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01《鷓鴣天》
又近立秋,聽箏小記。
——李利民
忍將匆忙萬事稠,夏雲微雨暮遲收。
千山相倚出疊翠,十裡長歌勝多愁。
彈指去,水自流,陰晴無計鎖簾鉤。
銀箏輕捻纖纖細,幾種滋味又逢秋。
(圖片來自網絡)
02《水調歌頭》
處暑,記。
——李利民
暑重催詞瘦,無暇對南窗。
匆匆餘夏,已入早晚又新涼。
鞭打白駒過隙,風起雲吞日月,辛苦欠安鄉。
脈脈綠蔭窈,忍罩花成傷。
鷹乃祭,天地肅,肥稻粱。
人間三候,總冀豐盈話農桑。
處暑秋聲漸緊,一泓秋水先靜,慷慨共秋光。
雨過波心裡,弦月與夢長。
(圖片來自網絡)
03《水調歌頭》
今日白露,記。
——李利民
暑謝因日短,夜久知秋涼。
經宵暗雨,欲染濃淡對疏窗。
萬木倚碧獨立,對影千江來去,往復是尋常。
四海催遠客,波濤醒夢長。
鴻雁起,舒雲卷,群鳥忙。
青蟬噪柳,頻送秋聲恨如傷。
天高深水凝瘦,曲岸輕舟難辭,逆旅入斜陽。
黃花迎歲晚,白露熟稻粱。
(圖片來自網絡)
04《踏莎行》
今日,秋分,記。
——李利民
碧水天光,長亭暮晚。
半是歸雲連歸雁。
聲聲知是又秋分,
北山秋色人無怨。
醉裡挑燈,醒來辭斷。
眉梢還似弦月淺。
習習簾下自生涼,
忍向秋風擱紈扇。
(圖片來自網絡)
05《水調歌頭》
今日寒露,記。
——李利民
金秋團圓夜,夜深對南窗。
閒庭暖桂,正染顏色勝尋常。
燻酒過半微醒,簾動月白初缺,風冷入衣涼。
天心疼遠客,寒露溼故鄉。
山寂寥,雲起處,水流長。
萬木秋聲,早送桐葉寫蒼黃。
冷暖相逢怎問,星鬢掩罷仍知,昨日少年郎。
晨起千家事,高風向朝陽。
(圖片來自網絡)
06《木蘭花》
明日霜降,記。
——李利民
西風秋事人間掃,敢向南山催百草。
寒聲結語入層林,一夜梧桐階下老。
秋山才瘦秋水窅,冷碧連挨霜降早。
空天萬裡行弦月,照罷長夜破清曉。
(圖片來自網絡)
07《滿江紅》
夜讀,小記。
——李利民
攘攘熙熙,枝頭凜、總成一刻。
誰解落、曉霜秋葉,晚風催作。
若灑丹楓寒露客,千山忍染心頭色。
漫野徑、隨幾度東風,終是過。
寒猶緊,時節挫。
飄零驟,誰搖落。
看爭飛滿樹,卻成蕭瑟。
時節如流殷勤鎖,醒罷深情難勘破。
秋風老、任冷月無聲,人獨坐。
(圖片來自網絡)
08《鷓鴣天》
綠菊
——李利民
說是近日起西風,籬下不合種菊叢。
陶然難入婀娜譜,才罷寒霜又初冬。
迎冷冽,百花封。痴心顏色忍不同。
添愁不只因紅葉,枝頭無力定西東。
(圖片來自網絡)
09《南柯子》
小記
——李利民
對影新來瘦,
凝眸鬢已秋。
相逢不問有輕愁,
半杯脈脈冷暖入心頭。
逆旅紅塵厚,
拂衣月色稠。
江河誰自向西流,
且任瀟瀟風雨過行舟。
(圖片來自網絡)
10《鷓鴣天》
小記
——李利民
秋風悄送秋試多,
一葉秋涼起秋波。
秋山秋水長天色,
陰晴雲岫弄婆娑。
鴻雁去,落離歌,
白露秋霜任消磨。
最是生死無情處,
偏向人間換值得。
(圖片來自網絡)
11《水調歌頭》
小記
——李利民
半卷庚子事,寫盡古今愁。
流年仍似,漫數英雄競白頭。
萬裡乾坤驛路,百載舊客匆匆,彈指向新秋。
走馬約逐夢,恨不帶吳鉤。
風雨驟,天地肅,瓦鳴溝。
重來還是,湖海千江各相籌。
舉手行雲豪氣,怎負日月襟懷,此生莫輕囚。
把酒勻翠袖,取舟弄激流。
(圖片來自網絡)
·END·
(原標題:秋詞-思秋,美美噠~)
來源:遵化藝術酷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