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進入綜藝市場,「治癒系綜藝」如何破解未來增量?

2021-02-10 話娛

如果一檔綜藝,內容主要是5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當服務員,你會看嗎?

事實證明,不僅有人看,而且網友評價還極高。《忘不了餐廳》第一期播出後,豆瓣網友們給出了9.5的高分,節目中黃渤甚至成為綠葉觀眾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可愛的老人身上。在幾乎沒有太多明星效應之下,《忘不了餐廳》還是拿到了一個不錯的開局成績。

▲豆瓣網友對《忘不了餐廳》的評價

「治癒」是大部分觀眾對這一類綜藝最大的感受,同樣是經營類綜藝,《忘不了餐廳》與《中餐廳》還是有較大的不同,節目中加入了「老年痴呆」的元素,迅速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不少網友表示,看綜藝的同時想到了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實際上,從《爸爸去哪兒》開始,治癒系綜藝就已經佔據市場的一席之地。用奶爸萌娃擊中萌點,用如畫山水撫慰心靈,用一日三餐描摹生活,因為不同的人們需要心靈棲息,所以這類綜藝一直合理存在。

而在探索過旅遊、開店、談戀愛等多個領域之後,發展到今天的治癒系綜藝,在題材上已經打通了全年齡段。

從《爸爸去哪兒》到《忘不了餐廳》

治癒系綜藝打通年齡段

「你拼命發芽,我白了頭髮」,2013年湖南衛視一檔走心之作《爸爸去哪兒》讓所有人體驗了一把「又在騙我生孩子」。

《爸爸去哪兒》將治癒元素「萌娃囧爸」發揮到位,對於這個「笑著笑著就哭了」的綜藝,觀眾們的注意點早已不是「明星有沒有趣」、「遊戲好不好玩」,而更像參加了一堂是給所有的觀眾開辦的「教育學習課」。

節目能真正感染到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讓觀眾開始學習如何和孩子相處,可以說這檔綜藝發揮了它最大的價值。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劇照

實際上,《爸爸去哪兒》所開闢的萌娃市場只是「治癒系綜藝」的實驗期,可以看到,雖然節目已經抓住了「萌娃囧爸」的治癒點,但節目整體還是沒有脫離快綜藝的大思路,節目中存在較多環節和遊戲設置,往往強調的是放大戲劇衝突。

2107年,重振治癒系綜藝之風的是一批慢綜藝:《嚮往的生活》、《中餐廳》、《親愛的客棧》。這些綜藝殊途同歸:不打造矛盾,不強調速度,「慢下來,去生活」成為了這類綜藝的靈魂。

▲《嚮往的生活》第二季劇照

日益常態化的社會焦慮催熟了電視螢屏上的慢綜藝,而這類「治癒系」綜藝也變得高級一些,不再單一關注「萌物」,而是聚焦被工業化的都市生活綁架的年輕群體,試圖迎合在焦慮中的人們對慢生活的強烈渴望。「從明天起,餵馬,劈柴,關心糧食和蔬菜」,為觀眾製造了一種從「外賣、加班」的現實生活中逃離,貼近理想生活的假象。

雖然對於這些慢綜藝來說,還存在工業化高效的製作與「慢下來」的節目理念矛盾的問題,但《嚮往的生活》、《中餐廳》等的出現,也讓治癒系綜藝開始將視線更多地轉移到中青年群體。

▲黃渤與老人們比出「忘不了」愛心姿勢

2019年開始,隨著慢綜藝題材不斷被搶奪,新的群體開始出現在螢屏中。《妻子的浪漫旅行》、《女兒們的男朋友》等綜藝開啟「她」綜藝時代,《少年可期》、《我們的師父》關注「高齡」藝人,而近期播出的《忘不了餐廳》則請到了5位認知障礙老人。

至此,治癒系綜藝已經在題材上打通了主要的年齡段,那麼未來增量在哪裡?

