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2017年,深圳餐飲在線商戶18.3萬,新增商戶6.8萬,倒閉商戶7.4萬,相比於北上廣而言,商家總數最少的同時,倒閉商家也最少。
相比其他一線城市,深圳餐飲商戶的發展空間更大,且更堅守。尤其是2017年下半年,北上廣競爭慘烈,深圳商戶增勢最為明顯。
在這樣的大盤數據背後,深圳餐飲究竟有哪些突出、卻鮮為人知的特點呢?
深圳的Mall又大又多,增長速度世界第一
購物中心的增量,一定程度上能映射出城市發展的速度。你可能沒想到,深圳在建的購物中心數量全球第一。
據世邦魏理仕2017年發布的《全球購物中心發展報告》顯示,深圳在建購物中心以458萬平方米的數量,位列全球第一。
深圳的購物中心很大。南山區的萬象天地23萬平方米,寶安區的壹方天地足有36萬平方米,有50個足球場那麼大。
深圳的購物中心很多。2002年,深圳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中信城市廣場開業,2012年,購物中心的開業速度明顯加快,平均每年17家。
△ 這城市發展的太快,就像龍捲風
據數據統計,到2017年底,深圳共擁有購物中心144個,加上2018年全年即將入市的購物中心面積319.9萬平方米,已有1306萬平方米。
在龐大的開業數量背後,難免出現招商緊張、房租低迷的現象,這種現象對購物中心來說是困境,但對於湧進深圳的餐飲品牌來說,則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餐飲是Mall的一道光,最高佔比達50%
據統計,2017年,深圳各大購物中心服飾等零售業態佔比明顯下降,兒童親子、餐飲、生活服務業態佔比呈上漲趨勢,餐飲逐漸演變成購物中心的重點業態。
位於福田下梅林的佐阾虹灣購物中心,餐飲佔比高達約50%;位於福田CBD的皇庭廣場,餐飲佔比也達33%。
根據國際標準,購物中心餐飲佔比黃金值為18%。位於南山區的寶能All city購物中心為博客流,也加碼引入餐飲和兒童業態。
「2018年一季度,深圳共有290家品牌擴張,其中4成是餐飲業態。」世邦魏理仕華南區顧問及交易服務商業部主管嚴思慧介紹。
深圳開業十年或以上的購物中心,均對餐飲業態作出調整,如萬象城引入KiKusan擊谷舍,海岸城引入了奈雪の茶首個副線品牌梨山,天利名城引入了網紅茶飲品牌鹿角巷。
深圳的購物市場就像一塊膨脹的新沃土,求「餐」若渴,網紅店、快時尚成了購物中心的標配:H&M、ZARA成為了各大商場標配,喜茶等新餐飲品牌成為爭搶的對象,兩年內已入駐超過20家購物中心……
外地餐飲品牌加速入深
購物中心瘋狂發展的同時,眼光銳利的外地品牌開始加速入深。
△ 深圳口碑排行榜TOP50
根據深圳口碑排行榜TOP50可以看出,外地品牌佔比近40%,這種外來品牌的「入侵」不會停止,反而會伴隨著新商業體的落地,愈演愈烈。
△ 2018上半年深圳首進品牌
很多新MALL都喜歡華南首店、深圳首店這種類型的標籤。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深圳共引進36個首進品牌,其中餐飲佔比61%。
資深餐飲人王鹿鹿,總結出了這些品牌進入深圳市場的3種姿勢:高舉高打、謹慎試點、跟隨本土。
1、高舉高打
高勢能、特色型品牌往往採取這種進攻方式。比如桂滿隴,由於排隊與環境的出名,自帶網紅屬性,很多深圳消費者都想去拔草打卡。
桂滿隴首店、次店都選在城市級核心商圈的A類購物中心,入深時的營銷投入加上品牌自帶勢能,迅速將信息有效傳遞到消費市場。
2、謹慎試點
一般較新或者資深務實的餐飲品牌,通常先試點。比如費大廚辣椒炒肉和佬麻雀這兩個湘菜品牌,分別在長沙和廣州的發展勢頭都挺好。
首店進入深圳,都選擇了次一級區域性商圈的B類購物中心。這樣的好處是,能夠降低自身的風險,也給了自己調整、優化的空間。
3、跟隨本土品牌
借力,跟隨當地特色品牌的布局路徑。比如靚靚蒸蝦,靚靚蒸蝦雖在武漢比較知名,但在深圳的知名度並不強。它進駐深圳就是跟著本地知名的小龍蝦品牌走。
現有的三家店,南山店開在了江味龍蝦館旁邊;福田店開在了龍巢盱籲小龍蝦旁邊;梅林店開在了呆呆蝦旁邊。
當地宵夜餐廳的聚集地、本地同類品牌驗證過的市場,跟著走似乎比自己選址更穩妥。加上靚靚本身的產品功力還不錯,依靠穩定的流量和品質產品,慢慢建立起站穩腳跟的能力。
網紅品牌、「小而精」餐廳更受歡迎
南山區的塘朗城廣場購物中心認為:回饋當下新型消費者最好的辦法就是——引進網紅餐飲品牌。
今年上半年深圳首進的22個餐廳品牌中,除了星巴克臻選、太平洋咖啡旗艦店等行業大牌之外,其他要麼本身是網紅,如鹿角巷(香港網紅)、一芳(臺灣網紅水果茶)、安提安蝴蝶餅(美國網紅)等,要麼就是網紅餐飲的二代品牌,如Gagachef(Gaga鮮語旗下高端副線餐廳)、食代館(麵包新語旗下品牌)等。
《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調查結果也表明,面對「大而全」和「小而精」的餐廳,63.3%的消費者會傾向於選擇後者。比如,以牛蛙、小龍蝦、酸菜魚等作為招牌的單品餐廳越來越多,而且各個單品品類均出現了代表性品牌。
從品類上看,茶飲依然不僅最受商場歡迎,也很受消費者認可,《中國餐飲報告2018》的數據顯示,2017年,深圳飲品店的訂單量增幅近200%。
事實已經證明,數據是餐飲行業重要的商業資源:它幫助我們獲得原本沒有的行業認知,創造原本不存在的行業價值。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 大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