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博林身後悽涼:伊莉莎白一世為何沒有重新安葬她的母親?

2020-12-23 熊沾沾

英格蘭一代王后安妮·博林被丈夫亨利八世砍頭後,亨利八世草草下葬了這位王后。

亨利八世策劃了安妮行刑的每一個細節,但唯獨沒有說明如何安葬安妮·博林。

亨利八世命心腹克倫威爾僱傭了一位法國劍客來當安妮的行刑手。安妮·博林被關進倫敦塔後,陪伴在安妮·博林身邊等待行刑的侍女都是宮廷裡討厭安妮的人。亨利八世要讓安妮在人生最後的階段孤立無援。

果然渣男翻臉,最是無情。

阿拉貢的凱薩琳離世時,亨利八世私下起碼留下眼淚。

1536年5月19日,安妮走出倫敦塔,踏上行刑臺。

安妮跪下來,等著人頭落地。圍觀的人寂寂無聲,懷著複雜的心情送別這位充滿爭議的前王后。

行刑手一擊即中,安妮的頭落下,鮮血灑滿了行刑臺。

人群漸漸散去,最後只剩下安妮的侍女和一位倫敦塔的守衛。

安妮早上九點就被砍頭,但這些人直到下午都不知道該如何為安妮操辦後事。

其中一個侍女用手帕蓋住安妮的頭。

熬到最後,人們只好找來一個柜子,用布裹好安妮·博林的遺體,把她的遺體放入其中,埋在倫敦塔的一個教堂中。幾年後,亨利八世另外一個被砍頭的王后凱薩琳·霍華德被埋葬在安妮·博林旁邊。

兩個悲慘命運相似的人,最終葬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天意。

二十多年後,安妮·博林的女兒伊莉莎白公主繼承王位,大家稱呼她為伊莉莎白一世。

伊莉莎白一世即位後,外界從她的一些言行舉止中體會到,伊莉莎白一世對母親安妮·博林很是尊敬。

她還是公主時期,隨身攜帶母親留下的珠寶。隨身帶的項鍊,帶著字母A或者B。

A是安妮名字Annie的首字母,B則是博林的Boleyn的首字母。

成為女王后,伊莉莎白一世對母親安妮·博林的親屬很是照顧。在她的宮廷內,安妮·博林的人脈很是活躍。

蘇格蘭神學家亞歷山大·阿萊斯1559年9月給剛剛登基不到一年的伊莉莎白一世寫了一封信,信中他仔細描述了安妮·博林被捕之前,身為王后最後幾周的經歷。

安妮·博林被處決時,伊莉莎白一世不到三歲。這封信可能是伊莉莎白一世一生中能夠獲得的關於母親最為詳細的回憶資料。

伊莉莎白一世繼位,她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與安妮·博林相關的人和事。母親複雜而又傳奇的經歷,會讓伊莉莎白一世更加尊敬和緬懷她。

但是伊莉莎白一世始終沒有重新安裝她的母親,安妮·博林。

一是王權欽定,難以更改。

安妮·博林的結局,是亨利八世欽定,她被認定犯有叛國罪。

審判團中一些給安妮·博林定罪的人,到此時還活著,他們甚至聲稱行刑臺上的人不是前王后安妮·博林。

如果要以王后之禮重新安裝安妮·博林,這就等同於認為亨利八世是錯的,整個審判團和英國當時的司法系統是錯的。

畢竟,給王后定罪並砍頭,安妮·博林的結局在整個歐洲都是顛覆性的。

伊莉莎白一世能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整個英國朝廷對抗?

她不是這樣感情用事的君主。

二是這將引發一系列的政治問題,危及伊莉莎白一世的王位。

如果恢復安妮·博林的地位,就等於讓阿拉貢的凱薩琳與安妮·博林以及亨利八世三個人的離婚大戰再起波瀾。

英國政壇亂不起。

瑪麗一世在位期間把判處她父母離婚的主教給殺了,也不敢再提母親的王后身份,就是一個道理。

伊莉莎白一世比起瑪麗一世還多了一個危險的地方,那就是當時很多天主教保守人士都把她當做一個私生子,認為信奉新教的伊莉莎白無權繼承王位。如果她再提名分問題,就等於把自己的繼承權和私生女身份擺在檯面上去討論。

伊莉莎白一世會犯這樣的錯誤嗎?顯然不會。

伊莉莎白一世在位期間,極力化解天主教和新教之間嚴重的宗教對立。重新討論安妮·博林是不是王后,那就等於擴大衝突和矛盾,引發英格蘭內亂。

伊莉莎白一世不敢打開這個魔盒,它會讓伊莉莎白王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變得更加複雜。所以,伊莉莎白一世只能讓其擱置。

