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網紅:拍視頻也脫貧-今日熱點-商丘-映象網

2020-12-24 映象網

田間地頭房前屋後都是拍攝場景,一家男女老少都是演員,隨份子、坐桌、陪客、相親都成了題材。

商丘楊樓村村民楊獻偉一家,從2016年開始,他們靠著原生態的農村生活場景,憨厚樸實的形象,詼諧幽默的豫東調子,在多個網絡平臺上的粉絲量迅速突破百萬。他們不僅成為農民網紅,還帶動了全村200多名村民,走向拍視頻的致富之路。

一個人愛拍鄉村視頻的農民也能成網紅

村頭倆兄弟坐著閒聊。弟弟說:「哥,你在這兒深思什麼?」哥哥說:「沒有。」弟弟悄聲說:「俺嫂子換新拖鞋了?」哥哥驚訝地說:「你咋知道?」弟弟哈哈大笑:「哥,你臉上的鞋印與昨天的不一樣。哈哈哈……」鏡頭推近到哥哥的臉上,一個漆黑的鞋印。

這個視頻短短幾天在快手平臺上播放60多萬次。而類似這樣的創意類農村喜劇視頻,比如《搞笑農村故事系列》《阿偉搞笑系列》,都是農村常見的生活題材。在這些視頻裡,主人公「木易阿偉」憨厚樸實的農民形象,配上精湛的演技,再加上幽默得體的豫東方言,迅速在網上斬獲了大批粉絲。

木易阿偉,原名楊獻偉,家住商丘市睢陽區臨河店鄉楊樓村。4年前,他還待在上海一家化工廠打工。

一天,楊獻偉看見工友們圍著一部智慧型手機看得津津有味,時而眉頭緊蹙,時而捧腹大笑。楊獻偉怔住了:「表演和才藝,我不也會嗎?打工一年,全忘了自己曾是在舞臺上活躍十餘年的民間藝人。」

第二天,楊獻偉辭職,買了一部高配的智慧型手機,開始用手機拍攝、製作短視頻。

沒有跟風那些好聽、洋氣的網名,楊獻偉把自己的姓氏拆分開,取了個「木易阿偉」的藝名。

一個視頻,看似簡單,但涉及創意、臺詞、取景、拍攝、後期剪輯等技術問題。為此,他幾乎天天不出門,對著手機研究短視頻,看著各種喜劇大咖的視頻,慢慢分析、仔細研究。慢慢地,楊獻偉開始就地取材、就身邊的事兒取材,自編自導自演。

「木易阿偉」和他的團隊拍攝《傻飛薅草》

「村裡的稀罕事兒,稍微擺置擺置,就管拍攝了。」楊獻偉說,他拍攝的十裡八鄉的事兒,涉及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兄弟關係、妯娌關係、鄰裡關係等。常常是在跟別人聊天時忽然來了靈感,腦子裡有了故事梗概,就開始拍攝,拍著拍著,碰出新點子,就推翻重拍。

記者瀏覽「木易阿偉」的視頻,其題材有同學聚會、高價彩禮、農村趕集、相親、回娘家、兄弟矛盾、酒後吵架等,有的視頻還拍成了「連續劇」。《家和萬事興》一共十三集,寫的是婆媳關係和兩個親家之間的矛盾,播放量超過4000萬。

楊獻偉忙完農活,就是拍攝、研究搞笑段子。幾乎每天都要上傳一部作品。他的粉絲數量,一年的時間積累高達100多萬。每天開直播和粉絲互動的打賞,偶爾接拍一些小廣告,再加上在直播間為鄉親們賣農副產品,他的收入比之前做民間藝人翻了好多倍。

一家人身邊的人都可以成為演員

13歲時,楊獻偉不顧家人反對,輟學外出拜師學吹嗩吶、學唱豫劇,一學就是3年。

據他回憶,冬天下大雪的時候,等忙完往往都是夜裡十二點了,跟主家結了帳踏著冰雪回到家,往往天都快亮了。他是學徒工,不拿報酬,能夠登上舞臺給父老鄉親唱一段,就是很開心的事情。而其他人的報酬,也只有二三百元。後來,楊獻偉的嗩吶和豫劇的技藝越來越精湛,慢慢成了戲班子裡的扛把子。那年,他20歲。