了解治癒系綜藝,就一定要了解一位韓國綜藝導演——羅英錫羅PD。作為「養活TVN綜藝的人」,在某種意義上,他也是中國慢綜藝的「領路人」。而作為高產綜藝導演,「羅PD之手,必出精品」實際上是有跡可循。

▲韓國著名導演羅英錫

在遵循「5%創新理論」之下,羅英錫與團隊脫離閉門造車,廣泛的從生活中尋找有趣、有吸引力的創新點。對於羅PD來說,萬物皆可為節目,而每一檔節目,都要有新的突破。花樣系列、《三時三餐》、《新西遊記》、《新婚日記》、《尹食堂》、《姜食堂》,每一檔綜藝都有自己獨特的定位的魅力。

對於中國目前的慢綜藝現狀,大有「抱著一種成功題材發揮效用致死」之勢,經營類綜藝火了一檔就製作一打,《嚮往的生活》播出三季,《哈哈農夫》、《野生廚房》就像它的同胎兄弟。治癒綜藝不敢邁出創新的一步,每次變化都是淺嘗輒止,這也是《忘不了餐廳》大膽請來老年人,能夠吸引人的條件之一。

實際上,治癒綜藝並不像大部分網綜一樣可以無限制探索小眾領域,如果不能與觀眾產生聯繫,就會落得「閉門造車」的下場。

2017年浙江衛視推出了一檔《漂亮的房子》,吳彥祖、馮德倫、唐藝昕等明星加盟,一樣是帥哥美女幹粗活,可惜一方面「造房子」主題有些冷門,另一方面節目製作實在不達標,讓浙江衛視的「慢綜藝之夢」就此破滅。

▲《漂亮的房子》劇照

其實慢綜藝無需過度追求出奇制勝,就如同《忘不了餐廳》關注了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年邁長者,真正吸引人的小題材就藏在生活中,用生活化的視角挖掘盲點群體,往往會有意外收穫。

慢綜藝之所以還是一個富礦領域,也是因為還有大量有價值的內容沒有被挖掘。治癒系綜藝追求的成功,絕不應該是以「拿來主義」為基礎,再拍幾部《嚮往的生活》或是《中餐廳》。

觀眾更希望製作方能打開思路的口子,而不是每當出現一部質量尚佳的慢綜藝,就去疑神疑鬼地尋找它的「母版」。

「所有的狀況都由藝人自己去選擇,我們採用24小時全程無幹擾的拍攝方式,記錄所有的工作和生活細節。」

 像是刻意迴避「綜藝劇本」問題,《親愛的客棧》總導演陳歆宇急不可待地向觀眾表明了這檔綜藝的「純天然性」。

▲《親愛的客棧》第一季劇照

實際上,「劇本化」是一個被過度汙名化的詞,對於綜藝,尤其對於慢綜藝,過度地放任自流只會導致「流水帳記錄」的滋生。劇本痕跡明顯消磨的是觀眾的好感,而零價值內容消耗的是觀眾的耐性,在對綜藝產生的傷害上,二者實際上是等價的。

「沒有任何人敢毫無準備帶著百人以上團隊去戶外拍攝」,羅英錫面對慢綜藝遵循50:50法則:50%靠策劃,50%靠運氣。「這裡並不是完全靠運氣錄製節目,是讓它順其自然的產生亮點」。

而在流水帳的反面,是過於緊張的「表演生活」。

《嚮往的生活》第一季時,該問題較為突出,為了滿足客人的要求,何炅劉憲華等人需要花大量力氣掰玉米,做農活。多少根玉米等於一瓶可樂,多少根玉米一瓶啤酒,而在《親愛的客棧》中,也出現了嘉賓需要在半天時間裡整理環境以及制定運營策略。

這種無形中設定了任務與對抗,又要求嘉賓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帶給觀眾的節目感要大於生活感。

