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太陽能光熱與儲熱

2020-12-27 索比光伏網

太陽發出的太陽輻射是地球上所有自然能量的來源。但是,大多數的太陽輻射會反射回太空。到達地球表面的輻射只有三部分,即可見光,紫外線和紅外輻射。接收到的太陽輻射中約40-45%位於400至700nm之間的可見光譜中。在700nm–1mm之間的紅外線佔最大份額,為50–55%,而在100–400nm之間的紫外線輻射則最小,為5–10%。

近年來,我們越來越善於使用太陽能電池板利用可見光。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熱能仍然是主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可能是最古老的能源。太陽能光熱(CSP)系統使用反射鏡從入射的紅外輻射中收集熱能。光熱如何工作?所有太陽能光熱(CSP)系統都通過使用多個反射鏡陣列將大面積的散射陽光聚焦到熱接收器上來工作。首先,陽光照射到鏡子陣列上。然後,鏡子收集陽光並將其反射(重定向)到接收器。大多數現代反射鏡都能跟蹤太陽的位置以收集最大量的陽光。接收器實際上是裝滿工作流體的管道。因此,根據反射鏡的類型和所使用的流體,工作流體的溫度會升高到500度(甚至更高)。最終,流體流向熱能發電系統,在此流體中的熱量通過換熱產生蒸汽,從而驅動汽輪機發電。術語「工作流體」是指通過流動傳遞熱量的流體。

圖1 – 塔式太陽能光熱電站

圖1顯示了定日鏡將太陽光聚焦在中央接收器上。光熱電站產生的能量實際上可以滿足任何需求,特別是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光熱電站集群在摩洛哥。它的容量為500MW,可為110萬摩洛哥人供電。

現有各種各樣的光熱系統可以利用太陽的熱能,常見的集熱器技術是:槽式集熱器,線性菲涅爾集熱器,太陽能塔式集熱器,碟式集熱器。

儲熱(TES)系統

太陽能的主要缺點是在特定時間段內的不連續性。例如,遮蔽日光的雲層抑制了太陽能的發電。因此,將太陽能光熱電站與儲熱系統集成在一起是解決此問題的絕妙竅門。

與其他大多數能源系統類似,(過量的)熱能在明媚的陽光下存儲起來,在太陽強度可忽略或不可用時釋放。目前共有三種類型的儲熱系統:顯熱儲熱,潛熱儲熱,熱化學儲熱。

顯熱存儲

在能量存儲期間,通過增加存儲材料的溫度來存儲熱能。另一方面,通過降低材料的溫度從材料中吸收熱量以發電。

但是,該材料不會發生任何相變。換句話說,材料不會在物質的三種狀態(固體,液體和氣體)之間轉換。由於該過程不涉及相變,因此工程師需要具有高比容量、能量密度和導熱率的材料,這也是這種類型材料的缺點。更重要的是,整個過程不會改變存儲材料的化學性質。

顯熱存儲中使用的固體材料以低成本提供了高導熱率(0.05–5$/kg)。它們還為加熱過程提供了廣泛的溫度範圍(200–1200°C)。混凝土和陶瓷是受歡迎的選擇。

固體固然有其優勢,但液體存儲材料主導了整個行業。像太陽鹽和HitecXL這樣的熔融鹽是兩個最常見的例子。顧名思義,這些鹽雖然在室溫(25°C)下為固體,但在高溫下會熔化成液體。此外,熔融鹽無毒且熱穩定。

某些光熱電站甚至採用了第三種物質狀態來儲熱,即利用壓縮空氣或蒸汽等氣態物質。儘管這種材料具有經濟性,並且可以提供較大的工作溫度範圍,但與液態或固態材料相比,它們的導熱係數和能量密度都較低。

潛熱儲存

在潛熱存儲中,當存儲材料在恆定溫度下經歷相變時,熱能被存儲/提取。簡而言之,當材料熔化/凝固/蒸發/冷凝時,它會釋放或存儲所需要的熱能。

像顯熱存儲一樣,它也是純物理過程,材料的化學性質沒有變化。這些材料稱為相變材料(PCM)。由於材料在相變過程中存儲/釋放,因此它們可以在較小的溫度範圍內進行能量交換,並顯示出更高的能量密度。

然而,它們的主要缺點是低導熱率導致相之間的過渡速度極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人員混合了諸如石墨之類的添加劑以提高導熱率,並通過控制添加劑的劑量來改變導熱率。

雖然有更好的選擇,例如由金屬合金製成的材料,但價格昂貴。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熱化學儲熱

與前兩個儲熱系統不同,可逆的吸熱化學反應會消耗太陽能。由於發生化學反應,使新形成的產物存儲太陽能。當這些新產品轉換回原始反應物時,它們釋放了儲存的太陽能。

「光合作用—呼吸」是熱化學儲熱的一個很好的例子。一方面,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儘管不是紅外範圍)產生澱粉(食物)和氧氣。另一方面,在有氧情況下,呼吸作用會分解相同的食物,從而釋放能量和二氧化碳。就像之前說的那樣,太陽是地球上所有能量形式的來源!

