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成大事者離不開一個字,蘊含大智慧

2021-01-18 奈奈姐姐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先生,將其新書命名為《人生海海》,這個書名取自閩南語,意思是人生如大海般沉沉浮浮,一語道破人生之路。

當人到中年時,回顧前半生,看透曾經的風風雨雨與喧囂吵鬧,方能明白,人生想成大事者往往離不開一個「靜」字。當一個人真正領悟了「靜」字,他的人生也將開啟新的篇章,早晚成大器。

一、聰明的人,從不會「喜形於色」,而將一切化為平靜

回憶下我們看的各類小說、電影中,有一類人出場,作者或者導演都會將其塑造為面無表情,喜怒從來不會表現在臉上之人,而這類人往往都是其中的高手。

藝術來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我們再回憶生活中,一個常面無表情,讓人猜不透其心思的領導是不是會天然讓你覺得他特別厲害,完全不敢輕易去觸碰這樣領導的權威,他的命令往往能做到令行禁止,無人敢反駁。

一個冷靜沉著的朋友,也更容易讓人能其信服,願意聽從他的意見,這就是「靜」的力量。

聰明的人,無論遇到喜事或者讓人難過的事情,都不會輕易表現在臉上。

遇到開心的事,你如果遇人就說,有可能在別人眼裡你是炫耀,惹人厭煩;還有可能你的成績,映射了別人的失敗,你的炫耀就如同在別人心裡扎了一刀,無意中傷了人,又何必?

記得我看過一個視頻,有個人從自己剛買的別墅出來,遇到往日的同事,對方很是吃驚他一下子變得這麼有錢了?他說不是他買的,只是臨時租的。對方立馬鬆了口氣,說:「原來如此,我就說你怎麼會變得這麼厲害。」然後就走了。

身邊朋友問他,你為何不說實話?那人說:「何必呢,說點別人喜歡聽的不好嗎?」小小的視頻卻蘊含了大智慧。

聰明的人懂得壓住自己的表現欲,更不會炫耀自己的成就,來引發別人的嫉妒之心,為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自己有成就也不會故意去壓制別人,而是懂得維護別人的自尊心,為別人留點退路,真正的原因是來源於內心的「靜」,不以暫時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方能向更遠的目標努力。

而難過的事情,說出現也不會改變任何現狀,除了換來一些無用的、敷衍的安慰之外,甚至還有可能惹來別人背後的嘲笑。那還不如閉口不談,化悲傷為動力,問題解決了,悲傷的心情也就消散了。

二、聰明的人只做不說

生活中應該常遇到這樣一些人,喜歡吹噓自己馬上要開始個什麼大項目,可是過了幾個月、甚至是幾年都不曾見有什麼動靜。還有些人內心每天都雄心壯志,立誓要在某方面大幹一場,還沒開始行動,就不停在朋友圈立不同的FLAG,然後發完朋友圈,他的想法就結束了。

我朋友圈曾經有很多人的微信頭像是不瘦幾斤,絕不換頭像,可是過了一久,頭像默默換掉了,體重依然沒變。而有個朋友萬年不變普通的頭像,可是前久見她,居然瘦了一大圈,她告訴我她已經泡了半天健身房,練出了馬甲線,看得我很是羨慕。

俗語有句話「會叫的狗不咬人,會咬人的狗不叫」,話糙理不糙,真正做事的人,從來不會還沒開始做就到處嚷嚷,他們更願意把時間與精力花費在研究如何做事之上。

就像TED演講中Derek Sivers告訴大家,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就不要把目標說出來。因為根據社會心理學的創始人庫爾特·勒溫在1933年的實驗證明,很多人一旦先說出了目標,會讓大腦覺得任務已經完成了,於是更容易選擇放棄。

所以如果想成一件事,就去做吧,別說,讓嘴巴和心「靜」下來,把想說的欲望變成行動的動力。

三、聰明的人懂得拋開無用的人際交往,更願意獨處

雖然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人也沉迷在結交人脈之中,覺得有了人脈,事業自然能成功,於是把大量時間、金錢、精力花費在社交之上。

厲害的人卻明白,真正的人脈不是你想結交,就能結交到的,靠應酬交際結交來的人脈,往往只是停留在通訊錄上的名字而已,對方壓根記不住你是誰,隨時有可能把你刪了。

想要結交人脈,那你自己就必須成為對別人有價值的人脈。人與人交往有時候是價值的互換,在這個基礎之上建立的關係才能稱之為人脈,不然別人又憑什麼來幫助你?

