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3日2時,率部在越南祿平地區執行自衛還擊作戰任務的陸軍第127師師長張萬年,到43軍指揮所受領了褚傳禹軍長下達的作戰任務:以一個團的兵力,在軍炮團和128師炮兵團107火箭炮營的加強下,強渡奇窮河,攻佔迷邁山,配合55軍攻佔諒山南市區的戰鬥,從戰略上造成進逼河內的態勢。
張萬年師長受領任務之後,根據當面敵情和地形決定,以380團加強128師炮兵團107火箭炮營執行主攻任務,在扁福渡口強渡奇窮河,沿擔雙、班茂攻佔迷邁山。380團團長何善福、政委劉國柱於4時30分受領任務後,立即召開作戰會議,經過15分鐘的研究,定下了決心和部署。
戰鬥發起之後,擔任團前方尖兵連的2連遭到越軍猛烈火力阻擊,連續兩次強渡未能成功。隨380團行動的副師長馬友、隨1營行動的副團長以及1營長,經過對現場情況的分析研究,認為渡口方向雖然便於徒涉,但是敵人兵力多,火力猛,是一個強點;擔雙方向雖然河岸較陡,水較深,但是敵人兵力少,火力弱,容易登陸成功。於是決定以2連在渡口正面佯動假強攻,以1連和3連迂迴到渡口下遊300米處實施突破真強渡,佔領南岸兩側有利地形,掩護團主力安全渡河。
9時5分,步兵開始渡河,向迷邁山方向發展進攻。在渡河過程中,突然遭到溫溝越軍迫擊地連續不斷的炮火襲擊,前進受阻。為保障渡河分隊戰鬥隊形的安全,步兵指揮員命令107火箭炮營壓制溫溝敵人迫擊炮陣地。但由於該營事先沒有受領支援步兵渡河的任務(是向迷邁山計劃了火力),發射陣地配置在距離渡場較近的無名高地反斜面上,因此陣地最低表尺較大( 165密位),目標表尺小於最低表尺,不能對敵人迫擊炮陣地實施射擊。
為了堅決完成步兵指揮員賦予的戰鬥任務,火箭炮營指揮員根據目標的性質、射擊任務和周圍的地形情況,主動請求將10連撤離主陣地,向南機動1800米,佔領臨時發射陣地,實施抵近射擊。步兵指揮員當即批准。
9時20分,10連開始轉移陣地,他們在全營的協助下,推拉火炮向前機動了1600米。當進至距離新陣地200米時,被一片約70米寬的水稻田擋住了去路,而且新陣地又位於山頂,坡度較大,沒有道路可供通行。 面對複雜的地形情況,該連指揮員果斷地定下決心,立即組織全連分解火炮,抬炮前進,跨過水網稻田地,硬是把6門火炮抬上了扁福東側海拔350米的長形高地。
佔領發射陣地之後,10連於10時5分完成了射擊準備,隨即對正在向我軍射擊的越軍迫擊炮陣地行一個齊射的壓制射擊(炮目距離2500米),炸點全部覆蓋目標,敵人迫擊地陣地當即被摧毀,為步兵順利渡河掃除了一大障礙。為了隱蔽企圖,避免遭敵火力報復,該連於10時40分奉命撤回原陣地。
11時50分,步兵1連和3連渡過了奇窮河,佔領了渡口南岸的制高點。12時30分,越軍在溫溝北側的小松樹林集結兵力,企圖對我軍實施反撲。為了保障團主力安全渡河,10連於12時45分,奉命再次抬炮上山,佔領發射陣地。全連指戰員團結一致,動作迅速,僅用了43分鐘就完成了射擊準備。
10連於13時28分對溫溝集結的越軍步兵行一次齊射,突然猛烈的炮火打得越軍死傷慘重,殘餘之敵四散潰逃。在射擊過程中,10連陣地遭到越軍縱深內炮兵的炮擊,有幾發炮彈落在陣地附近。為了狠狠打擊敵人,支援步兵戰鬥,全連指戰員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在敵人炮火的威脅下堅持戰鬥,對敵人又行一次齊射,將殘餘之敵大部擊斃,有力地支援了步兵強渡奇窮河的戰鬥。
此次戰鬥,火箭炮10連消耗炮彈216發,摧毀越軍1個迫擊炮陣地,2次壓制越軍集結步兵,取得了配合步兵殲敵147人的重大戰果,保障了步兵迅速渡河,向迷邁山發展進攻。
10連在戰鬥中為了充分發揚火力,提高射擊精度,大膽靠前配置陣地,硬是兩次把6門火箭炮和2000多發炮彈抬上山頭,使射擊目標都在2500米距離以內,行3次齊射,都是沒有經過試射,直接行效力射,結果炸點全部覆蓋目標,給予越軍有生力量大量殺傷。這是多麼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多麼紮實過硬的軍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