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餐飲行業洗牌年,一邊求生存,一邊謹慎開店

2020-12-23 騰訊網

本期導讀:

不管如何,今年的餐飲只能是謹慎樂觀、悲觀行事,

但一定要積極面對,活下去最重要!

字數 | 3283字

時間 | 7分鐘

隨著眼下國內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復工的餐廳也越來越多。

餐飲老闆們都盼著三月、四月餐飲能迎來報復性增長,準備大幹一場,彌補一、二月份的巨額虧損。

餐飲企業一方面想儘快全面營業以求最大可能性地減少損失;

一方面又忌憚消費信心不足導致上座率不足,從而堂食收益一時難以抵消支出。

這是當前大多數餐飲企業的一個真心想法。

但現實給了一記當頭悶棍,復工成本上升,客流量少,營業額上不來。

上座率是個考驗智慧的問題

近期,筆者走訪摸底廣深兩地餐飲業的復工復業情況,截至目前,廣州的餐飲企業已經基本恢復堂食。

炳勝、九毛九、客語、點都德、大龍燚、白馬良倉、大鴿飯、老湘村、湘鄰呷哺、撚手食堂、以飯湘許、至尊比薩、深夜食堂等都已經提供堂食服務。

但多家餐飲企業表示,消費者信心不足加上防控限流要求,餐企的堂食上座率都不高,只有2-5成。

餐企目前普遍上座率不高 圖源: 攝圖網

從廣州市防控要求,除了對顧客測體溫外,還要求顧客戴口罩,坐下飲食最後一刻才脫口罩,飲食完成後立即戴口罩。

要求甚至細化到不同餐桌之間的距離,例如餐桌之間距離不小於1米。

同排顧客隔位相坐,對面錯位相坐,面對面距離不少於1米,上座率只能最多安排不得超過50%。

間隔就餐上座率不得超過50% 圖源:餐飲老闆內參

廣州老字號粵菜品牌點都德共48家店,總經理沈志輝透露,受疫情影響關掉了5家門店,新店拓展計劃亦推遲。

同樣的還有撚手食堂,主打老廣州家常菜,大眾化定位在廣州深受好評。

創始人陳大口說,從大年初四開市以來,之前佔多數的家庭客少了,只能以周邊年輕單身群體為主。

目前,撚手食堂在廣州有3家店,本打算今年繼續開店,年前訂了一個鋪位年後進場裝修的,但現在有些猶豫是否開店了。

50多家店的客家菜客語創始人許可鵬介紹,年前開發了幾道半成品菜,正好在疫期發揮了作用。

特別是原只古法手撕鹽焗雞,賣成了爆品,門店在100隻以上。

憑藉半成品菜和上線外賣的自救法,客語目前業績恢復到5成。

憑藉半成品菜和上線外賣,客語業績恢復5成

圖源: 客語

廣州湘菜品牌代表遇見湘、洞庭土菜館、湘鄰呷鋪、漁痴魚醉,創始人均表示,根據門店選址不同,恢復情形也不同,街鋪店5-6成普通好於2-4成的商場店。

大龍燚線上運營總監鄭伯奇,火鍋顧客對到店堂食的屬性需求較大。

為了避免集餐帶來的交叉感染,餐廳規定撤除了大桌,全部安排4人以下的小桌,超過4人就需分桌去坐。

從實際效果看,大龍燚堂食顧客多以2人一桌為主。

但這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限流」。

對餐廳的經營壓力自然也在上升。

為避免交叉感染,超過4人就需分桌 圖源: 廣州吃喝玩樂蒲

從大部分商家來看,堂食雖然開了,但上座率是個大問題。

一方面,消費者對堂食還是有所顧慮。

一方面餐飲企業對顧客集聚也有所顧慮。

疫情當前,必須有所選擇。

大家樂廣深許多門店一直處於營業狀態,因為納入了保障民生體系,所以人氣和業績均恢復得不錯。

至尊比薩大多數門店開在社區,以外賣小店為主,本次疫情影響沒那麼大,全國已經開了近200家店,今年還會繼續開店。

而白馬良倉的新零售模式,把五星大廚的私房菜用標準化工藝做成了預製菜,在門店或線上銷售,回家熱水泡10分鐘開袋即吃。

白馬良倉的新零售預製菜 圖源: 餐飲O2O

本來還想著「回家吃飯」的理念如何教育市場,結果疫期加速模式落地,銷售還算可觀。

深圳餐飲恢復情況更不容樂觀,上周,我們也對深圳購物中心餐飲進行了掃描,深圳9成餐飲恢復堂食,報復性消費卻沒來...。

由於上班白領群體多,購物中心普遍人氣慘澹。

餐飲停業虧本,開業更虧!進入黎明前的黑暗!