所以,安妮·博林就只能一直靜靜地躺在倫敦塔,直到維多利亞女王時期人們維修此處,因為安妮·博林帶來的歷史影響漸漸散去,才毫無忌諱得給她一個大理石墓碑。

這身後悽涼,夾雜著太多的無奈和妥協。

相關焦點

  • 她是英國「童貞女王」,婚姻當籌碼終身未婚,晚年悽涼眾叛親離
    她是英國「童貞女王」,婚姻當籌碼終身未婚,晚年悽涼眾叛親離 在我國傳統觀念中,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歷史上卻出現了很多「黃金單身漢」。其中包含柏拉圖、牛頓、簡·奧斯汀,以及小編今天要講述的英國伊莉莎白一世。
  • 伊莉莎白一世:童貞與血腥並存,卻是整個英國最該感謝的人
    母親的女兒伊莉莎白的生母安妮·博林不僅聰慧高雅,更深諳時尚之道。亨利八世賜給這位王后無數珠寶,給了她最大的著裝自由,也熾熱地愛著她。安妮生前最愛的字母B項鍊在她去世後銷聲匿跡。傳言,這條項鍊可能傳給了伊莉莎白,為女兒私藏。伊莉莎白還珍藏著母親的另一個秘密,多年後才被發現。那時的她,只有兩歲。 那個少女,小心翼翼照理,母親因父親而死,孩子的內心不可能沒有任何波動。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為何終身不嫁
    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歷史上最出名的女王之一,她在位時期勵精圖治,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使得英國走向強盛,為以後英國稱霸世界打下了堅實基礎,被尊稱為「賢明女王」。但是她終身未嫁,被稱為「童貞女王」。那麼伊莉莎白為何終身未嫁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傳奇愛侶③亨利八世與安妮·博林
    (伊莉莎白一世肖像) 伊莉莎白出生時被指定為王位繼承人,她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成為了她的服侍者;1536年5月19日,伊莉莎白三歲時,她的母親安妮·博林被處死,伊莉莎白便被宣布為私生女,從「伊莉莎白公主伊莉莎白和瑪麗都成了愛德華的傭人,但是姐姐瑪麗並沒有善待童年至少女時期的伊莉莎白。由於伊莉莎白一世終身未婚,沒有子嗣。英國議會曾多次懇求女王儘早擇婿,期望她為王室生養繼承人。但是她說:如果她選擇了外國王子,他會讓英國無法保持中立的外交政策(如姐姐瑪麗一世和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婚姻);嫁給一個英國人會加劇宮廷內的宗派鬥爭。
  • 【HP雜談】霍格沃茨畫像上的歷史人物:安妮·博林
    她的很多作為顛覆了時代認知、挑戰了人們的道德底線,連她的隕落都驚世駭俗,安妮的短暫一生可謂是轟轟烈烈。安妮·博林死後,關於她的傳說六百年間層出不窮,她儼然化為傳奇人物。關於安妮·博林的傳記、電影、紀錄片和影視劇層出不窮,而她留給世人最神奇的印記就是她的獨生女兒——英國最知名的帝王伊莉莎白一世。安妮·博林生前的行為實在是太離經叛道,她掀起的動亂將整個國家搞得一片烏煙瘴氣。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以婚姻為外交籌碼,打造英國黃金時代
    在伊莉莎白一世的加冕儀式上,她戴上一枚結婚戒指,意味著她成為了英格蘭的新娘。這枚戒指一直戴在她的手上,直到生命的最後階段才摘了下來。伊莉莎白一世似乎用一生的時間告訴世人:「英格蘭才是我的丈夫」。我們試著從她的成長經歷、兩個瑪麗的不幸婚姻、英格蘭的外交形勢三個角度做簡單分析。首先,從出身背景來看,伊莉莎白是亨利八世的小女兒。在她3歲時,母親安妮·博林被亨利八世以「通姦」等罪名送上了斷頭臺。
  • 安妮·博林 I 第一個死在倫敦塔裡的皇后
    安妮·博林的房間安妮的父親叫託馬斯·博林 ( Thomas Boleyn ),曾在亨利七世的葬禮上擔任侍從,並在亨利八世的加冕禮上被封為爵士,安妮的母親( Elizabeth Howard )是愛德華一世國王的後裔
  • 伊莉莎白一世傳奇的個人生活,盤點童貞女王的秘密
    英國伊莉莎白一世被稱為「童貞女王」。作為亨利八世的次女——一個有時被認為是私生子的女兒——伊莉莎白從未被認為是女王。儘管如此,她從1558年開始統治英格蘭直到1603年去世。她的統治因無數的原因而聞名於世,但伊莉莎白一世的愛情生活,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 【風雲人物】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何終身未嫁?
    因此,伊莉莎白一世女王普遍被認為是英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  伊莉莎白一世女王  伊莉莎白於1533年出生在英國的格林威治。她父親是領導英國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她的母親安娜·布琳是亨利的第二個妻子。1588年,年僅25歲的伊莉莎白正式登基成為不列顛帝國的女王。25歲正是一個女人談婚論嫁的大好年齡。