楊獻偉的爸爸楊玉領,今年55歲,也是一位喜歡表演的民間藝人,吹嗩吶、拉二胡、吹笙、唱豫劇……樣樣都會,看到自己的表演出現在視頻裡,並得到大家的認可,楊玉領也註冊了一個快手號,「老木易」的網名也信手拈來。後來,楊獻偉的妻子也開通了快手號,取名「木易阿偉老婆」。

楊獻偉一直動員弟弟楊騰飛一起做,而楊騰飛並不領情。他經營一家理髮店,總怕拍不了段子,又耽誤了理髮的生意。

說的次數多了,楊騰飛就說試試做,取網名「木易騰飛」,蹭哥哥的人氣。弟弟的粉絲也在暴增,開號半年,粉絲10萬,一天開兩小時直播靠打賞的收入也有300元,「比在農村幹理髮店收入高多了」。

「木易騰飛」塑造的是一個農村憨傻二愣子的形象,歪嘴斜楞眼兒、花襯衣、紅領帶、手拿大喇叭……後來乾脆改名「木易傻飛」。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傻飛掂喇叭。」不少粉絲留言:只要傻飛掂著喇叭出來,那就一定有大事兒發生。

從鎮上的理髮店到喜劇班配角演員,「木易傻飛」半年內粉絲長到200多萬。為「木易傻飛」設定形象的老木易說:「很多題材放到正常人身上說不過去,但放在一個傻子身上,就比較好理解了。」

「我就是一個把握方向盤的,一個掌舵的,替大家把握好方向。俺也沒個劇本,拍的時候該加戲的時候加戲,該減戲的時候減戲。」楊獻偉說,身邊的人都可以成為演員,除了他的爸爸、老婆、弟弟,他媽媽、街坊鄰居甚至是懷裡抱著的孩子,都成為他故事裡的角色。

一群人200多名村民靠拍視頻賺錢

在掙到第一筆錢的時候,楊獻偉購置了單眼相機、三腳架、穩定器等一些專業設備,聘請了專業攝影和後期製作團隊。

楊獻偉說,剛開始拍段子的時候,在村裡東奔西走,大呼小叫,老少爺們看見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說他們不務正業、瘋瘋癲癲,淨耽誤幹農活……但是,不多久,兄弟倆每人先後買了20多萬元的轎車,又買了一輛7座商務轎車供拍攝團隊使用,又在村前買了一幢小洋樓……街坊們緩過神來了,開始感慨:「我的孩咧,這也管掙錢?」

很多村民開始慕名而來,要拜師學藝。面對一撥又一撥的學藝人,木易阿偉始終冷靜:「我沒有專業的管理經驗,沒有專業的演技,你來到這兒,我們就跟兄弟姐妹一樣,大家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討論、互相拍段子。把我成功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讓大家享受到直播平臺給大家帶來的紅利。」

楊獻偉先後帶紅的「咱家坤哥」「大牙姐」「木易晨哥」「木易阿情」「木易娜娜」「木易阿敏」等人,粉絲量接近百萬,之前都是農民,現在平均月入萬元左右,而且能夠做到「家裡地裡兩不誤」。

「木易阿偉」對團隊成員「木易晨哥」進行動作指導

阿情是隔壁村的95後男孩,自幼家貧,外出打工,身單力薄,在外地進了幾家廠子都沒有幹穩當。阿情看木易阿偉的段子很久了,也想參加拍段子。「下午有個男角色,你留下試試吧」。就這一句話,阿情留在了木易喜劇班。

沒有學過「手眼身法步」,做起演員談何容易?楊獻偉手把手教,每個表情,每一句話,都要不厭其煩反反覆覆地教,然後開始試鏡,經過一遍一遍NG(沒通過要重拍),阿情終於上手了。

現在的阿情在抖音30萬、快手50萬粉絲的情況下,月收入一萬多元。同時,阿情的老婆、姐姐也拍起了段子,按照阿情的模式複製下去……

3年多的時間,在楊獻偉直接或間接帶動下,共200多名村民脫貧致富,其中有一些空巢老人、殘疾人和留守婦女,他們有了相對穩定的收入,少量參加拍攝的村民收入少則每月一兩千元,經常參加表現活躍的多則每月七八千元。