其實,餐飲人「流血」開堂食,一是為了留住員工,二是為了證明我還活著!

堂食收益遠不及支出

大鴿飯在廣州餐飲行業經營13年,一年賣出乳鴿350萬隻,確也曾因甲型流感病毒一度面臨關店。

如今,「新冠肺炎」病毒再次成為大鴿飯的「難關」。

疫情發生後,常年春節不打烊的大鴿飯也只能臨時關閉了堂食服務,原本打算春節上班的員工因此只能「滯留」宿舍。

董事長助理鍾活亮說,「疫情期間,大鴿飯800餘名一線員工每月僅開1860元的基本工資,加上房租水電,成本壓力一下子就來了。」

大鴿飯門店 圖源: 幸福餐飲人

在堂食政策未「解禁」前,大鴿飯廣深11家餐廳的營業額迅速降低,月開支將近400多萬元,全憑外賣業務在撐著。

據鍾活亮反映,儘管外賣訂單相比往日有了數倍提升,但對大鴿飯整體營業額無異於「杯水車薪」。

「我們正餐類有項二八定律,80%的營業收入來自於堂食,外賣雖有提升,但對大盤子而言頂多是緩解一下租金壓力。」

正餐類80%的營業收入來自於堂食 圖源: 百度

恢復堂食或許才是餐飲企業脫困之法。

但事實上,當前疫情之下,相比外賣而言,堂食一定是虧。

甚至有餐企直言,「堂食收益遠不及支出,虧得更多」。

鍾活亮算了一筆帳,原來我做外賣只需10人上班,堂食則需要30人上班。

一旦改為堂食,無論客流量,我都需要為額外多出來的員工支付全額工資。

廣州10家店每家多出20人上班就等於多出了200人,在1680元基礎上增加2000-3000元,每位員工的開銷就增加三倍。

「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反觀堂食收益,第一天的流水僅1.7萬元。」

相比2019年一季度,他預估大鴿飯11家店今年一季度營業額收入將減少5700萬元左右。

目前,大鴿飯董事長黃小華稱堂食+外賣恢復到2-4成,主要是因為精準定位家庭客,家庭客在家做飯的比例非常高,特別疫情更加固了在家做飯的習慣,故恢復相比其它品牌要慢。

而粵菜標杆品牌炳勝定位商務宴請,據總經理曹嗣全介紹春節是炳勝的銷售旺季,本來想打個漂亮開春仗,食材、人員都做了充分準備。

疫情突然而至,營收損失在億元以上,目前堂食僅恢復到2成,肯定抵消不了成本。

只能採取業績反向定崗定人的策略,部分檔口部門上班,以降低成本減少損失。

炳勝目前堂食僅恢復到2成 圖源: 炳勝飲食集團

從目前的恢復情形來看,筆者看到3個現象:

1、有品牌有口碑的恢復得比夫妻檔作坊式好。

連鎖品牌店有口碑有信任基本上能恢復到4-6成,而作坊式小店開了也沒什麼人,普遍也沒開門。

2、街鋪店普遍比商場店恢復好。

街鋪離顧客更近,到店可以進包房或直接打包回家吃,而購物中心離家遠,首先要交通工具,到了購物中心免不了與人接觸。

3、剛需餐飲比高端餐飲恢復好。

經過2個月閉門大家都沒多少收入,口袋癟了,自然減少高端消費,轉而吃快餐或在家用餐。

木屋燒烤接連打了兩場仗

隋政軍面對嚴峻的形勢,他和整個木屋燒烤的員工打了兩場帳:

一場叫做經營仗,即在危難關頭活下去;

另一場叫做企業文化仗,大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在這場「餐飲救贖戰」中,木屋燒烤的員工們自行發起的「開源節流法」就用自渡的方式給了隋政軍全新的思路。

先是將堂食改良成便於外帶的形式,不同於一些餐飲連鎖輕資產模式,木屋的供應鏈是自己做的,足夠量的庫存讓木屋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底氣。