所以聰明的人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的社交上,而是靜下心來深耕自己,不斷提升能力。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只專心走自己想走的路。當能力積累到一定程度,一發沖天,曾經遙不可及的人脈,開始主動與你結交。

孔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想成大事之人,說話謹慎,行事迅捷。

一個「靜」字讓自己擁有獨立思考能力、不再被世俗觀念、行為所綁架,遵從自己內心行事,專注之人必成大事。

~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真正成大事者,大都具備這3大習慣
    看到這則小故事,你或許會吐槽馬克·吐溫的行為,亦或者是會稱讚馬克·吐溫的舉動,但是,我們是否從中看到一個影子,那個影子就是傳教士,也是你自己呢?許多事情,我們都想得很複雜,認為成大事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需要花費許多的時間、經歷,甚至是犧牲自己的家庭、婚姻幸福才能實現。
  • 成大事者,必有四戒
    每個人都渴求成功,但真正能走到成功的都有著深厚的內心修煉。成大事者,必有四戒。01戒懶曾國藩曾說:「天下百病,生於懶也。」懶惰是一生的大忌諱,多數人一輩子平庸,只因為懶。曾國藩的愚笨是眾所周知的,在他年少的時候,常常背書到深夜。一次家裡進了一個賊,準備夜深人靜時伺機而動。
  • 人到中年,活成了《西遊記》
    到現在才發現,自己不僅沒成為孫悟空,更丟了豬八戒的那番自在,最後像沙和尚一樣奔波在取經路上。奈何當初看客心,轉身已是戲中人。豬八戒和沙僧原本都不是凡人。八戒曾是玉樹臨風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人間。經歷輪迴之後,他化為豬身,成天頂著一個大肚腩,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稱得上是《西遊記》裡最灑脫的一個人。
  • 王陽明:人到中年事業沒起色?修煉「六字真言」,人生會迎來轉機
    人到中年事業還沒有任何起色?很多人歸結於沒有人脈,沒有資源,沒有能夠欣賞自己的伯樂,其實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內功」不足,首先自己強了,人脈資源就都來了。明朝的王陽明,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是公認500年來最接近聖人的一個人,他有一個「六字訣」,值得我們借鑑:一、「心」字訣王陽明認為,人的內心,才是一切問題的本源。
  • 王陽明:人到中年一事無成,需修煉這「六字真言」,有望迎來轉機
    人到中年,要為了家庭打拼事業,夢想、抱負都被現實消磨,只剩下心酸和無奈。如果到了中年,一切還未安穩下來,心裡會越來越急,自我頹廢,甚至會自暴自棄。有的人會抱怨命運不公,時機不遇,「黴運」纏身,但是卻不知反省自己。明朝的思想家、哲學家王陽明,一生立言、立德、立功,他提到:如果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需修煉這這「六字真言」,有望迎來轉機。
  • 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就一個字——給
    文 | 韓九叔來源 | 國學文刊(ID:GuoXuewenkan)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就一個字——給!
  • 人到中年,最高階的活法,只有「四個字」
    中年,是一個人慾望的盛年。與此同時,也是一個人最有心無力的時候。有人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深以為是。當你經歷過生活的悽風苦雨,當你被生活一遍遍的修理過後,便會明白,活著二字寫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 人生的失敗,與這三個字息息相關,明白時已到中年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人到中年了。按常理講,我們的人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可是,世間的一切,並沒有朝著我們夢想的方向發展。經過這麼多年的打拼,我們依然是活得很失敗。為什麼會失敗呢?直到中年我才明白,原來是因為這三個字。第一個字:懶。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最初的樣子都是一樣的。一聲啼哭,告訴世人:我來了。
  • 「成大事者不糾結」這句話的我的理解
    --------------------今天有位朋友在後臺問了我一個有趣的問題,叫:為什麼大家都說那句話——「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不是說魔鬼都在細節裡嗎?(過氣的黑人問號臉) 我想說,前者是描述一種心法。
  •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獨、默、狠、高