實際上,治癒系綜藝需要做的只有塑造「真實感」。羅英錫在近日帶來的新綜藝《咖啡之友》中,明星們需要做的就是真實地去經營一家咖啡店。

節目中,演員柳演錫和孫俊浩一起去向著名廚師請教廚藝,一絲不苟記下菜譜和注意事項,認真學習黑豬番茄燉菜和法式吐司的做法;孫俊浩跟著廚師學做麵包烘焙,甚至去考了咖啡師資格證。觀眾可以感受到每一個明星為之付出的真實努力。

▲《咖啡之友》店內主打的兩道菜

真實是有力量的,對比國內的部分綜藝,懸浮的經營只會讓搭建在它之上的種種感慨顯得空洞而滑稽。

用細節堆砌感動的基礎,是情感來源的真實性。國內治癒系綜藝的天花板還遠未達到,從各個角度上來說,當下的成功可喜可賀,但未來前景已經很大,階段性的成長應該帶來的是更深遠地,對未來的思考。

相關焦點

  • 對話浙江衛視最年輕85後製片人吳彤:如何破解當前綜藝節目困局
    在做客傳媒V課分享電視心得時,吳彤認為破解當前綜藝節目困局最重要的首先是節目創新的問題,要嘗試更多不太敢做、不太敢想的新節目。 「現在做節目與前兩年市場環境不太一樣,外景真人秀剛湧現的時候,大牌明星成為一大收視看點。但是現在來講,這樣的做法正在減少。我們更多考慮的是,如何請對明星。」在吳彤看來,找到具備電視感的藝人已成為行業共識。
  • 年度盤點|綜N代、她綜藝、雲錄製、衍生綜藝……2020綜藝市場動態...
    在後疫情時代對於觀眾來說,他們在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後,容易對能緩解憂慮、釋放情緒的綜藝內容提升需求,這也推動了綜藝市場再一次加速發展。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20開年至今共有40檔綜藝節目豆瓣評分超過8.0,其中包括9檔電視綜藝和31檔網絡綜藝,這些作品收穫了高口碑與市場的高關注,綜藝市場呈現一片繁榮,也開始邁向了內容提質增速的新階段。
  • 看《巧手神探》如何在綜藝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
    >手工木製密室機關節目分為「巧手」與「神探」兩大陣營,神探隊需要在巧匠們提供的一件件精心手作中,進行觀察和甄別,勘破假象,破解對方陣法但即便如此,市場上依然充斥大量製作粗糙、矯揉造作的綜藝節目,令人食之無味。
  • 如何做犀利的治癒系喜劇綜藝?《今夜百樂門》有一套!
    此前,東方衛視已成功推出了《笑傲江湖》《歡樂喜劇人》兩檔王牌喜劇綜藝節目,後者更是將喜劇綜藝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隨之出現的《喜劇總動員》《跨界喜劇王》等一系列的喜劇綜藝節目,也代表喜劇綜藝正式進入了繁榮發展期。 面對日益龐大的受眾市場需求,喜劇節目踏入了流水線的生產工廠,節目流程、故事架構、明星嘉賓等方面皆是換湯不換藥,同質化嚴重。
  • 二季度綜藝市場迎來「大逃殺」,九大平臺32檔綜藝誰能突出重圍?
    結束內容荒的二季度綜藝市場,正迎來新一輪「大戰」,電視臺重點綜藝奮起直追、變中求穩;視頻平臺蓄力待發、正面碰撞。本文匯總了五大一線電視臺、四大視頻平臺32檔綜藝,為大家剖析出二季度的競爭版圖。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文/遲遲3月中下旬,隨著部分雲綜藝收官、年前錄製節目逐漸消耗,綜藝市場出現存貨危機。在疫情穩定之際,綜藝市場加快進入復工復產階段,近日北京市廣電局出臺「演播室復工指南17條」,指導北京市各類演播室分時有序穩妥復工復產,綜藝錄製重新走上正軌,保障了二季度的內容產出。