繼而是全國5000個員工自發註冊抖音帳號,想方設法將線下業務搬運到「線上」來。

木屋燒烤組織5000員工註冊抖音帳戶獲取流量

圖源: 木屋燒烤

按照以往外賣只佔木屋燒烤營業額5%的模式來核算,木屋燒烤定然無法打贏這場仗。

但之前線上模式不斷被挖掘,外賣能量不斷被提升。

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外賣營業額就提升至木屋燒烤總營業額的50%。

北京有幾家店鋪,甚至僅用了10天時間,就讓日營業額從1000元拉到了17000元,漲了17倍。

目前,木屋燒烤的同店同比已經恢復到去年的70%,而隋政軍的328戰略目標則是到3月28日,恢復原來的101%。

原本預計3月底能恢復,但現在國外疫情的發展超出大家預料 圖源:木屋燒烤

「我們一直比較努力,小夥伴們比較拼。」

他所講的自救方法就是全員營銷全員參與全員創新。

「其實也沒什麼秘訣,我們做的事兒別人也都在做,全員參與,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大家一起努力,『三個臭皮匠能頂一個諸葛亮』,這是我一直的觀點。就是想辦法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我們有四五千員工,每個人想辦法幹成一單就是接近5000單。」

」原本預計3月底應該差不多恢復的,但現在國外疫情的發展超出大家預料。」

「報復性增長,原本認為會有的,從現在來看,很大程度上應該不會有了。而且真正恢復到之前的水平,大概率要到幾年之後了。」

隋政軍對於疫情對餐飲企業的影響比較悲觀。

他指出:「這一次疫情時間比較長,而且國外最近有加重趨勢,原本預計的報復性釋放將變成緩慢釋放、一波一波來。」

「今年短期內能恢復到原來的八成就不錯了。」

隋政軍分析指出,有兩個重要原因:

一是大家的習慣。

之前大家幾乎已經養成了不在家吃飯的習慣,疫情又培養和訓練了大家各種做飯愛好和習慣;

第二是基於經濟的考慮。

大部分人的錢包比之前癟了,一些企業的團建、招待等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挺住,我們能贏 圖源: 西貝莜麵村

「本質上就是一場洗牌,一次慘烈的洗牌。」隋政軍認為。

「這次疫情其實『兩頭的還好辦,中間的最難受』,規模大的容易引起關注,小店損失也小,而且大不了關掉。」隋政軍認為。

• 結語 •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近期開展的調研,疫情期間餐飲企業營業額整體同比下降超九成,流動資金能夠撐到3個月以上的餐企寥寥無幾,僅佔比9%;現金流能夠支撐1~2個月的餐企佔比31%,27%的餐企表示已經無法繼續支撐。

隋政軍預計,「真正的倒閉潮應該在3月底,大多數企業是負債經營的,不過現在還沒到大家把子彈拼完的時候。大概就是到4月份的時候,疫情影響已經3個月。」

不管如何,今年的餐飲只能是謹慎樂觀、悲觀行事,但一定要積極面對,活下去最重要!

