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老師都會向家長了解寶寶是否具有如廁意識,擺脫尿不溼是寶寶順利入園的前提。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眼看著最熱的時候已經來臨,看著那些大熱天還捂著尿不溼的寶寶,真是看著都替他們覺得熱。
為了幫寶寶趕快適應幼兒園的群體生活,戒掉尿不溼,讓孩子學會上廁所,成為許多家長的難題。
寶媽與婆婆鬧矛盾,竟是因為孩子上廁所那點事
小鈺最近和婆婆鬧了小彆扭,產生矛盾的原因她自己都不好意思提,竟是因為孩子上廁所的那點事兒。
小鈺的婆婆來到這邊幫她帶孩子後,小鈺確實輕鬆不少,但是二人的育兒觀念實在是相差甚多。
這天寶寶午睡醒過來,正在睡眼惺忪地揉眼睛,婆婆立馬過來,麻利地把寶寶褲子扒了下來,給寶寶把尿。
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把小鈺驚呆了,她都不知道婆婆什麼時候把孩子的尿不溼拿掉了。
小鈺紅著臉,和婆婆說把尿不好,婆婆反而先急了眼:「不給孩子把尿,什麼時候能戒掉尿不溼,不戒尿不溼怎麼上幼兒園?」
小鈺知道把尿的害處,但又沒有更好的方法幫孩子儘快懂得上廁所的問題,一時她也不知如何是好。
當孩子達到一定年齡,需要開始戒掉尿不溼
調查研究發現,近10年間,我國幼兒遺尿現象明顯增多,兒科醫生認為,這與尿不溼的廣泛使用有直接關係。越來越多的家長依賴尿不溼而忽略對孩子排洩功能的訓練。
尿不溼替換方便,為月子裡的媽媽們減輕了不少負擔,但是隨著寶寶長大,使用尿不溼的弊端也逐漸顯現。
經常使用尿不溼,不僅容易發生紅屁股、熱痱子讓寶寶遭罪,更重要的是,戒不掉尿不溼,就進不了幼兒園。
為了戒掉尿不溼,都有哪些傳統方法?
1. 穿開襠褲
穿開襠褲的習慣是從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認為這樣方便又涼快。但是在如今,我們是不提倡的。
給小孩開襠褲沒有防護作用,寶寶的隱私部位暴露在空氣中,容易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髒東西,增加寶寶受到傷害的風險。
同時穿開襠褲的寶寶確實排洩很方便,但也養成了不懂得控制自己,不分場合的習慣,對於培養寶寶如廁意識並沒有幫助。
2. 把尿
把尿也是老一輩傳下來的幫助寶寶進行排洩的方法,傳統把尿方式是大人用胳膊撐著寶寶雙腿,臀部的重力向下。
這種動作雖然有助於寶寶排洩,但是卻容易讓寶寶失去對肌肉的控制能力,最嚴重的後果就是脫肛。
如何幫孩子戒掉尿不溼?
1)2歲前開始戒斷尿不溼
美國兒科學會1962年的如廁訓練指南中建議,幼兒從18個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
在寶寶一歲半左右,大小便開始逐漸形成規律,在寶寶2歲前,就要開始逐步戒斷尿不溼。
2)逐步減少使用
在寶寶上過廁所後,可拿掉尿不溼,讓他感受不穿尿不溼的感覺。並讓他觀察其他行動自如的小朋友,都是不穿尿不溼的。
在晚上給孩子穿尿不溼過夜,不要在晚上喊他起夜。當寶寶對排洩有控制能力,晚上不再排洩時,晚上也可以不穿。
3)喚起如廁意識
觀察寶寶有排洩慾望,比如夾腿、打寒戰,坐立不安時,引導他說出來,並帶他去廁所,耐心教孩子學會衛生間的使用方法。
糖果媽媽叮囑:
當寶寶抗拒使用衛生間時,寶媽可以引導他把原因說出來,比如害怕水,不喜歡環境等,並逐一解決,儘快幫寶寶適應並熟練對衛生間的使用。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