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市場瞬息萬變,頭部製作團隊如何創新與改變?

2020-10-09 傳媒內參

傳媒內參導讀:從浙江衛視的《爸爸回來了》《奔跑吧兄弟》,到離職創業後的《單身戰爭》《中國有嘻哈》《這就是歌唱·對唱季》,一直到最近的《明日之子樂團季》,他根據團隊成員自身優勢,進行了垂直化、專業化的劃分,最終形成分別側重編劇、真人秀全案製作、影綜聯動的紀實綜藝、創新品類視頻產品的四大工作室,以應對市場的變化。本文專訪一直在變化中發展的岑俊義團隊。

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

文/王涵

從2013年開始,國內綜藝市場迅速擴張,湧現出一大批明星製作人或團隊,成為收視和熱度保障。隨著綜藝市場向垂直細分化過渡,觀眾對節目的要求不斷提高,製作人們開始面臨深耕某一品類還是全品類兼收的選擇,但無一例外,他們都在嘗試創新和改變,尋找最適合自己和團隊的發展路徑,岑俊義就是其中之一。從浙江衛視的《爸爸回來了》《奔跑吧兄弟》,到離職創業後的《單身戰爭》《中國有嘻哈》《這就是歌唱·對唱季》,一直到最近的《明日之子樂團季》,並創立上海少年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同時,他根據團隊成員自身優勢,進行了垂直化、專業化的劃分,最終形成分別側重綜藝編劇的欣喜編劇工作室、真人秀全案製作的範雯工作室、影綜聯動的孫峻峰工作室、創新品類視頻產品的童屹峰工作室這四大團隊,以應對市場的變化。

在《明日之子樂團季》收官之際,傳媒內參獨家專訪節目特邀總編劇岑俊義,談談時隔《中國有嘻哈》三年,再次擔任頭部網綜編劇的新感受,聊聊身兼編劇、導演、製片人、「少年感文化科技」創始人多職的新思考,或將成為當下綜藝團隊規劃「進擊」路徑的新案例。

編劇、導演、製片人、「少年感文化科技」創始人岑俊義

基於節目個性化創作為落腳點

涵蓋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多重思維

近幾年,綜藝市場變化迭代速度加快,複製性的創作經驗和方法論顯然無法適應市場,如何讀懂年輕人,並將年輕人的審美喜好變化結合經驗融於作品中,生成不斷更新的方法論,是製作人們不斷探索的方向。在岑俊義看來,評判一檔節目是否成功的標準有三個:是否推出新人或有嘉賓出圈、是否有作品或「新梗」留下、各維度數據是否出圈。

以最新播出作品《明日之子樂團季》為例,岑俊義作為特邀總編劇、公司旗下欣喜編劇工作室作為主創團隊為推動節目實現以上三大標準的目標,在涵蓋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多重創作思維之中側重以下三點:

第一,故事講述框架的預先搭建。「我們每做一個節目,都會預想要講一個怎樣的大故事,或者是觀眾看完後感受到一個怎樣的故事。」故事講述框架的搭建成為岑俊義及其團隊欣喜編劇工作室首要任務,「在與導演組和平臺製片人共同進行節目策劃時,經過充分討論和追根溯源後,發現大部分人最開始玩樂隊是在校園之中,同時那段時期的青少年們正好契合樂隊『燃』『炸』的特質,最終形成熱血高校的主題。主題確定後,根據樂隊組合和節目性質,分為了『找到你、在一起、走下去』這三大階段和故事框架。」

但最終節目呈現不是編劇能決定的,「編劇不能決定節目的走向,只是進行合理引導。2017年,《中國有嘻哈》上演了選手退賽、信棄演的抓馬劇情,而2020年《明日之子樂團季》的抓馬劇情升級,人氣第一的樂團差點就地解散。因此,編劇基於這些現場情況要不斷進行內容調整。」

《明日之子樂團季》

第二,人物塑造聚焦個人亮點。由於主題和故事框架的創新性,岑俊義及其團隊欣喜編劇工作室將節目鏡頭聚焦個性選手,讓選手們手握選擇權,從而使得胡宇桐、田鴻傑等新生代藝人的特質放大突出,備受網友熱議。同時,岑俊義認為這也是一個難點,「不同於《中國有嘻哈》等以往作品,以及其他垂類作品,我們定調在偶像樂隊養成,這些選手就像音樂原石,需要開發和打磨,所以人物塑造的重心在挖掘與放大個人亮點之上,這和以往的編劇思維是不同的。」

