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龍建國 鳳凰WEEKLY
沒想到,在今年這樣的情況下,我看了有生以來最多場次的演唱會,而且場場都是最前排。
這些讓人難忘的演唱會,全部來自TME籌備了一年多的線上音樂會系列。
如果你還記得前段時間朋友圈裡反覆刷屏的五月天和陳奕迅線上演唱會片段,那麼大概對TME live系列不會那麼陌生。
不同於其它平臺為了減少損失應急性的線上演唱會,TME live的這二十多場線上演唱會,從場地、舞美燈光到歌單等等,無一不是精心編排,讓這個系列看上去不像是疫情期間常見到的居家無奈之舉,也讓演唱會從傳統的、主要依靠現場賣票和販賣周邊的高端消費品,變成了超低門檻的純粹享受。
更超出預期的是,3月上線到現在以來,參與TME live的數十位歌手中,囊括了從90、00後熱愛的周深、日本歌姬花澤香菜、R1SE男團,到陪伴80、90後長大的陳奕迅、五月天、張韶涵,甚至還有伍佰、奶茶劉若英這種爸媽輩兒都耳熟能詳的歌手。畢竟,誰又不會哼兩句《後來》和《大魚》呢?
劉若英的這場演唱會也是高中班主任的朋友圈刷屏對象,《後來》是她最喜歡的歌,會在班會的起鬨聲中,帶點羞澀地唱起來。
這一系列的歌手和選曲,把老中青三代的主流喜好精準地網羅在其中。幾乎每個人都能跟上一兩首歌,幾乎每個人都能被這些歌喚起一些曾經的往事和感動。
保質還「保量」的TME live,以接近「每周見」的頻率如約而至。TME live把演唱會變成了一場場可以反覆觀看、全民皆可參與的日常感動,甚至有許多粉絲自發為這些線上演唱會建立了詞條,每一場評分都在8.5分以上。
在這樣的形式下,演唱會也不再是一種粉絲限定的高昂消費品了,脫離了圈地自萌、收割粉絲的操作,讓看演出變成了一種只要有網絡,人人都可以消費得起的生活習慣。
拉上窗簾,打開空調和冰可樂,把手機上的演唱會直播投屏到電視機上,我竟然感受到了現場前排般的VIP體驗。
沒有了人數的限制,也沒有了空間和時間成本的限制,現場演唱會猛然成為了一場持續性的、全民皆可參與的親民產品。音樂演出行業不乏「爆款」,但能把演唱會做成「合家歡」,這是音樂演出行業裡獨樹一幟的革新。
陳奕迅:年少不知愁滋味
TME live所有話題的微博總閱讀量,已經超過了100億。
這100億裡一定有陳奕迅的份,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小歌神的演唱會門票,實在太難搶。
幾乎沒有哪個90後粵語區小孩不是聽著陳奕迅長大的,課間聊天,也無可避免地談論陳奕迅那些歌詞抖出來的冷笑話。
每一個重要的人生節點,都有陳奕迅略有些沙啞的聲音替你表達出無法概括的複雜感情,《與你常在》是支持與陪伴,《天使的禮物》是感激與愛,《我們萬歲》,友情也萬歲。
他的歌聲給予的陪伴比戀人還要長久,比父母又多了幾分輕鬆的理解。
誰不想和最佳損友們相約一場陳奕迅的演唱會呢?可惜的是,成年人的世界裡總有比看演唱會更重要的事,成年的世界也已經不再是未成年的樣子了。
在電臺被打車軟體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瓦解後,樂壇衰亡,流行音樂不再有當年的輝煌,誰出了新歌,也只有粉絲還在持續關注。當年喜歡過的歌手們又出了哪些新歌呢?不知道。
因此,當陳奕迅的聲音在這樣的特殊時期猛然刷屏的時候,就像有什麼東西又回來了。少年時代那些似懂非懂的離愁別緒,就這樣通過TME live直播的鏡頭,從光纖的傳播中忽然打通了任督二脈:原來「惆悵」是這個意思啊。
說不會感動是假的,陳奕迅的聲音一響起,就是多年老友式的歲月重溫。
TME live的陳奕迅專場直播人數破千萬,僅在QQ音樂上,就反覆回放超過了200萬次。
從日出到日落的選歌都是那樣熨帖,《與你常在》、《天使的禮物》、《太陽照常升起》……到《夕陽無限好》,以《我們萬歲》收尾,小歌神穿得家常、隨意、普通,背後甚至還能看到來來往往晨跑的普通市民。
還是二十年未變的都市裡的家常菜與溫情,標準的娓娓道來,除了線上演唱會,還有什麼樣的場次能同時演給千萬人觀看?