  • 2019年什麼綜藝最受歡迎?9大平臺2019綜藝宮略在此!
    筆者整理了臺網9大平臺200餘部綜藝資源,分析了各個平臺未來在觀察類、慢綜、音樂類、演技類、語言類、親子類以及真人秀等7類綜藝上的最新排兵布陣。從上半年的《女人有話說》《真心大冒險》,到下半年的《心動的信號》《妻子的浪漫旅行》《我家那小子》,今年觀察類綜藝迎來全面井噴,且從數據反饋來看,《妻子的浪漫旅行》以19.3億的總播量,6.3億的播放量增量登頂10月網綜播放量榜單TOP 1;而緊隨其後的則是另一檔觀察綜藝《心動的信號》,其中天選CP、西紅柿CP引發全民嗑CP;《我家那小子》開播以來收視亦是斬獲十一連冠。
  • 界面預言家|2021綜藝市場:喜劇廠牌的「神仙打架」,「她綜藝」或再...
    這一年,《青春有你》、《嚮往的生活》、《脫口秀大會》等「綜N代」在原有基礎上注入新形式從而為綜藝市場帶來新內容;五條人、楊笠等綜藝「新人」引起全民討論;B站、抖音等新平臺的入局,讓綜藝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綜藝內容和綜藝市場必然隨著時間改變,2020年的疫情成了加速這一進程的催化劑。新生力量的出現證明「影視寒冬」下綜藝市場活力仍在。
  • 綜藝市場瞬息萬變,頭部製作團隊如何創新與改變?
    、創新品類視頻產品的四大工作室,以應對市場的變化。隨著綜藝市場向垂直細分化過渡,觀眾對節目的要求不斷提高,製作人們開始面臨深耕某一品類還是全品類兼收的選擇,但無一例外,他們都在嘗試創新和改變,尋找最適合自己和團隊的發展路徑,岑俊義就是其中之一。
  • 治癒系慢綜藝裡,藏著我們最想要的生活
    不知不覺中,治癒系慢綜藝在中國的電視圈開始和熱鬧瘋狂的競技類綜藝平分秋色了。以《嚮往的生活》為代表,陸續推出的《中餐廳》《親愛的客棧》也都陸續播放了三四季。而熟悉韓國綜藝的人,會發現,這類綜藝的興起源於「綜藝大神」
  • 《朋友請聽好》:慢綜藝的「情感共振」如何回歸?
    文 │ 晚舟 Q1綜藝市場的平靜有目共睹,「雲錄製」的模式救急存貨量,但整體疲軟的態勢猶存。特殊時期裡長短視頻混戰,綜藝市場的增長點在哪裡?有業內人士曾在接受骨朵採訪時提到,情感治癒類的綜藝節目預計會有一個小高潮。
  • 「台州市民關注熱點」《非日常派對》:治癒系綜藝如何紓解年輕人的壓力
    這也引發了人們對治癒系爆笑綜藝如何精準擊中當下年輕人自我解壓、自我遼愈的精神嗨點的全新思考。  在《非日常派對》中,節目以THE9的九位藝人為主體,搭配不同的明星嘉賓,用12期主題不一樣的爆笑節目來傳遞「想做什麼做什麼」的主旨,展示隱匿在「搞笑」外衣下的治癒內核。
  • 填補銀髮市場的空白,老年綜藝題材或將迎來春天?
    對於老年人而言,子女最關心的是他們的身體健康。有沒有得病,身體硬不硬朗成為每日電話問候最主要的話題。然而對老年人情感需求狀況的了解,一直處於迴避的狀態,尤其是在中國這樣較為傳統的國家。 在父母急不可耐的催促適齡孩子婚姻問題的同時,我們回過頭想一想,是不是給予單身父母的情感寄託足夠的關注度?
  • 2018年電影市場數據鏡像:600億後,如何以質量求增量
