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l增速世界第一、商場餐飲佔比50% 在深圳幹餐飲壓力有多大?

2021-01-17 聯商網linkshop

根據《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2017年,深圳餐飲在線商戶18.3萬,新增商戶6.8萬,倒閉商戶7.4萬,相比於北上廣而言,商家總數最少的同時,倒閉商家也最少。

相比其他一線城市,深圳餐飲商戶的發展空間更大,且更堅守。尤其是2017年下半年,北上廣競爭慘烈,深圳商戶增勢最為明顯。

在這樣的大盤數據背後,深圳餐飲究竟有哪些突出、卻鮮為人知的特點呢?

深圳的Mall又大又多,增長速度世界第一

購物中心的增量,一定程度上能映射出城市發展的速度。你可能沒想到,深圳在建的購物中心數量全球第一。

據世邦魏理仕2017年發布的《全球購物中心發展報告》顯示,深圳在建購物中心以458萬平方米的數量,位列全球第一。

深圳的購物中心很大。南山區的萬象天地23萬平方米,寶安區的壹方天地足有36萬平方米,有50個足球場那麼大。

深圳的購物中心很多。2002年,深圳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中信城市廣場開業,2012年,購物中心的開業速度明顯加快,平均每年17家。

△ 這城市發展的太快,就像龍捲風

據數據統計,到2017年底,深圳共擁有購物中心144個,加上2018年全年即將入市的購物中心面積319.9萬平方米,已有1306萬平方米。

在龐大的開業數量背後,難免出現招商緊張、房租低迷的現象,這種現象對購物中心來說是困境,但對於湧進深圳的餐飲品牌來說,則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餐飲是Mall的一道光,最高佔比達50%

據統計,2017年,深圳各大購物中心服飾等零售業態佔比明顯下降,兒童親子、餐飲、生活服務業態佔比呈上漲趨勢,餐飲逐漸演變成購物中心的重點業態。

位於福田下梅林的佐阾虹灣購物中心,餐飲佔比高達約50%;位於福田CBD的皇庭廣場,餐飲佔比也達33%。

根據國際標準,購物中心餐飲佔比黃金值為18%。位於南山區的寶能All city購物中心為博客流,也加碼引入餐飲和兒童業態。

「2018年一季度,深圳共有290家品牌擴張,其中4成是餐飲業態。」世邦魏理仕華南區顧問及交易服務商業部主管嚴思慧介紹。

深圳開業十年或以上的購物中心,均對餐飲業態作出調整,如萬象城引入KiKusan擊谷舍,海岸城引入了奈雪の茶首個副線品牌梨山,天利名城引入了網紅茶飲品牌鹿角巷。

深圳的購物市場就像一塊膨脹的新沃土,求「餐」若渴,網紅店、快時尚成了購物中心的標配:H&M、ZARA成為了各大商場標配,喜茶等新餐飲品牌成為爭搶的對象,兩年內已入駐超過20家購物中心……

外地餐飲品牌加速入深

購物中心瘋狂發展的同時,眼光銳利的外地品牌開始加速入深。

△ 深圳口碑排行榜TOP50

根據深圳口碑排行榜TOP50可以看出,外地品牌佔比近40%,這種外來品牌的「入侵」不會停止,反而會伴隨著新商業體的落地,愈演愈烈。

△ 2018上半年深圳首進品牌

很多新MALL都喜歡華南首店、深圳首店這種類型的標籤。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深圳共引進36個首進品牌,其中餐飲佔比61%。