與光合作用—呼吸相似,金屬氫化物,碳酸鹽系統,氫氧化物系統等將太陽的熱能(紅外範圍)轉換為化學能以進一步使用。根據反應形式的不同,產品可能帶來其他麻煩,例如異常緩慢的反應速度。此外,某些反應可能需要催化劑(外部刺激)來進行反應。

將儲熱與太陽能光熱相結合

既然我們已經分別討論了這兩個概念,那麼在本節中,我們將看到它們是如何相互借鑑的。根據存儲材料是否可以流動(移動),集成過程大致分為兩類-主動和被動系統。圖2是描述分類的流程圖

圖2 - TES系統集成分類

主動系統它們很活躍,因為存儲材料流動以通過對流吸收和釋放熱量。存儲材料通常是液體,氣體不是首要選擇。主動系統中的兩個細分是:直接系統和間接系統。

直接系統—在直接系統中,存儲介質還充當傳熱流體(HTF)或工作流體的角色。在吸熱期間,流體直接存儲在熱罐中。在放熱和發電期間,流體會通過動力系統,該系統會吸收熱量,然後流入冷卻箱中以進行再利用。上圖是描繪主動直接系統的流程圖。儘管此系統不需要熱交換器,但選擇正確的存儲材料至關重要。例如,熔融鹽就可以滿足良好的傳熱流體以及良好的存儲材料的要求。

間接系統—與直接系統不同,間接系統中的傳熱流體和儲熱材料不同。如上圖所示,在吸熱階段,來自冷罐的儲熱材料流入熱交換器進行間接加熱並存儲在熱罐中。為了釋放熱量並發電,需要反轉儲熱材料的流動方向。

被動系統

圖3 – 被動式儲熱傳輸系統

與主動系統相比,被動系統的存儲材料通常為固體,且是固定不動的。傳熱流體向/從儲熱材料釋放/吸收熱量(請參見圖3)。流體的選擇隨光熱電站中使用的熱能系統的類型而變化。但是,始終需要具有高導熱率的流體。