來源 | 餐飲O2O

作者 | 餐飲O2O

END

漆點品牌諮詢 Black Dots

餐飲行業領先的品牌營銷諮詢公司

產品創新/品牌戰略/創意策劃/公關傳播/運營顧問

相關焦點

  • 餐飲開店這麼多坑,我還能開什麼店?
    5年來,餐飲市場份額增加了46%,但門店數卻翻了將近4倍;店均年銷售額也從2015年的99萬變成了42萬,42萬的年營業額,僅相當於一家200平米餐廳一個月的營業額。可想而知,在海底撈、西貝、百勝中國、金拱門這些巨頭之後,更多的中小餐廳一年甚至連42萬都做不到,餐飲行業,已經成為進來一片,倒下一片的紅海。
  • 疫情下餐飲行業的救贖眾生相:海底撈逆勢開店百間,統一企業自熱...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2020年的世界經濟節奏,也給餐飲行業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然而不同於國外新冠疫情的繼續肆虐,得益於有效的防疫措施,我國餐飲行業率先復工復產。上半年全國大部分餐飲企業的經營已恢復到疫情前的70%—80%,呈現逐步復甦趨勢。
  • 未來餐飲行業的發展方向及開店思路
    #如何做好餐飲 現在都知道餐飲行業是一個熱門。最現實的就是天天見錢。所以都想去試試。這麼多年見過幹了二十多年的老店,也見過開業還沒一星期就關門的,總之一句話:鐵打的門頭,流水的飯店。反正不管誰幹,房東賺錢,裝修公司賺錢。你掙不掙錢就不知道了。
  • 明星近期扎堆成都開店,為什麼全都做餐飲?
    ,2020年收入全免增值稅,對同時兼營餐飲服務和其他業務的納稅人,就其發生餐飲服務的收入免徵增值稅」,同時還推出了專屬線上信貸產品——「煙火貸」,支持餐飲企業復工。,餐飲成熱門選擇?明星開店中61.7%都是餐飲行業。
  • 一邊海水一邊火焰——2020年寧波冰火兩重天的商業廣場!
    2020年這一年,多災多難。對於寧波商業廣場來說尤其如此。今年上半年,餐飲行業和商業廣場都普遍不景氣。但是,隨著情況的好轉和消費券刺激,商業廣場開始慢慢復甦了。但是,寧波的商業廣場正在經歷——冰火兩重天!下面我會就冰與火的討論給大家帶來寧波商業的現狀與限制!
  • 雙面美唄醫美:一邊痛斥行業亂象 一邊縱容並謀利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GPLP(ID:gplpcn)作者:看平地長得萬丈高2020年的雙11,在眾多促銷大戰當中,醫美行業開始嶄露頭角,堪稱是一次「傾巢而動」的大練兵。美唄醫美的表演:一邊痛斥 一遍縱容公開資料顯示,美唄成立於2014年,對外介紹其為中國首家高端醫美諮詢在線服務平臺,在7年的發展中,業務已經覆蓋全國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聚集超千萬醫美精準用戶,4600家正規醫美機構和1.2萬名專業醫生建立的合作關係。
  • 禾嘻餐飲集團餐飲連鎖行業領導品牌 與您共創美好未來
    禾嘻餐飲集團餐飲連鎖行業領導品牌 與您共創美好未來 來源:財訊網 • 2020-11-26 17:43:07
  • 一邊是慾壑難填,一邊是求而不得!
    有求皆苦。因為你一旦有了某個渴求和欲望,就會受其牽引,很容易為其所制。在市場上經常有人被割韭菜,這其中就是利用了他們的貪婪和恐懼。一邊是慾壑難填,一邊是求而不得,人生的修行就在其中了。「求」有三種不可得,一個是物質層面的佔有,比如車子房子票子,成年人在這個層面的渴求其實跟孩子渴望得到玩具是一樣的。還有一種是精神層面的欲望,比如出名、受人尊敬、求人愛、虛榮心、成就感等,包括被人羨慕嫉妒恨之類。這追求的是心理上的滿足。
  • 樂凱撒、麥當勞等紛紛「降價」 餐飲潮水方向已變
    幾年以來,擴張迅猛,2015年5月時還只有12家,到2020年初,這個數據則飛漲到了150家。   一場「黑天鵝」事件,讓極速的擴張很快顯出了隱患。   疫情期間,租金、工資、物料成本持續支出,而營業額降幅過半,樂凱撒每月的虧損金額都在1000萬元以上。即便經歷4年狂奔,樂凱撒看似已在行業站穩腳跟,但面對這樣的意外情況,現金流危機依然相當嚴重。
  • 商場空置率上升,今年還開店嗎?
    根據贏商大數據系統監測,北京39個購物中心的9671家店鋪,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關店總量為1570家,總關店率為16%,其中城市核心商圈購物中心的關店率為11%,略高於近年同期數據,但遠遠低於城市次核心商圈及區域型商圈。而現實中更直觀的表現是各家商場裡關閉的店鋪和待開業的圍擋。從三月的觀望,到四月的調整,再到五月的撐不下去,不少品牌門店倒在了今年春夏。
  • 便利店的2020:行業洗牌加速,成為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