  • 關於安妮·博林的30個不可預見的事實
    安妮·博林(Anne Boleyn)是歷史上那些在她去世近500年後仍留下共鳴的女性之一。她奮起成為英國女王,因沒有犯下的罪行而被斬首,並被歷史證明無罪。繼續閱讀,了解更多關於這個迷人,雄心勃勃的女人。
  • 伊莉莎白一世的肖像畫們 Portraits of Queen Elizabeth I
    「童貞女王」 「榮光女王」 「賢明女王」 都是她的稱號, 她就是伊莉莎白一世,關於她的電影估計大家都看過,她是亨利八世和第二個老婆安娜柏林生的女兒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多次死裡逃生,如有天助,網友:天選之女
    01伊莉莎白一世出生於1533年,出生的時候,就被指定為王位繼承人,她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也就是血腥瑪麗)是她的侍女。這裡要說的是,她父親亨利八世,當初為了娶她母親,跟教廷決裂,導致英國的天主教遭到了迫害。所以,天主教徒是非常痛恨她母親的,後來這種恨就轉嫁到她身上了。
  • 【史世】英女王「瑪麗一世」:母后被廢淪為侍女,登基殘暴賜死300個仇人
    一、成長經曆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就是「血腥女王」瑪麗一世。她幼年時期母后被廢,淪為了妹妹伊莉莎白的侍女。瑪麗一世登基後因為性格殘暴,下令賜死了三百位仇人。瑪麗出生在1516年2月18日,父親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母親是國王的原配妻子阿拉貢的凱薩琳。瑪麗一世是英國歷史上首位女王,並且以美貌和強勢著稱。
  • 「血腥女王」瑪麗一世:紅桃皇后原型人物,統治殘暴卻是可憐人
    此後因為子嗣問題,凱薩琳王后驟然失寵,亨利八世居然愛上了侍女安妮·博林。這段婚姻惹怒了羅馬教皇,但即使冒天下大不為,亨利八世也要迎娶佳人。小編認為瑪麗一世後來被稱為「血腥瑪麗」,根源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瑪麗公主父母感情失和,母親早過世又得不到父愛,造就了她敏感多疑的性格。第二,亨利八世過於重男輕女,導致瑪麗公主變成「血腥瑪麗」,伊莉莎白公主後來也終生未嫁。
  • 都譯王朝的最後一名統治者,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何一生未嫁?
    1558年11月,伊莉莎白一世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一世女王去世。1559年1月,伊莉莎白一世受封為英格蘭女王。她是偉大的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她駕馭了英國45個動蕩的春秋,其輝煌成就延續了四個世紀。BBC在2002年時,統計民眾選舉英國最偉大的人,其中伊莉莎白一世是第七位。
  • 血腥瑪麗:她一生所為,是否擔得起此等惡名?
    安妮·博林對待瑪麗公主非常刻薄,驅逐侍女,搶走飾品都是最低級的手段。伊莉莎白公主出生後,安妮·博林讓瑪麗公主去當伊莉莎白的侍女,作為羞辱。這導致瑪麗一世之後對妹妹伊莉莎白如何都親近不起來。兩個人同為姐妹,在父親亨利八世的薄待下,前半生命運類似。
  • 「血腥瑪麗」---瑪麗一世悲慘的一生
    瑪麗一世出身高貴,她的祖父亨利七世開創了都鐸王朝,她的父親亨利八世則是英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國王,她的外祖父外祖母裴南迪與伊莉莎白則締造了西班牙,她的丈夫菲利普也是西班牙國王,她的公公查理五世是羅馬帝王……總之,她是血統極為高貴,真正的女王。然而,她卻有個和她高貴出身極為不相稱的稱號——血腥瑪麗,這是怎麼回事呢?
  • 英女王「瑪麗一世」:母后被廢淪為侍女,登基後殘暴賜死300仇人
    一、成長經曆本期小蒙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就是「血腥女王」瑪麗一世。她幼年時期母后被廢,淪為了妹妹伊莉莎白的侍女。瑪麗一世登基後因為性格殘暴,下令賜死了三百位仇人。瑪麗出生在1516年2月18日,父親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母親是國王的原配妻子阿拉貢的凱薩琳。瑪麗一世是英國歷史上首位女王,並且以美貌和強勢著稱。
  • 楊過成名後重新安葬了楊康,為何對穆念慈卻不管不顧?
    這兩種觀念造成了楊過成名之後重新安葬時,對待穆念慈與楊康的差異態度。楊過重新安葬楊康是楊過對楊康之死做的最後終結,是楊過為人子的孝道,是一種救贖。也是金庸先生對「俠」精神的一層詮釋!根據原著中的情節可以知道,楊過對於父親楊康的為人和死因有著很深的執著,一直在尋找這位宿味蒙面的父親的真正為人,並試圖為父親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