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
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解析人性之中「陰暗面」的特點,幫助你認知人性的醜陋,認知自我,掌控自己的人生,開發自身的潛能,超越當下的自己,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實現自我人生的跨越。
專欄內容會不斷更新,而購買專欄的朋友可享受現在以及後期不斷更新的全部課程進行深度層次的自我提升學習。
研究「奧卡姆剃刀定律」的過程之中,看到過一則小故事:
求教者問馬克·吐溫:「演講詞是長篇大論好,還是短小精悍好?」馬克·吐溫沒有正面回答求教者的問題,他是通過自身的事例去回答的。
馬克·吐溫在禮拜天的時候去教堂,教堂裡的傳教士語言生動的講了大約5分鐘,馬克·吐溫捐助了50元,傳教士講到了10分鐘,馬克·吐溫拿回了25元。最後,傳教士花了1個小時講完以後,馬克·吐溫拿走了捐助的錢,離開了教堂。
看到這則小故事,你或許會吐槽馬克·吐溫的行為,亦或者是會稱讚馬克·吐溫的舉動,但是,我們是否從中看到一個影子,那個影子就是傳教士,也是你自己呢?
許多事情,我們都想得很複雜,認為成大事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需要花費許多的時間、經歷,甚至是犧牲自己的家庭、婚姻幸福才能實現。實際上,若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
就好比「奧卡姆剃刀定律」之中的把握關鍵,化繁為簡的大智慧一樣,它的大智慧之處就是「簡單」。換句話來講,真正成大事者,大都具備以下3大習慣。
分清主次,先抓「牛鼻子」
事有「本末」「輕重」「緩急」之分,「本」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末」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輕」是不重要的事情,「重」是對自己而言最有利的事情。「緩」是可以暫且不做的事情,「急」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真正成大事的人,會先抓住「本」、「重」、「急」三個元素,優先考慮哪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是需要立馬去做的以及對自己最有利的。這是他們經過多次失敗後的習慣,也是他們成功的根本。
說起來這三個元素很複雜,其實一點都不複雜。相反,還很簡單。
舉一個例子:
你的妻子生了重病,而你的上司需要你出差一趟,這趟差事並非那麼重要,你就可以請假陪自己的妻子。若是差事非你不可,直接影響你的仕途,你也可以先請假陪自己的妻子去醫院,然後打電話給你的父母或者妻子的家人,讓他們幫你照顧。
凡是以家為主,事業為次,同學、朋友是「次中之次」,這是家庭、工作、友情的主次階級。而在工作之中,老闆吩咐的是主要事情,上司吩咐的是次要事情,其他同事的事情則是「次中之次」的事情。
分清主次,把握關鍵並不難,難就難在你是否能想明白其中關鍵,你是否能抓住事物的本質,以客觀事實以及理性的思維去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