    2020年即將成為過去式,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為便利店行業的發展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回眸這一年,受疫情影響,便利店行業洗牌加速,部分企業損失較大,也為部分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疫情背景下,居民身邊的便利店等社區商業逐漸成為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
  • 實體大量閉店,2020年下半年還能再開店嗎?
    2020年的疫情讓很多人心有餘悸。因躲閉疫情和家庭原因,我也窩在老家長達半年之久,8月底才來到我的大武漢。聽親人們講,武漢已經開放3、4月了,已經基本恢復了往日的繁華。街上人來人往,該堵的地方已經在堵,商場也已經、夜市也變得熱鬧非凡。可回到小區,原來開滿店鋪的底商,掛出門面轉讓、出租的店鋪竟有近十多家。
  • 寵物醫院紛紛轉店,寵物行業洗牌已開始?
    融資、上市、國家監管政策的影響下,寵物行業似乎進入到了一個洗牌階段。在這段時間,部分寵物店、寵物診所受到了更加嚴峻的挑戰,在市場環境和市場競爭的夾縫裡艱難生存。稍有不慎,就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危險。寵物行業洗牌已經開始了嗎?
  • 在線教育2020:一邊狂歡,一邊落幕
    2020行至尾聲,在線教育風頭無兩。線下教培機構長達半年的「冰封」和疫情政策背景,給在線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增長期,下沉市場的大門被迅速打開。風口忽至的另一面,慢行業無法避免地被捲入燒錢獲客、虧損換規模之爭,理性與瘋狂共存。
  • 十大超市企業三季度開店56家、關店8家 外資超市或迎來新一輪洗牌
    7-9月,共有11個超市品牌落地新店,共計開店56家,其中永輝開店27家,其餘超市品牌開店均不超10家。令人欣喜的是,超市第三季度開店總量環比第一、第二季度明顯上升,說明行業持續復甦。   其中,家樂福三季度開店3家,前三季度累計開店4家,遠超近三年全年開店量(2017年-2019年分別開店3家、1家、1家)。大潤發三季度開店3家,同比翻了3倍,按照高鑫零售計劃,今年預計開設約10家大賣場,2-3家中型超市及30家小型超市,也就是說大潤發今年開店量將遠超去年。
  • 行業資訊 | 酒店業開啟新一輪洗牌!
    根據相關報導,全國很多城市酒店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新一輪「洗牌潮」已經開啟。 廈門昔日地標閩南大酒店,繼去年掛牌出售未果之後,11日再次降價出讓。而僅隔幾天,希爾頓集團期待的華爾道夫酒店在廈門正式開業。
  • 一邊是馬雲,一邊是星雲:中國人撕裂的心靈世界
    一邊以馬雲勵志希望快速成功,一邊學星雲之道希望保持心靈平和。一邊希望陪孩子成長享受家庭生活,一邊爭上位爭業績當加班超人當商務狗。一邊內心端正自視清流,一邊適應潛規則隨波逐流。一邊想懸崖勒馬,一邊又欲罷不能。一邊用成功證明自身價值,一邊又覺生命脆弱萬貫身家終虛無。
  • 一邊是友情 一邊是愛情
    三年裡,愛情的果實 示範區1,經歷了17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和最奇葩的龍捲風,紋絲不動。  感謝您的友情,感謝騰訊公益,讓我們在2年的時間裡,完成了10年來的夢想:沙地回歸草原的保護區,從1塊擴展到3塊,保護面積從1500畝擴展到3000畝。
  • 探索餐飲背後,樂刷母公司移卡為網際網路賦能餐飲付出怎樣努力
    疫情下各行各業遭遇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困難和挑戰,餐飲、旅遊、製造業等行業首當其衝。餐飲行業經歷了停業、發力外賣、恢復堂食等一系列做法,讓餐飲企業再度重燃活力。由長沙知名本地自媒體帳號"長沙吃喝玩樂"舉辦的"2020湖南網際網路+餐飲峰會系列活動——網際網路賦能餐飲沙龍"於2020年11月27日在長沙召開,此次活動旨在探討網際網路如何賦能餐飲行業,推動餐飲行業迎接新一輪的競爭,而作為活動協辦方的樂刷母公司移卡,更是帶來不少的亮眼的表現。
  • 餐飲設備回收生意旺,折射出餐飲行業冷暖
    許多新手開店沒有經驗,貪多求大圖排場。有的店為了氣派,花2萬元定做一個高1.8米的巨大銅火鍋放在前廳,倒閉時扔都嫌費勁;單價近3萬元的400公斤製冰機,有「小白」一次就買了2臺,曹志偉感嘆:「這得忙成什麼樣,才能用得了1600斤冰塊!」相比之下,29歲的河南小夥張留偉就很精打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