《明日之子樂團季》

第三,情感表達引發共鳴與精神內核的深入貫徹。「在校園之中,找到合適的夥伴並一起走下去本身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在岑俊義及其團隊欣喜編劇工作室和導演組以及騰訊製片人的充分討論後,確定了「找夥伴」的搭檔邀請設置、課桌座位等場景設計,使得節目不再強調一人的萬丈光芒,而是塑造出團戰概念,形成熱血的明日高校,這種具有「漫感」情感表達與「熱血團魂」的精神內核戳中了愈加年輕化的受眾群體,從而在社交平臺上形成較大的聲量。

落腳到這些新思考和新探索,同樣在少年感團隊新作品《親愛的小課桌》中得以實踐證實。作為垂直類節目創作的案例之一,範雯工作室在打造這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中,故事講述遵循日常生活邏輯,選擇課後託管班為主場景;在人物塑造上,在前期大量調研的基礎上進行「樣本」選擇,對素人孩子將會出現的問題和態度等做出預案;在情感表達上,節目為追求強代入感和沉浸感的氛圍,在錄製方式上選擇近20天的不間斷錄製,使得嘉賓與孩子的感情更加深厚,觀點表達和教育理念也更加清晰。

對此,岑俊義也評價道:「範雯是和我一起做《奔跑吧兄弟》《爸爸回來了》等節目的核心成員,《親愛的小課桌》作為其獨立操刀的第一檔全案節目,在內容創作的品質上值得肯定。」

《親愛的小課桌》

「裂變」後的獨擋一面

探索專業化、創新性製作團隊出路

對於內容製作而言,優秀的創作團隊是加持優質節目的重要砝碼。而在綜藝行業整體向垂直化內容發展的背景下,團隊整體的能量總值已經不是決定性因素,在垂直領域中的能量密度值才是關鍵。

少年感團隊不僅在多領域不斷擴張,也不斷向專業化、垂直化的方向深耕。在踐行著「創新與品質」的作品創作之中,岑俊義更看重各個工作室負責人及團隊的成長和發展,這也順應了行業發展之勢。

「無論內容如何變化,少年感依舊以扶持人才跟培養人才為最核心的目標。」圍繞人才培養,公司在岑俊義團隊的基礎上,裂變成四大工作室,分別為範雯工作室、欣喜編劇工作室、童屹峰工作室、孫峻峰工作室。同時,岑俊義還基於四大工作室負責人及核心成員的優勢,「不僅在內容、題材上進行不斷創新,還布局了影綜聯動的紀實綜藝、互動綜藝等新形式的內容創作,類型垂直多元」。

首先來看岑俊義團隊優勢的內容領域,也就是戶外真人秀的全案製作業務。作為岑俊義在創作《爸爸回來了》《奔跑吧兄弟》等節目中的核心成員,範雯、時明明等組成的範雯工作室成為這個版塊的主要「操刀者」,隨後製作出《單身戰爭》《這就是歌唱·對唱季》《親愛的小課桌》等作品。在岑俊義看來,範雯工作室的內容創作已經較為成熟,目前正在向不同垂類節目創作進行挑戰,《親愛的小課桌》就是一次成功的開局。

《親愛的小課桌》範雯工作室監看房工作照

而欣喜編劇工作室主要側重綜藝真人秀編劇業務,更是岑俊義團隊的強項領域,「綜藝編劇行業的優勢地位要不斷鞏固,未來這個版塊也將成為布局重點。」他直言編劇團隊中實力最強的幾位成員都在欣喜編劇工作室,包括李紫薇、鄒瑩、範振義等,兩大頭部綜藝《中國有嘻哈》第一季、《明日之子·樂團季》也出自此團隊之手。

《明日之子樂團季》編劇團隊全員照

其次來看創新領域,童屹峰工作室定位為研發創新型品類視頻產品的導演工作室,核心成員包括童屹峰、魯春子、劉媛媛等,目前正在研發互動、短綜等新品類綜藝真人秀。「互動綜藝屬於一個全新領域,我和團隊會將以往節目的經驗和互動技術結合進行探討,目前處於嘗試和摸索的階段。」此外,在短綜、微綜方面童屹峰工作室也在積極籌備中,以5-10分鐘的體量,打造綜藝與短視頻結合的新形態內容。

童屹峰早前在《奔跑吧兄弟》時工作照

孫峻峰工作室則以探索電影和綜藝的聯動為方向,核心成員包括孫峻峰、何睦、崔譯友等,目前已推出的作品有《我和我的家鄉》電影幕後紀實節目,待播作品有張藝謀導演作品《懸崖之上》紀實綜藝。

