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載入史冊的一個非凡之年。
年初席捲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與其並肩抗爭了近一年仍未見徹底消亡,因為疫情,有人失學,有人失業,有人甚至失去了生命.......想必大多數人的2020年過得都不太容易。想說一句,:「活著,真好!」
國內的疫情防控形勢大有好轉,要歸功於社會的每一份子,更要致敬那些勇敢而無畏的時代逆行者。臨近年末,新聞報導新冠疫情病例在全國多地散點爆發,不由得讓我們的神經再一次緊繃起來。
回首2020,實「鼠」不易,祈願2021,「牛」轉乾坤!
話說回來,關注所在,能量所致。科學家們數十年的研究成果證明,我們的大腦是依據我們所關注的事務來構建世界觀的。如果你關注的是一天中發生的糟糕的事,生活就會變得不幸福、暗無天日;如果你關注的是一天中發生的愉快的事,生活將變得更加美好。
儘管過去這一年經歷了暗淡的人生低谷,但是年終復盤,我希望能盤點自己的收穫和反思。不管目標達成了多少,flag倒下了多少。只有復盤,才能翻盤。這一年,雖然無法重新來過,但盤點至少讓我知道,時間都去哪兒了?2021年我該聚焦些什麼?復盤,讓我再次慢慢地堅信不確定的前路上,或許暗藏著既定要抵達的遠方。
01
復盤一:職業發展與個人成長
由於新冠疫情,2020年被禁足「宅家」數月,上半年疫情稍微緩和些,時間倏忽地過了一半了,好像沒做多少東西。工作上遭遇了一些瓶頸,經歷了不太順利的職業轉型。之前聽說外企人轉型到名企發展的,通常不太順。我難不成也是中了魔咒了?
從乙方外企的招聘顧問,轉型到名企做職前教育的求職教練,還是創業型的網際網路公司。職能變了,工作內容跟以往大不相同,以前業務導向的思維,突然要轉變成網際網路運營思維,的確有些不適應,我需要快速拋開固有的思維定式,打破跨行業造成的認知壁壘,才能在企業謀得一個餬口的崗位。但是,我錯誤地估計了網際網路的短平快,註定不會給一個決心從零開始轉型的社招生,成長所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其實,崗位本身所涉及到的實際工作內容,跟最初也有一定的出入,加上發展空間受限,也是最終選擇離開的重要因素。
面臨著現金流即將斷裂的風險,也因為疫情原因,倒逼自己發展副業,成為了滬江CCtalk平臺上的一名籤約韓語網師,暫時做回了自己比較擅長的語言教學工作。以前線下講課,現在轉移到線上,雖然有平臺的支持,但一切都得從零開始,打磨自己的課程內容,前期通過9.9元的低客單價網課引流,倒是吸引了部分精準用戶,只賺了些小錢。運營了一段時間,發現以個體的名義運營,力量還是很微小,藉助企業平臺的資源支持,或許才能走得更快,行得更遠。
12月底,懷著日後想成為一名職業生涯諮詢師,來實現助己達人的初心,報名參加了新精英生涯規劃師線下基礎班。在為期三天的學習交流中,我逐漸地認清了自我,原來我距離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生涯諮詢師,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而這僅僅只是個開始。
人生無所謂正確的選擇,最重要的是把選擇的路走正確,無悔人生。其實,當我決定要成為一名成為生涯諮詢師的時候,遭到了很多質疑的聲音,自己的生涯成熟度不高,憑什麼給別人指點人生?但有一點,或許我們忽略了。就像醫生給病人開藥,難道所有的病非要得一遍才有資格開藥嗎?生涯諮詢師不見得做過很多工作,但是他掌握一套科學系統進行職業診斷的方法論和技術,更多地是引導來訪者去澄清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激發來訪者自己生發出改變的力量。所以,一票否決難免有些不太合理。但是,我認可一點,那就是一個走過很多彎路的過來人,給你的經驗教訓更有參考價值。
開始的失敗,並不能否定他之後的逆風崛起。
一年頂三年,2020年反思了很多,收穫了很多。與其擔憂35歲會遭遇中年危機,不如而立之年就想清楚接下來要走的路。30歲之前一直給自己的人生做加法,30歲之後該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了。知道自己應該把精力聚焦在什麼地方,哪些需要斷舍離,是走好接下來每一步的關鍵。專注做好一兩件事,做一個長期主義者,靜待開花結果之時!