「木易阿山」來得較晚,是個智障人士。楊獻偉說:「按輩分我得叫他叔,我們團隊的成員都非常尊重他。在演戲的時候,各有各的角色,下了戲之後,包括我還有傻飛,都山叔、山叔地叫他……現在每天也有幾十元的收入,只要在這裡堅持做,收入也會慢慢提高的。」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滿意而歸,楊獻偉不接受急功近利和想不勞而獲的人。「好多人說我想來你這兒蹭流量,我想來這兒當網紅。在這兒待一段時間,然後學幾天表演就想成為網紅,就想掙錢。這樣的徒弟我帶不了。」楊獻偉說,網紅,是要一點一點積累的,是要有拿得出手的才藝才能支撐下去的。

3年來,木易喜劇班靠著自然的粉絲和流量,楊獻偉(木易阿偉)和弟弟(木易傻飛)的粉絲分別在各大平臺突破500萬,父親(老木易)、妻子(木易阿偉老婆)分別都是幾十萬或上百萬。

拋開網絡上那些漂亮的數字,他們依然是楊樓村的村民。逢年過節,給村裡老人送禮品;為了美化環境,他們默默買來一百多個垃圾桶,悄悄地放在村裡各處;誰家再有紅白喜事兒,他們都要免費幫忙演出。

一個夢拍一部有影響力的豫東農村生活喜劇

網上有句話叫「學而優則仕,網而紅則商」。當網紅都去搞直播帶貨撈金的時候,楊獻偉卻依然堅持著他的創作之路——拍段子。他覺得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沒有好的作品呈現,職業生涯怕走不長遠。

木易阿偉在直播中和粉絲互動

「名利名利,只要你有名了利自然會來。段子拍得好了,看的人多了,你就不需要那麼勞累地去帶貨。」楊獻偉說,木易喜劇班的粉絲大多是在外邊打拼的老鄉,對家鄉話有情結,聽到了俺的帶著口頭語的家鄉話才會真正開心起來。如果賣貨的話,估計粉絲會減少。

不諂媚,不大規模帶貨,這是木易阿偉對自己的職業要求。

「不像以前唱大戲的時候,單純地模仿一些豫劇經典選段,同一個劇目在不同舞臺上唱得一樣。拍攝短視頻,是搞創作,每天都要推陳出新。」楊獻偉比較兩種表演方式後說,推陳出新即使對一個專業的編導人員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2019年,木易喜劇班投資十多萬元拍攝了微電影《可擺置好了》,本來想靠著這部電影賺上一筆,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在哪個平臺放電影,要給哪個平臺交流量費。

「光平臺流量費我交了6萬元,但靠著粉絲們的自發推廣,這部電影還是把本錢勉強賺回來了,折騰了幾個月弄了個『狗喝油』。」楊獻偉說,他不會灰心,他要發展團隊,加強業務知識,有朝一日還要拍電影,「網絡大電影」才是終極目標——拍一部有影響力的反映豫東農村生活的喜劇!

理想依託在一寸一寸的簡單歡喜和日常生活中。這個7月,記者兩次走近成了網紅之後的木易一家人,發現他們還跟普通的農村家庭一樣,種著五畝農田,該幹活幹活,該下地下地。無數次出現在鏡頭當中的小院兒,凌亂卻溫馨,和村裡的男人一樣,短袖、大褲衩、拖鞋,幾盤時令蔬菜,自家蒸的饅頭,昨夜在門口小樹林捉的爬叉,都是餐桌上的美味兒。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孩子的歡叫聲、老人的責罵聲交織在一起:「你看,這是傻飛家的兒子,一歲多,正是難帶的時候,一會兒都不識閒(消停)。天天能把我這把老骨頭累死。」木易阿偉的母親嗔笑道。

作為老一代民間藝人的老木易——楊玉領說:「現在農活兒都是機械化的,咱業餘時間比較多,有時間都琢磨這視頻了。我也不覺得我是個網紅,啥叫網紅?100萬粉絲是網紅,1萬粉絲也是網紅,咱就是個農民,把地裡的莊稼擺置好,再踏踏實實幹點兒自己喜歡的事兒,就管了。」(河南青年時報 記者袁紀偉)