孫峻峰(右一)在《我和我的家鄉》紀實綜藝現場

對於此類影綜聯動的內容領域,岑俊義表示難點在於「如何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在零散的素材裡架構新故事,做出有新意的綜藝節目。」雖然團隊還在摸索,但從已播出的節目效果來看,「《我和我的家鄉》電影幕後紀實節目第一期到現在播放量已經超過400萬,預計上映後五期節目總播放量可突破2000萬。」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幕後紀實節目

圍繞頭部人才構建起的工作室機制,意在激發人才活力、盤活機構生產力。在四大工作室內容協調與資源分配上,岑俊義坦言各個工作室並不是均衡的,而是「在鞏固與擴大綜藝編劇業務的強項和優勢上,探索新領域,從而推動團隊全面又垂直地向專業化、工業化、流程化創作發展」。在「同題競爭」的激烈廝殺之下,如何以差異化戰略尋找突破點讓內容脫穎而出,岑俊義團隊或許用主次分明、類型明晰的工作室布局給出答案。

內容表達和技術延展形成互補循環

初步向工業化平臺邁進

岑俊義團隊基於不同賽道優勢,持續深耕細分領域,已經逐漸形成了兼具個性和共性的體系化創作風格。但隨著綜藝製作的門檻較前兩年不斷抬升,資源、市場向大中型公司、明星製作人團隊傾斜,常規類節目以及腰部、尾部公司、團隊正在加速淘汰。在此背景下,岑俊義對個人轉型與公司發展也有著長遠的考量。

在2016年離開浙江衛視後,岑俊義基於深耕內容的不變原則,首先在實踐過程中了解各種節目內容形態,嘗試未知類型內容製作。在其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多個節目獲得現象級的關注,包括首次將「戀愛交友」、「真人秀」和「生存遊戲」相結合的《單身戰爭》,總播放量突破17億;作為優酷探索大型音樂綜藝第一步的《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總播放量突破10億,給2018年的暑假帶來了一波音樂熱潮;以及小眾領域的《中國有嘻哈》第一季,總播放量達26.8億,微博主話題#中國有嘻哈#閱讀量高達78.8億,相關話題霸佔微博熱搜榜超過300次,是對日益崛起的青年文化的一次充分挖掘等。

隨後根據團隊核心成員的個人優勢細分成四大工作室,在四大工作室建立起較為明確的創作方向並逐步走向正軌後,岑俊義又將工作重心放在了「製片人」這一身份之上。對於這種轉變,岑俊義表示:「現在各個團隊創作項目已經非常專業,那麼如何將節目的影響力打出去,就需要具備整體思維的製片人和節目組形成合力,去協調、推動整體項目的宣發。希望節目做完後會有更多行業人士、觀眾認識各個工作室,這樣也會有更多動力。」

與此同時,相對於培養人才為公司在內容創作上帶來什麼,岑俊義在更深層次上考慮的是公司為整個行業的人才發展帶來什麼。特別是技術層面的研發與應用,如何讓內容表達和技術延展形成良性循環,達成互補效益成為其思考重點。

《明日之子樂團季》編劇團隊在錄製期間工作照

「因為大眾對綜藝編劇等工種還是存在誤解,打造好各個行業的工業化規範之後,不僅能夠實現給各個項目配備最佳、最合適的團隊,還能做到普世性傳播,推動行業發展。」在節目製作領域持續深耕之外,作為綜藝行業領域的先行者,岑俊義團隊還嘗試用數據支撐的科技方式梳理行業標準。

據悉,由岑俊義牽頭的製作人聯盟已經初步開展,一方面,搭建起穩定的供需平臺和信息互通機制,提前規劃好人才及時間分配,雙方都能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製作團隊與聯盟成員有機會不斷磨合,提高生產效率和議價能力。

《親愛的小課桌》編劇團隊在錄製期間工作照

「塑造工業化標準,還需要慢慢來。」在岑俊義心目中,相對於公司的戰略性發展和行業布局,他當下的重心與目標聚焦在「在內容不斷輸出過程中促進團隊的自身發展」之上,「行業雖然依舊處於初級階段,但發展潛力與成長空間巨大,目前少年感要做的是深挖綜藝創作,鞏固強項和優勢,向新領域不斷進擊,成為綜藝類型持續化創新的先行團隊。」