資深餐飲人王鹿鹿,總結出了這些品牌進入深圳市場的3種姿勢:高舉高打、謹慎試點、跟隨本土。

1、高舉高打

高勢能、特色型品牌往往採取這種進攻方式。比如桂滿隴,由於排隊與環境的出名,自帶網紅屬性,很多深圳消費者都想去拔草打卡。

桂滿隴首店、次店都選在城市級核心商圈的A類購物中心,入深時的營銷投入加上品牌自帶勢能,迅速將信息有效傳遞到消費市場。

2、謹慎試點

一般較新或者資深務實的餐飲品牌,通常先試點。比如費大廚辣椒炒肉和佬麻雀這兩個湘菜品牌,分別在長沙和廣州的發展勢頭都挺好。

首店進入深圳,都選擇了次一級區域性商圈的B類購物中心。這樣的好處是,能夠降低自身的風險,也給了自己調整、優化的空間。

3、跟隨本土品牌

借力,跟隨當地特色品牌的布局路徑。比如靚靚蒸蝦,靚靚蒸蝦雖在武漢比較知名,但在深圳的知名度並不強。它進駐深圳就是跟著本地知名的小龍蝦品牌走。

現有的三家店,南山店開在了江味龍蝦館旁邊;福田店開在了龍巢盱籲小龍蝦旁邊;梅林店開在了呆呆蝦旁邊。

當地宵夜餐廳的聚集地、本地同類品牌驗證過的市場,跟著走似乎比自己選址更穩妥。加上靚靚本身的產品功力還不錯,依靠穩定的流量和品質產品,慢慢建立起站穩腳跟的能力。

網紅品牌、「小而精」餐廳更受歡迎

南山區的塘朗城廣場購物中心認為:回饋當下新型消費者最好的辦法就是——引進網紅餐飲品牌。

今年上半年深圳首進的22個餐廳品牌中,除了星巴克臻選、太平洋咖啡旗艦店等行業大牌之外,其他要麼本身是網紅,如鹿角巷(香港網紅)、一芳(臺灣網紅水果茶)、安提安蝴蝶餅(美國網紅)等,要麼就是網紅餐飲的二代品牌,如Gagachef(Gaga鮮語旗下高端副線餐廳)、食代館(麵包新語旗下品牌)等。

《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調查結果也表明,面對「大而全」和「小而精」的餐廳,63.3%的消費者會傾向於選擇後者。比如,以牛蛙、小龍蝦、酸菜魚等作為招牌的單品餐廳越來越多,而且各個單品品類均出現了代表性品牌。

從品類上看,茶飲依然不僅最受商場歡迎,也很受消費者認可,《中國餐飲報告2018》的數據顯示,2017年,深圳飲品店的訂單量增幅近200%。

事實已經證明,數據是餐飲行業重要的商業資源:它幫助我們獲得原本沒有的行業認知,創造原本不存在的行業價值。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 大魚君)