 

相關焦點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奮鬥有我」「網紅」農民脫貧記
    奮鬥有我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三股泉村農民郭海軍通過直播帶貨成了粉絲眾多小有名氣的「網紅」不僅自己成功脫貧還帶動鄉親一起致富聽~~來自內蒙古新聞廣播00:0001:24每天早飯一過,郭海軍和妻子都會在自家的炕頭上開啟新一天的直播。
  • 網紅農民直播賣竹鼠,全網粉絲超30萬,一年賣上萬隻竹鼠…
    點擊陽朔熱點關注我喲☀  定期推送陽朔【新聞爆料,同城信息,吃喝玩樂,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陽朔最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平臺
  • 「巧婦九妹」一炮而紅,坐擁千萬粉絲的鄉村「網紅」成為脫貧「領頭...
    其實,從2017年開始,夫妻兩人通過製作短視頻分享農村原生態生活及鄉村美食走紅後,就啟動了「電商扶貧」,曾創下不到24小時將積壓的15萬斤芒果銷售一空的驚人記錄。 兩年半時間裡,他們已經幫助幾千戶村民銷售農副產品,年銷售額高達千萬元。先後榮獲了我國首個「尋找優質三農信息」的獎項「金稻穗獎」、年度「全國三農人物」和年度「鄉村網紅」等榮譽。
  • 濟源水洪池村:昔日最窮懸崖村 今日網紅旅遊村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利軍春賞百花夏避暑,秋嘗百果冬戲雪;石屋、石牆、石碾盤,石門、石窗、石板路;門前聽河南犬吠,窗後聞山西雞鳴……這些既是濟源海拔最高的村水洪池村的網紅「標籤」,也是不少網絡大咖前來打卡的必選項。
  • 商丘中學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
    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尚海東 通訊員 楊彪)「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9月30日,在充滿歡聲笑語、鍾靈毓秀的商中校園裡,伴隨著鏗鏘有力的歌聲,商丘中學·商丘經濟開發區第一高級中學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
  • 脫貧攻堅女主角|「巧婦九妹」甘有琴:鄉土「千萬網紅」更要承擔...
    標誌性的笑聲,樸素的穿搭,沒有重重的濾鏡,並非大眼睛白皮膚錐子臉,如果不是數據說話,你很難相信,這位普通的農村婦女會是「千萬網紅」,她就是甘有琴。「我只是拍攝自己的生活,沒有想過會成為網紅,更沒有想到會做電商,還能帶動村民致富。」甘有琴的話語跟她本人一樣,樸實無華,而就是這樣一個真實到不起眼的人,卻將一個個「沒想過」變為現實。
  • 中國消防兵題材院線電影《火線出擊》將在商丘拍攝
    該片擬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商丘拍攝,上映後將對提升商丘市知名度,帶動商丘市旅遊產業鏈向前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商丘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全周對電影《火線出擊》能夠在商丘拍攝致以熱烈地歡迎,並預祝這部電影在各位大力支持下,能夠早日順利開機、拍攝成功。
  • 農行商丘分行推出天使e貸為醫護人員送福利提供金融支持
    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尚海東 通訊員 劉志君 婁浩然)「『天使e貸』比你們銀行工作人員享受的貸款利率還要低,你們真是給我們醫護人員送來福利了!在你們這裡,我還真有了『天使』般的感覺。」寧陵縣人民醫院劉醫生激動地對農行商丘分行客戶經理說。
  • 走近「網紅」蘭州人|「仙女兒和尕滴個」為脫貧攻堅樹立青年榜樣
    除了電臺主播這個身份外,王倩和謝承佑還是抖音平臺上的「網紅」。2020年,他們「走出」廣播直播間,走進田間地頭開始嘗試直播帶貨,沒想到卻在不一樣的直播中收穫了很多……「我們不是『網紅』」不同於這幾年網絡平臺上快速「火」起來的「網紅」達人,王倩和謝承佑是在傳媒領域工作很多年的老媒體人,因為每天都在廣播上主持節目,在「網紅」還不火熱的時候他們就被很多蘭州人認識了,說起來也算是老「網紅」了。
  • 熱點排排看_民生_商丘新聞網