結論

總之,太陽能光熱電站/系統的效率基於以下兩點:反射鏡可以吸收多少太陽熱量,儲熱系統可以將多少收集來的熱量傳遞到發電單元進行發電。

因此,有效能量產出取決於以上兩個部分。這項成熟技術有潛力改變乾旱地區,因為在乾旱地區,太陽是主要的能源。此外,有些混合系統同時使用太陽能光熱系統及其儲熱系統,以及光伏電池板及其電池技術,以同時利用可見光和紅外光!這更加令人期待。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太陽能,在夜晚也可以發電
    你聽說過夜晚會發電的太陽能嗎?光熱發電,又叫太陽能熱發電,是一種新型、適合大規模發展的太陽能利用方式。
  • 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
    近年來,將光熱材料與相變材料結合的相變儲能微膠囊技術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光熱材料的引入可直接高效吸收太陽光能轉化成熱能,進而被相變材料儲存和控釋。但目前技術往往只能將光熱材料和殼材結合,或包裹在殼層中或修飾在殼材表面,這導致光熱材料產生的大部分熱量在殼材與外界對流中直接耗散,無法有效存儲太陽能。  深圳先進院材料界面研究中心等建立了年產300噸的微膠囊中試和產業平臺。
  • 新《愛蓮說》:仿生多孔光熱材料助力海水淡化 | Cell Press青促會...
    目前商業化的大型海水淡化裝置通常成本較高,而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綠色無汙染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陽能蒸餾法實現水的淨化,是緩解淡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之一。與傳統的太陽能驅動的海水本體蒸發技術相比(效率通常在30%~45%),新興的太陽能界面光熱蒸發因可有效提升光熱轉換效率(最高可達90%以上)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來個太陽能車棚試試(圖)
    據悉,PeachtreeCorners開通了美國第一條太陽能公路以尋求更綠色環保的能源生產解決方案。太陽能公路是一種嵌有太陽...,側面留出了幾個熱插拔埠,遊客逛金街手機沒電了可以在這裡坐會兒,免費給手機充電。...
  • 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在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實現滿負荷發電
    中國日報12月22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內蒙古烏拉特中旗100MW槽式導熱油10小時儲能光熱發電項目近日實現滿負荷發電。在冬至前後光資源最差、環境溫度最低和大雪後空氣溼度最大等多重不利因素下,利用太陽能集熱實現滿負荷發電意義非凡,是項目建設的重要裡程碑節點。該項目是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中單體規模最大、儲熱時長最長的槽式光熱發電項目,項目由中國船舶集團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建設、調試和運維。
  • 太陽能熱水器排行榜十大品牌
    3、力諾瑞特太陽能熱水器力諾瑞特太陽能是亞洲最大的太陽能生產企業 之一。2008年,力諾瑞特率先提出「下鄉、進城、出海」的營銷路徑,在有農村「奶酪」做後盾的同時,不斷尋找新的市場路徑。? 4.天普太陽能熱水器北京天普是以生產太陽能熱水器為主,是我國最早生產真空玻璃集熱管的企業之一,在太陽能熱水器核心部件集熱管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 2021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太陽能光伏及儲能技術設備展
    由廣東省太陽能協會、順德中山大學太陽能研究院、廣東鴻威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2021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太陽能光伏及儲能技術設備展」,以行業的先進適用技術與產品為依託,以新產品發布、新技術演示、新服務模式推廣為目的,促進參展企業技術對接、成果轉化和產品交易,打造資源高效對接的品牌盛會。
  • 天瑞星持續推進超高溫光熱領域技術研發,集熱管產品再獲國際權威...
    近日,北京天瑞星光熱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天瑞星公司」)收到來自美國某頂尖名校的一封對天瑞星集熱管產品使用的推薦信。 信中表示,「在其試驗項目中,天瑞星集熱管產品在650℃的超高溫複雜工況下連續試驗工作100小時以上,實現高溫熱穩定輸出,是其選擇的所有廠家集熱管產品中性能表現最好的。」
  • 世界最大「向日葵」 你被熱到了嗎?
    |  廣告投放 | 世界最大「向日葵」 你被熱到了嗎?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電建影院大片隨心看!
  • 太陽能飛機的發展歷史
    太陽能飛機的動力裝置由太陽能電池組、直流電動機、減速器、螺旋槳和控制裝置組成。由於太陽輻射的能量密度小,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飛機上應有較大的攝取陽光的表面積,以便鋪設太陽電池,因此太陽能飛機的機翼面積較大。 太陽能飛機的英文名稱為:solar-powered air plane。它是以太陽輻射作為推進能源的飛機。
  • 我國規模最大光熱示範項目實現滿負荷發電
    中國船舶集團供圖記者12月22日從中國船舶集團獲悉,內蒙古烏拉特中旗100MW槽式導熱油10小時儲能光熱發電項目近日實現滿負荷發電。這是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中單體規模最大、儲熱時長最長的槽式光熱發電項目。在冬至前後光資源最差、環境溫度最低和大雪後空氣溼度最大等多重不利因素下,利用太陽能集熱實現滿負荷發電,是該項目建設的重要裡程碑節點。該項目由中國船舶集團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建設、調試和運維,於2018年6月正式動工。
  • 烏拉特中旗國家光熱示範項目實現滿負荷發電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張泉)記者從中國船舶集團獲悉,內蒙古烏拉特中旗100MW槽式導熱油10小時儲能光熱發電項目日前實現滿負荷發電,成為國內同緯度下第一個滿負荷發電的光熱項目。該項目是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中單體規模最大、儲熱時長最長的槽式光熱發電項目,由中國船舶集團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建設、調試和運維。電站全面投運後,年發電量約3.92億千瓦時,年節省標煤1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0萬噸、減少硫氧化物排放9000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4500噸。
  • 富勒烯可作為光熱療法的光熱試劑治療腫瘤
    近年來,光熱療法(PTT)尤其是基於納米材料的PTT是一種很有前景的癌症腫瘤消融治療方式和技術。基於納米材料的PTT是一種新型的納米技術,利用納米材料的光熱轉換能力,將光能轉化為熱能來殺傷腫瘤細胞。
  • SCHMID集團和肖特太陽能無背銀技術贏得Intersolar大獎
    推向市場時間:2012年5月 圖:SCHMID集團和肖特太陽能公司的代表領取Intersolar光伏生產技術類獎項。左起:Dr.Hilmar von Campe(肖特太陽能資深科學家),Dr. Christian Buchner(SCHMID集團太陽能電池事業部副總裁),Mr.
  • 高寒地區光熱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成效顯著
    2020年12月19日,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高寒地區光熱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價。  項目開展了1300MWh熔鹽儲熱系統的設計和建設,完成了大規模槽式發電系統高溫熔鹽與金屬相容性、腐蝕性、儲熱系統的主循環、油鹽換熱和儲罐系統、熔鹽傳輸安全技術的研究;進行了50MW級槽式聚光-集熱-儲熱-換熱-發電全流程實驗驗證,以及1300MWh(儲熱時間9小時)儲熱系統設計工作;建成了採用離子交換法製備萬噸級硝酸鉀產線。
  • 走進太陽能的世界,不妨從這本書開始…
    今天小英為大家推薦的圖書是「零碳能源科普叢書」中的《探索太陽能的奧秘》。未來,我國急需大量從事清潔能源領域的人才,面對廣闊的發展前景,讓孩子們從小閱讀有關清潔能源的科普圖書,將激發他們探索科學奧秘的熱情,為他們搭建一座溝通未來的橋梁。
  • 中國科大實現腫瘤光熱治療和療效實時成像評估
    該文章報導了一種有機納米粒子用於腫瘤光熱治療及療效實時成像評估的「智能」策略,在腫瘤治療與療效評估一體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ACS Nano, 2020, DOI:10.1021/acsnano.9b10144)。光熱治療由於其非侵入性、時空控制精確、特異性強、腫瘤破壞效率高等優點,已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的研究熱點,有望用於臨床上多種癌症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