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宇宙是怎麼開始的,但是有很多人知道塑膠袋是怎麼製造汙染的。當天空不再蔚藍,河水不再清澈。創造、毀滅,然後自省。泰坦之神,從沉睡中醒來,發現這個世界已經是——
208332個 在中國每6秒消耗208332個塑膠袋
200年 塑膠袋埋在地下要過大約200年才能徹底分解
細數塑膠袋「五宗罪」
重點解讀《限塑令》法規
我們,殊「途 」同歸
美國 舊金山市議會於2007年3月27日通過禁止超市、藥店等零售商使用塑膠袋法案。該法案規定,超市和藥店等零售商只能向顧客提供紙袋、布袋或以玉米副產品為原料生產的生物可降解塑膠袋;洛杉磯等城市,當地政府開始發起塑膠袋回收活動,動員人們少用或不用塑膠袋,並將用過的塑膠袋放入專門的回收桶。
日本 一些超市在入口或出口處會單獨設置一個環保購物袋貨架。這些袋子售價便宜,精緻美觀,摺疊後小似錢包。使用破損後,還可以到超市免費更換。使用購物袋,能夠得到諸如打折之類的優惠,或者可以攢積分,集滿一定分數後,就可在超市換取一定金額的商品。
德國 超市、街頭小店小攤或者高檔商店,雖然都備有大大小小的塑膠袋供顧客選用,但都要收費。德國消費者視商家不提供免費塑膠袋為「天經地義」。
韓國 1999年2月起,政府開始實行《節約資源與促進資源再利用法》,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要求全國各大百貨商場和大型超市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和紙質購物袋,而改為收費制。
新加坡 2007年4月開始舉辦「自備購物袋日」活動。每周三,所有超市開展鼓勵消費者少用塑膠袋的活動。
香港 消費者如果在一些大型超市不使用塑膠袋,就能從購物款中返還0.1港元給顧客。
雲南 有「香格裡拉」之稱的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從2001年起禁用塑料購物袋,成為我國大陸第一個禁用塑料購物袋的地區。
態度
HOLA特力屋中國區副總經理 蔣美蘭
如何看待《限塑令》?
地球只有一個,環保是每個人的責任。作為賣場,是使用塑膠袋最多的地方,是應該起頭做起。限塑令也是代表中國人對地球的責任,勢在必行,需要全民支持。
特力屋的相關活動或對策是什麼?
*推出環保袋,低價提供
*提供自助包裝臺及已使用的紙箱等,替代塑膠袋
*推出環保系列商品:環保袋、環保筷、節能燈、節能扇等等
*推出寶貝袋:鼓勵消費者自行攜帶必備小物
*環保標語提示、說明
在環保行動中,我們零售業還有哪些可以做的?
*減少賣場的垃圾量
*不作無謂的重複包裝
*善用物資:回收紙箱,做塑料包裝的替代物
特力屋環保宣傳:
外賣商品進公司不附筷子(所有員工自帶環保筷)
環保講座:告知所有員工環保知識
節能行動:中午休息時間熄燈,主管離開辦公室熄燈
二手義賣:鼓勵員工珍惜周邊物品,不輕易丟棄
華潤萬家公關事務部總監劉岫軍
如何看待《限塑令》?
國家出臺「限塑令」是順應全球環境保護、減少白色汙染的一個非常好的政府決策,華潤萬家作為一家富有社會責任感的零售連鎖企業,與大多數同行一起,堅決執行國家的規定。
華潤萬家的相關活動或對策是什麼?
*為進一步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華潤萬家希望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推廣和宣傳,達到少用塑料購物袋減少白色垃圾的目的。
*早在07年7月,華潤萬家就開展了「無袋購物日」活動;中秋過後推出了「回收月餅盒,環保獻愛心」的活動,即消費者可用廢棄的月餅盒免費換領環保購物袋;
*在9月—12月期間還開展了環保袋換購及積分換購活動。
*08年開始在大部分門店都引進了環保購物袋銷售,今年5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環保購物我先行」的大型環保購物推廣活動。
在環保行動中,我們零售業還有哪些可以做的?
