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大片剛種下的紅油菜整整齊齊
就像列隊的士兵
默默地守望著成安渝高速上呼嘯而過的車輛
剛剛冒出小芽的油菜
給平地鋪上一條淡綠的毯子
天藍色的廂式「共享農具房」
成了田間的一道風景
......
這幾天,在龍泉驛區西河街道,一些新的大地景觀、農業產業化項目正在悄然呈現,在成為田間一道靚麗風景線的同時,更是龍泉驛區加強耕地保護,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的重要表達。明年,這一幕幕美田彌望的大地景象,將成為大運會成功舉辦的自然生態環境基礎。
成安渝高速南側兩河村6組,約70畝的土地上個月剛平整好,才撒下不久的麥種已經冒出了頭,嫩綠的小麥新苗開始探索新的世界。
黃連村黨群服務中心與成安渝高速遙遙相望,二者之間的一片空地上,一株株紅油菜已經「醒」了過來,開始長出新葉,而原來,這裡是廢棄磚廠,一片荒地。
闕家社區4、5組的錦繡天府項目地塊裡,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平整後的土地已經有小小的油菜苗長出兩瓣葉片,到了明年三四月,大片的油菜花將點亮這裡的春天。
同樣在闕家社區,一處「凹」字形的藍色廂式房屋在一片葡萄園裡尤為醒目,「共享農具房」的標識讓這些房屋的定位一目了然。「錦繡天府片區群眾搬遷了,但他們還要繼續耕作土地,原來的管護房分散建設,形態不美,這次集中建設『共享農具房』,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西河街道農業產業發展服務站工作人員李必偉介紹。
見證哥了解到,截至目前,西河街道已累計對700餘畝耕地進行了復耕,並播種應季農作物,實現小春作物宜種盡種、滿栽滿種。如今,播種作物長勢良好,耕地正在「綠」起來。
除了恢復耕地生產功能,西河街道還計劃採取梳理林盤、清運建渣、清除雜草、整治田型、改良土壤、清掏塘堰、修復溝渠、統一品種、機械耕作、政策補貼等綜合措施,打造一批農業大地景觀示範點,讓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與大地景觀建設相互促進、同步見效。
管中窺豹。西河的變化,正是龍泉驛區深入推動大運會重點線路和片區環境提升的一個縮影。
龍泉驛區大運會籌委會環境提升部工作人員鍾偉說:當前,龍泉驛區上下正在加快實施整治田間亂象,清除白色垃圾、除雜草、清溝渠、掃路旁,讓農村恢復清新秀美,給群眾創造更加優美的人居環境。接下來,將在沿線片區打造10餘個景觀節點,進一步提升農村環境。
圍繞大運會「255」重點區域(即兩個重點片區:大運村、東安新城;五條主要幹道:成洛大道、成龍大道、驛都大道、東安大道、大運直聯通道;五個訓練場館:四川標榜國際職業學院、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四川師範大學、四川省衛校、龍泉中學),區大運會籌委會環境提升部切實加強統籌協調和督查指導,推動區農業農村局會同相關區級部門和街鎮,積極行動起來,創新方法、狠抓落實,宜種盡種、滿栽滿種,更多更美的大地景觀,正悄然誕生。
結合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相關要求,圍繞進一步提升大運會重點線路和片區的人居環境,近來,龍泉驛區在前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基礎上,以大運重點配套項目為重點,按照標準化、規模化的原則,以景觀化、產業化為目標,將大地景觀打造與農業產業化結合起來,高標準建設美田彌望的大地景象,打造現代化農業生產場景,一幅更加美麗的農村畫卷,將在今冬明春緩緩鋪開。
文/圖:廖玉蓉
編:王景,盧子玘(實習)
原標題:《美美噠!種菜種糧~居然「種」出景觀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