相關焦點

  • 商場購物中心餐飲布局趨勢研究?
    購物中心輕餐飲受熱捧,高端餐飲遇冷 餐飲系列產品類型眾多,我們對全國100個以「體驗式消費」為業態組合定位模式的購物中心進行統計,有約20000
  • 羲和餐飲餐飲選址到底有什麼秘密!餐飲老闆都在問
    張鈞用商業餐飲的概念武裝著企業的發展道路,何為商業餐飲?商業餐飲是否適合所有企業的發展道路?羲和商業餐飲模式的雙贏正如張鈞所說:「繳納商場高額租金的同時,與商場互相借勢,商場就會給你帶來快速的品牌傳播度及高客流量,這也是我們底氣十足地在全國各地談商場位置的重要原因。商業地產與餐飲是契約精神當你還對羲和餐飲如何承受高額房租而感到不解時,張鈞所說的契約精神正能解開你的疑惑。
  • 年末關至,又一批餐飲品牌倒下了……
    早在4月份,一茶一坐就被爆上海門店正在大規模關閉的消息,彼時有報導稱一茶一坐在滬門店已關閉近50%,僅剩七寶萬科店、仲盛世界商城店、中山公園龍之夢店、虹口龍之夢店、星遊城店、江橋萬達店、百聯真光路店、紫荊廣場店8家門店正常營業。 在大眾點評網上看到,上述門店中有的已顯示暫停營業,有的則已查不到任何信息。
  • 餐飲A股,如何破局?
    中國餐飲市場規模超過4萬億元,但是重量級選手難尋。美國不乏千億美元市值餐飲巨頭,國內公司中海底撈市值最大,大約200億美元。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人口國和第二大餐飲國,A股餐飲企業只有4家,與日本近100家及美國大約240家餐飲上市公司相比,數量和規模都不成比例。
  • 2020年河南餐飲大數據來了!線上訂單增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河南商報記者 馬千惠/文12月30日,鄭州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年會暨餐飲行業大數據發布會在黃河迎賓館舉辦。會上,美團大學餐飲學院發布了2020年河南餐飲大數據,從餐飲行業的整體復甦、品類發展和消費者變化、豫菜發展等幾個維度,分析了河南和鄭州餐飲市場的新變化。
  • 餐飲行業深度報告:對標美國市場,探索餐飲產業鏈的掘金機會
    我們通過發達國家的餐飲市場發展歷程,探究中國餐飲市場的發展空間和趨勢。美國是世界最大的餐飲市場,餐飲業相對成熟,發展趨勢值得中國借鑑。1.1. 中國餐飲業長期高速發展,市場空間高達四萬億中國餐飲行業的真正起步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歷經四十一年的長期穩定高速發展,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餐飲市場。
  • 「食」不相瞞,mall餐飲人氣王又換一撥了
    TOP50中,成熟餐飲品牌優勢顯著,佔比達70%;新興餐飲品牌由於網紅效應強、創新經營模式等得以佔據一席之地,上榜15家。僅5-6月連開10餘家店,7-8月將陸續在北京、南京等地開店,今年計劃面向全國一二線城市新開30-50家門店,展現出強大的實力與發展勢能。   ①推行「安心戰略」,升級食材及後廚管理:如源頭直採「有身份證的魚」、選用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水東芥菜」24天黃金髮酵的新酸菜、東北五常核心產區獲得過亞洲金獎的大米等,以及全透明廚房保證生產環境可視化,讓消費者更放心。
  • 上半年商場餐飲開關店比僅0.73,火鍋、燒烤亮了丨WIN...
    來源:商業地產雲智庫近幾年,商場餐飲「關店潮」此起彼伏。在餐飲人的努力之下,2019年餐飲開關店比1.02,呈現小幅擴容的良好態勢;到了2020上半年,卻遭遇疫情沉重打擊,整體開關店比驟降至0.73,一片慘澹。
  • 扎在商場的9266個餐飲品牌,誰讓「乾飯人」銷了魂
    年度餐飲榜單關鍵詞   陰霾四散的2020,餐飲世界的新模樣,或可套用知名美食家布裡亞·薩瓦蘭的一句名言:「告訴我你賣什麼,我會告訴你你是什麼。」   呈上的盤中之物不同,決定著餐飲玩家們定位標籤、輸出印記的不同,以及它們在商業世界中的位置、地位的不同。
  • 喜茶探花,奈雪的茶第八位,奶茶新勢力稱雄2019廣東餐飲百強榜……
    下降的有真功夫3退7,胡桃裡7退22,炳勝24退33等022019廣東餐飲市場發展概況1、雙十定律:廣東餐飲市場大約佔全國10%(9.2%),佔廣東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吃在廣東,2019廣東餐飲4307.23億佔全國46721億的9.2%,比2018微增0.1%,基本保持平穩。2019社會零售消費增速8%,餐飲為11%,四年來首次超過社零增速,相對來講2019大家更「捨得吃」。