    商丘新聞網(記者 許楊 張之相)既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我們就再耐心等一等,對於事情的最後處理結果,我們欄目也會繼續關注。好的,下面讓我們看看今天咱們的12345馬上辦便民服務熱線共接到多少市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這些問題又集中體現在哪些方面?下面我們就連線熱線工作人員楊舒雅為大家來詳細的介紹一下。
  • 農民65歲可退休?政協委員建議建立農民退休制度-華圖公務員考試網
    江西人事考試網同步安徽人事考試網招聘信息:農民65歲可退休?政協委員建議建立農民退休制度-華圖公務員考試網,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關於2020兩會召開,兩會召開新熱點,兩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江西公務員考試頻道/江西人事考試網)! 農民65歲可退休?
  • 一位普通湖北農民的「網紅路」:從10萬粉絲到10人直播間
    於是他重新撿起在抖音上塵封一年的帳號,做直播,拍短視頻,當「網紅」。2018年4月,利川市裡一個名為「利川電商產業園」的人找到文叔,想籤約文叔,拍短視頻,搞直播。文叔想,自己正好喜歡表演,何況每月還有3000多元的工資拿,就去了。文叔成了那個電商基地第一期培養的網紅。
  • 商丘這家網紅壽司店要被搶空了!
    6年了!6年了!6年了!〖木喬壽司〗引領商丘壽司潮流已經6年!商丘壽司控們顫抖吧!為了這次6周年店慶活動老闆可是下血本了!超多美味福利等你來拿~!在商丘要說哪一家壽司店人氣旺,好評多那就非她家莫屬了看看美團上的點評就知道了▼
  • 一元洗車 五元美發 農行商丘分行為信用卡客戶送福利
    商丘市民李先生高興地對農行工作人員說道。他所說的就是農行商丘分行近期推出的一項信用卡客戶專屬優惠活動—「五元美發」。據悉,即日起至2021年底,河南省農行「62」開頭銀聯信用卡(豫通ETC信用卡除外)客戶每自然月消費滿999元、2999元和4999元即可在次月10日後(節假日順延)獲得一次、兩次和三次「5元美發」權益資格。
  • 「巧婦9妹」甘有琴,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
    3400多萬元的銷售額,1200萬斤的農產品,15萬斤滯銷芒果一夜賣完,21億次視頻播放量,1000多萬的全網粉絲……這就是廣西的帶貨達人「巧婦9妹」,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在2019年創造的數據。一組組數據看似簡單,簡單背後的不簡單,讓我們一起走近「脫貧攻堅路上的巾幗力量」之一甘有琴。
  • 情暖環衛工人 中原銀行商丘分行勝利支行開展冬至包餃子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尚海東 通訊員 常學良)12月21日,為感謝廣大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中原銀行商丘分行勝利支行開展了「情暖環衛工人,愛心相伴冬至」包餃子活動。以組織環衛工人包水餃、吃餃子等送溫暖的方式寄託對城市美容師的美好祝願。
  • 商丘車管所組織開展「迎冬至包餃子」警營活動
    為讓堅守崗位的交警吃到不同口味的餃子,大隊精心準備了葷素不同的餃子餡。(映象網商丘新聞熱線:155 0380 1111,投稿郵箱:shangqiu@hnr.cn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 商丘外國語中學舉行疫情防控演練
    (映象網商丘新聞熱線:155 0380 1111,投稿郵箱:shangqiu@hnr.cn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 劉德華為何頻繁與網紅拍短視頻?
    「一代天王墮落了,居然跟網紅混在一起。」 「老劉準備什麼時候帶貨?」 「華仔真掉價...」 ............
  • 演員陳赫為何經常與網紅拍視頻?
    陳赫為何經常與網紅合作拍視頻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有兩個。一是陳赫自從退出跑男以後,自身熱度有所下降,而且又沒有什麼代表作,唯一能讓自己流量保持下去的方式就是「蹭熱度」,與網紅拍視頻二是因為陳赫開店了,與網紅合拍視頻相當於免費給自己店鋪打廣告,在視頻中,與陳赫合拍的都是上百萬粉絲的網紅,這都是免費的熱度與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