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龍口市石良鎮境內,它的名字相當有特點,叫做「火山逄家」村。
在這個名字當中,「逄」指的是建村的姓氏。這個姓氏已經算是有特點了,而前面的定語更霸氣——火山。這不禁令人好奇,「火山」指的是什麼?難道村莊真的與那種噴發的火山有關麼?
火山逄家村地勢較高,從外界進村需要走東方水劉家村附近一條路。
走到村口的位置,就可以看到紅瓦前方有一座山峰,聽當地人說,這座山就是村名當中的「火山」。
如今從外貌上看,這座火山跟其他的山峰沒有什麼太大區別。在地圖上,它的海拔標高只有252.8米。這樣一座小山,能跟「火山」聯繫在一起麼?火山逄家村宣傳欄上的地名解釋,基本是採用了這種說法。相傳遠古時期這是一座活火山,曾噴發過,火山灰在周邊沉積,逐漸形成了如今的黃城集周邊的平原。現在看到的小山,就是火山噴發後的遺址。
情況到底如何?普通人很難去進行考證了。不過從《龍口市志》的記載來看,該市東北部地區,的確有大量的玄武巖。以此推斷,遠古時期的地殼活動應該相對活躍吧。
實際上,在膠東其他縣市區,也可以見到「火山」的地名。不過,多數「火山」主要是形容山體的顏色發紅,並不像龍口這座「火山」如此玄妙。
「火山」的由來,哪有定論;而村裡逄姓人的歷史,也眾說紛紜。村志記載逄姓建村的時間是明萬曆年間,因地處火山腳下而得名。不過當地世代相傳這樣的說法:「先有逄家,後有蓬黃。」意思是逄家建村的時間要比蓬萊、黃縣建 城的時間還有早。具體如何,也沒有權威的資料可以考證。
火山逄家村約有兩百戶人家,除了逄姓之外,還有李姓和曹姓,其中李姓人口較多。聽村裡老人講述,李姓的原籍在蓬萊縣的花夼村,後來與火山逄家村的逄姓結親。在歷史上,有一年遇到災荒,夫妻倆準備闖關東謀生,走到火山逄家村的時候,被嶽家留下,因此落戶。
火山逄家村雖然規模不大,並且地處山區,但村莊布局還是相當整齊,也很乾淨美觀,是個不錯的鄉村遊體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