*支持環保,應從自身做起,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在推廣環保購物袋方面,華潤萬家投巨資免費為公司10萬名員工發放了環保購物袋,並制定了激勵機制,鼓勵公司員工帶頭使用環保購物袋,通過我們員工的帶頭示範,達到帶動廣大消費者都使用環保購物袋的目的;
*在節能降耗方面,華潤萬家從2002年開始,就在門店開始實施燈光、空調、冷鏈的節能改造工作,到今天為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受到了多家地方政府的嘉獎;
*我們還計劃在09年前能推出華潤萬家的環保示範店;
*在辦公方面,也早已開始推廣無紙化辦公等環保措施。
民聲
你願意為環保買單嗎?
No
國情[網友曉言] 在韓國,塑料購物袋都是要付錢的。人們直接用購物車送商品到自己的汽車後備箱。我想,如果中國也這樣實施,恐怕不太行,因為汽車在中國還不普及,那是有錢人的象徵。如果也這樣的話,只能說是變著花樣收消費者的RMB。想不到沒過一個月,國家居然真的頒布這個法令了。我很吃驚,不能說這不是好事,但感覺為時過早了,完全不適合國情。大多老百姓根本沒有車,總不能抱著一大堆東西吧。
就算有購物袋,想想,買一車的商品(有很多的膨化食品,都是很佔空間的),消費者需要帶多少購物袋去超市買東西啊?一個購物袋根本裝不了多少,而且你帶個袋子,指不定超市還反把你當賊看呢。
這樣的結果就是,如果我去超市買東西,為了節約購買塑膠袋的錢,我就只能帶購物袋,也只能儘量買體積小,佔用空間小的。
成本[深圳網友] 我還是喜歡用塑膠袋,而且覺得自己也並非不環保。每次塑膠袋都用作垃圾袋才扔掉。現在沒有購物塑膠袋,看來只能買垃圾袋了,不過是增加了成本,似乎與環保無關。很多時候,環保袋還是派不上大用場,不如塑膠袋方便適用。假如真的不能使用塑膠袋了或者要自己購買塑膠袋,應當會影響我的消費欲望,因為如此買東西實在不方便。一次購買提上一串環保袋,遇到沉甸甸的商品還得託上一個,這是啥滋味?
價格[網友shuling821] 一直以來,我在超市買東西,能不要塑膠袋就不要塑膠袋,能少用就少用。我不是人家所說的環保主義者,但是我覺得我們可以在一些小的事情上做點什麼。
至於購物袋,我在超市見過的,賣四五塊錢。我沒有買,一方面是覺得有些貴,另外一方面是覺得攜帶不方便。平時買東西多是下班路上買的,那麼大的一個購物袋我就從早上拎到下班去買東西麼?
我倒是不是說是習慣了袋子的贈送,而是不習慣這樣的攜帶不方便。
Yes
觀念[網友守望的距離] 環保,是現在急需面對的一個問題,如果真的可以為環保出一份力的話,我願意為價格昂貴的購物袋買單!
習慣[聯商網友 張琳雪] 這是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如果你能把購物袋像錢包一樣隨身攜帶,那麼,好的習慣就養成了!
「你需要怎樣的購物袋?」
「人性化」[網友海妮之家] 我自己有個環保購物袋,純色的,自己畫了些插畫在上面,拎著去買東西感覺挺好的。可是,它還只是個大的袋子,當裡面塞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後,尤其是各種蔬菜,帶水的還很髒,回家歸類就會很麻煩。
我覺得環保袋還需要做細一點,裡面最好有適合各種物品的小袋,買東西時,肉類和蔬菜、饅頭、雞蛋要分開。如果是簡單一個環保袋,我們買東西的時候,還是要用小袋裝好再放進去,這樣還是會浪費。
「時尚」[網友泡泡豬] 前兩天去華潤蘇果,有零食、貓糧、紙巾、飲料、雜物等等。 收銀的時候就想,如果塑膠袋換成環保袋,我得買多少個袋子啊? 再怎麼按成本價購買,也得一兩元一個吧?要是能在環保袋的內側加一些口袋什麼的,用來區隔,就更人性化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還是很支持環保袋的! 那時侯去麗江,印象很深,因為大家都用環保袋,紙質的,雖然不是很結實,但也挺好看。所以,環保袋如果夠時尚、夠漂亮,產生一種附加值,也許會更利於環保袋的推廣!