    整體來看,當人口紅利消退,未來的電影市場,需要去挖掘更多的潛力消費人群,為優質內容尋找更大的票房增量。國產電影競爭力增強 但票房增速近三年首次低於10%從全球電影市場來看,雖然北美市場在2018年增速回升,但中國市場增速仍然高於北美,票房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
  • 豆瓣9.3,這才是治癒系綜藝啊!
    沒關係,你一定聽說過他的綜藝作品。比如,《三時三餐》《尹餐廳》《花樣青春》……啥?沒聽過?沒關係,那你一定聽過(甚至看過)抄襲這些綜藝的作品。比如,《嚮往的生活》《中餐廳》《花兒與少年》……近幾年,國產綜藝總想在他的影子裡偷學幾分,卻始終不得要領。把這些綜藝比作人的話,大概就是,空有美麗的外殼,沒有有趣的靈魂。那麼,一部真正深入人心的優質綜藝應該是怎樣的?
  • 《咖啡之友》這才是治癒系綜藝啊!
    韓國「綜藝之神」羅英石羅PD又出新作了!啥?不知道羅PD?沒關係,你一定聽說過他的綜藝作品。沒關係,那你一定聽過(甚至看過)抄襲這些綜藝的作品。把這些綜藝比作人的話,大概就是,空有美麗的外殼,沒有有趣的靈魂。那麼,一部真正深入人心的優質綜藝應該是怎樣的?國產PD們,綜藝之神又來給你們上課了。
  • 「綜藝+電商」,《理想家》如何打造品牌營銷的種草機?
    《理想家》走出現有商業模式,在存量的基礎上,實現商業價值的增量,全面升級「綜藝+電商」玩法,節目之外,在各大平臺推出的主播矩陣直播帶貨模式不僅在流量上達到破圈曝光
  • 何炅談國內綜藝節目現狀,直言市場畸形並指出根源:未來令人堪憂
    7月10日,何炅在《認真的嘎嘎們》這檔節目中,對於綜藝市場的現狀,發表了一番自己的見解,揭開了綜藝節目的「遮羞布」。 在節目中,何炅認真看著鏡頭,認為很多演員歌手跨界助陣綜藝,並不夠專業,甚至形成了綜藝市場畸形之態,這對於國內的綜藝未來發展,是非常令人堪憂的。
  • 移動端成綜藝消費主場景,西瓜視頻開啟互動綜藝新玩法
    導讀:流量平臺+新互動形式+品牌化營銷,正是如此,讓這檔嘗試整合流量和變現的IP移動網綜的期待有根有據,也許能在今年Q4的綜藝市場混戰中化身黑馬也未可知。如何佔領用戶時間、擁有更多流量,是每一種媒介的必爭之地。而隨著用戶網絡使用的移化趨勢持續增強,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對於用戶使用時長的爭奪也將愈發激烈。  移動時代:西瓜視頻平臺價值持續成「長」完美進化  隨著用戶媒介使用習慣的轉移,短視頻在2017年再次成為內容領域的最熱風口,整個中國短視頻市場一片繁榮。
  • 尹餐廳2 | 讓人安靜下來的治癒系綜藝
    猶記得在我還上小學快初中的時候,家地方的某教育電視臺每天晚上都在放當時韓國大火的綜藝節目《情書》和《Xman》。韓國文化的啟蒙教育就這麼開始了。可能是地域的原因,從那之後,韓國綜藝和電視劇就再也沒從我的生活中消失過,也目睹了這麼多年韓國綜藝文化的改版,和一代又一代明星的爆紅和謝幕。
  • 綜藝康熙走了 臺灣綜藝或許將進入冰河期
    但沒想到的是,16日蔡康永突然更新微博,正式向節目組請辭,隨後小S也迅速跟進,表示與蔡康永同進退。雖然經製作人王偉忠開會挽留,不過隨後證實兩人去意已決,《康熙來了》也將停播,節目正式進入倒計時。15日,華西都市報記者致電臺灣地區資深媒體人,對方表示:《康熙來了》停播,宣告臺灣綜藝節目進入冰河期。雖然《康熙來了》收視率和影響力已經不如全盛時期,但它帶給大家的快樂卻從沒少過。