  • 餐飲競爭異常激烈 去新商場裡開餐廳 要注意什麼?
    2017年上海新建50多個商場   ▼早在2016年中,經驗豐富的老餐飲人都在有意識的放慢自己在一線城市開店的節奏。真正刺刀見紅的是在2017年。   以上海為例,先來看一組數據。   2017年,上海市計劃開業的商業廣場多達56個,也有說是58家,其中有一部分是預計2016年開業的,後來延遲到2017年。
  • 魔都半數商場一年調整100+品牌,不愛「折騰」的mall可能過不好2020
    2020年註定是新入局者普遍缺席的一年,但存量商業的經營壓力並未因此而減弱。當下,隨著疫情防控到位,客流復甦跡象初步顯現,商場運營逐步回歸正常軌跡,新一輪的客流競爭已然拉開序幕。為了實現高效引流、提升關鍵客群黏性,「存量調改」不得不為。
  • 疫情後,這樣的mall正在成為「香餑餑」
    這其中,我們亦發現,擁有極佳的戶外休閒空間的優秀商場在這一輪商業復甦中拔得「頭籌」。有觀點認為,未來最具「錢」景的商業形態,一定是「豐富的空間想像力與內容創造力」的商業體。尤其是在當下疫情防控不容放鬆的時刻下,「戶外+室內」結合的多元空間體驗+豐富內容呈現,將助推一個商場更快地邁過復甦期。
  • 為爾遊學|走近深圳一流餐飲企業,學習深圳一流管理
    十月底,為爾餐飲首次在深圳舉行餐飲企業家遊學考察活動。10月29-30日兩天時間走訪了深圳雲味館、紅荔村、客語、老佛爺等深圳頂尖餐飲企業商家,每一位商家為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餐飲企業家進行了精彩分享、授課,好評如潮。本次參與的遊學單位在品類方面做到了第一、或者唯一,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收穫頗豐。
  • 有人關店止損,有人抄底入局,年末餐飲有哪些新機遇?
    經濟不明朗,加速餐飲行業的洗牌。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國內餐飲企業註銷2.8萬家,相當於平均5分鐘不到就倒閉一家,數字相當慘烈。 餐飲人並不看好整年的餐飲局勢,上半年用「餘糧」勉強撐得住,下半年把該花的錢都花了,如果生意還是毫無起色,那麼年末將會迎來史無前例的餐飲「倒閉」潮。
  • 2020餐飲行業洗牌年,一邊求生存,一邊謹慎開店
    創始人陳大口說,從大年初四開市以來,之前佔多數的家庭客少了,只能以周邊年輕單身群體為主。 目前,撚手食堂在廣州有3家店,本打算今年繼續開店,年前訂了一個鋪位年後進場裝修的,但現在有些猶豫是否開店了。 50多家店的客家菜客語創始人許可鵬介紹,年前開發了幾道半成品菜,正好在疫期發揮了作用。
  • 雀巢專業餐飲聯合美團發布《2020餐飲夜間消費與夜宵品類報告》
    指引後疫情時期餐飲新機遇「夜經濟」成餐飲增長新動能25-35歲群體是餐飲夜間消費主力軍餐飲夜間消費趨向中高端,人均60-100元佔比最高燒烤以超高增速霸榜,成夜間餐飲市場潛力王火鍋整體發展呈下沉趨勢,燒烤一二線城市增速更突出隨著城市經濟形態的日益豐富和居民生活習慣的不斷變化,我國國民夜間消費時段大幅度延長
  • 全齡層的生活方式街區,深圳石巖這個MALL有點意思
    商場的存在亦「因人而異」。大學城、CBD商務區、大型社區、產業園……所處的不同區位其生活的主力客群亦千差萬別,因而造就了各個特色鮮明的購物中心。針對前三者類型的商場很多,而圍繞著產業園區消費打造的商業體,在深圳的部分區域,卻有著「迫切需求」。   龍華大浪,一個以時尚產業聞名的片區,大浪時尚小鎮是全國標杆性時尚產業集群區;寶安石巖,大型高科技/新興產業工業園林立。
  • 餐飲收益超3成,宜家餐廳為什麼這麼火?
    據媒體報導,2018年,宜家一位高管曾透露食品銷售佔集團全球銷售總額的 5%-10%。德國、中國、美國、瑞典和英國是宜家食品業務最重要的 5 個市場。宜家決定進一步開拓其餐飲業務。6月23日,宜家對法國和西班牙的媒體確認,將從巴黎開始嘗試外賣服務,如果試點成功,宜家可能會在未來將這個想法帶到其他市場。
  • MALL+街區設計,100%開業率客流20萬,深圳壹方天地商業街區設計
    業內一位言辭犀利的地產大亨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放眼望去全中國百分之九十的商場基本都是建築垃圾」,的確,中國的mall真的很多,每年還在不斷增長,但準確來說,其實並不是mall太多了,而是同質化的mall太多了。甚至非常有名的mall,在空間上也難逃同質化窠臼,而設計,無疑就是如今同質化狀況如此慘烈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