02
復盤二:運動健康與家庭生活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都知道健康重要,仗著年輕,有時經常熬夜,睡眠不足,導致精神狀態不太好。連習大大在近期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的「縣委書記研修班」談時間管理時強調:「年輕人不要老熬夜,做到12點就去睡覺。」 所以,2021年給自己立個Flag,決心要規律作息,恢復元氣。
不想花錢報健身班,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健身資源,同樣可以達到健身養生的目的。如:每天晚飯半小時後,堅持轉呼啦圈20分鐘;睡前用熱水泡腳;出門能走樓梯不坐電梯;坐地鐵能站不坐;距離允許,辦個月卡,可以騎單車上下班........想要健身,方式方法很多,貴在持之以恆。
在外漂泊多年,對於家庭,爸媽基本上都是我哥來照顧,我頂多是買些東西寄回去表達一下孝心而已。之前滿懷怨言,哭訴他小時候老欺負我,現在想想挺愧疚的,有我哥在,不僅讓我省心,還安心,逐夢也才有了可能。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看「老俞閒話」已成為我的一個習慣了,俞老師堅持在公眾號上分享見聞和心得,也深深地影響了我。他樸實無華的語言,總能觸動我那根感性而又敏感的神經。俞老師2020年底痛失至親,一個影響了他一輩子的女人,就是他那善良、勤勞、堅韌的母親。
回歸自身,雖然在京北漂,離家不遠,細數一下,一年回家也頂多一兩次,每次待上不到三天便焦躁地執意要走,真正跟父母觸膝長談的時日並不多。現在,移動網際網路如此發達,隔三岔五通過微信與他們聊天,每次以「沒啥可聊的」終場,現在想想,自己需要好好反思反思。現在父母年歲漸長,往後陪伴的日子屈指可數,孝心盡在當下,方才不留遺憾。
03
復盤三:社交休閒與自我實現
自詡斜槓青年,揚言「要重視生命體驗的質量,別人活一輩子,我要活幾輩子」。秉持著這樣的生活信念,興趣愛好豐富,一直拓展著自己的探索邊界。學國畫、學舞蹈、拍視頻、讀書、旅行等等,不一而足。因為疫情,2020年困在北京,哪兒也沒去,看著朋友圈別人曬出的歲月靜好,良辰美景,有過心動,卻困於行動,更因為我要用錢來生錢。在這個經濟下行,增速放緩的時代,有錢,才有活著的底氣。
儘管距離心中的夢想還很遙遠,能否觸達更是未知。但一直在慢慢地靠近,為了自我的實現,還是會想法設法創造條件。一直鍾愛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古典音樂也好,京劇崑曲也好,書法國畫也好,樓宇建築也好,如此種種,總是會滲透出一種獨具韻味的「東方美」,引誘著我這雙充滿好奇的雙眼,前去窺探一番。
我喜歡北京,這座具有深厚文化歷史底蘊城市,它為我提供了實現的可能。2020年初買了兩套北京聯合遊覽通票,想著利用周末的時間,約朋友至少走完裡面一半的地方,可惜多在京郊,現在連四分之一才不到。疫情期間部分景點延期,趁著還沒過期,能走多少是多少~
那些令你心動又愉悅的事情,雖然不緊急,但是很重要,生命因為這些體驗,變得有趣而美好,人才不會輕易困於凡塵瑣事,柴米油鹽。
寫在最後
2020年的年度總結,價值不僅是總結過往的工作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復盤和思考找到未來的方向。這一年,反思多過經歷,焦慮多過坦然,因為疫情,多少顯得有些不同尋常,有些事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了。往事已矣,我沒有嘆的理由,只有行的道理。因為我的腳向前走,路向前延續著。
願2021年「牛」轉乾坤,一切得償所願,活在當下,無悔明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