幸運的是,這次,你我終於不用再搶票了。
五月天:人到中年,熱血依舊
《盛夏光年》的前奏一響起,還是會讓粉絲心裡的少年猛然蹦起來。
五月天的TME live專場是80後老男孩們不滅的青春熱血,是無論多大都會壓在心底的中二之魂。擁有青春的時候捕捉青春,當青春蛻變長大後就追憶青春,這是五迷熱愛五月天的核心命題。
所以,五月天的專場演唱會一上線,就立刻招來了全網3500萬五迷在線觀看直播。
比起其它粗糙的舞臺,五月天這場線上演唱會無疑經過了精心編排,既有令人目眩的舞美,也有恰如其分的燈光,甚至哪怕沒有現場觀眾,16000個座席上也放滿了螢光棒。
看著這幾個快40的老男孩在舞臺上把樂器當成心愛的玩具揮灑,這樣的距離仿佛像是坐在自己永遠搶不到的前排,舞臺上的激情觸手可及。
喜歡五月天,是乖孩子的叛逆。
比起酷酷的地下搖滾,勵志的五月天更像鄰家愛玩樂器的哥哥們,溫暖、清新,永遠在傳遞向上的愛。只是那種積極裡總帶著少年氣的不服輸,和一點點不願妥協的倔強。
你永遠想像不到,那些平常看起來總是西裝革履、正襟危坐的人,也會在五月天的演唱會上熱烈地揮舞螢光棒,直到看見他們一起在朋友圈轉發五月天的線上演唱會。
要不是TME的五月天專場,許多五迷也許永遠不會發現,朋友圈裡的那些客戶、不太熟的同學、老師、領導、同事……竟然有這麼多人和自己有著一樣的身份與情結。
明明也快是酒桌上千杯不倒的中年人了呀,被生活千錘百鍊地磨礪過,還能保有一份這樣單純的熱血,忽然之間,彼此的距離好像更近了一些。
伍佰:兩代人的浪子偶像
也是真的沒有想到久未露面的伍佰,竟會以這種方式登臺表演,更想不到的是,60年代末出生的父母,居然能跟上他的每一首歌。
伍佰這次的登場,是為TME live的《想見你》OST專場擔任壓軸表演嘉賓。
除了永遠不變的蠟筆眉毛黃子佼的插科打諢,《想見你》三位主演的小八卦,更難得的是,舞臺的背景是90年代的中學課桌椅,甚至連主演們坐著看演出的沙發,都跟原劇中的沙發一模一樣。
看著直播裡的畫面,就像真的置身在劇中那個live場地,旁邊是李思維和黃雨萱。
當《Last Dance》前奏起來,彈幕裡激動得快要發出尖叫的無數條「啊啊啊啊……」,甚至還有00後粉絲專門前來打卡。
可最讓人感動的時刻,不是《Last Dance》,不是《挪威的森林》,而是伍佰溫柔地哼唱著《夏夜晚風》,夏夜的晚風就真的從窗外吹了進來,吹來上世紀遙遠的初見。
一位伍佰的粉絲說,伍佰是他媽媽年輕時的偶像,為了看一場伍佰的演唱會,媽媽攢了好久的工資也沒攢夠,最後是爸爸送給她一張票,就此定情。他從小聽著媽媽珍藏的伍佰磁帶,就這樣繼承了這份愛好。
沒有帶媽媽去看一場伍佰的演唱會是他的遺憾,不過,因為這場線上演唱會,媽媽放下了刷著家人群的手機,和他肩並肩坐在一起輕輕打著拍子,讓他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穿越了20年的聲音,把幾代人就這樣串結在了一起。
以上等等,不過是TME live在這不足半年的時間裡給我帶來無數感動中的部分片段。提前籌備了一年多的TME live系列,在這特殊的2020年裡給了我們數不清的陪伴和感動,通過這些全方面精心打磨過的設置,可以看到幕後的策劃團隊對不同喜好、不同年齡聽眾的全面照顧。
這份精心,專業背後帶著熨帖的溫情,是這兵荒馬亂的日子裡最大的慰藉之一。
TME live用專業的舞臺,回報了所有期待下一個春天的人們的熱情。
那些召集小夥伴在家一起蹦迪的、那些翻出壓箱底螢光棒在家打call的、那些自發列印出門票留作紀念的、那些在彈幕上瘋狂互動傳遞熱愛的……這些真切的投入得到了最真誠的參與。
〓 一位五迷為了紀念這次線上演唱會特別製作的門票 圖片來源:微博@咿唔臾
如果沒有TME live這樣的超現場演出,還有什麼樣的演唱會能這樣讓幾千萬人反覆流連,每一次都留下彈幕和評論呢?我想不到,但我能想到的是,只要TME live堅持辦下去,我們將會在有生之年,看到更多次這樣全民熱愛的演唱會。
原標題:《5個月20多場「全民熱愛」音樂會,TME live做到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