    原創┃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其性格特徵,必有其與眾不同之處。他們與常人必有著不一樣的地方,有些特性是先天從娘胎裡帶來,別人無從模仿。另有一些特性乃後天教化而來,也需有些天賦才可。紅雲從所知的歷史名人中,得出成大事者的四個獨一無二的特性:獨、默、狠、高。而這四個特性,正體現了其高標傲世,不與俗物相混一談,不苟且偷生,不勉強人格的果斷的人格趨向。
  • 易經提醒你:人到中年才發現,這四個人已經和我們緣盡了(扎心)
    人到中年,是一個知天命的年齡,在這般的一個年齡,許多 事,大家都懂得放下了;而有的人,我們會忽然察覺:原來,他們早已和我們緣盡了,尤其是下述這四個人,寫完我不禁一聲嘆息。人到中年,我們在單位已工作數年,一些同事,也共事數年了。當某天,我們的某個同事突然退休了,當看著他們的背影,漸漸地消失在了單位的大門口,我們才猛然察覺,自己和這個同事,已漸行漸遠了。或許,是各自家庭的距離;或許,是此後再難碰面的遺憾,等等,會使我們覺得,我們和這個同事,已緣盡了。
  • 其中蘊含大智慧
    歷經100多年,綿延了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我國有句古話曾說「富不過三代」,但洛克菲勒家族明顯就跳出了這個魔咒,財富已經延綿了近7代人。到底是什麼方法,讓這個家族一直長盛不衰呢?所以說洛克菲勒他真的不僅僅是一個商人,他還是一個成功的教育家和經營者。洛克菲勒家族經久不衰的秘密:經常借錢是好事!
  • 俗語:「人到中年不喝3酒,不比3物,不走3親」,你知道麼?
    相信所有人都聽說過,就是「人到中年不喝3酒,不比3物,不走3親」。大家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不喝3酒:醉酒酗酒醉酒酗酒是傷害身體健康的行為,常言「喝酒適量」,也許喝酒是為了酒桌上的氛圍,但也要量力而行,能不喝醉就不喝醉,平時也不要酗酒,酗酒誤事誤人。
  • 鋒芒畢露殺身禍,韜光養晦壽年長,人到中年,學會沉穩一點!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全家的擔子就壓在一個人身上,是最為艱難的時刻。人到中年,年富力強,又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也是人生最巔峰的時刻。人到中年,是社會的中流砥柱,越應該修身養性,學習一下老祖宗的智慧。鋒芒畢露殺身禍,韜光養晦壽年長,人到中年,學會沉穩一點!1、過去事丟得一節是一節,現在事了得一節是一節過去的事,能忘掉一件,忘掉一件;現在的事,能解決一件,解決一件。往事不堪回首,傷心的、痛苦的、無奈的,思之無益。人生要向前看,遠方,還有無限的風景,等著我們去領略。
  • 人到中年,我才讀懂了司馬遷
    但到而立之年,再讀《太史公記》,再讀《報任安書》,才明白對於中年來說,死亡是一種解脫,而活著才是一種勇氣。人在職場何嘗不如此,年少時領導告訴你,要忠誠、要奮鬥、要犧牲奉獻,集體就是你的家。一眨眼人到中年,沒人再給你談論曾經的奉獻與功績,也沒有人再跟你談論忠誠與奮鬥,有的只是歲月高高舉起的屠刀。
  • 成大事者必須依靠的五種人和十種能力
    成大事者在看到事情的成功可能性到來時,敢於作出重大決斷,因此取得先機。      人人都有弱點,不能成大事者總是固守自己的弱點,一生都不會發生重大轉變;能成大事者總是善於從自己的弱點上開刀,去把自己變成一個能力超強的人。一個連自己的缺陷都不能糾正的人,只能是失敗者。      人生總要面臨各種困境的挑戰,甚至可以說困境就是「鬼門關」。
  • 遇事不會瞻前顧後,有勇氣「斷舍離」的星座,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主筆:Miya 我們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這麼一句話,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01射手座 很多人會覺得像射手座玩心這麼大的人,向來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 到了中年,還不會撒嬌的女人,才最可悲
    尤其是人到中年的女人,對待感情應該更加的成熟有經驗,更懂男人的心。男人在感情裡,究竟需要什麼樣子的女人,中年女人應該了解得更加的透徹。可悲的是,有些女人,人到中年,愛情之路一路坎坷,得到又失去,卻始終沒有明白自己錯在哪裡。-02-在愛情面前,每個女人都會想方設法讓男人一直注意著自己,將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無限延長。
  • 了解古代歐洲的廁所後,才明白老祖宗的大智慧
    西晉時期有個大富豪名叫石崇,他家修建的廁所可華麗了,其中還準備了各種的香水、香膏給客人洗手、洗臉,並且還有十多個打扮得漂亮的婢女在外面伺候,待客人上過了廁所,這些婢女便伺候著客人將身上的舊衣服脫下,換上新的衣服,然後才可以出去,因此許多去過石崇家、上過石崇家廁所的人,都不好意思再去第二回了。
  •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字箴言,掛在我辦公司50年,讓我一生順風順水
    曹德旺答:「我這輩子最崇拜一位古人曾國藩,我的辦公室中國掛著一幅他的12字對聯,這讓我這一生順風順水,有了如今的成就。」成大事者皆有信仰,曹德旺的信仰就是「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曾國藩的思想影響著曹德旺的大半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