
它只會讓人變得瘋狂
為了研究一碗麵,他重新裝修了4次廚房,不計成本地買牛肉,把供應商都嚇傻了,為了找出保留牛肉湯香味的方法,他炒的牛肉不下千次,甚至睡覺做夢喊的都是牛肉麵。
他和妻子兩人還相當注意衛生
一個廁所,花2個小時打掃
直到一塵不染
新店
東西好吃,環境乾淨
這就是顧客想要的
而琢磨出顧客的這點想法
王聰源卻整整用了三年
等到第7年
因為環境乾淨,價格便宜
面又好吃到爆,生意火得不像話
經常是面還沒做出來
就已經被客人搶光了
但他卻感覺這並不是個好現象,生意很好的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很多同行開始私下裡抄你的東西。最多的時候,牛爸爸附近開了27家麵店,全是山寨他。
避免抄襲的唯一辦法就是:
深度研究自己的產品
把它做得更好
讓別人無處可抄
而彼時不少顧客也指出:
這麼好吃的面
應該賣3000元(臺幣)
王聰源覺得火候已到
是該繼續向著最初的夢想進發
做世界上最好的牛肉麵!
任何事多講究一分品質
就要多付出十分的心力
他自己也沒想到,為了做好這一碗麵,時光悄悄流逝了26年。從選擇牛肉,到烹製手法,再到餐具的挑選,他一點點、一年年,不斷地改進和研究。
「牛爸爸」牛肉麵店的接班人、王聰源的兒子王尹奇端出製作好的「元首牛肉麵」,一碗價格2000元人民幣
此時他開始研究如何做出一碗真正頂級的牛肉麵,從選擇牛肉,到烹製手法,再到餐具廚具等等。
如今,牛肉麵中用到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和巴西等國家的進口頂級牛肉,每一塊牛肉都切成特定形狀。五、六種不同的湯汁,也都是用牛身上的不同部位熬出來的。
因材制宜的切肉方法,逆著紋理切下來的肉最是細嫩,不過,對付牛身上不同部位的肉也需要一點技巧。王聰源會把每一塊牛肉都切成與牛肉牛筋連接方式最吻合的特定形狀。
舉例來說,日本牛肉切之前要稍微凍一下,以便切出比較整齊的形狀,澳大利亞牛肉則要先燉好,然後再從骨頭上剔下來。
冷凍上要求一絲不苟,有些時候,頭天剩下的牛肉到第二天味道會更好,原因是它有了更多入味的時間。王聰源說,「不管你打算燉多久,肉都會在完全入味之前變成一團軟糊。」他採用的方法是把肉慢慢地燉上三天,每天晚上都把肉撈出來凍上,讓它們在燉煮的過程當中得到休息。燉製所有不同牛肉的過程需要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
面則更為講究,20年前剛開張的時候,王先生用的是本店自製的麵條。如今,店裡的麵條來自餐館附近的一家工廠,按牛爸爸餐館的專用配方製造。
不過,為了滿足顧客的不同需求,王先生提供了20多種有寬有細、有圓有扁的麵條,還會按照顧客對麵條軟硬的具體要求來進行烹製。
麵湯很少添加作料,除了一點兒醬油、一點兒冰糖和一點兒五香粉之外,肉湯裡再沒有其他作料。王先生說,「我們的想法是儘可能地保存天然風味,讓食材的味道得到充份的體現。」
他還認為,其他的許多作料都對健康沒有好處,料酒就是其中之一。「我曾經讓顧客把我的湯底拿到實驗室裡去檢驗,以保證其中不含任何致癌物質」,王聰源說道。
盛面的餐具更是絲毫不將就
∨
而這樣出來的面
看著都讓人垂涎
牛爸爸的成名作,以各種不同牛肉分開烹調,在一碗牛肉麵內可以嘗試各式不同牛肉,食客預約必須等待2個月以上,這一紀錄長達2年之久。
清燉牛肉麵
以20公斤牛大骨、10公斤牛腱子、5公斤牛腩、5公斤牛小排,分別以大火、中火、小火熬煮12小時。去油、沉澱、冷凍取上層精華,做成湯汁,搭配高檔牛肉,做成一碗牛肉麵。
番茄牛肉麵
最具特色的牛肉麵,湯頭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濃下層淡,使用四種番茄:美國罐頭番茄,炒過調味番茄,西班牙罐頭番茄,臺灣歐支亞番茄,湯頭濃厚且散發番茄香氣,搭配牛小排與肋條。
元首牛肉麵
以頂級牛肉,做成牛肉麵中的元首級牛肉麵,設計理念並非是商品,而是挑戰自己,花6000萬研發,在與客人試吃互動的過程中,讓客人定價,2000年推出,試賣四年後正式定價10000。
即便元首牛肉麵價格不菲,但很是有很多人嘗試,甚至有人包機來店裡只為吃一碗牛肉麵。
「碗裡的牛肉看似厚實,但入口即化,甚至不必咀嚼,牛筋晶瑩剔透,牛腱富有彈性,湯汁香而不膩,足見巧思。」
日本和法國兩位米其林三星的主廚吃過王聰源的面後,徹底被其徵服,日本主廚更是讚嘆道「我嘗出了那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6年的時光,足以改變曾經的一切,包括王聰源從青絲熬成白髮,牛爸爸也遷往新家。
但有些東西卻始終不曾改變
不開分店
4張桌子,一天只接待20人
還有那雖遷往好的地段
卻始終質樸的店面
因為王聰源相信:
食物自己會說話
美好的食物
不需要多高級的店面來裝點
在今天眾多餐飲都在極力做大做強的時候,王聰源卻用26年在一家小店將一碗麵做到了極致,這不得不讓人深思。
王聰源推出的牛肉麵創造了餐飲界話題,不少人慕名而來,甚至包機來店裡只為吃一碗頂級牛肉麵。隨著年紀增大,他打算讓學習食品專業的兒子王尹奇接手,花巨資買下民權路的店面。
「從四十歲開始,我專注只為做好一碗牛肉麵,不求量,只求精,就是想把味道和營銷做到極致,目標就是做世界第一的牛肉店!」王聰源說。
在位於臺北市民權東路的「牛爸爸」牛肉麵店裡,老闆王聰源(右)和兒子王尹奇(左)在製作一碗2000元的牛肉麵
畢竟,時光永遠不會辜負
那些認真專注做好一件事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