近期熱文

相關焦點

  • 頭部綜藝製作公司2020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傳媒內參統計了31家節目製作公司的2020節目單,相較於往年,整體數量縮水明顯,但頭部製作公司,依舊是全年節目無縫連接,並且一批新貴公司入局,老中青三代內容製作公司
  • 瞬息萬變的茶飲市場上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貓茶匠奶茶堅持匠心精神
    近年來,我國茶飲市場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工作日的下午或者逛街休閒的周末,都會手捧一杯奶茶來放鬆心情,奶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近,一個在茶飲市場品牌備受矚目,它就是貓茶匠。
  • 關於數位化轉型,為何行業頭部客戶們都在聚焦開放式創新?
    你們搞了好幾年數位化轉型,開發了多套營銷應用與方案,我現在就想知道:如何通過數位化手段把這波用戶真正留存下來,並真正進行有效的促活。」一位商業銀行的一線經理向該行信息化團隊吐槽。數位化的高速發展正在改變商業規則,對各行各業產生顛覆性的影響以及誕生出眾多商業機會;但數位化轉型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很多傳統行業用戶並不清楚如何去做,加上數位化轉型失敗的案例不在少數,迷茫和焦慮感日漸增加。
  • Q2綜藝製作團隊大起底,去明星製作人化,項目IP更重要
    通過起底二季度綜藝背後的30多家製作團隊,最為明顯的變化是,從以往的明星製作團隊為主轉向項目IP中心制,出圈成功的項目成為衡量製作團隊最重要的
  • 走進「爆款工廠」(下):愛奇藝綜藝的創新路徑和平臺勢能
    核 心 要 點 近日,「深響」通過對話愛奇藝「神秘」的中臺負責人、多個工作室負責人以及與頭部視頻平臺合作密切的多家外部製作公司、行業媒體及學者,從多元視角探究了爆款背後愛奇藝的綜藝工作室方法論,並對愛奇藝的組織創新、內容創新以及平臺創新進行剖析。
  • 愛奇藝S+綜藝《偶像練習生》開機,張藝興、王嘉爾、歐陽靖、李榮浩再造「頭部流量陣容」
    作為愛奇藝2018年的第一個S+級綜藝巨製,愛奇藝將再次以強平臺優勢「牽手」頭部流量陣容,引領中國影視綜藝產業創新風向,塑造視頻娛樂文化新潮流。《偶像練習生》將於2018年1月19日起,每周五晚20:00愛奇藝全網獨播。
  • 獨家 《康熙來了》製作人孫樂欣:創新與改變才是最大的挑戰
    傳統綜藝製作人身上所具備專業素養和豐富製作經驗,才是網綜得以立足的根本。從電視平臺轉戰網絡平臺又會有什麼難題和改變?且看新生的網綜如何掀起市場的浪潮。 《康熙來了》:與其被大家討厭,不如及時轉身 記者:《康熙來了》製作的始末,緣何開始,緣何結束?
  • 專訪《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總導演:如何開拓「以小博大」的紀實綜藝市場
    如果說2017年以前垂直類綜藝只是一種趨勢,那麼在2017年,垂直類綜藝就成為了各個平臺不斷嘗鮮試水的一大重要領域。縱觀2017年的節目播出情況,不難發現各平臺在綜藝方面的布局上均採取了堅守頭部綜藝的同時,加持垂直類綜藝的布局策略。
  • 社旗教學視頻製作專業製作團隊—時光匯影視
    社旗教學視頻製作專業製作團隊—時光匯影視,企業宣傳片製作、年會視頻錄製、就找時光匯影視——專業製作團隊專業企業宣傳片拍攝團隊專業企業宣傳片製作團隊一個好的廣告離不開一位好的導演;同樣一個好的宣傳片離不開一個創新的文案腳本,腳本是我們與顧客溝通的工具,是宣傳片中核心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在電影中相當於劇本。
  • 愛奇藝《夢想的聲音》第二季靠什麼搶佔Q4音樂綜藝市場?
    在眾多的音樂綜藝中,由浙江衛視打造、愛奇藝全網獨播的大型勵志音樂競技真人秀《夢想的聲音》第二季於10月27日正式上線。節目上線僅兩期播放量已經突破1.2億,在音樂綜藝疲態盡顯的當下,以上這些數據著實讓人驚喜,那麼這檔節目究竟如何迅速搶佔了Q4音樂綜藝市場呢?
  • 2020年,明星綜藝製作人的當打之年
    ,岑俊義團隊參與編劇工作的《明日之子樂團季》市場與口碑兼收;謝滌葵的皙悅傳媒製作的《想想辦法吧!但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書,明星綜藝製作人們可能會低調,但不會沉寂,細數熱門綜藝,總能發現他們的影子。 這些從電視臺體制出走的明星綜藝製作人,歷經身份轉變、網絡衝擊、創作調整等多重挑戰,已成為綜藝製作的最重要市場力量。