「實用」[網友海豚撒加] 我覺得環保袋的實用性還有待加強,我們不買菜什麼的還好,儘量就不用塑膠袋了,大爺大媽們買菜還是有些不方便,我覺得環保袋還是可以設計的稍微美觀點可以方便摺疊,小小的隨身攜帶,這樣更具實用性。
『我』為零售商支個招
加強意識[江蘇網友] 我支持限塑令,但環保的宣傳更重要,要讓每個公民從心裡產生環保意識。我生活在縣級小城,城區裝上了垃圾分類箱,但有幾個人真的按照要求分類呢?一是不知道怎麼分類,二是嫌麻煩,三是如果真的分類了,相關部門又會怎麼處理呢。農村的河裡儘是各種農藥、種子的包裝袋及白色方便袋等,河流被當成了方便的垃圾場。經濟開發區雨汙分流不徹底,汙水處理廠是不是能夠按照標準運行和排放。我認為在環境保護方面,起主導作用的應該是政府的宣傳與環境嚴格執法,起決定作用的應該還是全體公民的環保行動,是企業業主的環境責任。
控制上遊[網友hailanyuntian] 汙染的源頭應該在製造塑料代的廠家,國家應該制定包裝物的綠色標準,不應該繼續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物了,可採用紙袋、鐵盒或玻璃盒包裝。源頭不治理那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和禁菸一樣,這邊倡導禁菸,那邊還在大量生產捲菸,沒治了。
租賃+回收[伊水一方2006 ] 龍華這邊大潤發商場從6.1號開始就不提供這樣的袋子給客戶了,這樣真的會為我們帶來很多的不方便。雖然一個環保不是很多錢,但要天天帶個環保去商場也是一件不方便的事,畢竟還有很多朋友不是直接從家出發去商場的。商場是否能提供有償回收的籃子或環保袋。使用完只需還給超市就可退回錢。
專家聲音:善待資源,保護環境
董金獅,環境化學碩士,北京凱發環保技術中心主任,兼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委員會副會長、北京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北京環保餐具聯合組織秘書長等職。中國「站在治理白色汙染第一線的堅強鬥士」。
配套制度很重要
「限塑令」即國務院72號文件,牽扯到了13個部委,最核心的是國家質檢總局;第二個是工商總局;第三個是商務部門,因為管轄著超市、商場等使用單位;第四個是環保部門;第五個是科技部門。《塑料購物袋的環保、安全和標識通用技術要求》這個國家標準已經審批並公布。今後對塑料購物袋的生產、使用都要嚴格按照該標準實行。此外,在零售環節上也有懲罰條例制定,如果超市、商場、集貿市場使用超薄塑膠袋或免費提供,則要處以5000元及1萬元不等的處罰。這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對限塑的支持顯而易見,也表明了政府在環保問題上的堅決態度。
統一定價有難度
環保塑膠袋不會有統一的定價。為什麼?因為國家的標準裡面對塑料購物袋的規則只有一個參考性的標準,除了厚度不低於0.025以外,大小、材質、印刷都沒有統一的規定。 普通塑料購物袋的企業的出廠價大概是1毛5左右,袋子本身重量已經8克多,目前塑料的原料價格在1萬3,再加上加工、稅收等等額外成本,賣到1毛5也是微利了。而可降解的塑膠袋的價格一般在2毛錢以上,厚度超過8克,強度比普通塑膠袋要小,這樣的成本相對比較高。而且各個商家的採購價也不一樣,有高有低,統一定價相當困難。我建議商家要專款專用,不要拿這種塑膠袋作為盈利的商品,要把這些錢用在公益活動方面,用在環保的宣傳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