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將會如何?中美經濟脫鉤有無可能?中美關係目前最大的危險是什麼?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約瑟夫奈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上一一解答了這些問題。
他認為川普給拜登留下了一個「冷戰」作為遺產,但兩國之間未來的關係不會是冷戰型的,而是雙方在競爭同時又有合作的。如果只看安全脫鉤,這可能是一個選項,至於中美經濟脫鉤,則是非常不現實的,因為從經濟上來說成本太高,而從生態上根本不可能。所以中美關係是一個互相合作的新生態。目前中美關係最大的危險是兩國不斷抬頭的民族主義,這就意味著需要非常謹慎地管控中美關係,找到不再陷入新冷戰的機制。
以下是演講全文:
非常高興能夠參加鳳凰衛視主辦的這個論壇,我現在是在美國的麻薩諸塞州,現在外面有暴風雪,氣溫是在零下,希望你們那邊天氣不錯。
今天我要和大家講的問題是中美關係,中美關係可能現在是處於五十年來的一個冰點,有些人說我們現在進入了新的冷戰時期,尤其是說到中美關係的時候,通常我們會說川普給拜登留下了一個冷戰時期,尤其是涉及到中美關係。
川普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幸的總統,尤其是對中美關係來說也是如此,但是我們也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只指責他一個人。川普是一個毫無畏懼的年輕人,他火上澆油,就是給已經有的一堆火上面澆了一把油,中美關係一直以來都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在美國有人講要讓中美經濟關係脫鉤,我覺得這是一個重大的錯誤,如果我們只看安全問題的話,脫鉤可能是一個選項。實際上兩國對安全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某種程度上兩國可能會出現某種程度的脫鉤,但是這種脫鉤不應該使得我們進入更廣泛的保護主義,使得兩國經濟都出現脫鉤,這就可能會是一種災難,不僅對美國人,對中國人來說,也會對兩國經濟產生巨大的打擊,我們應該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此外,現在全球各個國家之間的互相依賴不僅是經濟上的,而且是生態上的,比如說我們看氣候變化,剛才亞投行認為氣候變化是他們的重點工作領域,氣候變化是沒有任何邊境和國界,二氧化碳才不管你國家之間的邊境在哪裡。如果我們看疫情和全球衛生健康問題的話,病毒也不管你是哪國人,而且這些病毒也不管國家之間的邊境,任何時候都會對任何國家展開攻擊,所以我們在生態環境上是更加互相依賴的。我們必須意識到在這個領域,我們是不可能獨自解決任何問題的,最近我的一本書,《道德重要嗎?》就是講外交關係的,這裡面我們就必須開始了解,不僅僅是要為其他國家施展你的權力,這是傳統上對權力的定義,我們更多的是要和其他國家之間共同使用權力。
中美之間是不太可能獨自解決氣候變化的問題,而且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巨大的,並不只是那些沿海的城市,比如剛才艾德明說的,包括中國的農業和喜馬拉雅山的冰川都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們受到這麼大的挑戰,不可能由任何一個國家獨自解決,必須和其他國家展開合作。
說到中美兩國之間脫鉤的問題,我覺得這是非常不現實的,經濟上來說成本太高了,而且生態上來說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必須要看到中美關係,我把他說成是一個互相合作的新生態,就是互相之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中美之間確實是有很多互相的競爭,比如南海問題,但是氣候變化和疫情問題,我們確實是需要更多的合作。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非常謹慎地管控中美關係,其中最大的一個危險就是兩國都有不斷抬頭的民族主義,所以兩國都需要管控這樣的一些勢力。
所以,我覺得對於中美兩國來說,關鍵就是要找到一種機制,不讓大家再陷入新的冷戰。我們覺得合作和競爭都重要,即使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們仍然不能高枕無憂。人類就是傾向於犯錯誤、判斷錯誤、行動錯誤。我們回頭看一看1914年,1914年可能比1945年對現在更有意義,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世界各國都沒有說要展開一場世界大戰,他們本來會以為是一次短期的衝突,聖誕節大家就收兵回家了,結果發生了一場歷時四年的災難性的大戰,四個帝國都因此而崩潰,造成了一種新的世界的平衡,所以我們要非常謹慎地避免這種情況在中美之間發生。
我覺得我們的雙邊外交關係是可以處理好的,也是可以避免災難的,但是我們想像一下,如果美國在中國南海進行「自由航行」(美國在南海所謂的自由航行行動與國際法意義上的自由航行並不相同。——編者注),中國去挑戰他們,或者去挑戰一艘日本的船隻,或者大陸決定去佔領臺灣周圍的一些小的島嶼,這種錯誤的判斷可能會導致一艘船被擊沉、一架飛機被擊落,然後美國可能會去凍結中國的資產,可能會動用美國禁止與敵國貿易的法律,這樣不僅可能發生冷戰,甚至可能發生熱戰,這個會是災難性的,所以這對中國、對美國、對世界都會是災難性的。這種事情不太可能發生,但也不是不可能發生。所以雙方的交流和溝通要有避免危機的機制,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不應該認為兩國之間的關係將來會是冷戰型的,應該是雙方在競爭的同時又是有合作的,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想見未來有互利共贏的一對關係,如果做不到的話,那麼我要提醒諸位,如果從歷史上來看就不應該拿1945年作為參照了,而是應該拿1914年一戰開始的情形,那個才是真正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