  • 創新合作,開拓未來!央視綜藝頻道創新節目招投會在京召開
    在媒體競爭日益加劇、融合發展逐步深入的最近幾年裡,央視綜藝頻道更是勇於創新、敢於突破,打造出了《朗讀者》、《國家寶藏》等一系列「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精品節目,成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融合發展的強大生力軍。如今,在迭代迅速的媒介生態下,綜藝頻道又如何在被追趕與保持領先的道路上繼續踏浪而行?
  • 二季度綜藝市場迎來「大逃殺」,九大平臺32檔綜藝誰能突出重圍?
    結束內容荒的二季度綜藝市場,正迎來新一輪「大戰」,電視臺重點綜藝奮起直追、變中求穩;視頻平臺蓄力待發、正面碰撞。本文匯總了五大一線電視臺、四大視頻平臺32檔綜藝,為大家剖析出二季度的競爭版圖。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文/遲遲3月中下旬,隨著部分雲綜藝收官、年前錄製節目逐漸消耗,綜藝市場出現存貨危機。在疫情穩定之際,綜藝市場加快進入復工復產階段,近日北京市廣電局出臺「演播室復工指南17條」,指導北京市各類演播室分時有序穩妥復工復產,綜藝錄製重新走上正軌,保障了二季度的內容產出。
  • 岑俊義、謝滌葵、嚴敏等離開體制的綜藝製作人,如今都怎麼樣了?
    ,歷經身份轉變、網絡衝擊、創作調整等多重挑戰,已成為綜藝製作的最重要市場力量。但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書,明星綜藝製作人們可能會低調,但不會沉寂,細數熱門綜藝,總能發現他們的影子。 這些從電視臺體制出走的明星綜藝製作人,歷經身份轉變、網絡衝擊、創作調整等多重挑戰,已成為綜藝製作的最重要市場力量。
  • 專訪李煒:只有堅持不懈的追求創新,尊重人才,才能出頭部爆款!
    關於如何選擇投資機構,融到的這2億打算怎麼花?以綜藝起家能把薛之謙、沈夢辰的網劇拍好嗎?會否捆綁一些明星股東?下一個爆款在哪裡?在資本逐利、市場浮躁的當下,他們能否守住內容人的匠心和手藝?聽聽火星人怎麼說。
  • 小投入、小製作,小而美的臺灣綜藝如何重闖內地綜藝圈?
    2000年初,「臺灣綜藝領先內地綜藝二十年」的說法依舊流行,從《超級女聲》之後,這種內地綜藝就不再明顯依賴臺灣綜藝,「內地看港臺、港臺看日韓、日韓看歐美」的現象從2010年《中國達人秀》開始發生了變化,內地直接和歐美做起了生意,此後內地綜藝市場經歷野蠻增長,同臺灣綜藝拉開距離。
  • 老年人進入綜藝市場,「治癒系綜藝」如何破解未來增量?
    不少網友表示,看綜藝的同時想到了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實際上,從《爸爸去哪兒》開始,治癒系綜藝就已經佔據市場的一席之地。用奶爸萌娃擊中萌點,用如畫山水撫慰心靈,用一日三餐描摹生活,因為不同的人們需要心靈棲息,所以這類綜藝一直合理存在。而在探索過旅遊、開店、談戀愛等多個領域之後,發展到今天的治癒系綜藝,在題材上已經打通了全年齡段。
  • B輪融資5億元,興格傳媒發布2017頭部產品策略
    興格傳媒在成立之初,就因為以楊文紅、王力為為代表的創業合伙人陣容起點高,刷新了市場上文化公司的A輪估值而引起行業的極大關注。僅僅一年,其憑藉在影視劇、綜藝、PGC、現場娛樂四大業務板塊的全面開花備受市場期待。2017年,興格傳媒將如何提升內容創作的創新力,進一步激發四大業務板塊的聯動效應?
  • 不走「溫吞」路線,看《姐姐好餓》如何躋身「頭部綜藝」?
    打造一檔「頭部網綜」有多難?現在,網絡綜藝節目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僅有來自傳統電視平臺綜藝節目的競爭,視頻網站之間的內容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些壓力下,愛奇藝能頻頻推出爆款節目,與平臺對節目的定位分不開,更與愛奇藝節目開發中心對節目的開發能力分不開。
  • 精品化時代如何做內容?騰訊視頻韓志傑:回顧本質,加速創新
    內容層面的另一大變化在於創新。「創新」一方面體現在題材的多樣化。目前頭部大劇已不再只聚集於古裝,現實主義題材關注度明顯提升,同時圈層化劇集的數量和類別也在增多。特別是現實主義題材劇集創作逐步避免了「懸浮」問題,同時也更強化了共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